首页 理论教育 沟通心理学:参考答案精华

沟通心理学:参考答案精华

时间:2023-1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录一 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节后复习巩固1.沟通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是自我认同与自我成长的途径,是事业成功的得力助手。第二章第一节节后复习巩固1.人际知觉对沟通的影响一是体现在投射效应上,二是体现在渗入人际知觉的情感因素上。第五章第一节节后复习巩固1.非语言信息在沟通中可以传递信息、传递人与人之间个人关系的信号和有自我保护的作用。

沟通心理学:参考答案精华

附录一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沟通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是自我认同与自我成长的途径,是事业成功的得力助手。

2.通常整个沟通过程由七个要素组成,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收者、反馈、障碍和背景。

3.人际沟通的主要类型包括:语词沟通和非语词沟通、口语沟通和书面沟通、有意沟通和无意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个人内沟通和人际沟通。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沟通中常见的误区:一是没有考虑到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二是过分看重对等。常见的困惑包括沟通中是否应无条件赞同对方、是否需要不断让步和是否等对方先主动。

2.摆脱偏见、持开放态度、放弃对等、不受意见不一的影响、认识到让步不是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沟通,能帮助我们进行良好的沟通。

3.沟通的基本准则包括保持理智与情感的平衡,试图理解对方,做决定之前征求和倾听对方的意见,让人信赖,不强迫,接受他人。

章后练习题

1.B C  

2.A B C D  

3.A

4.B

5.A B C D

6.A B C D

7.A B C D E F

8.A B C D

9.说话是个人或群体之间仅仅将信息进行了传递,而仅仅是信息的传递并不能称之为沟通。

10.“相互之间不说话”并不意味着关系已经破裂;“无所不谈”也并不表明双方关系很亲密。良好沟通不必以良好友谊为前提。

第二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人际知觉对沟通的影响一是体现在投射效应上,二是体现在渗入人际知觉的情感因素上。

2.人际知觉中对沟通容易产生影响的典型心理效应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知觉定式、自我中心和情绪效应。

3.枕头法有5个基本的步骤,包括:(1)立场一:我对你错;(2)立场二:我错你对; (3)立场三:双方都对,但双方也都有错;(4)立场四:这个问题不重要;(5)结论:四个立场都有道理。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自我概念具有自我引导、自我解释、自我期望和自我归因的作用。

2.自我表露的益处包括增加自我认知与自我认同、维持和加强亲密关系、情绪宣泄和促进交流。自我表露有时也是有风险的。我们可能会被拒绝。当你透露了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可能这些信息会导致他人对你的反感。

3.自信的沟通是以直接、坚定、积极甚至在必要时以坚持的态度进行真诚自在的表达,并且在这种表达中重视促进人际关系平等、维护自己的利益和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不践踏他人的权利进行沟通为特点的。

章后练习题

1.C

2.A

3.D

4.D

5.A B C

6.A B C D

7.A C E

8.B

9.A B C D

10.A B E

11.A B C D E

12.D

13.错。知觉定式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可以简化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效率。消极的一面表现为知觉定式往往有偏差,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错误

第三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倾听包含需要全身心投入关注别人的讲话内容、对听到的信息进行重组和处理的是口头的信息。

2.根据HURIER模型,倾听包含听、理解、记忆、解释、评价和回应6个阶段,这6个阶段在倾听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但通常都包含在倾听过程中。

3.根据倾听的目的,可以划分为咨询性倾听、批判性倾听和设身处地的倾听。

4.根据倾听的方式,可以划分为他人导向型、行动导向型、内容导向型和时间导向型四种类型的倾听。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倾听中常见的障碍有比较、猜测心思、演练、选择性倾听、评判、注意力分散、感同身受、劝告、争辩、自以为是、打岔和安抚。

2.常见的导致无效倾听的原因包括噪音和不良身体状况、信息量过大、思维速度、努力程度、认知因素、缺乏训练和媒体的影响。

3.有效倾听的核心主要是把握两个层面的内容:(1)全面收集信息;(2)适时作出恰当的反应。

章后练习题

1.B

2.C

3.B

4.A

5.C

6.C

7.B

8.A

9.A 

10.A

第四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语言是用来进行意义交流的符号,是长期交流中形成的规则系统。

2.语言对沟通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会影响会话的权利形态; (2)不同的人称代词能蕴含不同的含义。

3.语言沟通中使用人称代词的基本原则是:使用“我”字的语言没有反映出自私、自夸,使用“你”字不应掺杂对他人的评判而应是赞美、关怀,使用“我们”的语言包含他人而非代表他人。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语言沟通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感知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所需要的。

2.影响语言清晰表达的因素有信息混淆、模棱两可、暗示、越界。

3.清晰有效完整地表达和注意说话的用词能帮助我们改善语言的应用。

第三节 节后复习巩固

1.肯定性沟通是给沟通对象传递有价值的沟通,表达的是对他人的赞赏与尊重。重视表达、承认和赞同对方能促进肯定性沟通。

2.在沟通中及时给予对方赞许和肯定、使用疑问句来替代祈使句、开门见山和延迟回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沟通对象保留面子。

3.语言说服可以采用锚定、利用登门槛效应、互惠、社会确认等方式。

4.语言的滥用包括说谎和冒犯性语言。

章后练习题

1.A B C D  

2.D  

3.D  

4.A  

5.B 

6.D

判断辨析题1.对 2.错。说谎只须具备信息的传递者知道信息是虚假的、信息的传递者必须有意识地传递信息和信息的传递者必须是企图让接受者相信所传递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的要素,而说谎者本身作为信息的传递者是不可能相信一个并不真实的谎言的。

第五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非语言信息在沟通中可以传递信息、传递人与人之间个人关系的信号和有自我保护的作用。

2.非语言交流有形象直观、行为动作丰富多样、同时具有确定和不确定两个方面的特征,这些特点使其在沟通中扮演独特的角色。(www.xing528.com)

3.社会文化差异、性别和个性对非语言交流有显著的影响。

4.非语言交流是无意识的、具有原始性与自发性,因此传递的信息很难与内心违背,因此具有确定性的一面;但是,非语言信息传递的信息也容易被误判,同一种动作姿势,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可能代表不同的内涵与意义,这些因素又体现了非语言交流的不确定。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肢体语言包括眼神、面部微表情和肢体动作等。

2.距离、话题、人际关系、个性、戴墨镜或者反光镜等会影响眼神交流。

章后练习题

1.A B D 

2.A B C D 

3.A B C D 

4.A 

5.A B C D 

6.A 

7.A B C D

8.A B C D E

9.B 

10.A B C D

11.C

12.D

13.这是错误的。非语言特征的确能准确地传递一些内心隐秘的心理,但非语言特征在不同文化、不同情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解读。这些因素也会使非语言沟通变得不清晰。

第六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男女两性沟通模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采用权力型的说话方式;(2)在谈话中男性倾向于解决问题,而女性则倾向于表达情绪;(3)男性倾向于工具性谈话,女性倾向于表意性谈话。

2.与男性对话时,需要优先注意:(1)注意身份地位,尊重独立性;(2)明确立场,关注事实,将注意力集中于要解决的问题上;(3)表达尊重。

3.与女性对话时,需要优先注意:(1)建立联系,避免对方孤独、被排斥;(2)共情倾听,关注情绪;(3)时常表示关怀,保障安全感。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根据霍夫斯塔德的理论,不同文化的人的价值观差异体现在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价值还是女性价值、不确定性规避这几个方面。

2.语言因素、沟通风格、非语言因素、民族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容易导致跨文化沟通的不顺畅。

章后练习题

1.D

2.D

3.B

4.C

5.C

6.B

7.A

8.B

9.D

10.C

第七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依据情绪的性质,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杂情绪;依据情绪状态,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与应激。

2.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认为,情绪包括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个层面共同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3.情绪对沟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情绪上的感染力能决定沟通的效率与影响的力度、强烈情绪对沟通和人际关系有不良影响。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性别、社会习俗、情绪智力、个性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情绪的表达。

2.在沟通中表达情绪,需要我们首先辨认情绪、能够区分情绪与行为,然后学会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情绪。

第三节 节后复习巩固

1.认为情绪管理就是要发泄情绪、消除负面情绪或者压抑自己的情绪是情绪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2.情绪的ABC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用于解释人的情绪来源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

3.认知绝对化、过度推论和灾难性自我预言都容易在认知上诱发我们的无助益情绪。

4.理解和谈论情绪、用积极与理性的视角看待消极事件、保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我们有效地管理情绪。

章后练习题

1.D

2.B

3.B C D

4.C

5.B

6.B

7.D

8.D

9.B

10.B A C

11.B

12.B

13.C

14.D

15.B

第八章

第一节 节后复习巩固

1.人际冲突所具备的关键要素:明确表达出来的斗争、彼此间的相互依赖、感到目标的不匹配、感到资源的不足和来自对方的阻挠。

2.冲突的内容维度即发生的冲突是围绕什么事件展开的,引起它的主题是什么;关系维度聚焦在双方对彼此关系所产生的认知和情绪上;程序维度是指我们在处理冲突时希望采用的规则与程序。

3.冲突是自然产生的、是有利有弊的,回避冲突对沟通有严重的不良后果。

第二节 节后复习巩固

1.四类行为特别容易引发沟通中的冲突:(1)抱怨、批评、蔑视;(2)防卫;(3)筑墙; (4)负面诠释。

2.建设性地解决沟通中的冲突,需要避免心理防卫、自信面对批评、学会道歉、在沟通中建设性的采用双赢的方法,并重视冲突所在情境。

章后练习题

1.A

2.B C D E

3.A B C

4.A C D

5.D

6.C

7.A B D

8.A B C E

9.D

10.A B C D E

11.A B C D E

12.A B C D E

13.不一定。冲突带来的结果好坏不取决于冲突本身,而是处理冲突的方式。当采取建设性的冲突应对方式,可能会获得持续性的收益。

14.不一定。双赢在很多情况下会是一种处理冲突的好方法。但在选择哪种处理冲突的方式上会受到具体情境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