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当代文学: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的转变

中国当代文学: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的转变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乡村中国的文学被称为“乡土文学”。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这个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这个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乡村中国的文学叙事在这个时代终结了,代之而起的是“农村题材”文学的兴起。他作品被视为人民文艺的“经典”。

中国当代文学:乡土文学与农村题材的转变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乡村中国的文学被称为“乡土文学”。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乡村中国一直是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形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有关,20世纪以来的中国作家几乎全部来自乡村,或有过乡村生活经验。乡村记忆,是中国作家最重要的文化记忆;一方面,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依靠的力量是农民,新政权的获得如果没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是不能想象的。因此,对乡村中国的文学叙述,不仅有中国本土的文化依据,同时有政治依据。或者说,它既有合理性又有合法性。但是,这个主流文学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左右下,出现了两次转折:一次是乡土文学向“农村题材”的转移,这个转移发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一次是“农村题材”向“新乡土文学”的转移,这个转移发生于80年代初期。

现代中国文学最初对乡村的叙事是分裂的:一方面,贫困的农民因愚昧、麻木甚至病态而被当作启蒙或拯救对象,他们是阿Q、华老栓、祥林嫂;另一方面,乡村平静的田园又是一个诗意的所在,它是《故乡》《边城》《一个多情的水手和一个多情的妇人》;乡村叙事整体性的出现,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密切相关。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动员这个阶级参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是被后来历史证明的必由之路。于是,自延安时代起,特别是后来反映或表达土改运动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等的发表,中国乡村生活的整体性叙事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紧密缝合,被完整地创造出来。乡村中国的文学叙事在这个时代终结了,代之而起的是“农村题材”文学的兴起。“史诗性”是这些作品基本的、也是最后的追求。《创业史》《山乡巨变》《三里湾》《艳阳天》《金光大道》等,都是在这一思想路线指导下创作的。

柳青的《创业史》被普遍认为是代表五六十年代文学创作最高水平的作品之一。柳青在创作《创业史》之前,曾出版过长篇小说《种谷记》和《铜墙铁壁》。50年代曾长期生活在陕西长安县的皇甫村,对农业合作化的过程有深入的了解,《创业史》就是反映农业合作化过程的一部作品。小说第一部以陕西渭南地区下堡乡的“蛤蟆滩”为典型环境,围绕梁生宝互助组的巩固和发展,展现了合作化运动中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矛盾和斗争。互助组在党的领导下,依靠、教育和团结农民取得了胜利。第二部主要叙述了试办农业合作社的过程。小说通过对梁生宝、梁三老汉以及郭振山、郭世富等人物的塑造,回答了农村为什么要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作品发表后好评如潮,出版后一年的时间里,全国就有50多篇文章发表,并围绕着相关问题展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讨论。

但评论界对小说人物的评价并不一致。1960年12月,邵荃麟在《文艺报》的一次会议上说:《创业史》中梁三老汉比梁生宝写得好,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但很少人去分析梁三老汉这个人物,因此对这部作品分析不够深。仅仅用两条路线斗争和新人物来分析描写农村的作品(如《创业史》、李准的小说)是不够的。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他又提到:梁生宝不是最成功的,作为典型人物,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找到。梁三老汉是不是典型人物呢?我看是很高的典型人物。邵荃麟的观点不止是对一个具体人物和一部小说的评价,事实上他对流行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标准产生了疑虑。(www.xing528.com)

这些材料尚未公开之前,严家炎对《创业史》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他连续发表了四篇文章,对作品的主要成就提出了不同看法。在他看来,《创业史》的成就主要是塑造了梁三老汉这个人物,这一观点与邵荃麟不谋而合。更多的人认为梁生宝代表了中国农民的发展方向和内在要求,认为作品反映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而邵荃麟、严家炎则从中国农民的精神传统考虑,认为作品真实地传达了普通农民在变革时期的矛盾、犹疑、彷徨甚至自发的反对变革。梁三老汉在艺术上的丰满以及他与中国传统农民在精神上的联系,是这部小说取得的最大成就。

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是一个具有“流派”性质的作家群体。这个群体不仅地域性特征非常显著,而且他们的写作与农村现实的关系、对民间文艺传统和接受方式的重视,也区别于其他写作农村题材的作家。山西作家群除了赵树理之外,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主要作品有马烽、西戎合作的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马烽的电影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传记文学《刘胡兰》、短篇小说《结婚》《三年早知道》《我第一个上级》等;西戎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姑娘的秘密》《丰产记》。《丰产记》中的《灯心绒》《赖大嫂》《丰产记》等影响较大,特别是《赖大嫂》,在“现实主义深化”和“中间人物”讨论中,曾反复被提及和援引,“赖大嫂”因此成为一个时期著名的“典型人物”。

赵树理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哺育成长的有代表性的作家。1943年5月——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的时候,赵树理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1946年8月26日的《解放日报》发表了周扬的《论赵树理的创作》一文,认为从《小二黑结婚》开始,赵树理成为实践《讲话》精神的楷模,是“方向”和“旗帜”,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他作品被视为人民文艺的“经典”。当然,也正是从赵树理开始,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活泼、朗建、正面的中国农民形象,中国最底层的民众才真正成为书写对象。但是,进入共和国文学的激进时期之后,对赵树理的评价开始发生了分歧和反复。这不仅与赵树理在这一阶段的创作有关,而且更与激进时期文学观念的变化有关。1955年《三里湾》出版,这是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小说发表之后,在得到基本肯定的同时,也受到了批评。批评主要是针对作品对两条路线斗争的揭示还缺乏深度,对农民革命性的力量估计不足,等等。对赵树理的批评,到50年代后期再次被提出来。这次批评的缘起主要是短篇小说《锻炼锻炼》的发表。对赵树理评价的变化和反复,事实上是文学观念的改变。这个观念主要是塑造什么样“人物”的问题。当代文学批评中经常使用的“英雄人物”“正面人物”“中间人物”“反面人物”等,已经将“人物”作了等级和类型化的区别和划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