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曲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现状

昆曲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现状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4昆曲如何在中原地区流传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时,汲取中原文化的养分,以昆山方言和中州音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找到了语言对应区,使昆曲走向了广阔的天地。那么,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中原地区曾经有过怎样的繁盛,她给那儿的地方戏曲带去了多少影响呢?当时,省城开封更是昆曲的盛行地区。他们学成后,演出的身价高于地方戏曲。豫剧与昆曲有很深的血缘关系。而到了今天,中州地区的豫剧团遍布城乡,观众群相对稳定。

昆曲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现状

24 昆曲如何在中原地区流传

魏良辅在改革昆山腔时,汲取中原文化的养分,以昆山方言和中州音相结合的方式,巧妙地找到了语言对应区,使昆曲走向了广阔的天地。这是中国戏曲史上最典型的南北交融的实例。

那么,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在中原地区曾经有过怎样的繁盛,她给那儿的地方戏曲带去了多少影响呢?

明末清初,昆曲已是全国性的剧种,所以不仅仅是她的发祥地,河南人也能演唱昆曲,昆曲大家苏昆生就是杰出的代表。苏昆生是河南固始县人,早年到无锡研习昆曲,崇祯年间应聘到南京,担任名妓李香君的曲师。孔尚任将他写进了《桃花扇》,愈加名闻遐迩。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是河南商丘人。他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家,也是擅长歌唱的曲家,所以能写出《马伶传》和《赠江伶序》两个名篇。他在《任王谷诗序》中很自负地说:“余不知诗,知歌。”把昆曲放到了诗之上。他在游历江南时,听伶人唱昆曲,居然能够当场指出其发声方法有毛病,因此博得“曲有误,周郎顾”的称誉,“虽梨园老弟子,莫不畏服其神也”。

原来,从侯方域父亲侯恂开始,在商丘侯家就养有一个昆曲戏班,且是河南首屈一指的梨园乐部。他从小耳濡目染,所以深得看戏唱曲的奥妙。

侯恂是万历进士,曾担任御史、兵部侍郎,官至户部尚书,明末清初解职闲居。侯方域为了慰藉老父,专门培养了一批从苏州引进的昆曲童伶,他亲自指导,不使有一字讹错,以献艺娱亲。侯氏家班经历了万历、天启、崇祯至顺治几个朝代,长达半个世纪之久。(www.xing528.com)

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宁陵郭氏和商丘宋氏相继办起了家庭昆班。侯方域在《赠江伶序》中说,昆伶江生原为河南沙随(宁陵县)郭使君的演员,后来应宋权之弟的招聘,来到了商丘。宋权之子宋荦,在康熙时官至吏部尚书,也办起家庭昆班。由于《桃花扇》是以商丘侯公子为主角的,所以宋氏家班常演的拿手好戏,就是这出戏。

当时,省城开封更是昆曲的盛行地区。不少官僚家庭养着昆曲家班,也有一些职业昆班为官府服务。为了赚钱,他们不惜重金,去苏州请教师,上南京买行头,并招收一批十几岁的孩子,乘坐“太平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他们学成后,演出的身价高于地方戏曲。康熙时的职业昆班“延秋部”在开封作营业性演出,班中有苏州籍名伶陆郎。据叶燮《陈留署中作》记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玉笋班”曾在开封南陈留县演出,班中的昆伶名角艺名叫“玉笋尖”。

到了乾隆嘉庆年间,开封唱曲的风气仍然盛行。开封禹王台左侧的山墙上,嵌着一块《朱溶诗碑》,至今仍保留完好,诗题是《辛酉仲秋,将归金陵,承诸同好招登禹王台,极饮馔笙歌之盛,即席赋谢,兼志别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忽听一声长笛破,临风唱起‘不提防’。”众所周知,在昆曲流行全国时,有“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俗谚。题诗中运用这个典故来写禹王台“笙歌之盛”,恰好反映了开封演唱昆曲的实际情况。当时的文人以《红楼梦》酒筹行令,一边谈《红楼》,一边听昆曲,已成为时尚。

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记载:“开封地处中原,财丰物阜,同、光之际……昆、黄(指二黄调)并重,凡籍隶梨园者,亦必兼通昆曲,此盖开封戏剧之极盛时代也。”

清乾隆年间,河南诞生了别开生面的梆子戏,它以敲打梆子和主奏板胡为特征,演唱声情并茂,剧目丰富,名角辈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经过两百余年的孕育发展,梆子戏不断成熟,建国后改称豫剧,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仅次于京剧。豫剧与昆曲有很深的血缘关系。如果说,当年昆曲改良时吸收了中州音的特色,后来豫剧则在表演程式上借鉴了昆曲的经验。而到了今天,中州地区的豫剧团遍布城乡,观众群相对稳定。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栏目,吸引各地的戏迷大显身手,拥有亿万电视观众,收视率非常高。

那么,昆曲能否从豫剧的普及和兴盛中,学习传承的经验,对唱腔、戏文、剧目等进行扬长避短的改革,重新焕发生命,也就成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