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淡定男人:一箪食一瓢饮,成功之道

淡定男人:一箪食一瓢饮,成功之道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生在世,一箪食,一瓢饮,足矣《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有的人追求锦衣玉食,有的人则满足于粗衣粝食。医生对他的诊断结果是过度肥胖,当时罗斯顿体重385磅,而他的心脏已经完全无法承受这样庞大的身体。“清心寡欲”,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最低的道德底线:生存,居有定所、粗茶淡饭足矣。

淡定男人:一箪食一瓢饮,成功之道

人生在世,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说的是颜回身居陋巷,每天吃一小筐饭,喝一瓢水,却不担心这样贫困的生活,安贫乐道。于是,孔子夸赞颜回贤德。现代社会,“低调”的人往往默默无闻,因而众人趋之若鹜地选择“高调”。而“高调者”的最终的结局都只不过是黄粱美梦。因为无形当中他们给自己增加了做人的成本,人为地制造了很多障碍不利于自己成事。

温室里的鲜花,会因为几天没人料理而枯萎,而仙人掌却可以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顽强地生存。表面上看,是因为仙人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实际上,是因为仙人掌所求的并不多。人也是如此,不同的人就好比鲜花或仙人掌,每个人的都有不同的欲求。有的人追求锦衣玉食,有的人则满足于粗衣粝食。

饮食”是“人之大欲”的说法,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饮食之欲”,为的是解决温饱,是人类生存下去必需的物质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追求饮食之欲,是人的一种本能。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之欲”与其自身的含义大相径庭。对饮食的需求慢慢地演变成满足感官的愉悦;生存的本能则演变成了生命的享受。人们不仅追求吃的品质,而且还发展到竞相追求美酒佳肴,实际上,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不合理的欲望。

人之所以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当生存的基本欲求得到时,我们仍无法感到满足,我们还想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样,在过度的欲望驱使之下,我们疲于奔命,这样我们早晚会为自己过度的欲望付出代价。

罗斯顿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好莱坞著名的影星。有一次,罗斯顿在英国演出,因为突发性心肌衰竭而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他的诊断结果是过度肥胖,当时罗斯顿体重385磅,而他的心脏已经完全无法承受这样庞大的身体。抢救他的医生竭尽全力,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但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临终前,罗斯顿反复地对自己说着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只需要一颗心脏。”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石油大亨默尔也因心肌衰竭住进了同一家医院。他的诊断书上的结果是由于过度劳累而引起心肌衰竭。默尔长年为自己的生意而到处奔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默尔比罗斯顿幸运,80年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及手段让默尔在一个月后就顺利地痊愈了。大病痊愈后,默尔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果断地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卖掉,然后归隐乡村——苏格兰乡下的一栋别墅里。后来,默尔在他的传记里这样写道:“巨富和肥胖并没有什么两样,不过是获得了超过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罢了。”

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财富和营养,都要适可而止。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损害身体健康。疯狂地追求财富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如果人们在满足自身欲望的同时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就不至于让疾病威胁到自己的健康。罗斯顿和默尔所说的话,都反映了一个道理: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真正需求却是有限的。(www.xing528.com)

即使家有豪宅数百间,而用来休息的也只不过是数尺之地;家有良田数千顷,用来解决温饱的也只不过是几碗饭而已。既然如此,为何不采取另一种活法呢?假如人人都能抛弃那些奢侈的欲望,用感恩的心去享受人生,那么人世间将会变得更加美好,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事情。

关于如何保障人性的合理欲望这个问题,古人很聪明,只用四个字就概括了,“清心寡欲”。“清心寡欲”,给人们提出了一个最低的道德底线:生存,居有定所、粗茶淡饭足矣。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把具有满足于生活的基本需求,不去追求物质享受品格的人尊称为高尚之人、有道德之人。

男人就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对欲望无穷尽地追求,要始终把握尺度,要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追求“清心寡欲”的境界,这样我们的人生便不会被过多的欲望“累”垮。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要学会控制你的欲望,即使你的努力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也要视自己的需求而行,如此一来,才会为自己所拥有的感到快乐和满足。

从今天开始变淡定:

1.人生在世,低调是福。

2.低调的人生能让我们感受到幸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