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荀子的思想及其贡献-诗说中国•1:先秦卷

荀子的思想及其贡献-诗说中国•1:先秦卷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7章荀子及其思想荀卿墓(节选)李烨古冢萧萧鞠狐兔,路人指点荀卿墓。今有《荀子》32篇。荀子这种唯物主义的人定胜天的思想的提出,在先秦思想史上是划时代的。荀子是一位性恶论者。荀子在稷下学宫长期为教,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人性,经过长期的改造不再回复其本来面目。荀子强调礼,治国礼主法辅。荀子的这一治国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承继,其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荀子的思想及其贡献-诗说中国•1:先秦卷

第77章 荀子及其思想

荀卿墓(节选)

李烨

古冢萧萧鞠狐兔,

路人指点荀卿墓。

当时文采凌星虹,

此日荒凉卧烟雾

李烨 生卒年不详。沂州(今山东临沂)人。明景泰二年(1451年)进士。

【注释】

鞠:繁衍,繁育。(www.xing528.com)

这首诗是明朝人李烨寻访荀子的遗迹时所写,有人曾将这几句翻译成现代诗:“一座古墓耸立在那里,繁衍着狐狸野兔,路上的行人指点着,说那就是荀子的坟墓。我想起当年的荀子,他的文彩之高,凌驾于星辰和长虹之上,而如今,荒凉的孤冢,寂寞地躺在烟霭夜露中。”比较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作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遭受后人的如此冷遇,的确是令人遗憾的。

生平概况

荀子(约公元前298-约前238),名况,字卿,别为孙氏,又称孙卿,尊称荀子或孙卿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一生的主要活动基本上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并三为祭酒,主持稷下讲坛长达24年之久。公元前255年,荀子受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黄歇之聘,两次出任楚国兰陵令,前后达18年。在任期间,荀子勤于国政,施惠于民,政平民安,国强民富。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害,荀子遭到了罢免。于是定居在兰陵,从事讲学,著书立说,韩非李斯等皆为其弟子。今有《荀子》3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以敏锐的眼光,深邃的理论思维,磅礴的气度,对于先秦学术百家之说进行了批判和总结,他的学说遍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教育学、军事学等各个领域。尤其对于先哲孔子创立的儒学,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重大发展,创立了稷下儒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自然与人

在先秦时期,尊天思想长久存在并居于支配地位,在这样一个总的思想背景下,荀子独树一帜,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第一次以系统的理论阐述了天是自然界的思想。这是荀学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性质的贡献。荀子提出“天行有常”,认为天是存在于人周围的整个自然界,天不是虚幻无实的神奇世界,而是由群星往复运行、日月交替辉映、四时更迭不止、阴阳造化一切、风雨遍施各方等一系列自然现象构成的物质世界。整个自然界无一不在运动变化,并有其固有的规律性,而引起变化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内部矛盾。荀子既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又强调了人的主体性。人们应该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为人的利益服务。荀子这种唯物主义的人定胜天的思想的提出,在先秦思想史上是划时代的。荀子是一位性恶论者。他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和“好声色”的本性。如果这种“恶”的本性不加以节制,就会使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的破坏。但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荀子认为,圣人和庸众,其生物本性是相同的,所不同而又优越于庸众之处,在于圣人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性,制定出礼义法度,自觉地遵行社会规范而达到美俗美政。广大群众虽不能制定礼义法度,都可通过强学和思虑而知礼义、守法度,从而达到向善与求治的目标。荀子在稷下学宫长期为教,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人性,经过长期的改造不再回复其本来面目。通过学习和教育,人的知识和德性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能一代胜过一代。就教学内容而言,荀子继承了儒家的传统,以《诗》、《书》、《礼》、《乐》、《春秋》为教材,又特别强调礼。他把“礼”的含义赋予新的内容,要求人们学习,遵守法律纲纪,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荀子十分强调学习,通过学习,知识就会不断更新,人们就会不断进步。在学习上,他强调“实”,即实事求是。他认为学习要持老实的态度,不要弄虚作假,装腔作势。不懂装懂就是自欺欺人。他认为,学习有一个积少成多的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学习要靠日积月累,不能一蹴而就。另外,荀子对教师的认识、学生的素质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政治主张

在战国末期,究竟用什么样的形式来治理国家,国家才能安定强盛,进而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这是荀子努力探求的一个重要问题。他在认真研究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并吸收齐文化中的治国思想,提出了“隆礼重法”的治国主张。

荀子强调礼对于别贵贱和贫富的作用,并认为礼能保证在贵贱有等、贫富不均的社会中,人人都能安然处之,而保证社会井然有序。而统治者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把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人伦关系重新建立起来。和礼一样,法制是治理国家的根本。王者的法令,按等级规定赋税,处理好民事,利用万物,来养育广大人民。荀子强调礼,治国礼主法辅。他说的礼,已成为立法与道德的依据。但礼虽然统率法,却不能代替法。因为礼规定的主要是人的不同等级享有的权利,而法则是规定人的行为准则和制裁方法。礼治与法治的结合,使统治者既有道德之威,又有暴力之威,是国家达到大治的重要政治手段。荀子的这一治国思想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承继,其实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