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诗说中国•1:先秦卷》孟子思想

《诗说中国•1:先秦卷》孟子思想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76章孟子及其思想谒孟庙徐渭祠庙遥将岱岳连,道宗嫡自一灯传。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拜谒孟子的人很多,但没有能够继承孟子思想学说的人。仁政学说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故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诗说中国•1:先秦卷》孟子思想

第76章 孟子及其思想

谒孟庙

徐渭

祠庙遥将岱岳连,

道宗嫡自一灯传。

师门已列三千上,

名世真辜五百年。

柏影连蜷穿汉出,

石人苔藓落周镌。

拜瞻岂少洋洋在,

更向何方浩然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天池、田水月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注释】

岱岳:泰山的别称。(www.xing528.com)

道宗:道统。这句是说孟子的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

名世:命世之才、一时的著名人物。这两句是说孔子的学说有三千弟子传承,孟子自己虽然距离周公、孔子的道统继承有时间上的差距,但没能实践自己的政治学说,也是辜负了这几百年的时光。

连蜷:卷曲的样子。汉:霄汉,指天空。周镌:周代所刻的孟子石像。这两句是说孟庙前的柏树非常茂密,孟子的石像也长满了苔藓。

洋洋:又大又多。

浩然:有浩然之气的人。这两句是说古往今来拜谒孟子的人很多,但没有能够继承孟子思想学说的人。

徐渭这首诗高度评价了孟子的地位,认为他是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但是和孔子的遭遇一样,孟子的政治学说也没有被时人所采用,这也是令徐渭感到非常遗憾的地方。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由母亲抚养成人。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他们最初住在坟场附近,孟子小时候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嬉戏的时候常常模仿办丧事的礼仪。孟母看到后,认为这地方不适合教育,便迁居到热闹的街市上。但孟子又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样子。孟母于是再次搬家,搬到学校的附近。孟子天天看学生读书,耳濡目染,很自然的就学起学生互相礼让、认真读书的模样。孟母这才安下心来,长期居住。据说孟子上学后非常贪玩,不好好读书。有一次母亲问他:你今天在学校学了些什么?孟子却答不出来。孟母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刀割断了织布机正在编织的布匹。孟子惊讶地问:“为什么要把这好好的布割断呢?”孟母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不肯好好读书做学问,就跟这割断的布匹一样,再也没有法子继续织成一匹布了。你上了学校,却又不肯好好读书,那去了又有什么用呢?”自从受了母亲的教训,孟子就开始努力读书,终于成为一个大学者。

仁政学说

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故而在中国思想史上有思孟学派的说法。孟子学成以后,到梁(魏)、齐、宋、滕、鲁等国游说诸侯,希望他们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而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腐之论,距离现实太远,也就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无奈之下,孟子只好隐退讲学,作《孟子》七篇。在孟子的政治思想中,由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而来的仁政学说是其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孟子认为,在人民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的基础上,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就可以造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统治者也就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为了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只是由于个人与环境的影响,才造成了人品高下的不同。因此,孟子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而取义”,这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