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虎符在中国战争中的作用

古代虎符在中国战争中的作用

时间:2023-1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85章古代虎符与战争送王使君赴苏台罗隐东南一望可长吁,犹忆王孙领虎符。这三件秦代虎符的铭文大致相同,但有一点不同令人注意。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有所变化,铭文多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虎符与战争的故事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

古代虎符在中国战争中的作用

第85章 古代虎符战争

送王使君赴苏台

罗隐

东南一望可长吁,

犹忆王孙领虎符。

两地干戈连越绝,

数年麋鹿姑苏

疲甿赋重全家尽,

旧族兵侵太半无。

料得伍员兼旅寓,

不妨招取好揶揄。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有《罗隐集》传世。

【注释】

王使君:根据年代推算,可能是唐僖宗时曾任苏州刺史的王抟。

苏台:即姑苏台,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这里指代苏州。(www.xing528.com)

越绝:越国之地,这里指苏州一带。

麋鹿:典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用来指忠心进谏之臣。

疲甿:疲于劳作的农民

旧族:世家大族。

揶揄:取笑、嘲笑。

罗隐这首诗虽然题为送别,但内容却是咏史。诗中对吴王夫差不听忠臣劝谏,穷兵黩武从而导致亡国之祸的行为作了深刻的批评。诗中提到的“虎符”,是先秦时代出现的用于军事调遣的凭证。

虎符的由来

虎符是我国古代君主或皇帝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多以青铜铸造,因其状呈虎形,故称“虎符”,也称“兵符”。传说虎符是周初军事家姜尚发明的,现在所见最早的虎符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因为虎符是发兵之物,贵在谨慎严密,所以虎符多做得短小而易于藏匿,不易被人发现。

虎符的发展与演变

我国现存最早的虎符实物,是1973年在西安郊区北沉村出土的杜虎符。杜虎符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背面有槽,颈有一小孔,虎作走动形,尾端卷曲。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错金而成。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醫(也)。”这段文字将秦军的调兵制度描述得极其详尽,即调兵50人以上须两符相合,但遇紧急军情,则不必会国君的右符,即可举火行动。该件作品的造型生动传神,它犹如猛虎疾走之态,寓意为见符如见君,行动要像虎一样迅捷勇猛。铭文先镂刻阴文,再嵌入金丝,打磨光亮,远望若虎皮斑纹,反映出高超的错金工艺水平。铭文为小篆,有力地证明了小篆在李斯入秦之前就已经很成熟。西安市出土的这件杜虎符,是同类文物中年代最早、文字保存最完整、工艺最为精湛的一件无价之宝,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在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件阳陵虎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发给阳陵驻守将领的虎符,出土于山东枣庄,上有错金铭文“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另有一件新郪虎符,现为法国巴黎陈错金铭文阳陵虎符氏所收藏。这三件秦代虎符的铭文大致相同,但有一点不同令人注意。新郪虎符铭文称“右在王”,杜虎符称“右在君”,秦阳陵虎符则称“右在皇帝”,说明这三件虎符出于秦的三个不同年代。秦国的国君先是称王,这说明新郪虎符是在秦初制作;秦国只有惠文君一人称君,所以杜虎符是在惠文君在位时制作的;秦始皇开始称皇帝,故阳陵虎符是秦始皇以后制作的。汉代兵符上承秦制,略有变化。秦代虎符铭文,铭于符左右两侧,两侧文字相同,不用合符就可通读。汉代虎符则有所变化,铭文多刻于虎脊之上,骑于中缝,只有合符之后,方可通读。1989年在陕西咸阳秦都区沣西乡李家村出土了一合完整的汉代铜质虎符,虎符长5.8厘米,错银、篆书,脊文8字:“与齐郡太守为虎符。”也有和秦代一样写法的。在国家博物馆中藏有“西汉堂阳侯错银铜虎符”一枚,长7.9厘米,2.5厘米,虎作伏状,平头,翘尾,左右颈肋间,各镌篆书两行,文字相同,曰“与堂阳侯为虎符第一”。在历史上,虎符的形状、数量、刻铭以及尊卑也有较大的变化。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沿用不衰,均为铜质,骑缝刻铭以右为尊。隋朝时改为麟符。唐高祖李渊因为避祖父讳,改用鱼符或兔符,形制也与以前不同,后来武则天时期又改用龟符。两宋主要用牌,但南宋时也曾恢复使用铜虎符。元朝用虎头牌,后世演变为铜牌。

虎符与战争的故事

虎符在古代战争中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发生了很多与其相关的故事。《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57年,秦国发兵围困赵国国都邯郸,赵平原君因夫人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将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后来又畏惧秦国的强大,又命令驻军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为了驰援邯郸,遂与魏王夫人如姬密谋,使如姬在魏王卧室内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队,大破秦兵,假传王命,击杀晋鄙,夺得兵权,然后率兵8万,会同楚军一起救赵,遂解邯郸之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窃符救赵”的故事。郭沫若先生曾经选取这一题材创作了著名话剧《虎符》的剧本,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曹操赤壁之战兵败北退,诸葛亮则趁南郡空虚,命勇将赵云夺城成功,并且俘获守将陈矫,取得虎符,然后以此虎符诈调荆州守军出救南郡,趁势又由张飞袭取了荆州,接着再用同样的方法调出襄阳守军,乘机由关羽袭取了襄阳。诸葛亮仅凭一个小小的虎符,便将曹兵调开,兵不血刃就夺取了三处城池,而耗费许多钱粮、兵马的东吴周瑜却一无所获。由此也可见当时虎符作用之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