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运时的票难求,经济学策略揭秘

春运时的票难求,经济学策略揭秘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这只是网友写的一首调侃之作,但不得不承认,它充分反映了春运“一票难求”的局面。那么,为什么一到逢年过节时中国就会出现这种“一票难求”的现象呢?而对于深受春运之害的广大民众而言,想要避免“一票难求”的情况,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归期,避开春运高峰期。

春运时的票难求,经济学策略揭秘

相信现在提到春运,很多人还心有余悸,每年春运都会上演“抢票大战”,很多人深受折磨。为了一张回家火车票,有人整天守在电脑前刷票;有人打电话打到手抽筋;有人在火车站熬夜排队买票……这丝毫不是夸张,相信真正面对过“一票难求”的困境的人都深有体会。广大网友在无奈之下,对春运进行了各种调侃,例如,有网友写了一首《沁园春·买票》:

春节又到,中华大地,有钱飞机,没钱站票。望长城内外,大包小包。大河上下,民工滔滔。早起晚睡,达旦通宵,欲与票贩试比高。须钞票。

看人山人海,一票难保。车票如此难搞,引无数英雄折腰。惜秦皇汉武,见此遁逃;唐宗宋祖,更是没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骑马往回飙。

虽然这只是网友写的一首调侃之作,但不得不承认,它充分反映了春运“一票难求”的局面。尽管国家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有人曾经说“春运恐怕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事物”。

那么,为什么一到逢年过节时中国就会出现这种“一票难求”的现象呢?

经济学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已经成为了各国面临的难题,而扩大内需,成为各国谋求经济发展的出路。自1998年起,“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但是为什么还是出现了火车票短缺,房价不断上升的局面呢?

原因很简单,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来看,凡是可贸易的产品(能够进出口的产品,如服装电视机等)供应量都十分充足,而且普遍出现了过剩的现象;而不能进行跨国贸易的产品(如房子、车票)则供应量不足,出现短缺现象。为什么呢?有人将其归结为制度的问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对于可贸易的产品而言,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应该在世界市场中寻找最有效的资源,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否则就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但是对于那些不可跨国贸易的产品来说,它们的市场永远限制在国内。而国内的市场环境以及市场的游戏规则决定了这些产品的产量价格。例如,从香港飞往北京的飞机票,有经验的人都知道,从香港购买的飞机票有时要比从北京购买飞机票的价格低很多。为什么呢?因为香港的飞机票的价格是由市场供需情况决定的,但是北京的机票价格则不然,它主要是通过主管部门来指导的,已经脱离了市场,与企业的成本状况也没有关系。(www.xing528.com)

飞机票如此,火车票也一样。为什么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呢?也许根本原因就在于政府采取了一种完全垄断的措施。铁路的垄断导致了“购票难”的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因为第一,政府不能完全预测到整个市场的需求,即使预测到了,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所以就会导致铁路运输的短缺;第二,铁路运输被政府垄断,那么铁路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就由所有纳税人来承担,但是铁路运营所得到的收益却属于某个单位。不用付出成本就能获得收益,导致这些单位或者部分不愿意改进自己的服务。所以购票难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

解决方案

就目前而言,政府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开放网络售票和电话售票,在春运期间增开多列火车,以保证外出工作的人早日回家。但是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彻底地改善这种局面,必须放开对不可贸易产品的垄断,让这些产品真正回归市场。而对于深受春运之害的广大民众而言,想要避免“一票难求”的情况,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归期,避开春运高峰期。

经济学小常识

市场供求关系是指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一种关系,同时,它也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的一种反映。

供求关系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供不应求的关系。它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总额小于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所需要的产品的总额。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处于有利地位,卖家可能会提高商品的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第二种,供大于求的关系。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总额大于人们在这段时间内所需要的产品的总额,这时买方处于有利地位,卖方可能会以较低的价格出售这类商品。

第三种,供求相等的关系。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商品供给与人们的需求达到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和买方是一种对等关系,双方的关系和谐、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