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生阅读词典:生活的源泉

小学生阅读词典:生活的源泉

时间:2023-1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生活是阅读的源头活水话题导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当然也是阅读的源头活水。这是因为任何一篇读物(课文)都是生活的反映,都是现实生活图景的展示。

小学生阅读词典:生活的源泉

(三)生活是阅读的源头活水

话题导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一段话说明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这是因为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张口说的,抬眼看的,耳朵听的,手里写的和脑中想的都离不开语言文字。

这就难怪美国的语言学家B·科勒斯涅克会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当然也是阅读的源头活水。

这是因为任何一篇读物(课文)都是生活的反映,都是现实生活图景的展示。我们阅读课文,就是在阅读生活。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只有热爱生活,熟悉生活,并且联系生活,才能真正把读物的含义理解透彻。

理解了读物,你还得把获得的认识,尽可能到生活中去印证体验,才能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升自己,不断地得到长进,使阅读获得更大的效益。如看到过瀑布读者或没有看到过瀑布的读者,或只是从影视照片中看到过瀑布的读者,感受是不一样的。没有看到过瀑布的人,就很难想象“高山飞瀑,从五十公尺以上的峰峦间轰然下落”会是怎样的一种气势。即使是已从影视中看到过瀑布的人,虽然已经见到过瀑布的身姿,但毕竟那只是影视,缺少了身临其境的全方位的感受和实实在在的震撼力。他们读冯牧的文章,对描绘的有声有色,意境的有情有韵,会因为缺少了生活的真实体验而大打折扣。可对于见过瀑布的人来说,读起来兴味就会完全不一样。他们对冯牧描述的云南边疆的瀑布,一定会与生活中见过的瀑布去比照,从而生发出十分丰富的想象来。于是,对文章中“几乎每一分钟都可以看到”的瀑布之多,和“从五十公尺以上的峰峦间轰然下落”的瀑布之巨,都会产生格外深刻的印象,也就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感慨:“自从我目睹了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中的绚丽多姿的飞瀑激流之后,其他的瀑布,包括那些著称于世的瀑布,对于我都不再具有那么诱人的魅力了。”

故事助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

读书与走路是两码事,读书要安静地坐下来读,而走路是到处奔波,一息也不停。这两件事又怎能扯到一起呢?

有。这事就出在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身上。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从小就酷爱读书,七岁进私塾时,每天能记几十个字。十来岁跟着祖父读《资治通鉴》及《孙子》、《吴子》等兵书。他一直以来就这样,几乎没有一天不读书,读书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觉得读书是最快乐的一件事。于是,《诗》、《书》、《易》、《礼》、《春秋》等儒家的经典作品和《史记》、《汉书》、《三国志》等许多重要历史著作,他都能背诵。他还阅读各朝的实录、野史①、笔记、诗词和地方志②等等。到45岁时,他已经读了各类书籍几万卷,在他家乡已经找不到他没读过的书了。

光读书行吗?顾炎武觉得还不行,得出去走走,到各地去长更多鲜活的见识,同时也可以读到家乡读不到的书。于是,从45岁起,他就先后去了山东、河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方,一面拜访那里的元老乡贤,一面考察地理形势和经济资源,一面阅读他在家乡找不到的书。就这样,他到处跋涉,边深入社会生活边读书,行路二三万里,读书一万多卷。由于顾炎武把读书与深入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他对书中讲的事理领悟得更加透彻而且独到,写出了一部篇幅宏大的《肇(zhào)域志》,专门讲山川要道、边防战争的事情。以后又写了《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名著,代代流传下来,不愧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大学者。

①野史:不是正式记载的历史,只是一种传闻。

②地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市志等。

读例存盘

瀑布之歌

冯牧

1974年夏天,我随同一小队边防战士从怒江峡谷出发,穿越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翻过雪山垭(yā)口①,到独龙江去。这也许是我在云南边疆所经历过的一次最为艰苦、同时也是最为壮观的旅程了。在这两天半的引人入胜的跋涉中,我所看到的和遇见的瀑布飞泉,可以说是达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程度。当我们沿着陡峭的密林小径朝着高黎贡山顶峰盘旋而上的时候,伴随着我们的是永不停息的流水声和松涛声。高黎贡山的峰峦峡谷,有繁密的脉络,在每一条微细叶脉(也就是每一个峡谷)中,都奔流着永不枯竭的溪流和飞瀑。这些溪流和飞瀑哺育着山上的茂密的森林;而森林又以它的浓阴覆盖着这些欢快地歌唱着的溪流和瀑布。而在我们正在行进着的山径旁边,总是伴随着一条向相反的方向奔流着的山溪:它有时静流潺潺(chán),有时奔腾跳跃,有时则从一段陡崖上直泻而下,这就成了瀑布。我们每翻过一道新的峡谷,就会看见一道新的溪流,同时看到由它而形成的各种姿态的飞瀑。我还从来没有在森林中看到过这样多的溪流,这样多的不断从两面的林阴中倾泻而下的山泉。它们总是那样急湍(tuān),那样清澈见底。峰回路转,林深水复,我们几乎每一分钟都可以看到银白色的绸子似的大小瀑布从你前面奔涌而下,流进峡谷中一条较大的溪流中去。这使得我经常不由自主地延缓了脚步,直到同行的战士们催促:“走吧,这不算什么,前面还有更大的呢!”我才又重新迈步前进。

有一次,在走过一个叫作七溪的怒族山村的时候,一个熟悉独龙江的战士告诉我们:前边不远处有一道瀑布,如果对瀑布有兴趣,在那里是可以停留片刻的。果然,不久后,我们就看到了一道也许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美丽的瀑布。在小径右侧是壁立的悬崖,一道飞瀑从浓云密封的高空坠下(我看不出它是从多么高的峰顶上下降的),直落到我们的小径旁边,然后,穿过一道由大树架成的木桥,又沿着左边的同样壁立的悬崖坠落,几经跌宕(dàng),才流进下面的深谷中去。这道瀑布,上面穿过云雾,下面穿过密林,向上看不见头,向下望不到底,谁也说不上它有多长。我们带着惊叹的表情,在瀑布边呆立了许久。但我们逐渐发现,我们其实用不着这样惊诧(chà)!因为我们越是进入到高黎贡山深处,越是接近它的分水岭,就越是频繁地看到由雪水、山泉和雨水汇合而成的高山飞瀑,从五十公尺以上的峰峦间轰然下落。在这千山万壑(hè)中,远远望去,它们有的斜挂在远方的山崖上,像一条漫长的白练一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它们有的直到半山才汇聚成一道巨流,在峡谷中冲击而下,在谷底的雪白的岩石上跳跃奔腾,然后消逝在绿色的林海里。(www.xing528.com)

我必须承认,自从目睹了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中的绚丽多姿的飞瀑激流之后,其他的瀑布,包括那些著称于世的瀑布,对于我都不再具有那么诱人的魅力了。

①垭口:山口。

②跌宕:这里比喻水势高低跌落,富于变化。

③白练:白色的丝绸。

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流畅的节奏、和谐的音调,为我们画出了高黎贡山原始森林中千姿百态的飞瀑激流。山溪“有时静流潺潺”“有时奔腾跳跃”,而山瀑有“倾泻而下”的,有“奔涌而下”的。更有七溪的瀑布“上面穿过云雾,下面穿过密林,向上看不见头,向下望不到底”的世界奇观,作者绘形绘声,使这首“瀑布之歌”显得庄丽无比。

宝刀小试

学谚语,说读书。

在群众中流行着一种说明事理的现成语句,如“聚沙成塔,滴水成海”之类,这就是谚语。谚语往往带有形象的比喻,从生活中来,一般都有深刻的含义,又十分精炼而生动。下面这些谚语是什么意思,请你联系读书活动来说说。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不擦不明,脑不用不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不知意,等于嚼树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高流水长,读书精神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