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火星:上古中国的授时标准

大火星:上古中国的授时标准

时间:2024-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冬至是阳历的一个节气。大火星是太阳系以外的一颗恒星。随着地球在太阳系里公转,大火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的不同地方。从上图可以看出,周历以冬至所在的月为正月;夏历以雨水所在的月为正月;火历以大火出现的月为正月。它们分别是周历、夏历和火历。“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从正南方一步步向西方滑过去

大火星:上古中国的授时标准

【第十一讲】 火 历:以大火星为授时标准的一种上古历法

汉 玉兔青蛙

这一讲我们谈一个文化现象,就是“火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留心二十四节气了。我想,注意到冬至的人一定比知道元旦的人少很多。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冬至基本上跟现实生活无关了,可元旦仍然跟我们密切相关——至少会放一天假。古代的历法也是这样,有些历法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些历法侧重于其政治科学意义,跟生活无甚关联。火历是我发现的一种上古历法。所谓火历,是什么意思呢?冬至是阳历的一个节气。阳历即太阳之历,是根据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制定的一套历法,也就是我们现在通行的公历。此外,还有不考虑太阳的影响,只根据地球与月亮的关系制定的历法。伊斯兰教国家使用的就是这种太阴历。所以穆斯林过年的日期不定,今年在八月,明年在九月,后年也许就在七月。中国在辛亥革命以前通用的历法,是把太阴和太阳两个因素都考虑在内的阴阳历。我们现在一般把它称之为农历,民间就叫它阴历。阴历这个名称其实不太准确,因为它既考虑了地球跟月亮的关系,也考虑了地球跟太阳的关系。

1.何谓火历?

我讲的这个火历,是在上述三种历法之前出现的。它既不根据太阳,也不根据太阴,而是根据一颗叫做“大火”的恒星制定出来的。现在,我们觉得太阳很重要。但是对于古人而言,太阳是最不重要的标志性天体。为什么?太阳的运行变化只能指示一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落到哪儿去了?人们不知道,甚至还以为第二天出来的是一个新太阳。而月亮的阴晴圆缺可以指示一个月的时间周期。那么,谁能告诉我们一年的四季轮回呢?最终,我们的祖先找到了一颗恒星。按照现在国际通行的定位,它就是天蝎座或者天蝎宫的α星。在中国我们叫它大火或者心宿二。中国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叫二十八宿;并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分作四组,每组七个星座。东方七个星座的轮廓像是一条龙,所以被称为东方苍龙七宿,分别是角、亢、氐、房、心、尾、箕。东方七宿的第五宿,也就是心宿,由三颗星组成,其中的第二颗就是心宿二。它特别明亮,被古人称为大火。大火星是太阳系以外的一颗恒星。随着地球在太阳系里公转,大火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的不同地方。根据这个规律制定的历法,就是火历。

大家可能对此感到很陌生。在读史书时,除非专门研究天文的,一般修治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制度史的人读到天文那部分就跳过去了。过去我也是这样,觉得这些内容太专业了,而且非常枯燥,没人把着手教,根本看不懂。后来,阴差阳错把我从城市下放到农村。我这才发现原来天上有这么多星星,这是其一。其二,既然是下放,就没有办法看书做研究了。于是我就观察星星。两三年之后,居然无师自通地把星座的关系大体搞清楚了,再看到谈天文的书也不那么害怕了。

有一天看书时,偶然读到《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负责天文的官员预测,六月初一将要发生日食。在鲁昭公时代,人们的天文知识已经很丰富了,能够推算出日食。于是,他就向国君报告说,六月初一有日食,我们要准备救日。占人在发生日食的时候,要举行拯救太阳的仪式,以防太阳被吃掉,天下漆黑一片。另外,他还补充说,六月初一是个特殊的日子,所以这天发生的日食特别重要,救日的仪式也要特别隆重。当时执政的宰相提出异议,认为没必要那么隆重,当作普通日食处理就行了。可是管天文的官员坚持说,这一天非常重要。宰相反驳道,这天无足轻重;只有在正月初一发生的日食才需慎重对待。天文官员解释说,这个六月初一就是正月初一。以前看到这个地方就跳过去了,没有思索为什么六月就是正月。在我懂了一点天文之后,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六月也是正月?这一定是有两套历法:第一套历法,六月就是六月;而在另外一套历法里,这个六月就是正月。不然,不会出现两个正月。事实上,在这一段文字里,一共提到三个正月。它是这样说的,“太史曰”,就是管天文的人说,“(正月)在此月也”,你说的那个正月,就在这个月。“日过分而未至”,太阳过了春分,还没有到夏至。“当夏四月,周六月”,相当于夏历的四月,周历的六月。所以,一共有三个正月。这里,大家需要了解一个基本知识。我们先来画一个图表:

我们现在阴历春节所在的正月,即是夏历的正月。夏代以现在的正月为正月;商代以十二月为正月;周代则以十一月为正月;后来秦始皇以十月为正月。为什么《左传》说六月是四月,也是正月呢?从上图可以看出,周历以冬至所在的月为正月;夏历以雨水所在的月为正月;火历以大火出现的月为正月。因而,周历的六月恰恰是火历的正月,也是夏历的四月。从《左传》的记载当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三种历法。它们分别是周历、夏历和火历。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还需要进一步证明。

我们先看看前人是如何解释,为什么夏历的四月、周历的六月也是正月?有一种沿袭已久的看法非常有趣,即认为夏历的四月、周历的六月都是“正阳之月”。什么是“正阳之月”呢?汉代人根据卦气说,用六十四卦与月份匹配对应,结果是这样的:冬至一阳生,冬至月配复卦,一阳来复,这样十一月一个阳,十二月两个阳,正月三个阳,二月四个阳,三月五个阳,四月就是六个阳,所以说四月是正阳之月。因为四月是正阳之月,所以也可以称为正月。汉代以后的人都是这么解释《左传》这段话的。至于汉代以前的人怎么理解,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但是,其他文献中的线索提醒我们,“正阳之月”的诠释未必妥帖。譬如说,《诗经》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正月繁霜,我心忧伤”,还有“七月流火”。既然用月份来记事,就必然与历法有关。记载了什么事呢?正月降了很大的霜,这对庄稼可没好处,所以我很忧愁。如果此处的正月是现在春节所在的那个正月的话,这句诗就是废话。现在的正月里降霜,是正常的气候现象,一点都不用着急。显而易见,“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指的一定是另外一个正月。比如说,周六、夏四的正月,就是春分所在之月。此时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繁霜确实是场灾难。

“七月流火”也是这样。直到现在,小报上经常会用“七月流火”来形容夏季天气很热。其实,这种理解恰恰是错误的。这里的“七月”不是夏历七月,“流火”也不是说天上有火流下来。“火”是指大火星。大火星从正南方一步步向西方滑过去,叫做“流”。大火西流的现象并不是发生在夏历七月,而是在八九月。“流火”的时候,天气已经逐渐凉爽,不再是火烧火燎的了。

2.火历纪事

根据《左传》里四月也是正月的说法,我假设,古代应该有过一种与我们已知的各种历法迥然不同的历法。这个历法在文献上和生活中应该还残留有遗迹。后来,我在文献中果然又发现了不少用火纪时纪事的材料——我称它们为“火历纪事”。其实,很多典籍中都有火历的蛛丝马迹;只不过因为它们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所以一直不为人注意。如果把它们都搜集起来,数量是非常可观的。比如《尸子》上说:“燧人氏上观辰星,下察五木,以为火也。”(《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辰星就是上文提及的东方七宿里的心宿;燧人氏就是钻木取火的那个人。燧人氏钻木取火还要看看天上的大火星。这是什么意思呢?单看这一句话,意义隐晦;佐以其他材料,其义自明。《左传·襄公九年》说:“陶唐氏(尧)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非常重要。火正是一个官职。尧的火正叫阏伯,住在商丘这个地方,负责祭祀大火星的事务,同时也利用大火星纪时。“而火纪时焉”才是关键所在。这明确告诉我们,曾经有一个时期,官员专职负责用大火来纪时——不用太阳,也不用月亮,而是以大火星为来纪时。类似的记载在其他许多文献中也出现过。比如说,《周礼》载有司爟”一职,也是管火的:“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在三月举行一个出火的仪式,老百姓都照着做;到九月要把火收回来,大家也都如此而行。这个仪式跟大火星有关;也跟时间(季春、季秋)有关;“民咸从之”、“民亦如之”说明它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可见,此处不光纪时,还纪事——记载了季春、季秋进行的活动。

把类似的记录都搜集起来,我们就能重构历史。当然,从现存资料来看,我们还无法确切掌握每个月的具体情况,但是可以大致勾勒出基本线索。《左传·昭公三年》说:“火中寒暑乃退。”这也是一条火纪时的材料。大火星走到正中的时候,寒退了,暑也退了。“中”就是正南方。当大火星清晨出现在正南方时,寒就退了;当大火星晚上出现在正南方时,暑就退了。冬至—阳生,寒气开始退。所以,寒退即冬至。夏至—阴生,暑气开始退。可见,暑退即夏至。通过归纳分析传世文献中所见的“火纪时”材料,我们可以勾勒出一个根据大火星的运行轨迹来确定时令的“火历纪时”图:

上图是我们在傍晚面向南方看到的半个天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傍晚,即太阳刚刚落下星辰乍现的黄昏时分观测天象。古希腊人和印度人则是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观测天象。所以,中国史籍上关于晚上的天象记录比较多。三月,“昏,火始见”。三月份,大火星开始在黄昏的时候出现了。此时,“季春出火”,更有“龙见而雩”。“龙”就是东方苍龙七宿。龙出来了,就是大火星也出来了。看见了大火星,就该举行名为“雩”的求雨仪式了。到了六月夏至的时候,“火中暑乃退”。然后,“七月流火”。到了九月,“季秋内(纳)火”,“火伏而蛰者毕”(《左传·哀公十二年》)——大火星要潜入地下,马上就看不见了。“蛰”是指虫子藏起来,不吃不动地冬眠。等虫子都钻到土里去之后,一年也就结束了。

清晨观测到的大火星天象与黄昏不同。根据文献所载的拂晓星象,我们也可以描画出另一个“火历纪时”图:

“朝觌”,就是早晨看见。“火见而清风戒寒”(《国语·周语》)的意思是,当大火星在清晨出现于东方,天气就要变冷了,要做好御寒过冬的准备。如果破晓时分看见大火星在正南方,“火中寒乃退”,适当冬至,此时“农祥晨正”。“晨正”,就是大火星在早晨位于正南方。这时寒气始退,待到春暖花开,即可开始耕耘播种。所以,占人以之为“农祥”——对农业生产是吉祥之兆。可见,大火星是一颗农耕活动的指示星。以它为准授时,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按时顺利进行。所以,传统上中国人认定“晨正”是个非常吉利的日子。据说武王伐纣之日就在“农祥晨正”这天。

如果把所有“火纪时”的记录都搜集起来,排列在合适的位置上,就能够重建一个比较完整的以大火星为授时标准的历法。它与生产、生活结合得特别密切,但是非常粗疏。比如说,我们现在可以非常准确地说出初一、十五是哪一天;日食、月食是怎么发生的;冬至、夏至又怎么样等等,但是火历没有这个本事。火历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历法,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尽管相当粗阔,但它确实是早期中国人的纪时之法。(www.xing528.com)

3.古籍中散见的其他古代历法:夏历、周历以及“楚武王荆尸”的千古之谜

先秦时期曾经存在很多不同的历法。我从文献中勾稽出来的火历,是以大火星作为授时星座,可能是当时主要的历法。事实上,不同的国家可能使用不同的纪时方法。比如,以参星为授时星座的就是我们现在的夏历。天文学古籍《夏小正》就记载了这套历法。它的正月比周历的正月恰好晚了两个月。而当时的楚国,可能使用另外一种我们至今不甚明了的历法。《左传·庄公四年》中有这么一句话:“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春王正月”是指周天子的正月。不管有事没事,《左传》上总有“春王正月”这句话,表示遵从周天子的正朔。“荆尸”一语令人费解,难倒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训诂学家。后来,有人说,“尸”就是人横躺着,就是横陈。这样还是讲不通。又有人说,“陈”就是“阵”。比如,《论语》里面“卫灵公问陈于孔子”,这个“陈”就是“阵”。既然是“阵”,那就跟打仗有关。说是楚武王摆了一个阵法。荆就是楚。“楚武王荆尸”就是楚武王摆了一个楚国的阵法,准备打仗。这种理解似乎可以讲得通。但是,在《左传·宣公十二年》还有一句,叫“荆尸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如果按照前面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用楚国的阵法来打仗,不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1978年,在睡虎地出土的秦简里有一种文献叫日书,就是月份牌。日书甲种里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正月,楚刑夷。”根据日书甲种的其他内容,我们得知,在楚国的历法里,月份不是以数字一、二、三、四来命名的;每个月都有一个专有名称,四月就叫“刑夷”。在古文字中,“荆”和“刑”是一个字;尸”和“夷”也是一个字。直到这时,我们才明白,所谓“荆尸”就是“刑夷”。我们再来看“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这是在讲历法。周天子的正月,正是楚武王的四月。这说明,楚国的历法是跟周历不同的另外一种历法。“荆尸(四月)而举,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四月份不是农忙季节,此时去打仗,不会影响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可见,数千年来的种种猜测全都搞错了。古代经师不大能够接受两套历法并行的事实,所以他们根本不往这方面想。否则,也许不用等到地下文献出土就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了。

不同民族在上古时期可能使用不同的纪时方法。中国人以傍晚的星象为坐标;古希腊人、印度人、巴比伦人、墨西哥的玛雅人都是在拂晓观星纪时。各地的标准星辰也迥然不同。中国人以大火星为授时星座;印度人则以昴星晨见为岁首。早上看见昴星团,恰当春分。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西方人一般把标志着春分的昴星称之为火神或者战神;在中国,标志着春分的是大火星。这两颗星都跟火有关。

4.十二辰中的二子问题

有了火历的概念,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在这里,我想讲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又称十二辰名。古人把天空分为十二个区域,以十二地支来命名,叫作十二辰。商代甲骨文以干支纪日,出土的卜辞中还有多种《干支表》。其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子”在甲骨文里面作“”。但子丑寅卯之“子”却不用本字,而以代替。十二地支的“巳”却写作“”,与别处用作“子”的字形一致。就是说,在甲骨文的干支中,有两个“子”。子丑寅卯的“子”和辰巳午未的“巳”都是“子”。金文中也是这样。我们知道“”实际上就是“崽”。现在广东人还说“仔”,管刘德华叫华仔。“仔”就是“崽”,在甲骨文中写作“”,就是一个小孩儿的样子,上面有三根毛;有时候这个字多出一双手来,就成了“”,更像小孩儿的模样了。

二子问题是天文学史上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大家知道,西方有双子座;中国也有参商二星至死不得相见的故事。《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高辛氏有二子”。高辛氏是比黄帝还早的一个部族首领。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阏伯,老二叫实沈。两个人整天打仗,“不相能也”,谁也不让谁。最后,高辛氏只好把两人分开,让阏伯去商丘,主大火;让实沈到大夏,主参星。于是就有参商二星的典故:“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在天象上,如果参星出来,商星必定落下;商星升起时,参星必然不见踪影,它们不可能同时出现。这就是中国天文学上的“二子”。上文提到,以参星为授时星座的历法就是夏小正;以商星(大火)为纪时标准的历法就是火历。甲骨文的十二辰名中,子丑的“子”是“子”,辰巳的“巳”也是“子”。这两个“子”显然跟“高辛氏有二子”的传说大有渊源。至于为什么有两个“子”?两个“子”在十二辰里的顺序是如何确定的?这些问题比较复杂。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我写的火历续探》,其中十二地支的“二子”之辨,是我证明火历的一个重要证据。

5.火历遗风:龙珠、寒食节复活节和灶神

作为历法,火历早已不再使用了。但是它的许多痕迹,仍然潜存在民俗之中,以风俗习惯或图案文献的方式保留至今。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了一批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在一些陶尊口沿的固定部位,绘有“”花纹。有的简单一些,有的复杂一点,但大致都是这个形状。在其中一件上,该花纹被涂成红色,像是为了祭祀仪式而用。文字学家认为,这是夏代文字,即“炅”字。“日”字底下放个“火”,意为太阳晒得很厉害。这个图案上面是“日”,下面是“火”,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中间这一部分是什么?它分明是一个月牙。我认为,这个“日月火”图像代表了太阳、月亮和大火星三辰”。大火星既能纪时,又被看成是民间用火的来源,所以它具有神圣的意义。把火刻画在陶器口沿上的行为,在上古时代是一件非常隆重神圣的事情。我相信,这个“三辰”花纹可以印证火历的存在。

此前,在河南陕县庙底沟出土的一件陶器上有这样一个图案“”。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说是一朵花。我认为,这就是大火星的标志:火上面有一颗星。后来,这个标志慢慢演化成随处可见的龙戏珠图案。大家知道,民间有舞龙灯的活动。龙灯前面一定有一个人举着珠球。这实际上是将天象具体化,形象化了——把东方七宿想象成一条龙;而处于龙心的心宿(大火星)被夸张为一个珠球。于是,龙与珠球产生了必然联系。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龙所戏耍的珠通常带有火焰。按道理说,龙是水中的动物,珠更是产于水中。龙和珠均出自水,理应与火无关。但是,在中国,龙戏玩的珠子一定是有火焰的——这不是闪烁的珠光宝气,而是真正的火。带火的珠子与莒县、庙底沟陶器上的图案显然是一脉相承的。龙珠图案正是火历在文化中的象征性遗存,它也成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象征和中华民族的徽记。

与火历有关的还有寒食节。传统上认为,寒食节是纪念介子推的。春秋时期,介子推追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19年。后来,重耳回国被立为文公,大封功臣。介子推不愿受禄,就躲进山里。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就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守志向,最终抱着一棵树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清烈,每逢他的忌日,人们就不举火,只吃生冷食物。这就是寒食节。其实寒食节早在介子推之前就有了。那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纪念大火星的,也就是更火。大家知道,早期人类取火非常困难,所以,得到火种之后要精心保存。后来,人们认为,火用长了会变成妖。所以火种保存到一定时间,就要更换新的,这叫作“更火”。什么时候换呢?就在天上那个“火”更换的时候。去年春分时日,大火星于黄昏时分出现在天空;九月之后,即不见踪迹。今年春分,大火星再次现于东方。古人觉得,时隔半年见到的是一颗新的大火星;于是,日用之火也随之更新。人们在这天灭掉所有的火,然后重新钻木取火。这就成为当时火历过年的一个重要仪式。因为换火,所以就有一两天或两三天时间吃冷东西,即“寒食”。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魏晋时期。据说山西禁火特别严格(因为传说介子推死在那里),官长甚至挨家挨户去查禁。

跟中国的寒食节相对应,西方有复活节。现在,复活节是一个宗教节日。事实上,与寒食节一样,早在耶稣复活以前,这个节日就存在了,只是天长日久大家印象淡了,又增加上耶稣复活的新内容。不过其核心内容和形式都没有改变。现在西方复活节的主要内容是斗鸡蛋:把很多蛋壳上画着花儿的鸡蛋放在花园里,让小孩儿们去找,找到后互相斗。中国也有类似的活动。古籍记载,寒食节大概有这么几种活动:第一是吃冷东西;第二是荡秋千;第三是斗鸡子(不是斗鸡,而是斗鸡蛋)。为什么斗鸡蛋呢?我推测,这是一种象征,即,用鸡蛋象征复活节和寒食节祭祀的那个星座。秋千是轮回,是周而复始。还有一种秋千是转圆圈的,中国叫雷车,西方叫五月柱,直到现在英国还有。无论形式如何,所有秋千都象征着时间轮回——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可见,无论是中国风俗还是西方节日,在利用星座纪时纪事方面,都留下了很多线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火历,同时也能解答历史文化上的很多问题。关于复活节,我谈得很简单。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弗雷泽的《金枝》。这本书记录研究了世界各地的民俗——当然主要是西方的。它详尽地追溯了复活节的历史。

中古的诗文中也散见了一些寒食节换火的记载。唐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描写寒食节的情景。到了宋代,关于火历的记载特别多。为什么呢?因为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起事于现在河南商丘南边,当时叫商县的地方。所以宋朝王室自认为是阏伯的后代,以大火星作为家族的星座。因此,火历在宋代回光返照。此后,它又逐渐被人们淡忘,现在知道它的人就更少了。

其实,火历的遗存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比如说,每家都有灶;有灶就有灶神。灶神是火神的具体化,而火神跟大火星有关。火神具体到每一家就变成灶神;灶神就是火神在各家的代表。灶神的故事有一大堆。孔子说灶神是一个老太婆;后来有人说灶神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有人说灶神姓张;还有人说灶神姓苏。种种传说,不一而足。不管怎样,它是在每一家的火神。

我们知道,太阳系中有一颗行星叫火星。它跟太阳系之外的大火星不是一回事。只是因为人们观测到这个行星是红颜色的,像火一样,所以叫火星。作为恒星的大火星与烧荒种地的春分密不可分,所以叫做大火。这两个火不一样,但是人们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

关于火历,我要谈的大概就是这些内容。我曾经写了三篇文章:《火历初探》、《火历续探》、《火历三探》。《初探》主要分析了传世文献中有关火历的记载;《续探》主要研究了天文史上的几个难题,比如前面提到的“二子”,还有二十八宿旋转顺逆的问题等等;《三探》讨论了有关火历的民俗遗存,如二龙戏珠等等。如有兴趣,大家可以找来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