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鲁迅近代文学:横眉冷对与甘为俯首

鲁迅近代文学:横眉冷对与甘为俯首

时间:2024-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1918年5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

鲁迅近代文学:横眉冷对与甘为俯首

【生平简介】

姓名:周树人。

字:豫才。

出生地:浙江绍兴

生卒年:公元1881—1936年。

身份: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主要成就:开启中国文化运动的序幕,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名家推介】

鲁迅(公元1881—1936),原籍浙江绍兴,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1892年进三味书屋改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取学名为周树人,1918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用笔名鲁迅。

【名家故事】

晚清末年,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八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鲁迅以深刻的影响。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选择学医,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后来弃医从文。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www.xing528.com)

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18年5月,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大声疾呼:“救救孩子!”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人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拥有做人的原则。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先生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先生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

最充分体现鲁迅先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还应该首推他的杂文。从“五四”起,鲁迅就开始用杂文的形式与反对新文化的各种不同的论调进行斗争,但那时他还是不自觉的,到了后来,有些人开始嘲笑他是一个“杂文家”,他才更明确地意识到“杂文”的力量,并且开始自觉地从事杂文的创作。鲁迅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它能够“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从而为新文化、新思想的发展在旧文化、旧思想的荆棘丛莽中开辟出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够存在,能够发展,能够壮大。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十六部杂文集。在这十六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其中有无情的揭露、有愤怒的控诉、有尖锐的批判、有辛辣的讽刺、有机智的幽默、有细致的分析、有果决的论断、有激情的抒发、有痛苦的呐喊、有亲切的鼓励、有热烈的赞颂,笔锋驰骋纵横,文采飞扬,形式多样,变化多端,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专家品析】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杰出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是:第一,善于抓取类型,画出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使议论和形象相结合。第二,善于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展开逻辑严密的论证。第三,善于运用联想,将不同时空发生的现象联系起来分析,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底蕴和深邃内涵。第四,篇章短小精悍,笔墨凝练犀利,锐利如匕首投枪。

【代表作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