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和提升中小学生观察能力,使观察更有条理

培养和提升中小学生观察能力,使观察更有条理

时间:2024-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使观察更有条理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艺术,不是随随便便、漫无条理地进行所能奏效的。使观察更有条理,是让青少年学会有步骤、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事物。补全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锻炼学生观察得全面、细致的一种方法。

培养和提升中小学生观察能力,使观察更有条理

第五节 使观察更有条理

观察是一种复杂而细致的艺术,不是随随便便、漫无条理地进行所能奏效的。所以,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有条理。所谓的条理,即统筹安排。众所周知,观察对象不仅各部分、各属性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而且它同周边事物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有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使观察更有条理,是让青少年学会有步骤、有计划、有顺序地观察事物。顺序性和条理性是观察的一种重要品质,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力、判断力,在观察时必须注重条理性。观察的条理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进行训练。

一、程序转换法

观察过程总是要经过一定的顺序来逐渐完成。能否迅速地找到适合观察对象的观察顺序,是一个人观察能力高低的一种表现。因此,学会用一定的观察顺序来观察不同的事物,或用不同的观察顺序、观察角度来观察同一种事物,来获取丰富的信息。而学会比较分析,是提升观察能力的有效手段。

无论是长期观察还是短期观察,都要遵循一般的顺序和步骤。从事物出现的时间顺序出发,观察可以由先到后;从事物所在的空间出发,观察可以由远及近,或者由近及远;从事物的本身结构出发,观察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等。

程序转换法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顺序来观察同类的事物。比如,观察某种植物动物、小实验、运动会等,通常都用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分析法;观察风景、山色、丰收的田野、雪后的景色等时,多采用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的方位顺序法;观察某一事件时,则必然按照开头、经过、结局的时间发生顺序进行观察。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抓住事物各方面、各层次的特征,使观察能力、思考力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超级链接

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学会运用合理的观察顺序。告诉孩子如何看,先看什么,再看什么,指导孩子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观察。例如,父母带着孩子去动物园大象时,就可边看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如大象的身体有多大、鼻子有什么特点、牙长在什么地方、鼻子是干什么的等。只有经过父母有意识的启发,孩子才能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二、提引法

如果观察方法不当,观察就不会得到有效的结果,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会降低。此时,老师和家长的启发、帮助等“提引性”语言或行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孩子对某个物理实验的观察,如果遇到疑难问题受阻的话,家长或老师应及时进行引导,使孩子的观察活动能顺利进行下去。(www.xing528.com)

另外,家长或老师的提引作用远不止于防止学生观察的中断和注意力的分散,更多的是要引导孩子运用联想、对比、想象等方式,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其本质规律,使观察更深入。观察能力的重点不仅在于学生“看到了没有”,更在于“看到了什么”,这是家长和老师提引的目标所在。

三、补全法

没有经过观察训练的学生,对观察的对象往往丢三落四、不得要领,获得的印象是支离破碎的,没有一个全面的印象。补全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锻炼学生观察得全面、细致的一种方法。

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背诵的时候进行某些提示——“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他手上还拿着什么东西,之后才进来的”、“掉了一段,描写景色的,再想想”等,通过这样的简单提示,孩子就能将“不全”的部分逐渐“补全”。要注意的是,家长千万不能替孩子“补全”,而是要引导孩子发现有哪些“不全”的地方,然后加以“补全”,这是“补全法”的关键所在。

应该注意的是,“补全”并不是没有秩序的拼凑,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完成的,否则观察的结果依然是支离破碎的。对于学生的观察,首先要注意他们观察到的东西,肯定其中反映了事物本质的内容,进而启发他们去发现另一些与其他事物显著不同的方面,再借助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比较和分析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异同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在全貌上把握了对象,而且在比较分析中加深了对事物联系的认识。

“补全法”除了可以将分散的片段“补”完整、“补”全面之外,还能够将笼统、模糊的印象“补”生动、“补”清晰。例如,在学生写作文时,常常会感到无话可说。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运用“补全法”启发学生描述主要特征,并加以联想和想象,将景物变“活”。这样一来,恐怕就不会“没有什么可写的了”。

观察有序,则说之有序。“观”是基础,按顺序观察所得,则头脑中的“映像”有序,口头表达时则思维清晰,所说的话自然也有条不紊。

超级链接

观察能力的条理性,可以保证输入的信息具有系统性、连贯性,而这样的信息,也就便于智力活动对它进行加工编码,从而提高活动的速度与正确性。如果一个人做事杂乱无章,那通过他所获得的信息也就必然是杂乱无章的。这样,他的智力活动要在一堆乱麻中理出一个头绪来,必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可能影响到智力活动的正确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