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和提升观察能力

如何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和提升观察能力

时间:2024-0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做详细的观察记录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认真地记录下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第谷不把花了大量时间和艰苦劳动获得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供后人研究,那么,就会延迟开普勒定律的发现,而第谷一生的辛劳也将付之东流。超级链接做观察记录,应符合准确性、完整性和有序性的要求,为此,必须及时进行记录,不要依赖记忆。观察记录的过程,是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

如何在中小学生中培养和提升观察能力

第六节 做详细的观察记录

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认真地记录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由观察得到的感性认识不一定能立刻上升到理性认识,原因如下: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低,观察到的感性材料不多,还需要继续积累。观察只是一种手段,认识事物,获得感受,并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感受表达出来才是目的。因此,通常需要把观察所得先记下来,以便将来进一步研究时使用。并且,有时观察到的现象很复杂,数据很多,光凭记忆很不可靠,所以应先记下来以备后用。

我们凭记忆留下的印象,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难以保证准确。所以,观察时要及时、准确、具体地进行记录。最好事先制订好记录表格,这样可以节省记录时间并有利于集中注意到观察的对象上。

近代天文学创始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临终时,把他一生中观测的750颗星辰的全部资料和底稿交给了学生开普勒。开普勒在第谷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地球行星三定律,该定律成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第谷不把花了大量时间和艰苦劳动获得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供后人研究,那么,就会延迟开普勒定律的发现,而第谷一生的辛劳也将付之东流。

我国著名的科学竺可桢,从1936年开始记气象观察记录,一直记到去世前一天,40多年天天坚持记,一共记了40多本,这些观察记录成为气象研究的宝贵资料。

科学事业要保持连续性,记录观察结果可以保证自己或他人把观察或研究继续下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能在平时认真地做观察记录,这无疑对提升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很有好处。

观察中,如果对于观察的对象只是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不能把自己所观察到的情形和自己的感受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那就达不到观察的要求。我们在观察时应尽量从自己的语言库里挑选最确切的词语,或形容,或比喻,或描述,或说明,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用语言再现出来。养成语言表述的习惯,才能使得观察上升一个台阶。否则,即使观察到了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述出来,还是一样不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外界的事物千姿百态,而且千变万化,有些事物的形态、特征以及观察者头脑中闪现的念头等,不会永久地保存在记忆中,所以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记观察笔记的习惯,把观察到的内容随时记下来,成为写作的原始材料。通过认真地记观察笔记,可以锻炼笔力,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正如秦牧所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两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

对于那些稍纵即逝的新现象,及时记录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在不经意间帮助观察者积累很多珍贵的资料。很多科学的观察者都是这样做的。

文豪郭沫若就有及时记录的习惯,他曾在《跨着东海》中介绍说:“我睡在床上,把一册抄本放在枕上,一有诗兴,立即拿着一枝铅笔来记录,居然也就录成了一个集子。”

积累观察资料时,观察记录要及时、全面,因为间隔较长时间后的追记往往不够完全,很容易出现漏误。记录时要严格按照要求记录数字,切忌概念模糊,不清不楚。

超级链接

做观察记录,应符合准确性、完整性和有序性的要求,为此,必须及时进行记录,不要依赖记忆。一般的记录方法有:

(1)评定等级法

观察者对观察对象评定等级,如在观察记录学生在某一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时,可以分为:十分活跃、活跃、一般、不活跃、很不活跃五级。记录的方法可以在预先印好的表格上按等级画圈。

(2)频率法(www.xing528.com)

观察者事先将规定好要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项目印成表格,一旦出现某一现象,就在表格的相应框格内打上记号。

(3)连续记录法

就是当场在笔记上做连续记录,或借用录音机摄像机等将现场连续录下。

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是观察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巧。观察记录的过程,是对观察的事物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观察过程的记录方式有许多种,下面介绍两种学生喜爱的记录方式。

一、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内容广泛,动物植物环境、气象、天文地理、人文生活等存在的现象都是观察日记的内容。观察日记的撰写主要应掌握基本格式为:首先,写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拟题要新颖,观点要明确。如果是连续观察可以在每段日期前再加一个小标题。其次,写明时间。最好把天气情况也说明一下,以备日后查考。再次,正文。文章的篇幅长短取决于所记的内容。正文的写法灵活多样,可以是表格式和坐标式记录,如天文气象、生长变化、统计数据、分类比较等,这样的记录形象直观;可以是用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形式表达,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而选取不同的方式。观察本身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所记内容应依据观察的现象如实记录,不能虚构,其结论具有科学性,这对今后的查阅、参考才有作用。

写观察日记,最基本的要求是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观察日记要有准确、可靠的事实;所谓言之有序,就是记录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条理清晰。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具有十分出众的观察能力,这和舅舅经常鼓励他写观察日记是分不开的。当时,达尔文已经对自己搜集的标本做了一些简单记录,有的还附有简单插图。可是舅舅对他说:“只做摘记是不够的,要把你自己当做一个画家,但不是用颜色和线条,而是用文字。当你描述一种花、一种蝴蝶、一种苔藓的时候,你必须使别人能够根据你的描述立刻辨认出这种东西来。为了搞好科学研究,你必须进一步提高你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文字描绘世界、叙述历史、打动人心。”

二、观察报告

观察报告则相对正式。观察报告的格式一般分为标题、前言、正文和结尾四部分:标题要明确,对观察对象明确地标明,让人一看标题便能大致了解观察的对象;前言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主要写观察的目的和计划,其次是写明观察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和可能取得的资料的测定以及记录方式等;正文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应对观察得到的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叙述,然后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有些情况和数据尽可能采用表格方式表示。最后再将归纳、整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到正确的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结尾是观察报告的结束语,本部分通常从理论层面对被观察的客观事物运动规律做总结,并与传统的理论作比较,是否印证或有弥补、创新之处。

观察记录一定要真实、准确。有的学生实验时不能忠实地记录观察结果,这是一种极不严肃的学习态度。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曾说:“我要做的是叫我的愿望符合事实,而不是试图让事实与我的愿望调和。你们要像一个学生那样坐在事实面前,准备放弃一切先人之见,恭恭敬敬地照着大自然指的路走,否则,就将一无所得。”赫胥黎的这些话讲得极有道理,对待观察记录就应该抱着这种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对于观察获取的资料,必须详细记录,尤其是形成的初步结论,一定要写清楚在观察时导致产生结论的原因,以免以后产生误解而使工作失误。观察后,要对观察所得的资料、数据及时进行整理,为分析研究提供可靠、真实、完整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所记录的内容,对文字性记录做归纳性描述,对数据资料做出定量统计,形成观察结果。在筛选、分类、统计、归档的基础上,发现遗漏,设法补充完善。这既有助于巩固观察的成果,深化认识,也有助于以后的观察。

超级链接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以科学知识为例:一般来说,科学知识在学生心目中是高尚而神秘的,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亲自破解谜团,对他们来说是件很兴奋的事。所以选择实验作为写作的题材,放手让每个学生动手、观察、体验,写出来的文章不仅有他们真实的感受,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