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竞技体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我国竞技体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这些调整,我国这一时期的体育事业初步形成了以发展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我国竞技体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三、我国竞技体育大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1979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1980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认为,体育战线内部没有严重的比例失调,调整应抓住当前工作的重点,为中、长期规划的实现打好基础。会议总结了20年来体育工作的基本经验,这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体育与政治、体育与经济、普及与提高、学习与创新等方面的关系,要充分运用竞赛手段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办体育。“文革”结束后,运动技术水平落后已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突出薄弱环节,多数项目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很大,有的达不到奥运会报名标准,有的还冲不出亚洲。因此,体育界必须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会议肯定了1979年确定的省一级以上体委继续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部署,提出了“力争在今年奥运会上进入总分前10名,在1984年奥运会上进入总分前6名”的指标,并提出了力图“在80年代根本改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的落后状况,使我国体育在全世界大放异彩”[1]

从1980年开始,国家体委和各地体委按照上述思路对发展方向与重点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首先,按照有利于在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原则,对运动项目的布局进行了调整。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确定过以10个优势和影响较大的项目作为发展重点。1979年随着国际奥委会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以后我国体育全面登上了国际舞台,更须集中力量尽快把若干项目搞上去,这是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一项重大政策性措施。由于奥运会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综合运动会,与奥运会项目对口并突出重点,就成为体育界调整项目设置时遵循的首要原则。一改过去力量分散、重点不突出的倾向,根据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和金牌分布,将当时技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和在国内受到群众广泛喜爱或国际影响较大的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游泳跳水体操举重足球篮球排球、射击、射箭、速度滑冰共13个项目列为全国重点。与此同时,按照全国一盘棋的精神,组成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常设国家队,并要求承担重点布局项目任务的省、市、自治区体委、解放军和体育学院,从1980年起按每4年为一个周期,定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指标。国家和地方根据可能在参加国内外比赛、技术资料、经费、器材设备等方面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从1979年始,在集中优势、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分类管理的思想指导下,作了重点布局,进行了竞技运动项目调整,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布局调整,不少项目如游泳、体操等水平提高较快,一些水平不高的项目列为重点项目后,也逐步有所加强,进步明显。另外,我国传统的武术围棋等项目继续在全国广泛开展,采取建立武术馆、棋院等方式提高水平。

其次,按照“国内练兵,一致对外”的原则,调整全运会的项目设置。为了把全运会和奥运会的任务一致起来,经过体育工作会议讨论,1983年9月举行的第5届全国运动会基本按照奥运会的项目设项,在所设的22个比赛项目中,有20个奥运会项目,即田径、游泳、水球、跳水、足球、篮球、排球、体操、射击、射箭、举重、击剑、手球、摔跤、自行车赛艇皮划艇帆船柔道曲棍球;另有2项非奥运会项目,即乒乓球和羽毛球。冬季全运会设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冬季两项、冰球、滑雪共5个比赛项目,以此来达到通过国内比赛锻炼队伍、选拔人才的目的,使备战全国运动会和奥运会的任务相一致。(www.xing528.com)

第三,为了增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后劲,从1980年开始,按照“思想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的要求,对优秀运动员、业余体校和学校运动队这样的一、二、三线运动队伍进行了调整,逐步建立和健全了按比例发展、层层衔接的训练网,完善了后备力量的培养体系,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小而全、大而全的重复训练和人才浪费的混乱现象,除加强各地和解放军系统的专业队伍外,还积极支持和帮助产业系统逐步建立优秀运动队,也把个别项目放在体育学院或重点城市、对口工厂设队。

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以后,全国出现了一个向科学进军的浪潮。为了提高干部和教练员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从1980至1985年,有计划地轮训了县体委主任,部分教练员的文化程度达到相当于大专或中专水平。同时,建立了一支高质量的教练员队伍,培养了一批国际裁判员。在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下发的《关于加速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中,要求认真办好体育学院,加强体育科学研究工作,逐步建立科学情报中心和体育科技资料档案,学习推广国外先进经验,继续改革竞赛制度,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赛事对体育运动的推动作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纳入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现有的体育场馆不得任意占用,要加强管理并提高使用率,保证完成体育活动的任务。

第四,按照1979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省、市以上体委侧重抓提高的社会分工,强调了动员社会力量办体育。基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只能保证重点,解决最突出矛盾和问题。如果体育事业不全面发展,提高也抓不上去;为了保证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提高,就必须动员社会力量来共同办体育事业,减轻体委的压力和负担。1980年以后,体委加强了同教育、卫生、工会、共青团、妇联和解放军等部门的分工与合作,并注意了切实发挥全国体育总会及体育分会、产业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和基层体育协会等群众体育团体的积极作用,使体育事业得到了更多的支撑点和动力,群众体育逐步转向以各行业、各部门办为主,各级体委主要进行协调指导工作。这样,即保证了体委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又加强了体育的宣传工作,通过新闻单位积极宣传,造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从而最广泛的动员、吸引群众参与体育活动。

经过这些调整,我国这一时期的体育事业初步形成了以发展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