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试验

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试验

时间:2023-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试验1996年1月17日,为了适应我国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促进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国家教委下发了实验《“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的通知。

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试验

三、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试验

1996年1月17日,为了适应我国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促进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国家教委下发了实验《“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讨论稿)》中,课程设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即将以往单一的学科类课程改变为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这既是我国课程研究和改革的成果,也反映了我国课程理论新的发展,其目的是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新的课程设置中,体育课程也由原来单一的体育课教学变为学科类体育课程与活动类体育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

《方案》是适应当时我国课程整体改革的一项新的举措,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具体步骤之一。《方案》按照新调整的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变化的要求,旨在更有效地达到体育课程的整体目标、完成多元教学任务、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变当时体育教学实践中单一课程实施时,体育课程的整体目标难以达成、多元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状况;力求解决和纠正教学实践中长期争议的“以技术、技能传授为主”与“以增强体质为主”的矛盾和偏颇,使两者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得到统一;试图对单一课程体系中教材分类的原则进行重新认识,实现从“以运动技术项目为主的分类方式”向“以两类课程体育的不同性质和要求为依据的分类方式”的转变;试图实现体育教学和终身体育的接轨,使体育课程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体育的要求;有利于创立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开创新的领域

关于两类课程的含义,《方案》指出:学科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是通过对体育文化的传授,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术和战术,并形成相应的体育技能为目的的课程;活动类体育课程(体育活动课),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以发展体能、活跃身心,培养学生体育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程。

与以往体育课程只把体育教学列入课程范围、课外体育活动被视为“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的看法不同,“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是以整体的观点,将课内外教学活动统一于课程范围,并将两类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课程思想,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一思想必将在教学中要求把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与品质的培养、心理需求的满足、情感的体验诸因素相协调,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于两类课程的教学任务,《方案》指出:学科类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是传授各学段体育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原理知识、技术,培养和提高相应的体育技能;传授有关健康、安全的知识,进行有关健康行为的教学。活动类体育课程(体育活动课)是与学科类课程密切衔接。使学生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技术于实践,发展学生能力,娱乐身心,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协同精神、意志品质创造能力的培养。

以上两类课程的任务各有侧重,但两者是相互联系、渗透、交叉的,共同完成体育课程的整体目标。如学科类课程虽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为主,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同样,活动类课程虽以培养学生的能力、锻炼、娱乐学生身心,对其进行品行教育为主,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知识、技术的传授。(www.xing528.com)

《方案》最后提出了进行实验的要求。总的要求是:“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是我国课程改革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一项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课程理论与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培养、教学计划与评价等都密切联系的一项全局性的改革,各级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教研部门都应在充分理解和认识此项工作重要性及其实质内容的同时,认真组织实施并注意积累经验,以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并使之逐步完善。具体要求有:

1.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应加强学习和研究,学习新的课程理论,用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工作,以便更有效地组织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工作。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工作的实验关键是教师。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必须组织教师培训,为改革提供人员素质方面的保证。

2.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是一项新的改革举措,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加以研究和解决。因此,在组织实验中,要不断摸索经验并上升到理论,以完善此项课程改革的体系。

3.教材建设是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要求从体育课程整体的观点和从两类课程的不同特点出发建设教材体系,新的教材体系的建立应注意两类课程的横向联系,处理好知识技能系统与能力发展、学生兴趣和需要系统之间的关系。

4.活动类课程的实施由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学校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体育组负责。活动类课程一般由体育教师负责计划和实施。考虑到以往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情况和当时体育教师的配备情况,活动类课程也可由体育教师统筹安排与计划,由班主任组织实施。活动类课程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同其他活动类课程的计算方法一致。

5.在实验中将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提出新的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情况,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配备新的教学内容必需的场地器材。办学条件尚有困难的学校仍以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修旧利废、自制器材的要求来配备场地器材,从而保证此项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国家教委还将下发已将学科类、活动类课程内容加以区分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相配套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活动类课程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并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这个文件指导下进行教材建设,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适当采用乡土教材和民族传统体育教材,使教材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下,一些地区和学校进行了两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验,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国内教育界和体育界对活动类课程在学术上仍存在不同的见解,在实践中,活动类课程有学科化倾向,违背了两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不利推广[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