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长的历史使命: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校长的历史使命: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是实现新课程理想与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阵地,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时空,校长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必然是校长的历史使命。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在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最重要的使命是领导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改革,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现代生命意义。

校长的历史使命: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校长的历史使命: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我主要论述了校长在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突出了校长对学校课程与文化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校长的最重要的角色就是领导,其作为就是领导学校的全体成员形成学校的组织愿景并引领全校师生员工去实现这个愿景。而这个领导力首先表现在校长对课程与文化的领导。

课堂是实现新课程理想与学校办学思想的核心阵地,是师生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时空,校长引导课堂教学改革必然是校长的历史使命。

那么,如何来引导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大途径:一是理解今天的课堂教育规律,二是了解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特点,三是提出符合上述两点的教学模式或策略,四是探索开展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式。

上海二期课改在全市推出,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课程与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因为二期课改与旧课程相比至少有三个区别。首先,从课程思想来说,由“精英主义教育”走向“大众主义教育”;其次,从课程范式来说,从“科学中心主义课程”走向“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第三,从教学范式来说,从“灌输中心教学”走向“对话中心教学”。所以,结合学校特点有效地实施二期课改,必然会给学校和学校成员带来巨大的冲击与变化,这的确是一场教育变革!显然,作为校长,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管理来实现这场变革,只有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将二期课改的思想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研究中形成学校全体成员认同的教育愿景,并为之而努力实现。(www.xing528.com)

现代课堂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合作学习的过程。它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占据了3/4以上的学校教育时间。所以,二期课改的核心所在必然是课堂教学的变革,课堂教学的变革与二期课改教育思想的实现也一定是当代校长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我们反对狭隘的课堂观。我们认为,小课堂大世界,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将知识产生的源点——社会大世界带进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充满对学生学习的诱惑力,让课堂成为师生智慧的发源地。如我们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分析生活世界,将生活世界中的事与人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地将世界上发生的事带进课堂,这种探索同样产生极好的效果。它不仅拓展了课堂,带动了教师的教育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且更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所以,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在新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最重要的使命是领导教师进行课堂教育改革,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的现代生命意义。但在课堂教学的变革过程中,校长不应是布道者,而且他也无这个能力去布道,校长应是领导者与积极的参与者,领导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吸收新课程思想,根据学生与教师自己的实际改变原有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反思研究中形成属于教师的、与二期课改理念一致的新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和思想。同时,我在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这种新课堂教学行为方式和思想具有生成性与生命性,即这种教育行为方式与思想随着生命与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2010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