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

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再次,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表现在每个年龄阶段会出现“关键年龄”。每一个心理过程或个性特点都要经过几次飞跃或质变,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种年龄特征的形式,叫做关键年龄。当然,也不能将关键年龄绝对化了,关键年龄往往来自于教育,所以,认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夸大关键年龄的作用是没有必要的。不是,这里就有一个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问题。

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

年龄特征,它包括着生理年龄特征和心理年龄特征。这两者是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的。所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儿童和青少年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在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质的心理特征。

首先,心理的年龄特征,是针对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而言。从儿童出生到成熟,大致经历了六个重大时期:乳儿期(0~1岁,或叫婴儿早期)、婴儿期(1~3岁,或称婴儿晚期)、幼儿期(3~7岁)、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又称童年期)、少年期(大约为初中阶段)、青年初期(大约为高中阶段)。这些阶段是相继连续的,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一个时期接着一个时期,新的阶段代替着旧的阶段,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从发展趋势看,各种心理现象,在各年龄时期或阶段的次序以及时距大体上是恒等的。

其次,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所谓“一般”,就是指“非个别”;“典型”,就是指有代表性;“本质”,不是指“现象”。

再次,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表现在每个年龄阶段会出现“关键年龄”。心理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一个由许多小的质变构成一个大的质变和飞跃的过程。每一个心理过程或个性特点都要经过几次飞跃或质变,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种年龄特征的形式,叫做关键年龄。我们自己一些研究表明:小学阶段,四年级是学生思维(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就是说,四年级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三年级是小学生个性和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小学生的主动性明显提高,他们中间的男女界限出现、个别“乱班”的发生往往于三年级开始。中学阶段,关键年龄在初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既是中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也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转折点。初二学生在思维发展过程中是个重要时期,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的思维类型还相差不多,而初中二年级则是逻辑抽象思维新的起点,从这个时期开始,逻辑抽象思维开始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因此,初中二年级是中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处于质的“飞跃”时期。初中二年级在学生的品德发展过程中也是个重要时期。中学阶段的“乱班”往往产生于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的“分化”产生于初中二年级,中学生品德进步或走下坡路,也常常发生在初中二年级。思维的质变既与生理有关,又与学习有关;而品德发展的“飞跃”却更多地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联系。当然,也不能将关键年龄绝对化了,关键年龄往往来自于教育,所以,认为“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夸大关键年龄的作用是没有必要的。

此外,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成熟期。这个成熟期一般地在高一末期、高二初期,到了成熟期,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等就基本定型了,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北京市有几所中学做过追踪调查,发现初三毕业报考高中的“尖子”,一年后智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变化很大;但是高一末到高中毕业,却在品学两方面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且升入大学后,高二时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大学里绝大部分仍然如此。调查的结果说明,心理发展成熟前与成熟后的心理现象,明显的差异在于其可塑性上。成熟前学生的可塑性大,应抓紧训练、培养;成熟后并非不能再发展,但可塑性小,较难训练、培养。因此,抓紧成熟前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www.xing528.com)

最后,在心理发展中,既然存在着年龄特征,那么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个体的同一年龄的学生,他们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不是一模一样的呢?不是,这里就有一个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的问题。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可变性。一方面,心理发展的一些因素,如阶段的顺序性和系统性,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范围、幅度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学生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所谓的可变性,这个可变性不仅表现出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而且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生活条件或教育条件下,使学生某些心理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产生一定的变化。这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它们的关系是一般性与个别性的统一,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在教育和教学中,顾及这个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处理一般教育与“因材施教”的问题,更好地体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节选)

【注释】

[1]选自《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林崇德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