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想象的规律在现场侦察中的作用

想象的规律在现场侦察中的作用

时间:2023-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消防指挥员在火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抢救受到火势围困的人员,那么在火场上,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时,就要把受到火势围困的人员作为重点,也是建立想象的关节点。建筑火灾极易发生倒塌,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时,要根据倒塌基本特征,及时产生可能发生的倒塌想象,明察倒塌前各种征兆。

想象的规律在现场侦察中的作用

二、想象的规律在现场侦察中的作用

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活动中充分运用想象,完成对灾害事故现场的侦察。在现场侦察中消防指挥员必然要与现场的各种现象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各种情况的想象,想象到灾害可能发展的理想的趋势,可能发展产生的严重后果。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中的想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火灾现场

在火灾现场,消防指挥员在进行情况侦察时,对现场侦察到的情况进行不断地自觉的想象活动,形成火场的初步形象。这种想象可能是并不是清晰的、模糊的,但对于消防指挥员的决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火势想象

火场物质燃烧是呈动态的,按照初起、发展和下降的3个阶段自然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也呈现出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点。在火灾现场,消防指挥员看到的是这种动态发展画面中的截图。消防指挥员在这种截图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火势发展变化的趋势进行广泛的想象。

消防指挥员正确的想象必须依据一定的条件,离开了想象的条件,那么这种想象就是幻想,就失去了想象的积极意义,并且可能成为消极或无意义的想象。如果消防指挥员依据这种想象,实施作战指挥,必须会出现错误的结果。想象的条件主要有:

(1)燃烧物质性质。燃烧的物质分为易燃、可燃和难燃3种。这种燃烧物质的分类,对于想象火势的发展变化的时间性、空间性影响极大。科学的想象,应当是建立在物质燃烧分类的基础上。

(2)起火建筑情况。建筑情况主要是指燃烧建筑的耐火等级和建筑形式。建筑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耐火性能最高,四级最低。一般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砖木结构为三级耐火等级;以木柱、木屋架承重及以砖石等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为墙的建筑为四级耐火等级。

(3)火势程度。主要依据火势的燃烧程度。燃烧程度也就是现场火势的3个阶段:初起、发展和下降阶段。在实际火灾现场,消防指挥员可以按照5个阶段进行认知:即初期、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阶段。

(4)火势的时间状态。主要是指火势发展蔓延与时间密切相关。火势蔓延是以时间长短来进行计算的,时间长,蔓延的距离长,时间短,蔓延的距离短。

(5)火势的空间状态。主要是指火势目前对整个建筑来说,燃烧的范围。火势在一个房间,还是蔓延到建筑的一半,或者是整个建筑。

(6)当天气象状况。火势的发展蔓延与当日、当时的气象有重要的关系。在气象中,风是对火势的发展蔓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风力越大,火势蔓延的速度越快,反之则慢。

(7)周围建筑受到火势威胁的程度。火势的发展蔓延成为消防指挥员想象的空间,只有存在火势由一个建筑向另一个建筑蔓延的条件,消防指挥员才能形成火势蔓延的态势的想象。

2.救人想象

火场上,经常会出现人员被困的情况,火场上救人是消防队的首要任务。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消防指挥员在火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抢救受到火势围困的人员,那么在火场上,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时,就要把受到火势围困的人员作为重点,也是建立想象的关节点。这里一是要想象到人员多少,二是想象到人员所处的位置,三是要想象到火势对人员的威胁程度,四是想象到抢救人员的途径和抢救的方法,五是想象到参加救援的组织、人员和使用的消防装备器材。这些想象的关节点,在指挥的过程中,不一定在一个行为的节点上,也可能在整个行为的过程中,但无论是在哪一个点上,重要的是要产生这些想象,并且具有抢救人员的时间性的要求。如果人员已经伤亡,那么再好的想象也都是没有用处的。

3.倒塌想象

建筑火灾中,建筑在火势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倒塌。建筑倒塌对于扑救火灾的灭火救援员来说是一种灾难。从危险性看,如果在建筑内部战斗,建筑倒塌时,易造成人员伤亡;从表面上看,经过积极扑救建筑仍发生倒塌,前期的积极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只能如医生常说的“我们已经尽力了”。在火灾扑救中,建筑倒塌造成了人员伤亡,大都是因“没有想到”所致。建筑火灾极易发生倒塌,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时,要根据倒塌基本特征,及时产生可能发生的倒塌想象,明察倒塌前各种征兆。建筑倒塌想象的基本要素主要围绕着两个避免:

(1)避免建筑倒塌。在火灾情况下建筑极易发生倒塌,但是任何倒塌都是有条件的。倒塌是由于建筑本身失去了稳定性。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热的作用下,失去预加应力,从而使结构的承载能力迅速降低。②砖石砌体在热的作用下变形开裂。墙体的花岗岩因内部石英长石云母受到热的作用发生变形和碎裂,就是硅酸盐砌块也会因内部的热不均匀发生分散而松散。③钢结构受热失去荷载能力。钢结构在火势的直接作用下,在火烧15~20分钟,构件将失去荷载能力,随着局部的破坏,造成整体失去稳定性,发生垮塌。④表面烧蚀的木结构,其荷重的断面减小,荷载能力下降。木材起火后,表面炭化,截面积仍能承受原有全部荷载,不会发生倒塌的。在扑救火灾时,构件外表面的炭层吸收大量的水,能起到保护结构的作用。⑤爆炸的冲击和震动对建筑结构影响极大,有的可以直接造成垮塌,有的结构受到破坏,稳定性降低,在火势的直接作用下极易发生倒塌。⑥上部结构倒塌落在楼板上,或灭火积水不能排除,或楼板上的物资大量吸收灭火水流,大大地增加了楼板的荷重,使楼板因大量超载而塌落。⑦高温的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射水的突然的冷却造成结构表面因收缩开裂,表皮剥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破裂后,火直接烧到主拉钢筋,使整个结构破坏。

从倒塌的规律看,木结构屋顶,整体倒塌得少,局部破坏得多;钢结构屋顶,局部被火烧毁,其余部分往往被烧的部分塌落,也同时由墙头拉到地面上来;吊顶、屋架、木楼板、空心墙、泥土墙,易燃建筑等,都是易于倒塌破坏的;土坯墙是耐火不燃的,但由于消防射流的强力冲击,也会遭到破坏;倒塌的次序,一般是先吊顶,后屋顶,最后是墙壁;一般房屋的墙是向里倒的。

上述倒塌的基本知识,就构成了消防指挥员倒塌的想象材料,建立起合理的想象,积极发现倒塌形成的危险条件,积极应对,避免倒塌。

(2)避免人员伤亡

避免倒塌和防止倒塌时人员伤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能有效地避免建筑倒塌,那么就能有效地避免人员伤亡。这里主要是在可能发生倒塌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人员伤亡。消防指挥员做到两点:一是必须想象到倒塌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二是如何避免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想到火场上建筑倒塌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那么就不会存在没有想到而酿成灾难的发生。在火场上,多数情况下消防指挥员在指挥作战行动中,出现了灭火救援人员伤亡是由于没有想到所造成的。如果消防指挥员想到了可能会建筑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就会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人员伤亡。但也有想象到建筑倒塌,但却未能避免倒塌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两点:一是想象得形象不完整,支离破碎,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缺乏了判断、推理的过程,没有形成结论,起到支配行为的作用;二是意志品质上出现了问题,就是想到了建筑倒塌,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由于意志品质上的犹豫不决和动摇性的影响,使正确的想象受到了怀疑,正确的想象受到了外界干扰,而未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4.爆炸想象

火场上爆炸物品、受压容器都易发生爆炸。在火场上,消防指挥员必须根据火场的情况想象到可能发生的爆炸,才能有效地避免爆炸或在爆炸发生时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

(1)掌握火场上发生爆炸的因素是爆炸想象的条件

任何爆炸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具备一定条件时才能引发爆炸。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时,要根据火场上存在的爆炸的因素,开展爆炸想象。火场上爆炸发生的因素主要有:①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可燃气体或易燃可燃液体,经管道设备跑冒渗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②压力容器发生物理性爆炸。高温高压设备在超温超压下运行,或设备、容器长时间受高温或火焰的直接作用。③负压设备吸入空气与易燃易爆气体混合发生爆炸。化工生产设备对密封有严格的要求,如果密封设备出现了问题,负压设备损坏或密封不严,吸入空气形成爆炸。④爆炸性物质、氧化剂失去稳定性爆炸。炸药、各种氧化剂在稳定的状态下不会发生爆炸,当发生火灾时失去了稳定的条件容易发生爆炸。⑤粉尘爆炸。粉尘是指分散的固体物质。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3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⑥灭火方法不当引发爆炸,如在没有切断气源的情况下盲目灭火;直流水枪冲击将粉尘悬浮;用水扑救碱金属碱土金属火灾等。

(2)爆炸想象的方法(www.xing528.com)

根据爆炸想象的条件,在现场侦察时,依据存在的爆炸因素想象可能发生爆炸的情况。

①依据作战对象存在爆炸的因素进行想象。例如石油化工火灾中,爆炸的因素非常多,要根据燃烧的部位、可燃物的性质、受到火势威胁部位的爆炸危险性进行想象。再如一般居民建筑火灾,发生爆炸的因素主要有煤气、液化石油气,在泄漏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气体爆炸,液化石油气钢瓶在火焰的作用下易发生物理性爆炸,此外电视机电脑台式显示屏等,也可能发生爆炸,在现场侦察时应当想象到爆炸的可能性。②依据爆炸发生的条件进行想象。任何火灾中爆炸都是有一定条件的,在火灾现场中虽然具有爆炸的因素存在但如果得到有效控制,那么爆炸就完全可以避免。例如易燃易爆气体发生爆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气体泄漏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到明火发生爆炸;另一种是易燃易爆气体在容器中,容器在火焰高温的作用下,气体膨胀超过耐压极限发生物理爆炸,并在爆炸发生后的瞬间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同时发生化学性爆炸。③依据作战行动中可能激活爆炸条件进行想象。在一些火灾现场,存在着爆炸的条件,灭火救援员在施救过程中,未能正确地实施扑救,可能激活火灾现场爆炸的条件,导致爆炸的发生。例如粮食加工企业、纺织企业等具有粉尘爆炸的场所发生火灾,在扑救过程中,不适当地采用了大直流水枪进行冲击灭火时,就容易造成可燃粉尘的悬浮,激活了粉尘爆炸的条件。

5.沸喷想象

原油重油储罐和池中燃烧时容易发生沸溢或喷溅。在发生火灾时,一是要想象到可能发生的沸溢或喷溅;二是如何在发生沸溢或喷溅时避免人员伤亡。

(1)沸溢

沸喷局限于原油、重油的火灾现场。原油和重油着火后,发生沸喷的条件是,在油品中含有水份,加热汽化后,冲破上层油品压力形成沸喷的现象。

沸溢的形成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油罐发生火灾时,热辐射除向四周扩散外,也加热了液面;二是油品具有热波特性,温度不断下传,高温区域增厚;三是油品含有水分或由于灭火时向着火油罐内喷射了水;四是油品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黏度,水沸腾汽化被油薄膜包围形成油泡沫。

一般起火30分钟或1小时后断断续续向罐内喷射泡沫或水,而又未能将火扑灭,会使油罐提前出现沸溢现象。含水1%的原油,一般在起火后45~60分就会出现沸溢。在一般情况下,油品含水量大,传热的速度快,沸溢出现早;含水量少,传热速度慢,沸溢出现晚。

沸溢时,油品外溢,距离可达几十米,面积可达数千平方米,会形成大面积燃烧。在油罐的燃烧过程中,会多次出现沸溢现象。

(2)喷溅

喷溅的形成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除具有沸溢的条件外,在油罐的底部要有水垫层存在;二是油品厚度;三是油罐着火后,由于热波向下传递,水垫层被加热汽化(100℃)时,水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水蒸气压力逐渐上升,将上部油品抬起,最后冲破油层而发生喷溅。

影响喷溅时间的主要因素有热波传播速度及油品燃烧速度等。油罐从起火到喷溅的时间与油层厚度成正比,与燃烧的速度和热波传播的速度成反比。同时还有油品性质,含水量,敞口燃烧面积。

(3)沸喷的想象

沸喷的想象主要有两点:一是原油、重油发生火灾都有发生沸喷的危险性;二是凡是沸喷都有时间的规定性的。消防指挥员到达火场后,必须想象到可能发生的沸喷危险性,正确选择进攻位置,消防车辆、装备的使用,同时根据油罐(池)高度(深度)计算发生沸喷的时间,便于发生沸喷之前将火扑灭。在原油储罐发生火灾的扑救实践中,消防指挥员没有想象到沸喷,就会造成灭火救援员伤亡和车辆器材损失,想象到但缺乏认真细致的计算,可能又会失去控制沸喷的有利战机。

6.其他危险性想象

除了上述经常出现的危险情况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危险性情况。这也需要消防指挥员进行想象,如果缺乏这种必要的想象,那么仍然会造成灭火救援员在灭火作战过程中的伤亡。从目前已经发生过的危险性情况主要有屋顶坠落、梯井坠落、砸伤、刺伤、交通事故、腐蚀、烧灼、毒害、触电、窒息、辐射、冻伤等。

(二)救援现场

在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消防指挥员建立的想象主要是围绕着抢救人员生命进行,最大限度地完成抢救人员生命的任务。

1.任务种类的想象

任务种类的想象就是说根据消防应急救援任务的种类进行想象。消防救援任务的种类根据《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的规定,“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在接到报警时,消防指挥员就要根据报警时提供的应急救援任务,对灾害事故的任务种类进行想象。如建筑倒塌就要想象到人员埋压的状况,交通事故就要想象到人员挤压的程度,化学灾害事故就要想想象到人员中毒的程度等。

2.人员伤害程度的想象

在灾害事故现场,消防人员到场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迅速完成抢救人员生命的任务,消防指挥员通过现场观察要想象到遇险人员受到的伤害的程度,为采取救助行动提供依据。消防指挥员在事故现场的想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医学知识的基础上,那么这种想象才能符合实际。例如建筑倒塌事故中,遇险人员受到伤害的程度主要是砸伤、挤压伤,那么其伤害的后果主要头部外伤和内伤、肢体外伤和骨折、胸腹部外伤和内伤等,在救助活动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内伤,然后是外伤。在确认没有内伤时,才能对外伤进行有效的处置。例如在救助脑部受伤的遇险人员时,若没有想象到脑部内伤时,可能会在救助的过程中,使脑部内伤加重。

3.救助行动危险性的想象

消防人员在救助活动中,会面临着许多的危险性,如果想象不到,在救助的活动中,就容易造成灭火救援员伤亡。灾害事故的种类不同,救助活动所构成的危险性也不同。如,交通事故救援的救助活动中,消防救援人员可能受到的威胁主要有肇事车辆的油箱着火、爆炸,车载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中毒、腐蚀等,正在行驶的车辆的碰撞等。

4.救助约束条件的想象

救助的约束条件主要是影响消防救援活动的困难状态。由于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地点的不确定性等,为消防救援活动设置了众多的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消防指挥员在现场侦察时,都要想象到。如若想象不到,对情况估计不足,在救助的活动中,就缺乏了必要的准备,就会影响了救助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失去了救助人命的有力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