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妇产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妇产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轻度的恶心、呕吐多与妊娠期间激素变化有关,应激对症状有一定影响而严重的恶心、呕吐与心理因素关系更密切。

妇产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第三节 妇产科病人心理咨询

一、妇产科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干预

妇产科病人的心理问题许多是由月经、妊娠、分娩等这些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所引起的。这些心理问题有时还会引起强烈心身反应,转化成妇产科的心身障碍。例如,一些妇女患了妇科疾病,感到难为情,不愿对人诉说,到了不得已的时候才去医院就诊。看病时向医生诉说病情经常吞吞吐吐,羞羞答答,尤其对外阴瘙痒、性交疼痛、出血、性功能障碍等更难启齿。有的妇女害怕做妇科检查,致使病情一拖再拖耽误了诊断和治疗。还有一些患卵巢、子宫肿瘤的病人需要做卵巢、子宫切除,不少人又常常担心手术会影响女性性征,而迟迟不愿接受手术,以致影响治疗等。

妇产科病人常见心理问题的干预,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向广大妇女宣讲月经、妊娠、分娩等生理卫生、心理健康科学知识,改变对月经、妊娠、分娩的不良认识,从而减轻改善不良心理刺激的影响。

2.心理治疗 对不良情绪严重的病人,可通过心理支持疗法、认知心理治疗,改变病人对月经、妊娠、分娩的认识,减轻情绪反应,促进疾病康复或改善妊娠、分娩过程。

3.心理指导 帮助病人改善不良个性,提高心理素质,学会情绪调节,从而改善心身反应以利心身健康。

二、与月经有关的心理问题

临床经验表明,妇女的月经周期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月经周期的一些特殊阶段,妇女会出现心理问题,而心理应激也会引起月经周期的改变。

(一)经前期紧张

有些妇女在月经前4~5天(有时可延长到月经来潮时),反复出现各种躯体、心理及行为方面的障碍。躯体症状有无力、疲倦、嗜睡、腰酸痛等。心理方面症状有易激惹、多动不安、抑郁,还可能有认知能力受损和意识障碍等。经前期躯体及心理方面的不适可加剧心理障碍的发生,导致各种严重的行为或事件(如犯罪行为、自杀企图等)的发生增多。其发生原因可能与促黑激素内啡肽的异常释放有关。另一方面,周围的年长女性对月经的态度也会对病人产生影响。本症的治疗,采用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采用孕激素及排卵抑制剂可减轻症状。心理干预方面,应增加病人的月经卫生知识,解除精神紧张,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家庭应给予关怀支持,可采用音乐、绘画等活动分散注意力减轻症状。

(二)绝经期心理障碍

绝经期出现以雌激素分泌低下为主的内分泌紊乱,常导致程度、形式不一的心理障碍,可表现为紧张、焦虑、易激惹、抑郁、失眠性欲减退或过盛,还可伴有出汗、面色潮红、心慌等躯体症状。既往有过类似症状发作者,绝经期心理障碍的发生较多。

(三)心因性闭经

应激如各类生活事件都可能导致心因性闭经,社会环境的改变也会引起心因性闭经,如新生入学或毕业生刚进入新单位,由于陌生的环境、巨大的学习工作压力,使人过度紧张,不适应新环境,容易发生心因性闭经。

(四)异常月经

情绪障碍,如较重的抑郁焦虑或明显的精神障碍除了会引起闭经,也有可能引起过量出血或月经不按时等症状。发生原因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体液引起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的紊乱,或对子宫的直接影响。正常生活节奏受到干扰,或在高度精神压力下工作的妇女常可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症状。

三、妊娠分娩期的心理问题

(一)妊娠期恶心呕吐的心理问题

研究认为,妊娠期恶心、呕吐是生理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轻度的恶心、呕吐多与妊娠期间激素变化有关,应激对症状有一定影响而严重的恶心、呕吐与心理因素关系更密切。计划外妊娠或不愿怀孕者在妊娠头三个月恶心呕吐较严重,而经过MMPI及心理咨询发现,呕吐及其他妊娠反应剧烈的妇女多为性格外向、心理变态及情绪不稳定者。(www.xing528.com)

(二)分娩的应激与焦虑

分娩过程对母子都是重大的应激事件。母亲对分娩应激的反应主要有恐惧和焦虑。这些反应可以影响分娩过程,分娩时的焦虑抑郁情绪可使产科合并症增多。孕妇的心理应激还可经交感神经中介影响子宫血液供应,进而影响胎儿供氧。

(三)产后忧郁

产后很多产妇如释重负,心情舒畅,但也有的产妇在产褥期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饮食睡眠减少、对婴儿过度担心或漠不关心,感到没有能力抚养婴儿,严重的甚至出现杀婴、自杀行为。产后忧郁的发生可能与产后内分泌的变化有关,产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成员的矛盾及琐事增多导致心理生理负担加重,也可能是促发因素。

孕产期出现的心理障碍,应采用各种心理干预手段。

1.通过对孕产妇做孕产知识的宣教,使她们对妊娠分娩过程有科学的认识,临产前进行分娩过程的心理指导,可以减轻孕产妇的焦虑、紧张情绪。

2.松弛疗法可帮助孕妇调节情绪,学会情绪放松、精神乐观、生活规律,有助于神经内分泌的平衡协调。在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应该运用“放松功”,第二产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增加辅助力,对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有积极意义。

3.音乐疗法 优雅的音乐用于胎教,利于母亲及胎儿身心健康,对减轻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有很好疗效。

四、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一)计划生育手术中的心理问题

计划生育手术的对象多是健康的个体,但许多人不愿接受手术,对手术有许多疑虑,如怕疼、怕后遗症等。术前如没有解释清楚,往往引起医源性疾病。据调查,女性输卵管结扎术后可能发生神经症,多数为神经衰弱,有的为躯体化障碍,如腰酸背痛、乏力、感觉过敏及各种躯体症状,亦有发生癔症者。该症状的出现与术前疑虑未消除、不愿手术、个性缺陷及术中不良暗示等有关。

(二)妇科手术的情绪反应

妇科手术后常发生抑郁,一般只有失眠、疲劳、心境欠佳等轻微表现,也有出现严重症状的,如抑郁、焦虑、妒忌、猜疑、功能性瘫痪等。这些可能与对生殖器官的功能认识不足有关,认为切除了卵巢或子宫就失去了女性特征,内心产生严重的丧失感。

对妇产科手术中的心理问题的干预可包括:

1.充分了解女性病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详细地向病人解释心理因素对其生理状况的影响,消除病人的顾虑。

2.对受家属影响出现错误认知的病人,应同时向家属解释女性生理特点及手术等治疗措施的原理、实施方法等。对产后、术后病人,还应要求家属多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和生活照顾。

3.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人,应做好术前咨询工作,使病人对手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4.情绪障碍严重者,应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