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比与解读: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对比与解读: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时间:2023-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比美国的医疗模式和效果,理论解读我国正在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制度的优越性。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保险制度的国家。全国的商业医疗保险组织有1800多家。奥巴马医改政策的成功也标志着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从商业保险模式向社会保险模式的转变。

对比与解读: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下面是“天涯社区论坛”主题为“为新农村合作医疗叫声好”楼主的帖子及其中的两个跟帖:

楼主:回帖的是谁时间:2008-09-1410:33:00

前几天生病住院,同病房来了以为阑尾炎的老人家,看得出是我们这偏远山区的人家,一起住了几天,老人家出院走的时候我从旁边听出政府补助了1000元!(不知道是不是就是报销的部分)老人家好像住院6天,总费用4000多(医院是2甲),那差不多就是25%左右,虽然离本人想的比例(60%)有点少,但想想能这样已经不错了!听说好像如果在县级医院的话可以报的更多点!好像是2万元封顶!

来这里看病的农村人不少,因为老是能听到护士长给一些病人嘱咐带上身份证、户口本什么的,最主要出院就能有“补助”的钱,个人感觉省去好多麻烦(和政府打交道本人深感不易啊)。医院的宣传栏也有城市所辖县区报销的一些具体情况,好像各有不同,不知为什么!

总之,为国家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叫声好!正真(真正)的为农民办了件好事!

作者:hdx110时间:2008-09-1412:44:05

我是很赞同楼主的观点的,我们那里一个乡卫生院,在新农村合作医疗开展后有着很大的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当地人都乐于在乡卫生院看病,因为有高达70%的报销(好像是,我记得不是很清楚了)。

之所以有的人骂楼主傻B,其实我建议楼主没必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因为这样的人在天涯上多得是,而这些人对新农村合作医疗也是一点都不了解的。所以他们想怎么说就随便让他们说吧,这是他们的事。呵呵

作者:assdssa 时间:2008-09-1413:19:24

同意楼主.这个政策说实话,应该在北美这边普及一下。美国,只有有好工作的,或者有钱人,才有医疗保险,否则要不看病看不起,要不就是病死了也不去看病.一句话,只要你有钱,有地位,才看得了病。

加拿大,万税之国,可惜虽然全民医疗,但是每年都在讨论如何改革医疗,因为很多人都等不及做手术,就死掉了。排队排1年,做个手术都是很平常的,除非你有认识人,要不肯多交额外的钱(魁北克06年的新制度,多交钱,可以排到前面就诊)。而且如果你和家庭医生关系不好,或者家庭医生是庸医的话,你连进医院就诊的机会都没有。

不信我说的,到网上搜搜国外的华人论坛,比如枫下、华人什么的,就知道很多人崇拜、羡慕的北美医疗制度更真实的一面了。

只有中国的农民才有这待遇。

上面是普通人对新农合的主观感知。对比美国的医疗模式和效果,理论解读我国正在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制度的优越性。

1.美国人的“生不起病”

在美国访学期间,亲耳听到了身居美国的华人对美国人生病的感受:“在美国真的生不起病!美国人都靠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生病仍然可能让你贫困,即便是一些所谓的中产阶级家庭也有可能。”

美国“因病致贫”时有发生。从历史数据来看,2001年至2007年间,美国“因病致贫”的破产家庭比例上升了49.6%。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此类“因病致贫”现象可能更加突出。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在美国生活已20多年的华人吴女士,一次因突发急性阑尾炎入院开刀,手术之后只住了一天半就出院。但出院后陆续接到的账单却几乎把她吓了一跳:因为这个住了一天半医院的普通阑尾炎手术,总账单是7000多美元。

2013年临近年底笔者来到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做访问学者。另一名来自上海的访问学者也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夫妻带着一岁多的小孩一起来到奥斯汀,刚来没几天还没来得及买医疗保险,一天夜里小孩突然发高烧,情急之下拨打急救电话,去医疗做了处理,没有住院。但后来寄来的账单是6000多美元,顿时有点傻眼。此事就发生在2013年下半年。

美国研究人员4日公布的调查报告称,2007年美国申请破产的家庭中,62.1%的家庭是因为医疗费用过高所致(当时美国尚未出现经济危机)。调查报告的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戴维·希默尔施泰因表示,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对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而言,健康保险提供的保障远远不够,而私人健康保险也有缺陷,“除非你是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富豪),否则一场严重的疾病就可能让你的家庭陷入破产”。(www.xing528.com)

美国实行的是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美国这种现象源于其商业医疗保险模式。医疗保险商业模式的典型是美国,美国甚至成为唯一一个以自愿商业保险为主的OECD国家。美国是一个崇尚市场和个人选择的国家,因此,长期以来,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仅负责弱势人群的医疗保障,普通国民的医疗保险则交由民营的保险公司。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全民保险制度的国家。在奥巴马医改法案通过前,个人医疗保险主要是雇主和雇员讨价还价的结果,政府对于保费给予免税待遇以鼓励雇主为雇员极其家属买医疗保险。在美国,80%以上的国家公务员、私营企业雇员和农民都没有受到社会保险的保护,而是参加了商业保险制度。全国的商业医疗保险组织有1800多家。美国人看病是非常贵的,所以人们不得不买保险。但也有人虽然没有穷困到需要政府救助,但自我感觉健康状况良好不去买保险。据统计,2004年美国有4580万人(占总人口的15.7%)没有医疗保险。

美国医疗以商业模式为主的后果体现在其绩效要比欧洲差很多,无论是跟免费医疗的同类国家相比,还是跟社会医疗保险模式的发达国家相比,美国以高达GDP的16%的最高卫生费用总支出比例,换来的确是无论在预期寿命还是孕产妇死亡率还是幼儿死亡率等指标上的落后。当然这个模式也促成美国成为世界上医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不过其医疗上的资金效率却成为笑柄,这也是奥巴马医改的动力所在。

2010年3月23日,奥巴马在白宫签署医疗保险改革法案,美国朝着全民医保迈进了重要一步。首先是雇主自愿为雇员购买医疗保险变为强制性的;其次,一些自由职业者也将被强制购买医疗保险;再次,美国政府将扩大医疗保险的资助范围,计划2014年美国的医疗保险将涵盖美国95%的人群,这比现在涵盖83%的人群增加了12%的比例。奥巴马医改政策的成功也标志着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从商业保险模式向社会保险模式的转变。

2.新农合的理论解读

新农合制度并不符合用工业主义逻辑解释。

工业主义逻辑强调经济发展对福利政策出台的前提作用,同时将社会福利的出台与政治民主和社会团体的产生联系起来。这种观点是以欧洲为中心进行的实证总结。英法等欧洲国家最早实行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工业化速度和城市化速度快速提升,社会民主、社会组织化程度也不断发展,公民社会的成长造成了社会福利的需求,可以说社会福利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过程更接近于一种自然的发展过程。

我国实行的新农合制度,巨额的财政投入靠国家支出,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奠定的强大的财力基础,新农合很难实际运作起来。其实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实行比较早,一直到1997年中央还在强调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新制度,但是由于缺乏财力的支撑,到2000年实现覆盖农村的基本医疗制度的目标根本没有办法实行。到2002年、2003年,中央下大力气决定直接进行财政补贴,而且按人口进行补贴。有了中央的经济基础,才有了后来的真正得到推行的新农合制度。我国新农合制度不是一项纯福利政策,但是从目前筹资的状况来看政府投入占主要部分,这就决定了这项政策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质。

因此,新农合政策的出台,并不符合工业主义逻辑理论,因为农民的医疗保健需求并非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产生的新的需求,而是由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更加凸显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这种基本的社会保障问题早在建国初期就已经显现出来,并且国家屡次出台政策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用扩散理论对新农合制度的解释。

扩散理论强调相互之间的影响和模仿,包括层级间的扩散和空间上的扩散。很难说我国新农合制度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我们最终实行切合中国实际的新农合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政府的责任,具有社会福利的特征,但是并没有建成完全的福利模式,而是个人也要尽到一定的义务,是互助共济性质的准公共产品

我国的医疗保险首先确立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其次是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医疗保险问题必然凸显不足。所以说,如果新农合是扩散的结果,那么也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由工业向农业、由城市向乡村、由城市居民向农村居民的扩散过程,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就我国新农合制度而言,其根本的出发点在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解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防止出现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三农”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农业的基础地位薄弱、农村的社会稳定隐患、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不高,已经制约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如果不解决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农民不能摆脱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甚至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农村的社会稳定将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如果说新农合制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控制功能,也主要表现在控制城乡差距的扩大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上。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解决长期积累的城乡差距和城乡矛盾,增强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合法性,促进政治局面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新农合制度的顺势而为

从历史上看,为了解决农村的医疗卫生问题,建国以来我们采取了多种模式进行尝试,很多方法没有奏效。直到2003年,我国仍有80%

以上的农民没有任何的医疗保险,但这并不是社会团体利益博弈造成的障碍,更多的是现代化过程中一种发展战略安排,即农业为工业发展做出牺牲,农村为支持城市做出贡献。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党中央做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安排,这样的政策倾斜是执政者审时度势做出的战略安排。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巨额财力和人力支持,这种涉及利益分配的福利性质的政策是新农合制度能够出台并得到顺利执行的重要原因。

从表面看新农合制度是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的延续,但是从实际上看,却是一项制度上的创新。我国从建国初期就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路径,但是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造成很长时间内农村没有基本的医疗卫生保障,农民没有任何的医疗保健办法,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很多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因此,目前实行的新农合制度并不是历史上先前制度的演进,而是一项新的制度创新,从筹资渠道、管理办法、就医要求、保险范围、共付比例、起付线、封顶线以及医疗机构的服务提供等方面,完全是现代医疗保险体制在农村的运用,这种创新是在旧制度无以为继的情况下造成制度断裂而出现的。

从新制度产生的阈值临界点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为政府投入巨资改善农民的医疗条件奠定了财政基础,新制度的运行核心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重复出现的政策赤字,日益分化的农村社会,逐步觉醒的农民群体,使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的社会认同风险增加,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国家的政治基础和执政党的合法性。因此,从先前政策的回应性方面来看,新农合制度的产生是一种制度断裂情况下的制度创新,是在历史发展的阈值临界点必然产生的一项重要的具有社会福利特征的惠农政策。

结语

总的来看,2003年开始在我国推行的新农合制度是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发展现状的一项制度,也是一项具有福利特征的惠农政策,是我国具有福利性质的新制度的产生。这项新制度的出台,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更是现实急需的政策回应。目前,这项新制度已经发挥了积极成效,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农民抵御疾病风险、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