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戏剧治疗的常用技巧的介绍

戏剧治疗的常用技巧的介绍

时间:2023-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戏剧治疗的每个阶段,都要用到不同的技巧,现择要介绍如下:一、暖身技巧暖身主要出现在戏剧治疗的起始阶段。在戏剧治疗中,成员的暖身有情绪暖身和想象力暖身两种。戏剧治疗的暖身活动应该避免纯粹的技巧练习,应该根据抚慰、镇定的原则,多设置一些积极正面良好的肢体动作,如把自己想象成花,正迎着太阳开放;或者假装是一只鸟,正在天空翱翔;也可以针对案主平日活动中自控性差的现象,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

戏剧治疗的常用技巧的介绍

第二节 戏剧治疗的常用技巧

据张晓华、杨惠如总结,在戏剧治疗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约可分为七大类,分别有对应的心理意义[8]

(1)心理剧方面:暖身活动,主角,辅角,替身,完结式,自传式表演等。

(2)戏剧性投射方面:小世界,视觉媒介、玩偶或傀儡,面具,说故事、剧本、剧场等。

(3)戏剧性肢体表现方面:以创作性戏剧之主要活动,例如:身体动作、身体转换、想象、记忆、哑剧等。

(4)游戏方面:戏剧性游戏、模仿、戏剧延伸、戏剧性扮演、发展性扮演等等。

(5)角色方面:角色分类、角色活动、角色离开、角色融合等等。

(6)隐喻方面:以象征性的内涵意义活动,例如:百科全书、发展情况、结合生活现况等等。

(7)仪式方面:规范仪式、仪式形式之戏剧创作等等。

鉴于戏剧治疗的学科背景涉及游戏治疗、仪式、魔术、心理剧、剧场演出等各个方面,它拥有和需要这么多技巧也就不足为奇了。

心理剧方面指的是戏剧演出时的技巧,这是戏剧治疗最为独特的技巧,如其中的主角、辅角、替身等,在其他形式的应用戏剧活动中是没有这类技巧的。

戏剧性投射方面的技巧,其实是让案主觉得安全能够隐身的技巧,借由无生命的玩偶、面具,以及其他人的故事等,都可以让案主释放自我,解开心结。此类技巧虽然在其他形式的应用戏剧中也有出现,但无疑在这里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有的研究者则在以上技巧之外,补充了灯光、音乐等属于舞台媒介的一类。如演出熄灯,可以让案主获得一种在黑暗里的安全感。

在戏剧治疗的每个阶段,都要用到不同的技巧,现择要介绍如下:

一、暖身技巧

暖身主要出现在戏剧治疗的起始阶段。

与其他应用戏剧的活动形式一样,戏剧治疗中的暖身也是采取专注、视觉动作、身心放松、游戏、即兴反应等活动,从而营造一个安全、开放、充满信赖的氛围。

在戏剧治疗中,成员的暖身有情绪暖身和想象力暖身两种。情绪暖身是通过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活动,实现情感上的沟通和互动。如可以有“学领袖”、“找相似”、“大风吹”、“抢报纸”等,以解除戒备、互相熟悉。

想象力的暖身则是为后面到来的戏剧扮演服务的。戏剧治疗的暖身活动应该避免纯粹的技巧练习,应该根据抚慰、镇定的原则,多设置一些积极正面良好的肢体动作,如把自己想象成花,正迎着太阳开放;或者假装是一只鸟,正在天空翱翔;也可以针对案主平日活动中自控性差的现象,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有时候暖身以口述为主,让大家口述自己的感觉及最近所发生的事,或针对某些焦点或议题,以哑剧、道具、询问、讨论等方式了解主角内心。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在开放的氛围中,避免引起案主的戒意、选择。

在暖身过程中,“魔术商店”不失为一个好的暖身活动。

这个技巧通常由导演或参与者、辅角等扮演店主,出售各种无形的优点。店主要和顾客讨论他到底想要什么,并且告知顾客,只能用自身的一些特点去交换。通过这个活动,导演可以了解案主的主要困惑、改变的动机,构建此后的戏剧情境。扮演买主的案主也可借此弄清自己身上的优缺点。

在暖身结束后,治疗师根据刚才的观察,确定一个活动的主题,或者说设定一个与主角心结有关的议题,并围绕此议题构建戏剧情节,将议题转化为可表演的内容。亦可根据议题和主角的讲述,将主角生活中的某个具体情节复现出来。在此阶段,要在情绪上激起主角透过戏剧来表达内心的需要。

二、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主要用于参与者的角色身份互换,从而能够从其他人的角度看待事件,解决问题,由身份的转变实现观点的转变。如通常在第一次演出后,导演会让主角和辅角互换,当辅角扮演时,主角要予以回应,直到辅角符合主角心目中的真实。

角色互换有两种:一种为身份的交换,一种则采取“照镜子”的方式。

镜子是让参与者模仿案主的表情、言语、姿势、动作等,以让主角在参与者身上看到自己。说明他客观地认识自己,激发改变的愿望与主动性。

如前所述,角色互换可以让案主具有同理心,也可以丰富其角色库,更可以实现其情感的宣泄。如有的懦弱、没有主见,甚少说话的角色,可以试着让其扮演攻击性的角色,以唤醒其内心的力量,勇于面对今后生活中的困难。

三、独角戏(www.xing528.com)

独角戏是指当案主的交流出现障碍时,借助无生命之物来演出如空椅子、玩偶等。

在实际演出中,空椅子可以代表很多人。一种是代表案主所不愿意看到的人。如案主坐在其中一张椅子上,假设对面坐着与案主交往发生困难的人。在另一种情况中,空椅子可以象征在案主心目中很重要但案主出于某种心结加以掩藏的人。此时,导演会告诉参与者,有一个人很重要的人坐在这里,想象自己看见此人。当多数人表示已经看见某人时,导演便可以继续问他们看见了谁坐在椅子上。接下来,治疗师可以要求案主可以把内心的话告诉椅子,也可以要求案主坐到椅子上,假装自己是对方,接受大家的发问。

有时候也会出现两张空椅子,案主模仿彼此间交往,与对方讲话,然后坐到对面的椅子上,以对方的立场说话。如此重复,可让案主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情感,增强理解,有助于克服当事人的交往困难。此方法适合于当事人与别人交往发生困难时使用。也可以用“空椅子”代表案主的两种互为对立的情绪。这种没有辅角的戏又称为“独角戏”。

四、时间投射

为了引导案主解开心结,重塑自我,除了重复冲突情境以及借助辅角、无生命物体外,也可以采取时间上的拖延和提前,利用时间造成的距离感,让案主往往能更客观地看到现实的处境,明白问题之所在。

时间投射有前瞻性和回溯性两种。前瞻性的时间投射也称未来投射,是指让当事人想象成功地应对了目前的困难后的将来的生活情景并进行表达。回溯性时间投射是让当事人回到自己过去生活的某个时刻,以现在的身份观察自己过去的活动。在此活动中当事人能够得到感情的宣泄与积极的领悟。前者如可以想象二十年后的情景,后者如回忆过去生活的某个片段。

时间的投射也可以是让案主退回到能够接受的场景并开始演出。

“暖身”技巧主要用于热身活动中,其他的角色互换、独角戏、时间投射等多用于主活动阶段。如果对以上技巧进行分析,不难看出,以上技巧的出发点都是解决案主的心理障碍,能够让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审视自己的问题。因此,还可以有借助催眠、想象空间、背台等方式。所谓背台,即在案主演出某些事件时,可以背过身去对着大家,让其感觉到一个安全的环境,有利于内心情绪的缓解。以上技巧在使用中多为配合使用,而较少使用一种。当需要帮主角表达清楚自己的感受时,可以使用替身、独白、多重自我、独角戏等技术;要激发、促进情绪的表达,卸除伪装时,可使用放大、旁白等;当给予主角支持时,可使用分享、身体接触等。

与纯粹的心理治疗师不同的是,戏剧治疗师必须全方位地应用艺术的形式。戏剧治疗工作者则通常先接受剧场的训练,再进一步接受戏剧治疗及心理治疗的特定训练。在治疗时要运用扮演、即兴创作、故事叙述、故事改编及剧场表演等戏剧元素,借助舞台手段如灯光、音乐等来对案主施加影响。

戏剧治疗的氛围和秩序也有赖于戏剧。如果治疗的秩序发生问题,演员挑战导演的权威,导演应该通过戏剧的技巧加以解决,如“角色互换”,请他来担任导演,然后将他的行为表演出来,而不是硬性的制止。

戏剧治疗的潜力和能量是无穷的。正是因为其情境带入的特点,让案主在保持一种距离审美时,不知不觉被带入其中,实现内心的感化。然而时刻要记住戏剧治疗是治疗而不是纯戏剧,因此牢记布莱希特的教诲,避免案主在演出中有过多的情绪投入,而是要适当投入,让案主的注意力集中在对生活的反省和思考上。

同样,在治疗的结束阶段,治疗师需要有一个“唤醒”案主和参与者的过程,让案主和参与者从对戏剧的迷离中苏醒过来,避免受到剧中负面情绪的干扰。同样,为了进一步让参与者离开戏的情境,回到现实处境,在治疗的最后阶段治疗师会引导所有人进行回忆、分析、叙述或讨论,分享今天演剧的心得,帮助案主找到戏剧与现实生活中的差异,肯定自我并计划未来。导演或领导者在确认团体或个人的情绪与认知在进入平静和稳定的状况后,结束此活动。

戏剧治疗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到了20世纪80年代,欧美许多国家为戏剧治疗界定出明确的领域和专业,并设立了戏剧治疗协会,有学院提供专门的戏剧治疗训练。戏剧治疗可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可用于不同年龄及界别,如精神病患、癌症病人、老人、受虐者、有情绪及行为问题的儿童及青少年、有情绪困扰的成人等等。与同样具有宣泄作用的“教育剧场”和“一人一故事剧场”相比,它更具有针对性,治疗的目的也更为明确。

思考题

1.何为戏剧治疗?戏剧治疗中的“角色扮演”有何特殊之处?

2.戏剧治疗的要素有哪些?

3.戏剧治疗的实施过程与一般的应用戏剧活动有何区别?

【注释】

[1]转引自张晓华:《教育戏剧理论与发展》,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P39

[2]转引自谭天:《个案在戏剧治疗阶段中的过渡仪式》,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3/A9.htm

[3]转引自谭天:《个案在戏剧治疗阶段中的过渡仪式》,http://www.nhu.edu.tw/~society/e-j/93/A9.htm,下引例亦同。

[4]转引自Robert J.Landy著,李百麟、吴士宏等译:《戏剧治疗——概念、理论与实务》,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P107

[5]Robert J.Landy著,李百麟、吴士宏等译:《戏剧治疗——概念、理论与实务》,台北心理出版社,1998,P55

[6]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陆晓禾等译:《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第1版,P24 26

[7]参见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P51 60

[8]《国民中小学表演艺术戏剧课程与活动教学方法》,《2002年国民中小学戏剧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台湾艺术教育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