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乐专业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针对性管理措施

音乐专业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针对性管理措施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就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院系和全校平均水平。(二)音乐系学生个性特点的成因分析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其个性心理特点中具有思维能力强、善于自我认知、追求个性完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与音乐专业的教学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音乐专业学生心理特点分析与针对性管理措施

三、讨论

(一)音乐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

1.我校音乐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院系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就是音乐专业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28.7%)明显高于其他院系(21.6%)和全校平均水平(21.8%)。可以解释的原因是:该系学生基数较少,故而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概率相对较高;也可能与音乐专业学生每天都需要音乐情感的酝酿、抒发和表现,故而心理障碍容易暴露有关。但因全系学生人数较少,所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基数也相对较少,这也为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较多面对面的机会和帮助。

2.音乐专业学生的主要UPI心理特点是:自我认知强、思维较集中、记忆力强、思维较敏捷、说话轻松、人际关系好、做事较完美;但音乐专业的学生过虑未来、优柔寡断、缺乏自信、不善独处。从这些心理特点中,我们提取出4个潜在因子:(1)音乐专业学生“思维能力较强”(含思维较集中、记忆力强、思维较敏捷);(2)音乐专业学生“人际交往困惑”(含现实中人际关系良好,但心理上缺乏自信、优柔寡断、独处不安);(3)音乐专业学生“善于自我认知”(含自我认知清晰、过虑理想自我、在乎他人评价);(4)音乐专业学生“追求个性完美”(含说话轻松感、做事较完美)。

(二)音乐系学生个性特点的成因分析

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其个性心理特点中具有思维能力强、善于自我认知、追求个性完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与音乐专业的教学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在用耳聆听,用心感受,同时在大脑中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一定的艺术感受和启发,从而做出不同的反映,使喜怒哀乐、愉悦、激动、兴奋等感觉迅速产生,促进了注意力的集中、改善了大脑的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所以表现出来思维较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敏捷。艺术需要激情,艺术需要灵感,艺术需要超越自我,超越他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和追求,使个性得到了彰显,对自我认知程度高。同时,由于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追求完美,不断地创造,因此培养了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各个方面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

(三)音乐系学生个性缺陷的成因分析

音乐专业学生在个性特点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过虑未来,缺乏自信;这个性格特点的形成其外因在于社会整体就业率下滑,音乐专业属于非热门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我校属于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文科类基础较为薄弱,艺术氛围不浓厚,社会知名度不高,本专业设置时间短,毕业生仅有两届,还未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认同,所以由于对未来的不可知性,学生对自身前途感到渺茫,从内因来看,由于专业限制,音乐专业学生专业意识强,文化课基础意识薄弱,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语言少,交流沟通少,欠缺基本的外语沟通能力以及计算机操作能力,限制了自身全面素质的提高,而目前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音乐专业的学生表现出过滤未来,缺乏自信的性格特点。(www.xing528.com)

2.优柔寡断,不善独处;音乐专业的学生爱好艺术,富于幻想,容易感动,敏感性高,思维感性,这些特点对其从事音乐活动无疑是必需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他们逻辑思维较弱,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能力不强,存在学科知识结构的缺陷,有时过分不务实际常常会有不着边际的想法和行动,缺乏耐心和恒心,独立性差,感情容易冲动,行为多变,喜欢依赖附和,常常不能坚持自己的主见,因此表现得优柔寡断,不善独处。

(四)音乐系学生心理特点的针对性管理措施

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具有的以上特点,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分析总结,结合音乐专业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采取有效的对策,主要实施办法如下:

1.培养一专多能型的人才。音乐系在学生培养目标中提出培养一专多能型的群艺工作者,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加强学生的意识培养,不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重视对文化基础科的学习,作为一个从事音乐活动的个体,专业技能是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忽略文化素养的提高,否则会影响其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成长能力和专业成就,反之文化课学习的重视会无形中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从而通过加强学生的自身实力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2.加强导师制的实行。导师制在音乐专业的学生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由于专业的授课方式是“师徒式”,师生之间关系密切,导师在学生专业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等方面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信赖仰慕导师,因此导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授之以专业知识,导之以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健康的成长,导师制针对音乐专业的特点,行之有效,导师于学生如指路灯,指引学生学习生活的发展方向。

3.发挥音乐专业的特长优势。音乐专业的学生热爱音乐,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将艺术表现出来,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关注,同时其在生活中存在自由散漫的现象,如何发挥音乐专业的优势,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主要做到:首先,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会,加强与其他院系的交流沟通,通过这种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得到体现、施展和提高,增进同学之间,专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一步调整学习的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其次,成立和组建各种形式的音乐社团,如合唱队,乐队,舞蹈队等,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学以致用,立足校园,丰富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恒心和耐心,独立、果断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再次,加强社会实践;音乐系利用假期组队赴油田进行慰问演出,送音乐下基层,进行社会实践,重视实习基地建设,重视学生实习,鼓励学生深入生活,一方面自身得到锻炼,学以致用,另一方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4.尊重个性,加强个性心理引导。音乐专业的学生一般均有鲜明的个性,自我意识强烈,自我评价较高,渴望成功,追求个性,因此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容许他们有鲜明的个性,不加以压制,注重个别引导,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仅在专业上因材施教,在管理中也同样在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帮助其制订个体发展的目标规划,多鼓励表扬,少批评,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因势利导,促进个性心理健康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