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静王”:怡贤亲王的身影与红楼梦的联系

北静王”:怡贤亲王的身影与红楼梦的联系

时间:2023-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怡贤亲王自幼受到很好的教育,是一个文武全才。大家知道《红楼梦》中有一位“北静王”,名叫水溶,与贾家甚亲,与贾宝玉更是交好,我疑心这位北静王的身上就有怡贤亲王的影子。北方于五行属水,他的名字又叫“水溶”,很有暗示怡贤亲王治水的意味。水与禅,是他一生写照,因此我说“北静王”三字,可以说是对于怡贤亲王的极好概括。怡贤亲王死后,雍正特命给他恢复这个“胤”字,可谓非常之遇。

北静王”:怡贤亲王的身影与红楼梦的联系

第三三七问 “北静王”的原型是“怡贤亲王”吗

上文说到由于怡贤亲王在京东兴修水利,开辟营田,才有了“御稻”落户丰润之王兰庄,在那里又发生变异,成为“御田胭脂稻”。这样这位亲王就与丰润有了一些关系,最重要的是,他与曹雪芹一家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因此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介绍。

清史稿》和《八旗通志》都有怡贤亲王传,根据这两篇传记所载,怡贤亲王名胤祥,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或曰第二十二子),卒于清雍正八年(1730)五月四日,卒年四十五,以此前推,则当生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清代历朝皇帝都极重视对于皇子的教育,据说每天早晨天不亮,文武大臣待漏入朝的时候,最先进入宫中的就是那些来读书的皇子。这些皇子每年只有元旦和皇帝生日这两天放一天假,其余时间都在读书、习武。因之清朝无论皇子还是皇帝,大抵都有很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太过胡闹的几乎没有。怡贤亲王自幼受到很好的教育,是一个文武全才。论武,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曾经手刃猛虎;论文,他能吟咏,善书法,尤其对于禅宗法味,体味尤深。

他“生秉粹质,至性过人”,与众皇子随侍康熙皇帝,因为年幼,不能够近前,待康熙走过之后,他竟然伏在地上嗅康熙的脚迹。稍大之后,康熙皇帝宠爱有加,每有出巡,辄令他随从。他不立党援,不邀名誉,对于属下也约束甚严。胤等人曾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因之雍正登极之后,穷治诸兄弟,唯独对他情有独钟,雍正元年就封他怡亲王,“总理事务”。他对工作兢兢业业,雍正皇帝屡次封赏,他都坚辞不要。雍正三年,雍正皇帝特命他总理水利营田事务,他对此竭尽心力,对于京畿一带几条重要河流一一疏浚,消除水灾,畅兴水利,万民受益。光绪《顺天府志·河渠志》载有一篇他的《营田疏》,文谓:

北方本三代分田授井之区,而畿辅土壤膏腴,甲于天下,东南滨海,西北负山,有流泉潮汐之滋润,无秦晋岩阿之阻格,豫徐黄淮之激荡,言水利于此地,所谓用力少而成功多者也。润物者水,其为人害者,由人之不能用水也。农田之利兴,则泛滥之害消。惟是小民可与乐成,难与虑始。请择沿河滨海、施功容易之地,若京东之滦、蓟、天津,京南之文、霸、任丘、新、雄等处,各设营田专官,经画疆理,招募南方老农,课导耕种。小民力不能办者,动支正项,代为经理,田熟,岁纳十分之一,补库帑足额而止。

这个策略是京东营田的总方针,从实行的结果来看,确实对于京畿周围的农田水利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绪《丰润县志》也收录了一篇他的《营田奏议》,文谓:

丰润负山带水,地成泉,疏流导河,随取而足,志乘所谓润泽丰美,邑之得名非虚也。历勘所至,如著名之天宫寺、牛鹿山、铁城坎以及沿河沮洳之处,或疏泉,或引河,可种稻田数百亩,多至千余亩而止……陡河即馆水,源自滦州之馆山,东流绕县境而南,旁河村庄曰上稻地、下稻地,南曰官渠,盖昔年圩田种稻之处,沟塍遗址尚有存者,宣各庄以下至今稻田百顷,村农以此多至饶裕。若推而广之,沿河坚筑堤防,多设坝闸,以时蓄泄,疆理一循旧迹,不劳区画而两岸良田不可数计。(www.xing528.com)

由于他的规划,丰润王兰庄之“御田”得以诞生。

怡贤亲王一生最大功绩,端在水利建设,但是他又如何与曹雪芹家发生关系?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中曾经引用一则雍正皇帝在曹雪芹父辈曹请安折上的批语,原文如下:

江宁织造奴才曹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朱批:“朕安。你是奉旨交与怡亲王传奏你的事的,诸事听王子教导而行。你若自己不为非,诸事王子照看得你来;你若作不法,凭谁不能与你作福。不要乱跑门路,瞎费心思力量买祸受。除怡王之外,竟可不用再求一人托(拖)累自己。为甚么不拣省事有益的做,做费事有害的事?因你们向来混账风俗贯(惯)了,恐人指称朕意撞你,若不懂不解,错会朕意,故特谕你。若有人恐吓诈你,不妨你就求问怡亲王,况王子甚疼怜你,所以朕将你交与王子。主意要拿定,少乱一点,坏朕声名,朕就要重重处分,王子也救你不下了。特谕。”

这是雍正二年的特谕,于此我们可以知道,此时曹已经不怎么得意,雍正皇帝已经看他十分不顺眼,要治他的罪了。由于怡亲王待他很好,所以雍正皇帝特意把他交给怡亲王“教导”,实际上应该是监督、看管。但是到底怡亲王也未能保护曹家,他家还是让雍正皇帝抄了家。

大家知道《红楼梦》中有一位“北静王”,名叫水溶,与贾家甚亲,与贾宝玉更是交好,我疑心这位北静王的身上就有怡贤亲王的影子。北方于五行属水,他的名字又叫“水溶”,很有暗示怡贤亲王治水的意味。“静”即“静虑”,即“禅定”,北静王对于禅宗深有心得。《八旗通志》中的怡贤亲王传中说他:“至于宗门上乘,深究密谛。明灵了彻,慧悟融通。至末后一著,撒手游行,全体呈露,斯可共证矣。”水与禅,是他一生写照,因此我说“北静王”三字,可以说是对于怡贤亲王的极好概括。

怡贤亲王死后,雍正深为震悼,辍朝三日,亲临祭奠,在宫中持素服匝月,一切葬仪均超逾常格。康熙诸子均以“胤”字为名,雍正登极,这个字就成为“圣讳”,别人不能再用,因之诸子皆将“胤”字改为“允”字。怡贤亲王死后,雍正特命给他恢复这个“胤”字,可谓非常之遇。

怡贤亲王死前,雍正曾经赐他一块“中吉之地”作为坟茔,他死活不要,自己在涞水找了一块平善之地,请求雍正赐给他。雍正无奈,将这块很一般的坟地赐给他,他竟然命侍卫取来坟地的土块,生吞了下去,说:“若是,则臣心安而子孙蒙福矣。”看起来这是一位心机很深的人,他不敢招惹雍正皇帝,因此采取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生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