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中国皇子的命运:胡亥淫威及其悲歌

中国皇子的命运:胡亥淫威及其悲歌

时间:2024-02-0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千古悲歌起秦廷·胡亥淫威丧黄泉秦始皇赵政第十八子秦始皇曾有一个狂妄的想法,那就是将血腥的帝国家业传至二世、三世、千万世。胡亥,赢姓,赵氏,是始皇帝的第十八个儿子。依据当时的贵族礼制,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作赵胡亥,而非赢胡亥,这也是正史当中称秦始皇为赵政而不是嬴政的原因。他命令御史对咸阳的儒生进行全面审查,最后将揪出的四百六十多个涉案人员全部坑杀,进行肉体消灭。

中国皇子的命运:胡亥淫威及其悲歌

千古悲歌起秦廷·胡亥淫威丧黄泉

秦始皇赵政第十八子

秦始皇曾有一个狂妄的想法,那就是将血腥的帝国家业传至二世、三世、千万世。幸好这个愿望早早就落空了,帝国大佬的位子仅仅传到第二代便戛然而止。

当然,这不能完全归因于始皇帝的残暴,因为后世的很多领导人比起他来不知要凶残多少倍,但却未必短命。这缘于制度上的缺陷,还有诸多偶然因素,也有历史的反复,二世皇帝胡亥的许多致命性失误更是导致秦帝国迅速崩溃的直接原因。

胡亥,赢姓,赵氏,是始皇帝的第十八个儿子。依据当时的贵族礼制,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作赵胡亥,而非赢胡亥,这也是正史当中称秦始皇为赵政而不是嬴政的原因。

客观来讲,胡亥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从他即位之后和臣子的对话可以看出,此人对于法家学说的理解和运用还是很有一套的。这要得益于他有个好老师,即臭名昭著的赵高。

赵高,是秦国王室的远支。因为母亲曾经犯罪受刑的缘故,赵高兄弟几人都出生在“隐宫”(类似劳教所)当中。据推测,他的父亲应该是一位低级文吏。

赵高不仅长得强壮威猛,而且很聪明,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成为一名出色的法律专家和书法家。当时的秦王政听说后,就提拔他做中车府令(主管皇帝车马)。

应该说,赵高很有投资眼光。他经常私下里将自己所知的法律知识和判案技巧教授给那个深受主子宠幸的小儿子胡亥。这样,他不仅讨好了主子,也和胡亥搞好了关系,这是一项有利无害的长线投资。

有一次,赵高犯了重罪,秦王政让大臣蒙毅依法惩办,蒙毅不敢枉法,依律要判处赵高死刑,秦王政又后悔了,他以赵高工作勤奋为由,不仅予以赦免,还让他官复原职。此举不仅为秦帝国留下一个大祸害,也埋下了赵高报复蒙氏的祸根。

始皇帝有二十多个儿子,胡亥最得宠,长子扶苏最有贤名。较之于刚愎自用,果于杀戮的父亲,扶苏显得较为冷静和仁慈。

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仆射周青臣借郡县制歌颂皇帝,博士淳于越则借分封制反唇相讥,从而引发始皇帝和丞相李斯对于加强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视。于是,一道摧残文化,压制异见,毁灭人性的“焚书令”下达了。

该命令不仅要将除秦国史书之外的所有史书全部焚烧,而且要求将民间所藏有的《诗》、《书》等百家著作全部上缴,集中销毁,凡私下议论这些学说者,杀无赦。此后,民众求学必须跟随政府指定的老师,使用政府指定的教材,学习政府指定的内容。始皇帝借此建立起了专制集权的官方意识形态体系。

“焚书令”的实行,使得整个社会的知识与学识遭到几乎灭绝性的摧残,但紧接着又发生一件更加血腥的事情,即“坑儒”。

面对举世无双的功业,始皇帝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有生有死的凡夫俗子,而想要做遇水不湿,入火不烧,能够腾云驾雾,与天地共长久的“真人”。他接连派出大量术士前去寻访能够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受皇帝委托,负责寻访仙药的侯生和卢生却私下对当今天子的脾气性格和为政风格,作了一番有理有据,全盘否定式的批判和谴责,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能为他寻求仙药,然后开了小差。

曾经多次遭术士忽悠的始皇帝这次又被放了鸽子,终于恼羞成怒了。

始皇帝有着很深的反知识情结,在他看来,知识越多越反动,虽然侯、卢的“狂言妄语”更像是一次突发性事件,但他却将此事与上一年的“焚书”扯到了一起,认为这是咸阳儒生长期在街谈巷议中妖言惑众,诽谤主子的结果。

他命令御史对咸阳的儒生进行全面审查,最后将揪出的四百六十多个涉案人员全部坑杀,进行肉体消灭。

自古至今,世人对于始皇帝“焚书坑儒”的野蛮行径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但这种空头议论根本挡不住独裁者对他的顶礼膜拜和疯狂效仿,如此悲剧从未间断。

面对父亲这种近乎歇斯底里般的狂飙,扶苏深感忧虑,他上书规劝道:

天下初定,远方的百姓还未归附我朝,儒生们都是诵读经书的孔子信徒。如今,陛下却用严刑峻法来处置异见分子,臣担心此举会招致人心不安,希望陛下明察。

扶苏有德,却未能领悟到父亲此举的目的正是在于震慑人心,以达到天下安定的特殊效果。盛怒之下的始皇帝对于大儿子的这种妇人之仁很是不满,立马将他打发到上郡(治所位于今陕西榆林市),陪大将蒙恬防备匈奴去了。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十月,始皇帝开始第五次出巡,也是最后一次出巡。左丞相李斯、爱子胡亥和近侍赵高跟随出行。

出巡队伍行进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的时候,始皇帝发病,本应加紧治疗或是考虑传位的事情,但他讳疾忌医,十分厌恶谈论死亡,群臣因此不敢言。走到沙丘宫(今河北邢台广宗县)时,他已经病入膏肓,自知难逃一死,便给长子扶苏写了一封诏书,其中说:

把军队交给蒙恬,回来参加丧事,并主持下葬仪式。

始皇帝一直没有确立储君,虽然扶苏贵为长子,但却因为他惹毛了老爸而被下放到军营体验生活,这可以说是惩罚,也可以说是有意的培植。诏书上仅仅说是让扶苏赶回主持葬礼,但并没有明确指定他为接班人。可除此之外,皇帝再没有给其他儿子发布指示,这似乎是在暗示:扶苏就是他心中的第一人选。

这些不够明确的漏洞无疑会给野心家留下空当。

不久,始皇帝驾崩,享年五十岁。

李斯考虑到皇帝在外面逝世,又未指定接班人,倘若公开了死讯,难保不会引发大的动乱,遂决定暂不发丧,并将死讯隐瞒了起来。他将皇帝尸体安排在了能够调节温度的辒辌车当中,然后让几个知情的宦官躲在车内,应付百官奏事和进献食物等事情。

虽然李斯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是此地距离秦都咸阳尚有大段距离,如此大事长期处于地下状态,难保途中出岔子。

果然,当始皇帝的遗诏被掌管印玺的赵高扣了下来,此人开始盘算着一场惊天的大阴谋。

赵高首先对公子胡亥说:

“陛下驾崩,未封诸位皇子为王,却单单赐给长子扶苏一封诏书。长子一到,就会被立为皇帝,而您却无尺寸之地,为之奈何?”

胡亥有些无奈地说:“我有什么可说的?”

赵高说:“不然!当今天下大权,全在你我与丞相之间,望您三思。况且臣服别人与被别人臣服,控制别人与被别人控制,岂可同日而语!”

胡亥却说:“废兄立弟,这是不义;不奉父命,这是不孝;德薄才疏,勉强靠别人支撑,这是无能啊!这三者全都违背道德,天下不服,只恐殃及自身,社稷不保啊!”

赵高继续忽悠:“臣听说,商汤和周武王干掉他们的君主,天下没有人说他们不忠,反而称赞这是正义行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顾小忘大的人必定遭灾,狐疑顾虑的人必定后悔,果敢行事,鬼神都会避让,大事方能搞定!您就随了我吧!”

胡亥长叹一声:“如今父皇刚刚驾崩,丧事还未举行,怎么好去拿这件事烦劳丞相呢?”

赵高趁热打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情况紧急,来不及细想了,望您速速定夺。”

胡亥略显无奈地点了点头。

赵高拿下胡亥之后,又马不停蹄地向李斯发起了进攻。

经过一番口水大战,赵高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降服了事关此次政变成败与否的丞相李斯,所使用的策略无非就是进行利害分析加威逼利诱。

最后,在三人的一手操办下,胡亥成为秦国第二代领导人;李斯继续当丞相,赵高成为郎中令(掌管宫廷禁卫),二人一内一外,用事擅权;然后伪造始皇帝诏书,赐扶苏和蒙恬自尽。

胡亥刚当上皇帝的时候,有些迷茫,不知道应该怎么干,就向赵高请教:

人生在世,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如今朕已富有天下,只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纵情享乐的同时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永葆祖宗基业,你看怎么才能达到呢?

赵高说:“诸位公子都是陛下的兄长,朝中大臣也都是先帝所任命的。现在陛下刚刚即位,人心不服,难保不会发生变故。况且,虽蒙恬已死,其弟蒙毅却还统兵在外,臣对此十分担忧。若是不除掉这些隐患,陛下怎么能够安逸享乐呢?”

胡亥急切地问道:“那该怎么办啊?”

赵高答:“首先,陛下应当修订法律,实行严刑酷法,让那些罪臣互相株连,直至将他们满门抄斩。

其次,陛下应当扩大自身的统治基础,将先朝旧臣统统消灭,然后安排亲信之人,使贫穷的富裕起来,卑贱的显贵起来。如此一来,他们必定会对陛下感激涕零,竭尽犬马之劳。

此外,陛下还应当疏远亲情骨肉,将潜在威胁消灭于无形之中。若如此,陛下即可高枕无忧,放心享乐了!”

胡亥高兴地说:“所言甚是,此事交你全权处理。”

于是,一场血腥大屠杀拉开了帷幕。

蒙毅等大臣被罗织以各种罪名杀害,胡亥的十个兄弟被集体屠杀于咸阳集市,另有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在杜县(今陕西西安市雁塔区)被碎尸万段。

胡亥在公子将闾兄弟三人的判决书上指责他们不能恪守臣道,罪当致死。

将闾大呼冤枉:“宫廷礼节,不敢有违;庙堂祭祀,亦未有过;奉命答对,更是未曾有失,怎会落下不尽臣道的罪名?”

前来行刑的使者说:“我无权与你们理论,不过奉命行事而已!”

兄弟三人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大呼三声:“冤枉啊!”随即拔剑自刎而亡。

胡亥大开杀戒,咸阳城中呼声震天,宗室成员无不战战兢兢,满朝文武亦是噤若寒蝉,苟且偷生,平头草民就更是惊恐不安,只能道路以目了。

秦国的广大臣民除了要忍受极端的政治高压,还要在无穷无尽的兵役,永不休止的劳役,日渐高涨的赋税,森严酷烈的刑律之下苟延残喘。纵然残暴的统治压得民众难以呼吸,但只要盖子一被打开,炙热的岩浆便会喷涌而出,火山终究是要爆发的。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起于陇亩的陈胜高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遂率领一帮贫苦农民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市西寺坡乡)揭竿而起,打响了武装反抗秦二世残暴统治的第一枪。这是对命运的不屈,更是对暴君的叫板。

陈胜定都陈县(今河南淮阳市),建立张楚政权,随即派出多支部队北上掠地。原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云集响应,纷纷杀掉当地官员,自称王侯。一时间,关东地区(函谷关以东)风起云涌,已成燎原之势。

告急文书铺天盖地地飞向咸阳宫,帝国的主人胡亥却根本不愿相信事情会糟到如此地步,竟然认为地方官夸大其词,谎报军情,打扰了他的美好生活,然后迁怒于报信的官员,将其全都投入大狱。结果,当胡亥再次问起关东局势之时,官员们为保小命就开始撒谎了,不过是一群盗贼而已,地方官员已经将其全都捉拿归案,陛下不必担心。

胡亥高兴了,接着回去享乐。

真正的情况却是,武臣与田澹先后自立为赵王和齐王,魏咎被立为魏王,未来的秦国终结者刘邦在沛县正式起兵,项羽也跟随叔父项梁起于会稽郡。秦始皇苦心打造的统一局面仅仅坚挺了十三年便被打了个稀巴烂。(www.xing528.com)

陈胜在派兵北上的同时,还派二当家吴广率领主力大军西进,直取关中。吴广却屯兵荥阳城(今河南荥阳市)下,久攻不克。陈胜借吴广牵制敌军之机,另派周章率兵绕过荥阳,直扑函谷关。

周章大军斩关夺隘,势如破竹,一口气打到了距离秦都咸阳仅百余里的戏水(今西安市临潼区东)。

胡亥闻听敌军逼近都城,大惊失色。在都城兵力空虚,调兵不及的情况下,他只好依少府章邯(皇帝金库大总管)之谋,赦免在骊山陵服役的几十万刑徒,封章邯为将军,临时组编敢死队阻击来敌。

章邯率领这支由亡命之徒组成的生力军上来就把周章的军队打得落荒而逃。不久,周章战败自杀。此时的胡亥已经缓过神儿来了,接连派出了司马欣、董翳等率兵前去平叛。

面对政府军的疯狂反扑,农民军自乱阵脚,先是吴广被部将田臧干掉,接着陈胜又被车夫庄贾弄死,两大头目先后殒命,使得造反大业遇到严重挫折。章邯也没有辜负胡亥的一番厚爱,先于定陶击杀项梁,后又攻灭魏咎,秦军声势大振。

打退了农民军的头一次冲击波之后,胡亥高兴得有些得意忘形,觉得自己是真命天子,有上天护佑,皇位稳固,于是重新回到了醉生梦死的享乐当中。

赵高弄权以来,挟私报复,打击迫害了许多正直之人,他也因此惴惴不安,深恐遭人参劾。为了将这些人与皇帝隔绝起来,他生出了一个歹毒的计策。

一日,赵高对胡亥说:“先帝治国日久,经验丰富,威望崇高,陛下却年纪尚轻,又是刚刚即位,经验与威望不足,怎么能够同这些老谋深算的官员在朝堂之上商讨国事呢?一旦弄错了,不就露了陛下的马脚嘛!先帝在世之时,不准许身边的人透露他的行踪,陛下也应当如此行事,深居宫中,少见外人,保持自己的神秘性,神龙见首不见尾,方是帝王之道。”

胡亥深表赞同,自此开始深居简出,窝在后宫里不出来,很少接见群臣,而将政事全都推给赵高进行处理,赵高因此得以窃取朝政大权。

关东局势日渐恶化,章邯独木难支,已经露出败象,关中的军队也被不断地抽调至前线,但却有去无回,不是阵亡就是反水,竟无意间给造反者补充了兵员。

面对这种局势,大臣们坐不住了。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和将军冯劫冒死向皇帝进言:

关东群盗并起,政府不断派出军队前往镇压,虽然杀伤不少,却仍旧难以抵挡。盗贼过多,都是因为兵役过于频繁,漕运过于辛苦,赋税过于沉重,刑罚过于苛严。臣等恳请陛下,暂停阿房宫的浩大工程,减省不必要的兵役、运输和苛税。

胡亥不以为然,振振有词地反驳说:

朕从韩非那里听说,唐尧和虞舜修建宫殿所使用的椽子都是未经砍削的原木,茅草屋顶也不加修剪,硬件设施赶不上咱们的乡村旅店。冬天穿兽皮,夏天穿麻布,吃着糙米饭,喝着野菜汤,餐具净是些土盆瓦罐,就是那看大门的待遇也没这么烂啊!大禹治水的时候,赤膊上阵,手里拿着杵和锹,干活不要命,弄得面色黝黑,满手老茧,满腿的汗毛都磨光了,最后活活累死在建筑工地上,就是战俘和奴隶也没这么惨啊!

难道说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皇帝就该过那种日子吗?只有将普天万物都用来满足私欲才是占有天下的目的所在。当然,作为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致力于安邦治国,可如今,君主自己还不能称心如意,怎么能够治理好天下呢?所以,朕只想着能够在有生之年,纵情享乐。

如今朕才刚刚做了两年皇帝,就出现了盗贼蜂起的情况,你们身为大臣,非但不能平定祸乱,反而让朕把先帝时期的工程也给停了,汝等上不能报答先帝,下不能为朕尽忠,真是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于是,胡亥将三人下狱论罪。

冯去疾和冯劫兄弟二人认为“将相不受辱”,自我了断。

胡亥将李斯案件交给赵高处理。赵高诬告李斯父子图谋造反,李斯不服,赵高动用酷刑,打了他一千多板子,直至血肉模糊,多次昏死,才认罪招供。

于是,李斯被处以五刑,屠灭三族(父族、母族和妻族)。他的受刑过程极为血腥,先是黥面(面部刺字而后涂墨)、割鼻和剁脚,而后是阉割,最后腰斩于咸阳闹市,真是惨不忍睹。

当初,身为帝国丞相的李斯,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弃君臣大义于不顾,助纣为虐,狼狈为奸,终落得如此下场,岂非自作自受哉!

李斯死后,赵高成了丞相,大权独揽。他的弟弟赵成接替了郎中令一职。

二世三年(前207)冬,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县)一战中被项羽击败,胡亥多次派人责问章邯,章邯内不自安,派司马欣赴京请赵高疏通。可赵高却避而不见,也不给消息,吓得司马欣连夜逃回,对章邯说:

朝中赵高弄权,将军有功会被杀掉,无功更会被杀,总之是难逃一死,倒不如趁着手中尚有二十万兵马,投降项羽,亦不失封王封侯。

章邯陷入两难境地,向前打不过项羽,向后退难逃一死,于是率部投降。不久,残忍的项羽担心降军生变,便在新安城南(今河南义马市)将二十万降兵全部坑杀。项羽大失人心,秦军主力也就此消亡。

这年八月,赵高意图谋反,恐怕群臣当中有人不服,就提前设下计谋进行试验。一天,赵高迁来一只鹿献给胡亥,说道:

臣特将一批好马进献给陛下。

胡亥笑着说:“丞相真会搞笑,这明明是鹿,你怎么说是马呢!”

赵高说:“这的确是马!”

胡亥肯定地说:“不可能,这就是鹿,你看,还长着犄角呢,是个雄的。”

赵高又说:“陛下不信可以问问诸位大臣,看到底谁说错了。”

于是胡亥让其他臣子发言表态。他们先是支支吾吾,不肯说话,后又开始私下商量。

有人说:我眼花,看不清楚,你们看着办吧!

有人说:陛下对了,丞相错了!

有人说:是陛下错了,丞相怎么能错呢!

这些人偷偷地瞅了赵高一眼,只见他神态自若,一副信心十足的架势,于是全都一闭眼,一狠心,说道:是马!

胡亥蒙了:“咦!怪哉!朕难道眼花了,连鹿和马都分不清了?”

事后,说马者,安然无恙,说鹿及未表态者都下狱致死。

并非胡亥无能,实在是谎言太恐怖了。当身边所有的人全都满嘴谎话之时,能有几人坚持自己原本正确的见解呢!在一个道德沦丧,黑白颠倒,全民说谎的环境之下,邪恶会披上正义的外套,谬论会登上真理的殿堂,靠杀人起家的屠夫也会成为救民于水火的大英雄。

赵高指鹿为马,弄得胡亥以为自己得了痴呆症,就让太卜前来占卦,太卜说:“陛下在春秋郊祀和宗庙祭祀期间,斋戒不够虔诚,才会导致神志不清。”

于是,胡亥就来到上林苑斋戒,其实每天都是游玩打猎。一天,有个路人误闯上林苑,胡亥就把他当做靶子一样射杀了。赵高指使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装模作样地上奏说:不知哪个歹人杀人之后竟然将尸体拖入了上林苑,应该严查。

这时,赵高就劝胡亥:天子无端杀害无辜之人,这可是天帝所禁止的,鬼神也不会来享用祭品了,上天还会降临灾祸的,陛下应当远离这里,到望夷宫(故址在今陕西泾阳县)祈祷消灾。

胡亥不问政事,只知享乐,能力和秉性早已被赵高摸得一清二楚,经这么一忽悠,果然乖乖地去了望夷宫,这也成了他的葬身之所。

这时,关东地区已经基本沦陷,落入反秦阵营手中,刘邦也已经趁着项羽与秦军主力鏖战巨鹿之时,率部趁虚而入,攻破关中南部要塞——武关(今陕西丹凤县),兵锋直指咸阳,并且派人和赵高搭上了线。当初,赵高竭力向胡亥隐瞒真相,说是盗贼成不了气候,如今却打到了家门口,眼瞅着就要露馅,万一胡亥知道了实情,找他算账怎么办!严峻的局势使得赵高也不禁慌张了起来,遂称病不朝,躲了起来。

一日,胡亥做了个噩梦,就让人在宫里设坛祈福避祸,又突然想起了关东盗贼的事情,就派人去询问赵高。这下倒好,赵高狗急跳墙,纠集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启动了谋反计划。

先是郎中令赵成作为内应,谎称有盗贼进入了望夷宫,制造混乱局面。然后阎乐以追捕盗贼为名,率领一千士兵杀入宫中,逢人便砍,见人就射,杀得宫中血肉横飞,尸横四处。

胡亥又惊又怒,急召左右护驾,侍卫早已吓破了胆,纷纷缴械投降,只有一个宦官尚在身边。他揪住宦官的衣衫,大声嚷道:

“你怎么不早告诉朕,现在弄成这样,让朕如何是好!”

宦官鼓足了勇气说道:“正因为奴才平时不敢说话,才能活到今日。否则早就被陛下给弄死了。”

胡亥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耷拉下了那个肉肉的脑袋。

眼看昔日不可一世的皇帝蔫了,阎乐跟打了鸡血似的来劲了,竟上前数落起了胡亥:“足下骄横放纵,滥杀无辜,才有今日众叛亲离的下场,你自己看着办吧!”

胡亥急切地问:“能见见丞相吗?”

阎乐说:“不能!”

胡亥又问:“吾愿意当一个郡王。”

阎乐厉声说:“不能!”

胡亥哀求道:“吾愿只做一个万户侯。”

阎乐不答。

胡亥哭泣着说:“吾甘愿和老婆孩子做平头老百姓,您看行吗?”

阎乐道:“臣奉丞相之命,特为天下人来取你性命,足下说得再多,臣也不敢上报。”说着,招呼士兵上前逼迫。

胡亥彻底绝望了,被人砍死还不如自己解决,他便抹了脖子。这就是独夫民贼的可耻下场。

赵高废除了秦君“皇帝”名号,立胡亥的侄子子婴为秦王。

子婴将赵高刺杀,屠灭三族,暴尸示众。

四十六天后,沛公刘邦进驻霸上,子婴出降,立国仅十五年的大秦帝国灭亡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