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医疗低成本的突破口,正在进行时

医疗低成本的突破口,正在进行时

时间:2024-03-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寻找医疗低成本的突破口新医改方案再次提出“四降一升”,我记得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开始酝酿这个“四降一升”的机制,并计划在2005年内由国务院出面组织各大城市的医院进行试点。降低医疗成本,是世界各国的医疗改革的愿望。美国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5月11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全面整改医疗保健体系,降低医疗成本。

医疗低成本的突破口,正在进行时

寻找医疗低成本的突破口

医改方案再次提出“四降一升”,我记得早在2005年,卫生部就开始酝酿这个“四降一升”的机制,并计划在2005年内由国务院出面组织各大城市的医院进行试点。当时我也参加过相关的会议。此消息曾经在医疗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四降一升”指的是,对今后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中的药品价格、医院药品批零差率、大型设备检查治疗费、高值医用耗材费用进行降低,同时提升技术劳务费用。新医改方案与当时的政策不同,支出就是增加了“政府补偿”,以此来强调政府的主导。

降低医疗成本,是世界各国的医疗改革的愿望。今天我参加了由广东省科技厅主办,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办的“广东省低成本诊疗设备创制发展战略研讨会”,这给予我很大启发。有人说,普药和基本医疗器械行业将是未来3年医疗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我认为未来几年基本医疗器械行业将会有大的发展。我也认为政府的资金应该大力扶持低成本诊疗设备创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研发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技术先进、操作简单易学、价格低廉、售后服务方便的诊疗设备,解决社区、农村欠发达地区的医疗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医疗质量问题和医疗服务均等化的问题。

我们知道,医疗费用上涨这是必然的规律,即使是医疗体制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医疗费也一直是在上升的。上涨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人们健康意识和保健要求的不断加强。新方案“以病人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坚持维护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按照‘增加总量、盘活存量、控制质量、稳步发展’的方针,统筹城乡医疗资源,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着重解决当前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主要矛盾,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同步,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步”的指导思想也正说明我们改革的结果不仅仅是为了减少费用,更重要的是要“三个同步”发展。

近年来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说明了一个巨大需求市场的存在,有人说医疗器械产业已经成为本世纪世界经济的一个支柱型产业。但是回首我们的医疗器械产业,显得尤其的苍白!

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近10余年来需求的平均年增长率高达20%~27%。根据2006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05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的总价值约为12亿美元,到2006年年底增加至17亿美元,到2010年将达125亿美元。未来5~7年内,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设备市场。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份额中,美国占40%多,欧洲占30%左右,日本占15%~18%,而我国仅占2%,远远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这又怎么不使医疗器械的价格高企不下呢?

在日益上升的医疗成本、人口老龄化和当前经济危机的三重压力下,发达国家也为了节省开支,已经开始在医药、保险医疗保健体系中全面寻找低成本的解决方案。美国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5月11日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全面整改医疗保健体系,降低医疗成本。以高新技术研发可靠性高、技术先进、稳定性好、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售后服务方便的低成本诊疗设备将成为重要突破口之一。可见,他们不是从削减医生的待遇着手,而是在硬成本上找出突破口!

英国皇家学会已经启动一项计划,支持低成本医疗技术的研究以改善英国医疗系统。由于数字医疗系统和信息化通讯技术(CTS)的发展,英国已经在医疗和卫生保健过程中开始普遍采用简单的数字医疗设备。该学会同时指出,医疗技术的研发应以民众的低成本使用为目的,低成本医疗器械和技术的研发已成当务之急,而不应一味钻研高精尖项目。(www.xing528.com)

美国商业巨头通用电气公司在2009年5月7日宣布将投资60亿美元用于研究如何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扩大覆盖率和提高质量。其中的30亿美元在未来的六年里将直接用于低成本诊疗设备的研发。这些产品将主要面向美国偏远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该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心电图仪也已经在印度市场推广

在中国,低成本诊疗设备同样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发展低成本诊疗设备创制,满足市场需求,是一个既现实又紧迫的问题。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对医疗机构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而患者在选择医疗机构时,往往将医疗器械配置情况纳入重点。这反过来也加大了各个医院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热情。

公立医院改革目前也面临一件难事。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全国17.5万家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医疗仪器和设备中,有15%左右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这也就预示着它们需要更新换代。然而,受政策和购买力的限制,基层医疗机构在补充和更新设备的时候将会优先考虑价格低、技术含量高、性能好的诊疗器械。除此之外,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结构的调整也为低成本诊疗设备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专家介绍,今后,我国医疗器械的功能应当从单纯诊断、治疗和化验,向诊断、治疗、检验、分析、康复、理疗、保健、强身等多功能方面延伸。人们对诊疗设备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集成化、网络化。尤其是以预防、保健和康复的为主的诊疗设备将更多的走向家庭,走向个人。可以预见,城乡医疗机构的不断扩容,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将为医疗器械厂商开辟越来越广阔的市场。因此,相关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将从中受益,特别是相关从事低成本诊疗设备创制的优势企业将获得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升级所带来的大笔订单。

发展低成本诊疗设备创制,是解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的重大民生问题。一方面,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有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群体大等问题。人口结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也已经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04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由于老年人大多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因而人口老龄化导致了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医疗费用的急剧上升,这已经并将继续对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压力。同时,我国中青年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情况日益严重。据2004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显示,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上升迅速。全国18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8.8%和2.6%,估计全国患病人数分别为1.6亿多和2000多万。在广东,随着社会发展和收入水平差异的扩大,城市人群由于心理压力增大、生活不规律、污染加大,已经导致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扩大。广东省又是一个具有庞大数量农民工群体的省份,农村居民、城市低收入和外来务工人群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生活环境差、患病率高,不能及时寻求卫生服务,小病拖,大病扛,耽误医治时机。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向农村、社区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总体水平仍然很低。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农村医疗条件急需改善。另外,国民健康的总体情况仍相当严峻,数亿的人群没有纳入公平的医疗保障覆盖,保障水平有限,个人负担过重;政府对医院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以及费用居高不下,制约着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这些已经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障碍和政府面临的重大的国计民生问题。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由于乡镇和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小,医护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低,服务设施和医疗器械匮乏,服务质量难以取得群众信任。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推行,到2010年,全国将初步建立基本的医疗卫生框架,缩小城乡、地区、不同收入群众之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有效地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就医难的突出问题;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为此,国家将增加千亿元投入。为了降低医疗保健成本、扩大覆盖面、提高服务质量,研发出适用不同层面和受众人群的低成本诊疗设备已迫在眉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