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最强大脑使用手册:警惕谋杀误解,开启智慧新纪元

最强大脑使用手册:警惕谋杀误解,开启智慧新纪元

时间:2023-12-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别让误解“谋杀”了你的大脑大脑的自述每一天,每一年,你可曾想到我?中医认为,“心”是人的主宰,生命的根本,精神、意识、灵魂的产生地。这是全世界许多人都犯下的一个共同“错误”,这个错误造成了人们对大脑的忽视。有人说“心理学”应该译成“脑理学”,因为精神、灵魂现象是大脑的功能。颅相学认为人的头骨结构与大脑内部功能直接相关,才出现了用手摸颅骨来分析大脑内部结构或心理机能的方式。

最强大脑使用手册:警惕谋杀误解,开启智慧新纪元

第一章 别让误解“谋杀”了你的大脑

大脑的自述

每一天,每一年,你可曾想到我?每一天,每一年,我都在看着你,想着你,帮助你,保护你。我一直在这里,在呼吸的起点,在体温的出处,在感知的中心,在思维的高度,在生命的起点和终点,等你爱我。

不管你是谁,来自何方,也不管你在做什么,你都要呼吸,要观察、倾听、品尝、感知,要学习和回味,要与人交流,也要爱与被爱。

而这一切,都由我做主。(如图1-1所示)

图1-1 人的一切,都由大脑管理

我是谁?

我,是大脑。

除了我,还有谁能胜任我做的工作?是肝脏、心、肺、脾、胃、肾脏,还是手、足?

都不是,因为它们都得听我的。

我是领袖,我是司令,我是被你们遗忘的总统,我是大自然最出色的作品,我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一个。

现在,我要澄清你对我的误会,告诉你最真实的我,告诉你我需要什么。

了解我,就是了解你自己;善待我,也就等于善待你的生命。

我是你最值得关注和保护的那一个,我是能给你最丰厚回报和最灿烂笑容的那一个……

我是谁?

我,是大脑。

人的脑子是做什么用的

这个世界一直在认识、推翻、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前行,人们对我的认知也是如此。所以,在认识我之前,得先澄清你们对我的误会。正确地认知是第一步,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

人体器官中,哪个最重要?

中医认为,“心”是人的主宰,生命的根本,精神、意识、灵魂的产生地。所以,中国人把研究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问题的科学称为“心理学”。心理学对应的英文是“Psychology”。“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古代埃及人认为“心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加勒比人的心和灵魂是同一个字,图加诺人的心、灵魂和脉搏不分彼此。在西方的文艺作品里,不乏心脏代表爱情的故事。

这是全世界许多人都犯下的一个共同“错误”,这个错误造成了人们对大脑的忽视。(如图1-2所示)

图1-2 这个世界,在人的心里还是脑里

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由灵魂改为神经活动。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活动的中枢机制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有人说“心理学”应该译成“脑理学”,因为精神、灵魂现象是大脑的功能。

纽约大学临床医学教授特南说:“大脑一直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人们忘记了大脑,大脑就会让人健忘。

在进化史上,自人类从爬行到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起,大脑就“高贵”起来了,人的属性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灵魂、文化、精神由此开始。(如图1-3所示)

图1-3 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构成了大脑对这个世界的一切认知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大脑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人的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约有上万亿,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交流,最终形成了强大的信息处理智能中枢。

按照功能的不同,人脑可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负责逻辑、词汇、列表、数字、顺序、线性感记忆等;右脑主要负责节奏、想象、幻想、色彩、维度空间感、整体感等。

虽然人们对于大脑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相对于大脑的强大功能,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大脑的功能,那么大脑将可以贮存几亿本书的知识,成为超级图书馆;人们将可以轻松地拿到博士学位,轻而易举地掌握全球多种语言,实现轻松交流!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发挥出惊人的才能,这种人通常被称为“天才”。如革新了物理学常识牛顿爱因斯坦,创作出美轮美奂画面的达·芬奇,以及谱写出天籁之声的作曲家莫扎特贝多芬……

这些被称为天才的人们,为什么会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惊人能力,他们与常人的差别究竟在哪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深知大脑运行的规律,会去主动掌控大脑,而非被动地被大脑掌控。

一个大脑,放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的中心。大脑是生命的起点与终点,它掌握着一个人的命运。生命的精彩由大脑决定,有什么样的大脑,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当我们谈起大脑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这些年来关于“我”的流言蜚语四起:“脑这么大,当然聪明”,“他遗传不好,长不高”,“都成年了,脑子定型了,也就这样了”,“我们只用了大脑的10%”,“我记忆力不好,天生就不好”,“智力还能提高吗”,“脑袋还能做运动”,“我只是想,想还不可以么” ……

这是一张颅相学1[1]的大脑地图,如图1-4所示。

比如:图中箭头所指的是恋爱区。

凸起就会被认为是恋爱高手;凹陷则有可能孤苦终生——颅相学理论。

你现在会觉得这样的定论荒谬绝伦,不值一驳。

但它回答了莎士比亚的问题:请告诉我思想藏身何方?在心里,还是在头脑里?

同时,它还回答了困扰亚里士多德、达·芬奇和笛卡尔多年的问题——大脑,才是一切的主宰!

图1-4 颅相学的大脑地图

18世纪末,德国人弗朗兹·约瑟夫·加尔创立了颅相学,这一学说很快受到人们的热捧。更有趣的是,当时大街小巷中还出现了这样的盛景——人们争相“摸头”!因为人们相信,头骨的隆起与凹陷是由大脑形状造成的,头部区域大小反映了相关脑区功能的强大与否。人们笃信自己能摸出对方大脑隐藏的智能秘籍。

“摸头”热潮持续了很久,现在你可能会觉得“摸头”这件事有点“神神叨叨”了,可在那时,各种与颅相学相关的学会、学院、杂志,遍布欧洲和美洲大陆,成功俘虏了黑格尔、马克思巴尔扎克等人,甚至连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成了这一学说的忠实粉丝!直到现在,仍有人会以颅骨的形状来判定一个人的性格。

颅相学认为人的头骨结构与大脑内部功能直接相关,才出现了用手摸颅骨来分析大脑内部结构或心理机能的方式。

颅相学虽然俘获了不少名人大家的心,但它的大多数说法并不正确。人的七情六欲、五官六感等各种功能确实是由不同的大脑区域来掌管的,但这种特异的脑功能区并不能由头骨的外形来区分。目前公认的是美国学者麦克林提出的三个脑层次的理论:即大脑由内向外随着进化的轨迹分为爬行脑、哺乳脑和新皮质。

爬行脑藏在大脑最深处,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一层脑功能区,它是从爬行动物那里继承下来的部分,是人的本能中枢。爬行脑主要包括大脑基底核和脑干,控制呼吸、心率睡眠和觉醒等无意识的本能行为,也称“爬虫类脑”。爬行脑周围一侧的哺乳脑是大脑边缘系统,这是从哺乳动物遗传下来的部分,掌控着恐惧、愤怒、留恋、喜悦和悲伤等情感。而最外层是负责知性和思维的大脑新皮质,它是泥人到智人阶段进化的产物,是智力、想象力、辨别力和计算力的发源地。(如图1-5所示)

图1-5 三位一体的人脑

新皮质在发生上也有先后之分。它基本上是按枕、顶、颞、额叶的顺序发展的,而前额叶(即脑门区)则是新皮质发展最晚的部分,是随着人类进化在大脑内唯一的新增物,因此它自动获得了特殊的结构和有利的地位,从而最终成为人类最主要的特征和智力的机能定位区。

你聪明吗,脑细胞有话说

尽管“脑的大小”是我最明显的特征,然而,脑袋的大小并不是超凡智力的关键,甚至和智力一点也不沾边!

“啊,他真的很聪明。”

“那可不,脑袋那么大,能不聪明么!”

脑袋越大真的越聪明吗?按照这个逻辑推理,大象的脑袋约有4000g(成人的脑平均值为1200~1500g),那大象一定非常聪明了?可为什么鲸的脑袋比人要大出好多倍,智力却远不如人类呢?事实上,脑袋小不一定就笨,脑袋大也不一定就更聪明。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表格(如表1-1所示):

表1-1 大脑重量排行

很多人都对爱因斯坦的大脑感到好奇,想找出他那天才脑袋中掩藏的秘密,以至于他的“宝贝”大脑至今仍被完整地保存着,他的大脑切片相继被多个研究机构用于研究。那么,是不是因为“脑袋大”才成就了爱因斯坦这位智慧超人

遗憾的是,至今仍没有哪家研究机构“观摩”出爱因斯坦的大脑比正常人大,从上面的排行榜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大脑重量只略高于成人脑平均值的下限。

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还是有其不同常人之处的,尽管只比常人稍大,但其大脑左顶叶的胶质细胞几乎是常人数量的两倍,同时其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联系也更紧密。这可能是爱因斯坦思考和逻辑能力超乎常人的原因所在!而这一切,都与脑的大小无关。

目前已有研究证明:人的聪慧与脑袋的大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与神经细胞间连接的数目和有效性有关。而这也并非不可改变,“丰富的外界环境”和“大脑的使用程度”是决定细胞连接度的重要因素。“丰富的外界环境”包括一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自然条件、营养物质,以及家庭、教育机构、朋友关系和整个社会系统。

环境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在婴幼儿期最明显,新生儿的大脑只占成年人大脑重量的1/4,大脑发育也不完善,所以他们不容易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情绪不太稳定、易激动,精神也不集中。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大脑不断发育,脑内神经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每一个外界环境的刺激(视、听、嗅、味等)都会促进大脑相应神经细胞连接的形成,刺激的次数越多,神经元通路之间传递信息的速度越快,其行为能力和智力增长越快,人就越聪明。

在满足全面营养的基本条件下,足够丰富的环境刺激能够激发出大脑的内在潜力,让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遵循达尔文的“用进废退”原理,多动脑、勤思考,智力不退,聪明颖慧。这或许就是“见多识广”背后的道理所在。社会环境和个人努力对人的聪明程度有极大的影响,而唯独不取决于脑袋的大小。

神经学家霍曼·克里斯丁有句名言:“基因只是建造大脑的砖块和泥浆,环境才是建筑师。”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谚语:“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小小脑的故事

虽然,脑的大小和智力没有正比关系,但如果一个人的脑袋过小,会不会影响智力呢?

答案是不会。

20世纪初期,美国报道了这样一则故事,并引起了神经科学界的注意,丹尼尔·莱昂是一家电台的门卫,突然死于支气管炎尸检后,人们发现一个惊人的大脑秘密。尽管平时接触他的人认为“他没有任何的缺陷和特别之处,无论是在智力或是身体上”,但他的大脑重量几乎只有正常人平均值的一半,这也太少了点!

更令人惊叹的是英国护士莎伦·帕克,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有正常人的生活,却有一个相对来说“极不正常”的脑。

自打莎伦出生以后,由于贯穿大脑和脊髓的脑脊液不能正常引流,她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最后,医生在她的头部植入一根管子,把液体引流出脑外,才让莎伦拥有了快乐的童年,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学校所有的考试。等莎伦长大后,常规检查发现,由于脑室过度扩张,她的脑皮质只有围着头颅很薄的一层——仅1厘米厚,然而这并不影响她的生活,她依然可以正常地生活,享受快乐与幸福!

练出来的才是“最强大脑”

“天生注定”是一个狡猾的借口,大脑的能力由你自己决定。

“我天生就这样。”

“哎,谁让他天生就比我好呢。”

这常常成为人们自我逃避的托词。

那么请问:

你见过有智力、品性一致的双胞胎么?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小时候一样么?

众所周知,即使是同卵双生的两个人,长大后可能完全不同,成人与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当然不一样。

接下来的两个故事,会让你明白“天生注定”是怎样一个狡猾的谬论。

20世纪70年代,英国神经科学家布莱克摩尔在小猫身上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小猫放在一间有纵向条纹的屋子里,另外一只小猫则被放在一间有横向条纹的屋子里。(如图1-6所示)

图1-6 “竖条世界”和“横条世界”里的猫

等猫长大后,布莱克摩尔将它们放回自然环境。结果,在“竖条世界”里长大的猫看不见水平的线,很难越过障碍,而在“横条世界”长大的猫看不见垂直的线,经常撞在电线杆上。

这一实验结果让科学家们感到很惊讶,传统理论认为视觉能力是天生的,个体出生后就拥有完整的视力,能看见所有东西。几乎没有人想到后天环境(特别是婴幼儿期)对视力的形成是如此的重要!幼猫如果在成长环境中没有见过水平条纹,它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识别水平状的物体。

这个实验也给人们提了个醒,外界环境可能会影响人类视力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婴幼儿期)!这个推论被后来的科学研究所证实,在婴幼儿时期,不良的行为习惯会对孩子的视力造成终身的影响。

1920年,在印度的米德纳布尔市,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丛林,经常是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于三只大狼后面。

后来,人们终于在狼窝里发现了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其中大的7岁左右,小的约2岁,她们大概是在1岁半的时候被狼叼去的。

两个女孩回到人群后,被孤儿院所收养,人们还给她俩取了名字,大女孩叫卡玛拉,小女孩叫阿玛拉。

卡玛拉和阿玛拉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不会讲话;用四肢行走;怕火、光和水;不吃素食而要吃肉(生肉或腐肉,不用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每到午夜,便像狼一样引颈长嚎。

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照顾这两个狼群里长大的孩子,然而,回归正常人类生活的阿玛拉依然没能活过一年。卡玛拉好一些,在人类的生活圈子里过了9年,并一直接受规范的教育。即便如此,9年后,她也仅学会45个单词,能够勉强地说几句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兽孩例子,他们在幼年期远离人群,与兽相处,即便后来被精心照料、悉心教育,也很难说出几句完整的话,更无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这些后天环境缺乏的后果常常让人们吃惊不已,没有正常的环境,难以形成简单的听、说、读、写能力,甚至连吃饭都不会,更难以形成正常的人格。这也让那些笃信“天生注定”的人们感到震惊,并给予科研工作者们新的提示。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愈发相信,环境对大脑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在婴儿时期,家庭环境是婴儿成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使婴儿获得安全感和自信,促进大脑发育。人进入儿童时期,就开始了最初的社会化过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外部环境提供了很多重要信息,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如何相处、合作以及解决问题,有助于帮助孩子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育也是影响个体智力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良好的教育模式和家庭、父母的文化程度、经常参与活动、提供多样化教育方式,都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并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然而,改变不是婴幼儿期才有的权利。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证明,大脑的变化贯穿一个人的始终,即使过了成年期,甚至进入了老年期,大脑也可以被人的行为习惯所改变,可以被塑造。只是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大脑的可塑性1[2]不同。婴幼儿时期,脑的可塑性最大,环境信息的“输入”是塑造大脑的关键。

缺少丰富环境的刺激会阻碍大脑的发育和智力增长,这也是狼孩与正常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之间存在智能差别的原因所在。

我是大脑,三分靠天生,七分由你定。

成年新皮层的新神经元

人类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会改变大脑的样子。

很多年来,神经学家一直认为大脑到成年期就定型了,因为脑神经发生——即前体细胞分化产生新神经元——仅局限于婴幼儿期(大脑发育的早期)。然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这一理论提出了质疑,目前已证明——成人脑室边缘的神经前体细胞能不断地生成新的神经元。也就是说,即便成年了,大脑依然可以被改变!

英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项著名的研究,他们发现伦敦出租车司机的海马区(主管空间位置记忆)比常人大。更让人惊喜的是,随着司机们开车时间的增加,他们的海马区也随之增大!

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年龄,只要大脑在被锻炼着,就可以被改变!

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首先发现学习进程中细胞基础的科学家埃里克·坎德尔在研究中也发现:人在学东西时,大脑中的通路正在发生变化。“人类哪怕只是学习一条最简单的信息,也会涉及参与这一学习过程的神经元结构的物理改变。”

尽管这一结果在21世纪才到来,但它来得并不晚。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结果。

成人大脑也会产生新细胞吗

告诉你一个令人惊讶的脑细胞再生事实:我的可塑性比你想象的要久,要久很多。再没有比我——人类的大脑,更加神奇的器官了。我有大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而宇宙也大约存在1000亿颗恒星。在此之前,大部分的人对我的认识还被束缚在貌似科学的悖论之中。

长期以来,盛行这样一种说法:已完成发育的成人大脑,不可能再长出新的细胞。一旦它慢慢变老,一旦它受了损伤,一旦脑细胞开始死亡,就是不可逆的,相关脑区的功能也将永远丧失。

要感谢那些敢于梦想的神经科学家,他们打破了“成年后大脑就定型了”的理论限制,发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事实——大脑在人的一生都处于动态变化中,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严格遵守着“用尽废退”的原则,没用的就消失掉,有用的则增强,并且还会产生新的联系。损伤的区域可以复原,老化的部分可以再焕发青春。

1865年,动物学家就曾提出成年大脑可以产生新的神经元(神经发生)的理论,由于这一发现与当时的主导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并没有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神经学家佛瑞德·盖奇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在动物一生中,其大脑海马区1[3]都有新的神经元形成——这种再生甚至可持续到老年时期!

1998年,由瑞典歌德堡大学的盖奇·埃里克森博士进行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再次证明这一结论:人类大脑会再生脑细胞,老年后也不会停止。他们发现即便人在去世后,大脑深部的海马结构区仍然有成熟的新生细胞存在。这一结论被美国科学家进一步证实——大脑海马区每天都有大量新生脑细胞出现。普林斯顿大学的古尔德博士说:“我怀疑旧的脑细胞死亡是特意腾出地方让新的细胞再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脑细胞的再生,甚至有科学家认为成人脑细胞拥有与干细胞一样的自我更新能力,未来人类也许可以凭借提取的一个成人脑细胞,培养出大量的脑细胞,用新的脑细胞替换脑部受损的细胞。

提高大脑的使用效率是防止衰老的重要一步,很多脑力、体力劳动等都可以做到!

有研究发现,经常进行适量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会让人的思维和反应保持灵敏,变得更聪明。

同时,多参加社交及文体活动也能刺激大脑神经元的放电,使其灵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大脑能产生新的脑细胞,让人们重燃了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希望,长期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思维锻炼,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并改善生活质量。

盖奇博士有一句经典的总结:“我们的意思是,大脑在生命初期经历的发展过程将持续一生。过去我们认为已经结束的那些过程并没有真正结束,它们只是以较慢的方式继续着。”

观察力的炼成

只要掌握观察力的秘诀,加以训练,每个人都有成为福尔摩斯的潜质。

敏锐的观察力是福尔摩斯破案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它并非天生注定。每一个人只要通过训练,都可以拥有登峰造极的观察力。

职业可以锻炼一个人的观察力,比如医生、律师、警察等;自我有意识的训练,也可以让人拥有自己不曾奢想的观察力。

练就观察力的第一点,就是找出生活中的规律。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固定的习惯,每一个动作在发生之前都有预兆。比如在地铁里,要下车的人和不准备下车的人,神情、动作、体态完全不同;一个人说谎时,眼睛会向右上方看,语速会加快,音调会提高;蜻蜓低飞,鱼儿浮水,蛤蟆出洞,鸡不归巢,天要下雨;脸红,出汗,发抖,瞳孔扩大,心跳加速——这些都是明显易察的轨迹,找出规律,建立与观察相关的神经元突触,你可以成为最聪慧的那个人。

谁在管理着你的“胃口”

很多人认为我主管智力。确切地讲,我几乎管理你的一切。你能想,能学习,能去爱,能记住你爱的人,能回味身边发生的美好;你能行走,能登上高山,蹚过溪水,能放声歌唱;你能看见这个世界的颜色,能听见这个世界里的声音,能尝到这个世界的美味,能触摸它的质感,能闻到花儿的芬芳。这一切,都由我做主。

尽管大脑没有刻意低调,但一些简单的饮食常识,人们还是不明白。

比如:肚子饿了,肚子会知道饿吗?吃饱了,是胃感到饱了吗?

吃是人的一种本能,人每天都要吃东西,特别是在饿了的时候。饥饿的感觉实在不怎么好,头昏眼花、四肢无力、胃不舒服,有时还会有咕噜咕噜的声音发出。那么,饥饿感是怎样产生的?肚子、胃是没有发言权的,即使有些患者切除了胃,怎么仍然会感到饥饿?这一切主要还是大脑在掌管。(如图1-7所示)

图1-7 “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都在大脑这里

大脑通过在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发出“肚子饿了”的信息,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吃些东西,这一点,与胃和肚子并没有关系。

有一项非常经典的动物实验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对老鼠的摄食中枢施加一些刺激,这只老鼠就会获得旺盛的食欲,不管胃中的情况如何,它会不断地进食,无论吃到多么饱,它都不会终止进食。摄食中枢刺激停止才能终止它的进食。而如果损毁这一区域,老鼠就会失去摄食的功能,不会再进食。

在医学治疗中,学者观察到一些下丘脑肿瘤患者会有拒绝饮食或过度饮食的现象,这与下丘脑摄食与饱食开关受损有关。下丘脑中的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对人体血糖浓度变化很敏感。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时,摄食中枢感受到后就会产生饥饿感引起摄食;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时,饱食中枢感受到后就会产生饱感。温度对下丘脑的“饥饿中枢”和“饱食中枢”也有影响,生活在温暖环境里的人比在寒冷环境里的人吃得少,人在夏季时比冬天吃得少。

人体内实际可储存的热量很少,当热量不足时,下丘脑会发出饥饿信号,来增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进行补充。

同样,大脑通过下丘脑的饱食中枢发出“停止进食”的信息,可以防止你们放纵吃得过多,变成一个胖子。

在人的婴幼儿时期,大脑还未完全发育,饱食中枢还不敏感,所以家长若不控制合理的饮食量,幼儿极易过度饮食,经常反复则会提高饱食中枢的阈值,使孩子必须食入比正常食物量更多的食物才能产生饱感。反之,人在发育期间若过于节食,则会造成摄食中枢阈值降低,导致厌食现象甚至厌食症。

正是因为下丘脑管理着你的“胃口”,情绪中枢(杏仁核等脑区)可以通过大脑中的通路影响食欲中枢,从而对你的胃口发挥作用。

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不开心时,喜欢吃点东西或者会暴饮暴食。

和相爱的人吵架后,可能一点儿东西都不想吃。

如果,你爱的人在和你吵架后,依然能吃能喝,那你就要考虑了, 他/她真的爱你吗?

同样的,你可以通过静坐或者辟谷(很多天不进食)来管理你的食欲中枢。

请记住,是下丘脑发出了“饿”的信息,而不是肚子。

辟谷的精神疗法

“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大戴礼记·易本命》)

“辟谷”始自先秦,备受道、佛两教推崇。辟谷,简而言之,就是不吃饭,用食气、采气代替五谷杂粮。《庄子·逍遥游》里有“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她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成仙得道,或驾云,或乘龙,云游四海……

千百年来,人们从未放弃对辟谷的追求,或为修身,或为治病。近年来的科学研究也为辟谷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09年,《科学》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节食的猕猴比对照动物活得更久,且发生衰老相关病理改变的时间也更迟。同时,研究者招募了46名超重的志愿者,对他们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节食实验。结果发现,在短期的限制卡路里摄入后,超重者的血清激素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殊不知,辟谷的终极指挥中枢在下丘脑,正是下丘脑的饱食中枢下达不吃饭的指令,才能让人在一段时间内能不依靠食物,或者仅需很少的食物就能生存。

当然,辟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养生方式,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有效的辟谷离不开科学的指导。辟谷是怎么一回事,下丘脑最知道!

“肥胖”流言的终结者

人为什么会胖呢?心宽所以体胖么?吃嘛嘛香,身体倍胖,才是健康的表现吗?节食能抑制肥胖的脚步吗?胖,虽然多是吃出来的,但怪不了你的胃,也怪不了你的嘴。坐拥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的我——大脑也许才是肥胖的“罪魁祸首”。

“心宽体胖”是大家熟悉的一个词,心宽的人不大容易落入“茶不思,饭不想”的境地,因此更容易发胖。但不是所有胖的人都心宽,我们一直在重复一个主题,决定你胖不胖的关键,在下丘脑的小沟回里。

你是不是在美味面前毫无抵抗力?

你是不是每次饭局之后,看到那些拥有魔鬼身材的人,总是羡慕得直跺脚,恨不能把自己贪吃的嘴巴缝起来?

你是不是拼命节食,超负荷运动后却发现镜子里的你似乎更胖了,左右逢“圆”?

挡不住的美食诱惑,甩不掉的浑身赘肉,唉,肥胖是难以言说的痛!

与生俱来的贪吃欲,加上整日端坐的生活方式,给现代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你知道吗?全世界有上亿的成年人体重超标,每个月有十几万人因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而死亡。

你知道吗?体重每超标5千克,患冠心病的几率将升高14%,患缺血性中风的几率则提高16%!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确认肥胖是一种疾病,并向全世界宣布“肥胖症将是全球首要的健康问题”。医学界已将经常与肥胖并存的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称为“死亡五重奏”。

对食物的渴求是一切生物最原始的生理反应。前文提过,控制食欲的中枢在大脑,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是人体饮食的指挥官,它发出“进食”或“禁食”的指令来控制人的进食行为。

人在情绪低落、欲哭无泪的时候,虽有美食在前,却无进食的欲望,甚至有可能粒米不进,茶饭不思。这就是下丘脑的摄食中枢被情绪抑制的缘故。

相反,如果遇到喜事,人的心情愉悦,即使已经吃得很饱,也会意犹未尽。原因是下丘脑的摄食中枢被激发了。(如图1-8所示)

图1-8 下丘脑的摄食中枢一旦被激活,若饱食中枢消极怠工,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下丘脑是人体的“内分泌中枢”,对血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非常敏感,它娴熟地处理各种与饮食有关的信号,负责发出饮食和饱食的信号,同时与嗅觉、视觉、思维、情绪等中枢进行“信息交换”。所以大吃一顿不但可以满足食欲,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并令人从吃喝中得到快感。

另外,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代谢平衡系统,它与遗传、先天发育、环境等因素相关。有些人百吃不胖,有些人逢吃就胖,就是因为他们的代谢平衡系统不同。所以,食物绝对不是肥胖的罪魁祸首。

算算你超重了么

【粗算体重】

40岁以下: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41岁以上: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判断体形】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如表1-2所示。

表1-2 体重指数参考表

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舌尖上的美味随手可得,推陈出新的开胃菜肴也在挑战着人们的味蕾,摄食中枢容易过度敏感地捕捉到食物传递过来的信号,令人们无法抵抗食物的诱惑,从而过高地预估了人体的需求,操纵人们吃得更多。

此外,外来刺激如激素药物、创伤、炎症、肿瘤等攻击下丘脑,也很容易让摄食中枢过度兴奋,进一步造成人的食欲亢进,让人会觉得永远吃不“饱”,从而走向肥胖。

所以肥胖的你,请关注一下饮食“司令官”——下丘脑,“用意念去控制它”,或许能让你的减肥变得更容易!

是嘴在吃,还是大脑在吃

“吃得多,吃得越多越好”成为了小孩吃饭的关键。而真正关键的“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却被忽视了。为什么不能吃太饱?这也和大脑有关。

“饮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量,则成痰。”(唐·孙思邈)

我们经常会看见某位母亲、爷爷或奶奶拿着勺、端着碗,追着孩子跑,边跑边哄:我的心肝,我的宝贝,再吃一口,再吃一口!孩子被烦得不行了,胡乱吃一口后,又继续玩。然后他们继续拿着勺、端着碗,继续追着孩子跑,继续边跑边哄……

即便孩子直嚷“吃不下了,吃不下了”,他们不会善罢甘休,大多一定要听到那响亮的“打嗝”声,才会心满意足地停下来。

瞧瞧吃饭这件事,变成了多么艰辛的工作。

事实上,现代人类的很多疾病往往不是因为吃少了,而是因为吃多了!骇人的巨型婴儿、早发育早成熟、“三高”富贵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大多都是因为吃多了!

总是“过分饱”会让饮食总管下丘脑(如图1-9所示)的摄食中枢和饱食中枢过度紧张,从而影响下丘脑调节饮食的整体机能,一定要吃很多才有饱的感觉!经常反复“过饱”的状态,会提高饱食中枢的阈值,使孩子必须食入比正常食物量更多的食物才能产生饱感。就像一根皮筋,若总是被过度拉紧,就会丧失弹性。

“七八分饱”也是胃蠕动消化吸收食物的最佳状态,如果它总是被灌得满满的,最终会筋疲力尽,丧失弹力,一系列胃肠道疾病就开始出现了。

图1-9 下丘脑示意图

更要命的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段时间是大脑可塑性最敏感的时期,也是人的可塑性最高的一个时期。过饱会促使血液集中在肠胃中来帮助消化代谢,导致大脑的供氧、供血不足,令人处于昏昏欲睡的迷糊状态。如果大脑总处在缺血缺氧状态,自然就会感觉变“笨”了!过多的营养摄入,会导致整个身体效率的下降。而不管什么习惯,一旦养成,很难被改变。“三岁看老”,小时候的习惯往往会影响终生。

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少吃一口”往往比“多吃一口”重要得多!

“少吃一口”有几招:

1. 细嚼慢咽,缓慢的咀嚼会增加饱腹感。

2. 停止零食,边玩边吃最不容易控制摄入量。

3. 永远不要等很饿了才去吃,饥饿的状态容易过度饮食。

4. 增加杂粮,蔬果的摄入。

5. 如果自己都觉得很饱,那就是吃过了。

多吃不仅容易导致人体型变样,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还容易伤脑。

人一生中很多的遗憾往往是无知带来的伤害,还不自知。

对一个孩子来说,吃饭到七分,刚刚好。

小孩食积怎么办——捏脊

捏脊法出自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小儿保健常用手法之一,适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等慢性疾病。对于健康的孩子,捏脊可使其五脏六腑功能更快地趋于完善,并可通过提升其脏腑功能和加强全身气血运行,间接达到增智的效果。此外,捏脊对于小儿的一些怪癖,如特别胆小爱哭、咬指甲、脾气暴躁等,也有明显改善的效果。

捏脊很简单,如图1-10所示:两手沿脊柱两旁,由下而上连续地挟提肌肤,自尾骶部(长强穴)一直捏到项枕部(从大椎穴到风府穴),小孩儿一旦习惯了捏脊,会很享受这个过程,咯咯地笑是他们最满意的回应。

图1-10 捏脊穴位示意图

脊柱支撑人体,从脊髓延伸出来的脊神经,主宰着五脏六腑的生命活动,脊柱区域的保健对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这是捏脊的西医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脊柱属督脉经,总督一身阳气,膀胱经为脏腑背俞穴所在,用捏脊法自下而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达到调理脏腑、增强体质的效果。

有一位老中医专用捏脊治疗8岁前小孩的胃肠道疾病,效果甚佳。求东求西不如求自己,小孩儿食积怎么办?捏捏看!

人与人之间有气味么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人你看着就不由自主地想去接近,而对有些人总是不自觉地就想逃避。

“气味比声和光更能拨动你的心弦。”(英国,吉卜林)

人与人之间有气味么?

答案是肯定的。

《左传·襄公八年》中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中亦提:“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臭味相投”大概由此而来。古人唯独选择“味”字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亲疏感,这很有意思。

现代科学家们也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气味,并亲切的称之为“外激素”。

同住在一个宿舍的女生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住着住着大家的月经周期就同步了。这一现象在30年前就被玛莎·麦克林托克博士报道过,她发现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女性,月经周期会慢慢一致。

1998年,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者们做过一个气味试验,他们将棉垫置于一组女性(施予者)的腋下8小时后,然后将棉垫在另一组女性(接受者)的鼻子下擦拭,发现接受组女性的月经周期会被施予组气味的影响,而相应地延长或缩短。

而男女之间的爱情,比如说一见钟情,很多人认为是视觉效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性与爱情》的作者阿兰·赫思克博士说:“与其说是‘一见钟情’,不如说是‘一闻钟情’更贴切些。”正是由于这种气味的吸引,才使得男女一见钟情,从看见异性的第一眼起内心就燃起炽烈的爱欲。

科学研究发现,人体有各种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在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会发生变化。相爱的男女会对这种特殊的气味很敏感,并且这种气味会让对方感觉到很享受,激发无限柔情。他们会在混杂的气味中快速分辨出对方的、特殊的、在旁人看来没有气味或者是“臭味”的气味。

气味相投也是性爱的一部分,它能激起人强烈的欲望。人们经常用或幽雅、或清淡、或浓郁、或强烈的香水来掩盖身上气味,而这些气味中的部分组成能使一些人从嗅觉方面获得性兴奋。在欧洲和美国男女都喜欢使用与人体气味较相近但气味更浓的麝香,他们认为这种气味充满了性的成分,可使人性欲大增。(www.xing528.com)

拿破仑·波拿巴就是一位勇敢的气味开创者与实践者!他有一次给他的情人约瑟芬写信,要求她两周内不洗澡,以便他们会面时,他可以享受她的自然芬芳。

奥地利维也纳的玻尔兹曼人类学学院邀请了106名男士进行“闻起来的爱恋”试验,让他们闻数名妇女信息素,结果令人极为惊讶:一闻钟情!如果他们在试验过程中爱上了某种味道,随之就容易爱上那种味道的女主人。

女性也是通过鼻子来寻找伴侣吗?在2005年5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中,有一篇由瑞典卡洛林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发表的文章。文中提到,雄烯二酮——这种自然状态下由男性肾上腺分泌、含雄性激素成分的激素,当它随男性的汗液向外发散时,会被闻进女性的下丘脑(性的主管单位)里。

而且,女性一般对能散发某种气味的男性比较感兴趣。1995年,瑞士伯尔尼大学的研究者曾做过一个实验,要求数名女大学生们嗅饱浸汗水的陌生男性的衬衣,然后根据引起的快感度进行打分。调查结果发现,味道会影响她们对异性的选择,越吸引的味道越容易博得欢心。

所以,在爱情里面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你想确定你爱不爱一个人,闻闻他/她衣物上的气味,或是汗味,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心。你,闻到他/她的气味了么?

当气味遇上大脑

中国有一句古话“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人把这个称为嗅觉疲劳。这种疲劳和我们的鼻子没有关系,它和大脑密切相关。当气味信息被传递到大脑以后,相关神经元一旦习惯这种味道,就会出现敏化,从而逐渐屏蔽这一气味信号,出现不闻其香和臭。

气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不同气味会让人作出不同的反应。

生活中的气味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鼻子闻到气味后,大脑会根据不同的气味的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在大脑疲劳的时候,柠檬或者薄荷的气味会让人大脑兴奋起来,立刻警醒,然后更专注于做某件事;闻到洋葱或胡椒粉的气味,大脑会作出反应,人就会流泪或打喷嚏。一个人有心理压力时,他的收缩血压就会升高,而适度吸入肉豆蔻油、橙花油的香气后,血压会明显地降低。

研究还发现,气味对人体的脑电波会产生影响。而当人体闻到薰衣草和檀香的气味时,大脑中α脑电波活动性就会明显增加(α脑电波为优势脑波时,人的头脑清醒,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大脑活跃,思维敏捷)。而桉叶油素的气味会增加血液流动速度,增强大脑皮层活力。

当你疲惫时,不妨试试那些可以刺激大脑,提神醒脑的气味。

头痛和脑痛的那些纠结

我,不会痛。因为,我这里没有痛神经元。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句话,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只医治疼痛的部位,没有找到病根。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头痛不一定是大脑痛,有可能是外感风寒,也有可能是肝火过旺。

身体所有疼痛感觉分辨和反应的中枢在大脑,疼痛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体验,包括痛感觉和痛情绪,神经系统内也存在两条平行而非独立的痛信息编码通路,分别传递痛的感觉和情绪信息。大脑的躯体感觉皮层(S1区,S2区)主要负责痛感觉层面的编码,包括刺激位置、强度和性质的分辨;而丘脑中线核群及髓板内核群、前扣带回(ACC)和岛叶(Insula)主要负责痛情绪层面的编码,包括痛情感反应和痛相关注意。

除此之外,随着现代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脑内其他很多皮层和皮层下区域也参与了痛觉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如前额叶、杏仁核和海马等。(如图1-11所示)

图1-11 和疼痛相关的脑区

当疼痛传导到大脑痛中枢后,主管疼痛的中枢系统会快速对疼痛的形式、性质、位置、程度作出判断,明确分辨疼痛的类型,是刺痛、灼痛还是压痛,并立即指挥身体作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惊叫、肢体对痛源的躲避等多种反应。所以当脚被砸痛了,大脑的疼痛感觉区会立即作出疼痛反应,然后指挥你收脚的同时张嘴喊叫。

大脑虽然是疼痛的感觉分辨和反应的中枢,但是大脑本身却不会有痛感。一般认为,痛觉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任何过强的刺激在对组织产生伤害时,都能引起痛觉。而大脑没有感觉疼痛的神经元,因为没有痛觉受体,大脑会记忆痛觉,自身却不会感觉到疼痛。而且我们通常所说的“头痛”,其实不是大脑痛,而是头部的皮肤、肌肉或骨骼等产生的痛感。

大脑没有疼痛神经元,这一点,让脑外科医生惊喜不已。脑外科手术中,只需要局部麻醉。因为最疼痛的部分就是切除颅骨。之后,患者可以被唤醒,医生则可以一边刺激大脑的相关部位,一边和患者沟通,以防切除多余的脑区。

这一点对医生和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在手术中,医生若稍不小心,切除哪怕是很小的一块正常组织,都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可挽回的灾难。

而这一点,正好成就了彭菲尔德。他在给癫痫病患者做脑外科手术时,为了防止切除多余的病灶,会在术前用电极去探测癫痫病灶周围的相关部位,同时问患者的感觉如何。

有意思的是,当他沿着中央沟后侧的一长条脑区进行探测时,患者强烈地感觉到身体的不同部位有反应。具体来说,当他刺激这条脑区的某一位置时,患者的手会变得麻木,而下沿的另一位置,患者会觉得眼有刺激感。彭菲尔德根据这一现象首次绘出了体表感觉在皮层的投影图,从顶部向下依次为生殖器、脚、臀、躯干、颈、头……

从图中可以看到,并不是体积越大的身体部位占有的区域越多,而是感觉越敏锐的地方(比如手指和嘴唇)所占的脑区越大,看看嘴唇所占的巨大感觉区域,你现在知道为什么亲吻会让人回味无穷了吧?而广阔的背部并没有被分到多少脑区,如果你爱他/她,不要去亲吻他/她的背!否则你会深刻体会到事倍功半的确切含义!

大脑没有痛神经元,如果你突然头很疼,不一定与脑子有关系!

大脑知病

“不病则已,一病惊人”已成为脑类疾病的“标签”。

因为大脑没有痛神经元,因此常要等到一些爆发性的重病甚至在大脑瘫痪后,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大脑的一些爆发性疾病让人们开始感到害怕,对一些正常的小动作也感到草木皆兵。

有时候,无知与忽视反而能让人感到些许安慰,一些正常的老年性病变(如腔隙性脑梗死或脑轻度萎缩),就像皮肤要长皱纹一样,是很自然的过程。让医生们哭笑不得的是,很多一旦被贴上“老年脑”标签的人,很快就把这种标签与“突发重病”挂上钩,即便是一个感冒头疼,也会惶惶不可终日,非得拿到核磁共振的检查结果才安心。一般大脑中枢若出现障碍,会有神经系统的整体反应。如何辨别大脑疾病?后面的章节会做进一步的说明。

运动,不仅仅是强身

运动可以强身,这是人们都知道的。运动还可以健脑,你知道么?

一般人会认为“运动”与“健脑”是完全不挨边的两个词,令人惊讶的是,科学研究表明:运动的好处发生在身体各处,不仅能强身,还能健脑!

科学家们多年的研究成果会让你明白“运动”这一灵丹妙药的效力。

每个人在运动时,都会心跳加速、汗流浃背、皮肤发红。那是因为运动使周身组织的血流量加速,也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大脑,为大脑带来丰富的葡萄糖(大脑的唯一能量来源)。医学影像学研究表明,运动能明显增加大脑的血容量,提高记忆力。

运动也是大脑的一种休息方式。每个人在运动的时候,运动中枢就会兴奋起来,这样可以快速有效地抑制思维中枢,使其得到休息。科研人员曾做过试验,让参加试验的人员连续动脑思考两个小时,然后暂停思考进行休息,大脑疲劳需要2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消除,如果换成运动方式的话,10分钟左右大脑疲劳就消除了。这个试验也说明,运动能缓和大脑的紧张状态,避免大脑过度疲劳,有助于大脑思维功能的合理应用,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

运动还能促使大脑释放脑啡肽等物质,脑啡肽对脑细胞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够激活抑制状态的脑细胞,促进并改善人的思维和智力,对脑损伤有很好的恢复作用。运动是大脑最好的安定剂,它能改善人的不良情绪,有效预防和治疗神经紧张、失眠、烦躁及忧郁等症状。而神经衰弱和不良情绪最容易使人思维迟钝、注意力减退和反应缓慢。所以,很多专家认为,运动使人心理更健康、头脑更聪明。

运动对心脏功能也有好处,它能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大脑获得更加充足的营养。运动还能带走氧气吸附遗留下来的有害电子,帮助运输养料和排出毒素。

越运动,身体就运转得越快,也越干净。

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发现运动还能刺激大脑产生最强的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促使蛋白的生成,增强神经元彼此连接,从而促进大脑发育或减缓老化速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还能够调节痛苦和恐惧,它能够使大脑覆盖痛苦和恐惧的记忆,并在覆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安全感。经常运动的人,血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极高,而缺少运动的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相对要低。通过身体运动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对于改进认知和情绪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研究证明,只要每周做两次有氧运动,就可以将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减小60%。而且专家还指出,一个人如果生活方式懒惰,运动十分少或者没有运动,神经元的功能会开始退化,大脑就无法灵活运转,可能导致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几率升高。(如图1-12所示)

图1-12 运动带来全身好处

与此同时,运动恰恰还是最有可能提高认知能力的方法。

科学家们曾经招募一批儿童做过运动试验,把参与测试的儿童分为两组:运动组和对照组(不运动)。运动组的儿童每天早晨花20~30分钟时间进行正式的有氧训练,下午的时候花上20~30分钟进行力量训练,每周2~3次。半年后,和不运动的对照组相比,运动组的大多数儿童都更健康,智力提升也更快!

近几年来,波音公司已经开始在其领导培训计划中加入体育锻炼的内容。该公司的应急工作小组过去经常工作到很晚,现在职员们所有的工作都必须在白天完成,这样员工就有时间来锻炼和补充睡眠,反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生命,在于运动。

93岁的道·波尔

被吉尼斯正式认可为最年长的瑜伽教练——97岁的道·波尔(如图1-13所示)认为,坚持运动和保持积极的心态是长寿的秘籍。

图1-13 手持吉尼斯证书的道·波尔

老奶奶快百岁了,不仅四肢灵活,还坚持在做教练,每天教很多人如何领会瑜伽的奥妙。

那些叱咤风云的人更是如此:李嘉诚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锻炼一个半小时后才去工作,从不间断;普京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做30分钟的体操,然后游泳20分钟,晚上下班后也会设法抽出一个半小时健身;毛泽东喜欢运动更是广为人知的事实。

每周2~3次,每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打球、游泳、快走、瑜伽或是慢跑等),你能深刻领会到“生命在于运动”的真实意义。

这下你明白王石为什么那么爱登山了吧。

得了健忘症怎么办

尽管我的结构和功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一定的改变,实际上,这种改变对脑力活动来说其实无关痛痒。因为决定记忆力的不是脑细胞的数量,而是突触连接的质量和效率!这一点完全可以由你自己把握,越用越灵活!

人一上了年纪,记忆就会变得模糊,尤其是对一些细节(姓名或号码)记不住,而且容易拆东墙补西墙,把“张三李四”记成“李四张三”。现在的事情记不住,而年轻时的一些小事却会记得清清楚楚……

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你也许会对自己的记忆力失去信心:“唉,我老了。”

尽管有个体差异,但大部分人一过50岁,就会明显出现这种倾向。为什么人一到中老年就会感到记忆力下降或健忘呢?

记忆力严重下降或健忘属于脑部疾患,男性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女性,主要原因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大类。功能性健忘是指大脑皮层记忆功能出了问题,导致记忆力不好;器质性健忘是指大脑皮层出现病变,造成记忆力减退或丧失,例如脑瘤、脑外伤损害大脑造成健忘。

那么出现健忘之后,有没有办法逆转这个趋势?

这个问题,得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说起。

人的大脑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而这些神经元之间约有上万亿的突触连接,形成了迷宫般的网络连接,正是有了这些网络连接人才有了记忆。当大脑中的神经元受损减少时,人的记忆力就会下降或出现健忘。比如一些患脑动脉硬化的患者,他们就容易健忘,这是因为长期的大脑供血不足,大脑皮层的神经元因为缺氧而受损。

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扫描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脑前额皮层灰质区的血流量在50岁左右开始减少,而前额叶(如图1-14所示)掌管人类最主要的特征——智力中枢,此处供血量的不足会影响它在记忆方面的贡献,是“老了,记不住了”的罪魁祸首之一。

图1-14 大脑的额叶区

同时,一些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细胞制造能量的速度会有所下降,皮层的脑细胞数量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这些变化多多少少都会影响人对事物的存贮和记忆。

不可避免的是,随着年龄增长,生活中的杂事越来越多,专注于记忆的时间越来越少,与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突触久久得不到激活,渐渐地,它们的灵敏度也会降低。

因此,老之将至时,前额叶的集中能力降低,营养供应不足,想记住的事并不能立刻被读入相应的脑区,同时由于与记忆相关的神经元突触灵敏度降低,也不容易形成一个记忆回路。既然什么都记不住,那么回忆这一行为也就不能按预期完成。

这,就是健忘的实际情况。

你可能会觉得沮丧,信息技术界的常识是,硬件的耗损虽无法改变,若软件强大,很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1000万册图书贮存量的大脑并不会因此而导致智力明显滑坡,或是将来发展成为阿尔茨海默病。因为决定记忆力的不是脑细胞的数量,而是突触连接的质量和效率!这一点完全可以由人自己把握,大脑越用越灵活!饮食、运动、游戏、读书、社交、工作等,都是锻炼记忆力的方式。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用得越多,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就会越活跃。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对从秦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后的3088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寿命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他们的平均寿命为65.58岁,高于同时代的普通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真正应该关心的不是大脑的重量、体积,或者是还剩多少神经元。如果有必要的话,应该想一想要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或加强大脑的功能。

世间总是一物降一物,招招相扣环,保护大脑的妙招,稍后娓娓谈。

给健忘支招

不知道是否因为人类从海里而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证明,鱼类,特别是深海鱼,能给人带来无法言喻的能量——松弛神经、减轻压力、缓解疼痛、提高智力等。还有一些科学研究证实,深海鱼能启动脑波的α节律——潜意识、灵感、想象、创作和长期记忆力的节律。

法国国立脑衰老预防研究所证实,深海鱼油可以安定人的情绪并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患者在服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有效改善记忆力。

他们招募了一批记忆力有衰退趋势的志愿者——分为两组,服用深海鱼油的试验组和不服用深海鱼油的对照组,来观察深海鱼油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试验进行了60天,结果发现服用深海鱼油那组志愿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记忆力都比不服用深海鱼油的对照组好。

除了深海鱼油,富含乙酰胆碱(如鸡蛋、豆类)的食物也是记忆力的后备军,当你感到健忘疲惫的时候,记得备一道盛宴来恩宠记忆!

和记忆有关的二三事

你也许会以为健忘和失忆只是记忆力衰退的程度不同,反正都是记不住。然而,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健忘往往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记忆能力的下降——对短、近期的事情记不住,但一经提醒就能想起,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并没有器质性或功能性的病变。

而失忆就不同了。

失忆是指突然间失去某段记忆,一般是短期或长期记忆,它往往伴随着大脑的器质性损害和记忆功能的丧失,常常由记忆相关脑区,如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或前额叶的相关脑区(如图1-15所示)的病变引起。

图1-15 大脑的海马区

不得不承认,“失忆”是导演和编剧的偏好之一,众多影视剧如《初恋五十次》《我的失忆女友》《失忆界女王》等,常常将失忆与凄美的爱情联系在一起,人们在婉转延绵的剧情中美化了失忆,其实失忆本身没那么神秘美丽。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失忆的患者——H.M的故事。

多年前,美国有一名青年H.M因重度脑损伤而导致癫痫,随着年龄的增长,癫痫的症状越来越重,最终导致每7天就会出现1次严重的大发作和10次暂时性的意识丧失。

在H.M快30岁时,他的基本生理功能仍处于失调状态,绝望的家人求助于神经外科医生威廉·史高维尔。威廉给他做了一个手术,切除了大脑内侧颞叶的内表面(海马周边大范围)。这个实验性质的手术对治疗H.M的癫痫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手术也给他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记忆丧失。

自从手术完成的那一天开始,H.M就失去了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的能力,他在与人会面后,若再次见面,完全记不得在一两个小时前,他们竟然彼此见过面!

生活中的过客,永远是陌生人。

然而,在其他方面,他看起来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既能看报,也能与人交谈,只是他不记得曾看过的报纸,与他人交谈的事和人。甚至到最后,他连镜子里的自己也不认识了。

“失忆”让他的生活彻底成了片段!

失忆也并非完全不可恢复,科学证明某些由脑区损伤或病变(出血等)引起的失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的好转而让人重获记忆。

杰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本来是一位出色的雷达技术员,而一次意外事故改变了一切。多年前,一根长长的篱笆正好从他的鼻孔深深地插入大脑。这次外伤破坏了一小簇叫做丘脑的神经元,从此,杰克失去了事故前两年的记忆,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出生,也记不得父母的名字。

让医生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杰克逐渐恢复了缺失的记忆!到最后,他几乎记起了所有的事情。

记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深奥复杂又充满变数。

根据H.M和杰克等患者的大脑症状,科学家们开始找到与记忆相关的脑区,比如将短期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关键脑区——海马;对记忆的记录和恢复起作用的脑区——丘脑。

但是失忆是一件比健忘更复杂的事,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结果来解开失忆之谜。

吃,可以帮助提升记忆力

记忆力遭受损害的原因之一就是神经递质系统发生紊乱。

从某种程度来说,记忆力衰退和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

“记忆力衰退”往往是早老性痴呆的初发症状。当一个人开始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记性越来越差的时候,往往是大脑衰退的开始,而这些症状的缘由,往往是神经递质系统的紊乱。欧洲每年有约100万人被诊断为记忆力衰退,其中有40万人被进一步诊断为痴呆。中国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

很多人认为“年龄”是记忆力衰退的元凶,然而,大量的研究指出,乙酰胆碱1[4]这种神经递质在记忆力的形成与维持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当乙酰胆碱水平降低、B族维生素摄入过少和脂肪酸的不当摄入,以及自由基2[5]的侵害才是导致记忆力降低、大脑衰退的真正原因。

对于记忆衰退,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最简便的选择是食物。

人们每天吃的食物会影响他们的记忆力,保持和提高大脑中乙酰胆碱的含量,是解决记忆力下降的根本途径。

美国医生伍特曼发现,若给老年人吃富含胆碱的食品,有明显的防止记忆衰退的作用。

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科学家也相继进行了研究,一致认为只要摄入足够的胆碱类食物,就能避免60岁左右的老年人记忆力发生衰退。

自然界很慷慨,他把“乙酰胆碱”以胆碱的状态富含于蛋(特别是蛋黄)、豆类、蜂王浆、鱼等食物中。

除了保证乙酰胆碱的充分摄入,B族维生素对维持神经系统的活性,提升记忆力也很有帮助。身体需要B族维生素来生成非常有用的两种物质——“超级抗氧化剂”谷胱甘肽和“记忆分子”S-腺苷基蛋氨酸,以此来防止神经元老化和提高记忆水平。

B族维生素蕴藏在五谷杂粮(如糙米、全麦面包)、蔬果(如青菜、香蕉)和豆类、种子类食物(蚕豆、葵花瓜子等)中,肉、鱼、蛋等高胆碱食物也富含维生素B12

必须要提的是,过多的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白面包、通心粉、白米饭和大多数的加工食品)只能提供极少的营养物质,却能在消化过程中耗尽B族维生素!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由于饱和脂肪酸(如动物脂肪等)的过量摄入,橄榄油是比较不错的替代选择。

吃中含智慧,会吃才能吃出“记忆”来!

气味帮助你在深度睡眠中巩固记忆

你可知道,气味也可以提高你的记忆力,在学习、工作和睡眠的房间放入同一种自然的香味,你会记得更牢。

睡眠由两种完全不同的状态组成:一种是快波睡眠,这时眼睛会不停地转动,大脑非常活跃,大多数梦境都出现在这个时期。另一种是慢波睡眠,深度睡眠(即“黄金睡眠”)就在此时期。

德国的研究人员发现,给深度睡眠中的人以气味刺激暗示,可以巩固他们白天获得的新记忆。

科学家比约登·拉舍及其合作者在实验中给研究对象安排任务,让他们在一间有玫瑰味道的房间里,记住东西摆放的位置。

同一天夜里,其中一批受试者们在有玫瑰气味的房间入睡,另一批受试者在正常房间睡眠。结果第二天发现,闻着花香入睡的记忆力明显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位置记忆任务。

想成为一个记忆高手么?试试把玫瑰带进屋里。

“想”的威力,超乎你想象

很多人认为“心想事成”只是句祝福语而已,你可知道“心想事成”的科学道理?

首先,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马戏明星——吉姆·罗斯,他能用舌头钩住重物,用乳头吊铁,即使把自己的脸压在碎玻璃上,依然神采飞扬。你也许会问:他不会感觉到痛吗?其实他和我们一样,如果突然摔倒或被椅子撞到,也会感觉到疼痛。那他为什么在进行马术表演时,即使受到那么强的伤害,也不会感觉到疼痛呢?秘诀只有一个,就是他会想。

他说在表演时,就想“我想去的是一个很棒的温水游泳池,而且我喜欢水正好到我的颈部,每件事情都感觉那么好,每件事情已经很好,很温暖、很放松。我一点也不疼,一点也不疼,我在最舒适的地方”。

你可能会觉得好笑,这样想想就可以么?

是的,这样想就可以。研究证明,“想”也会在体内产生物质——主要有多巴胺(爱情的“毒药”)、β-内啡肽、脑磷酸、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

而吉姆·罗斯这样正向积极地去面对他的“痛苦”表演,去想自己的表演多么的美妙,会促使大脑产生相关的快乐递质,其中最强的一种是“β-内啡肽”,β-内啡肽也被称为“脑内吗啡”,与多巴胺、脑啡肽一起被称为“脑内麻醉剂”,有极强的镇痛作用,它的镇痛效力是吗啡的5~6倍。正是这些“脑内吗啡”让吉姆在表演过程中感觉不到疼。

每个人开心微笑、舒畅积极时都会产生快乐递质,但也有个体差异。吉姆产生的快乐物质比一般人多很多,所以他能抵得住身体上的巨大痛苦。不同心态所对应的不同化学物质,如图1-16所示。

图1-16 不同心态所对应的不同化学物质

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中的内啡肽会增多,而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幸福程度。内啡肽是脑垂体中的一种内生肽,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与吗啡、阿片一样的快感,等同于天然的止痛剂,帮助人保持年轻快乐的状态,因此它被称为“快乐激素”或“年轻激素”。而正面的思考、跑步、健身操、打球等运动都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让人心情舒畅。

所以,“心态决定命运”是有其理论基础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笑看风轻云淡的状态有利于β-内啡肽快乐物质等释放,它能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祛除“烦恼魔”,把“坏事”变成“好事”。

压抑负面的情绪和在充满压力的紧张气氛下生活会加速老化,这种生活状态会刺激大脑产生“毒药”——去甲肾上腺素,它会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这些物理性变化对身体不利,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损伤遗传因子,让人衰老加速,变得更容易生病。这就是坏心情会诱发疾病的原因。

人们常常认为自己所见的就是事实。其实,一个人所见的,大部分是“想”出来的,你的思维决定你的世界。

“想”不仅塑造人们看到的,决定人们如何理解世界,还塑造人们如何在其中行动。

想,可以改变人体内的物质;想,可以改变人的生活。

“心想事成”的威力,比你想象中的要大得多。

撇开所有思维的限制,大胆地去想那些能让你眉开眼笑的事吧!

想出来的“痛”

科学家们做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试验,如果只是想想“痛”,会真的痛么?

他们通过脑成像技术发现,受试者只要想象一个与疼痛相关的行为,跟疼痛与恐惧等情绪相关的脑区就会立即被激活,同时,整个人的肌张力也会增大,想要急切逃跑,去躲避他自个儿想出来的“痛”。这些反应和人们身临痛境的状态几乎一致,原来,真可以想“痛”就能痛!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吗

语言是不是人类特有的?这是一个现在都存在争议的问题。有些人认为语言这一富有创造性的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那么,让鹦鹉——亚历克斯来给你讲一个故事,至于语言是不是人类特有的,留给你们自己去判断。

语言是人脑最高功能之一,大脑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影响语言功能,而多学一种语言能促进大脑的发育。

语言多半产生于左脑,因而左脑的脑损伤——比如由于严重的中风或者外伤——就可能导致无法理解口头语言、失去阅读能力,甚至完全失去语言能力。人的语言中枢分工极为精细,阅读、理解、说话、书写都由不同的脑区掌管。有一些中风偏瘫的人,行动不便并且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但是他们的发音声器官完整无损、功能正常,并且可以阅读、理解和书写。这往往是左额叶部位的布洛卡区病变所致。还有一部分人中风后可以说话,但是说话不知所云、词不达意或者语义重复,比如,让他指出苹果在哪里,他可以说出“苹果”但是却指向其他物体。这部分人谈吐自由,但他们所说的话已经没有意义。这部分人主要是大脑颞叶颞上回的语言活动区出现病变。

除了人有这么全能而精密的语言中枢,可以熟练掌握使用数万个词语外,动物能说话么?

如今,大家都知道灵长类动物(动物界最高等的族群,跟人的关系最亲近),猴子和猩猩可以用各种声音、手势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恐惧、警告敌人和声明领地等。而对于非灵长类动物,特别是经常被称为“鸟脑瓜”的鸟类来说,很多人认为它们最多只会呱呱乱叫,根本不大可能传达明确的语言信息。

亚历克斯的出现,书写了鸟类语言新的历史。

鹦鹉会“说话”,这是众所周知的。多数科学家认为,鹦鹉和其他鸟儿的学舌,是一种模仿,仿佛是没有头脑的“应声虫”。它既不懂人类语言的含义,也不可能运用这些语言。

亚历克斯的出现,改写了人们对鹦鹉认知的历史。

1978年,28岁的鸟类研究者艾琳·佩珀伯格博士买来了一只非洲鹦鹉——亚历克斯(性别:雄性;年龄:1岁;籍贯:非洲)。

她对亚历克斯进行了悉心而严格的训练,在教亚历克斯学语言的时候,佩珀伯格博士和工作人员在鹦鹉面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担任“教练”,一个充当“学生”,通过对话来进行教育。“教练”拿着一件东西,耐心地教导“学生”辨认、朗读。这时候,亚历克斯则会在一旁自然而然地跟着一起朗读,这种对话扮演会持续到亚历克斯能正确地辨认、朗读为止。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训练,亚历克斯已经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说出纸、木片、钥匙、皮革等20多种东西的名称,还能分辨红、绿、蓝、灰和黄5种颜色,并能数5以下的数。

甚至到后来,它能和佩珀伯格博士进行这样的对话:

佩珀伯格博士(简称佩)说:“晚安。”

亚历克斯(简称亚)说:“你真好,我爱你。”

佩:“我也爱你!”

亚:“你明天能来么?”

佩:“当然,我明天会来的。”

经过多年的训练,亚历克斯拥有了150个单词的词汇量,知道50种物体的名字,还能描述它们的颜色、形状以及构成材料。

《卫报》评论亚历克斯“智商超过美国总统平均水平”,尽管有点夸张,但这也正说明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或许,鹦鹉的主人艾琳·佩珀伯格博士的评价比较有依据,她说,它具有“2岁孩童的情商”和“5岁孩童的智商”。

这对动物来说,已是一个奇迹。

【专栏】性格是由脑决定的

前行,总需要有人付出,有人付出智慧,有人付出汗水,有人付出生命。

有的人时常自责:“我这样的性格太不好了!”可是自责之后,性格还是没有变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倾向,这就是一个人的性格。

人的性格被看做是无法改变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性格是先天因素还是环境条件影响造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复杂,但有一点毋庸置疑,这就是人的性格与大脑构造有直接的关联。

研究发现,人的性格与大脑构造相关,大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性格。英美的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通过对85个人的大脑进行扫描,观察、测量大脑各个区域的形状和大小,然后进行性格分类,最终划分出四种类型:猎奇性格、回避性格、依赖性格和持久性格。猎奇性格的人胆量大,其眼眶上方的大脑区域比其他人大。大脑眶额皮层和枕骨后的区域脑组织比较少的人,做事比较容易回避。大脑额叶皮质纹状体区多的人性格比较孤僻,这一区域的组织比一般人的少,很容易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一些因手术切除部分脑组织或者外伤导致的大脑损伤,人的性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下面我们看一下盖奇的故事,他在脑部受伤痊愈之后,与之前判若两人。

盖奇的故事

1848年,盖奇才25岁,是美国佛蒙特州铁路工地上的一个优秀领班,做着一份危险性很高的工作——爆破岩石,这份工作要求人高度专注,就如同高空作业(高楼建筑、电缆搭建……)时不容疏忽一样。

可是,有一天,他在工作中走神了——转过头和新来的工友聊天。这时,意外发生了,一颗火星点燃了炸药。当时他的头正歪向一边,提前引爆的甘油炸药使他手中的铁棍从颧骨下面进入,从眉骨上方出去。一根1米长、6公斤重的铁棍正好从盖奇的左眼下插进他的头中。

幸运的是,他居然活了下来。

依然可以说话、走路,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但,他的性格却与从前判若两人。

他本是一个出色的领班,个性平和、精明能干、体贴周到又充满活力。事故发生后,他变得粗暴无礼、毫无耐心、倔强顽固、傲慢且反复无常。

他的主治医生这样描述他受伤后的变化:“他时常用最粗野的语言(这不是他以前的习惯),傲慢而放纵,他对同事并没有什么不满,但当他与他们的相处遇到矛盾时,他没有耐心进行沟通或劝告。他变得十分固执,而且反复无常和犹豫不决,他制订了未来实施的很多计划,这些计划一制订就被放弃了,然后又开始制订其他在他看来更可行的计划……他的心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的亲人和朋友都肯定地说,‘他不再是从前的盖奇了’。”

几年之后,由于性格原因,他丢掉了工作,家庭破裂,健康状态恶化,并于1860年癫痫发作,在抽搐与深度昏迷中去世。

后续故事

盖奇的颅骨和那根铁棒目前保存在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沃伦医学博物馆里。

美国神经学家达马西奥重建了盖奇头颅的三维立体模型,确定盖奇大脑的腹内侧前额叶被完全损坏,这部分对人的决策行为至关重要。这也是导致盖奇性格大变的“幕后推手”,如图1-17所示。

图1-17 大脑前额叶皮层及盖奇大脑破坏立体图

盖奇书写了“腹内侧前额叶”的生命,让人们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性格是由脑决定的。历史上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他们对大脑的认识大部分来自于对中风、意外和其他不幸个案的研究。

那些大脑受到损害的人们,用自己的生命推动了脑科学的进展。

请向这些人,致敬!

【注释】

[1]颅相学是第一个广为人知的大脑理论,它认为人的智力形态与心理特质能够根据头颅形状来确定。

[2]大脑的可塑性是指神经元之间的联络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经验积累、习惯性行为等来改变,简单地说,就是大脑可以被改变的性质。

[3]海马区是记忆和学习的功能中心,通常也是阿尔茨海默病侵害的主要靶点。

[4]乙酰胆碱是由“胆碱”经“胆碱乙酰化酶”合成而得,它是一种记忆力的关键神经递质,对记忆力十分关键。乙酰胆碱含量的降低与记忆力的衰退成正比关系,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乙酰胆碱量往往只占正常时的70%~80%。

[5]自由基,机体氧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害机体的组织和细胞,进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