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明秀园:壮文诞生的广西文化名胜

明秀园:壮文诞生的广西文化名胜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武鸣明秀园>>>壮文的诞生地位于武鸣县城区西侧的明秀园,与其姊妹园——春霞园和秋暇园,曾并称为广西古典三大名园。明秀园三面环水,呈葫芦状半岛,总面积2.8万平方米。民国初年陆荣廷购得,更名明秀园。明秀园最少经历了180年的风雨。《武鸣风景名胜》一书记述:明秀园原为西门外蒙家荒地,荆棘丛生,老虎出没。明秀园记录了陆荣廷成于武力、败于武力的历史。

明秀园:壮文诞生的广西文化名胜

武鸣明秀园>>>壮文的诞生地

位于武鸣县城区西侧的明秀园,与其姊妹园——春霞园和秋暇园,曾并称为广西古典三大名园。明秀园三面环水,呈葫芦状半岛,总面积2.8万平方米。进园路边的石碑上记录着明秀园的历史碑文上写着:明秀园,原名富春园,清嘉庆年间举人梁生杞所建。民国初年陆荣廷购得,更名明秀园。

明秀园古木参天,浓荫蔽日,林下遍布奇形怪状的小石峰,古亭、屋宇掩映万绿丛中。奇花异草、争妍斗丽,江河玉带,绕园东流。

明秀园最少经历了180年的风雨。《武鸣风景名胜》一书记述:明秀园原为西门外蒙家荒地,荆棘丛生,老虎出没。180年前,举人梁生杞在河南任知县20年,告老还乡后开荒建园,在园中广种荔枝、龙眼、扁桃果树,使之成为真正的花果园。到了他的孙子梁流廷,由于兵荒马乱,园林失修,于是卖给了当年的“耀武大将军”陆荣廷。

据史料记载,陆荣廷购得此园后,炸石开路,加筑围墙,广建祠宇、楼阁、凉亭,造洞开塘,修匾题书,使之成为当时的广西三大名园之一:参天树木齐星斗,拔地楼台绕蕙兰。当年陆荣廷就在这里调兵遣将,在亭台楼阁间迎来送往。后来叱咤中国政坛的风云人物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主要人物,当年作为连长排长之类的下级军官,也曾到此参加会议。

1921年,两广军阀大战中,广东军阀陈炯明的部队攻入明秀园,将园中的亭台楼阁大半焚毁,仅留下了别有洞天和荷风移两亭。

明秀园记录了陆荣廷成于武力、败于武力的历史。陆荣廷16岁凭武力“反清复明”,20岁率领部下在中越边境以打劫法国人为生。31岁带着自己的部下接受清朝廷的招安,先是镇压孙中山镇南关起义,后与孙中山联手通电讨袁,最后在两广军阀的弱肉强食中败下阵来。1921年,明秀园被毁后,陆荣廷通电下野,势力衰落,再也没能重修明秀园。

明秀园的近两百年历史,先后经历了多次战争的洗礼,同时也记载着诸多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www.xing528.com)

民国初期,胡汉民章太炎国民党要员和梁启超等人曾到园中与陆荣廷商议讨袁大事。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在园中设立国民政府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部;上世纪50年代,以北京大学袁家骅教授带领的专家组创制拼音壮文,明秀园成为创制壮文的办公室驻地,建有援助创制壮文的苏联东方语言专家居住的苏式建筑的“专家楼”;以后,朱德郭沫若等视察武鸣时也曾入园观赏……

进得明秀园的大门,右边是个一堵矮墙圈起的小院子,院子里那栋两层楼房,就是文虎楼。1937年,武鸣县城厢乡的群众出力,用爱国华侨胡文虎、胡文豹兄弟捐赠的善款在院内建起了城厢中心国民基础学校,这栋砖木结构的楼房,就是当年的教学楼。在校园的矮墙上保留着一块石碑,这是当时国民党梁翰嵩在修缮明秀园时铭刻的,上面的一行隶书“26年胡文虎胡文豹捐资建筑”为梁翰嵩所书。

1939年,学校大部分建筑被日军炸毁。1941年,在原址上再次设立了鸣山私立初级中学。那些或贫穷或富裕的学生可以进出明秀园,有的后来竟然考上了大学。

明秀园的东南面,沿着武鸣河,建有两栋别具俄罗斯风格的小屋,它就是人们常说的“专家楼”。1954年北京大学袁家骅教授率专家组,与苏联的专家一起在这里为壮族创建拼音壮文,是创制壮文的办公室驻地,我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从此结束了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历史。

(王少俊等/文)

武鸣明秀园的壮文办公室“专家楼”是20世纪50年代专家创制壮文之地 (陈黎明/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