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脑超载时代:慢思考引领情绪奇妙组合

大脑超载时代:慢思考引领情绪奇妙组合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情况下,事情就很清楚了:“可怕”属于一种情绪。有的情绪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奇妙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事件序列如下:情况出现→反射脑无意识的情绪反应→身体脑指挥身体行动→行为→评判→有意识的情绪从另一方面来说,情绪常常是由我们对情况的思考引发的。行为、情感和身体反应之所以会表现得不同,是因为你对情况的评判有所区别。

大脑超载时代:慢思考引领情绪奇妙组合

情绪对我们的思考脑有着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还将看到,情绪还会直接影响行为。从“情绪”这个词的拉丁起源和法语词中,我们已经可以一瞥端倪:emotion的拉丁词源是e-movere,意思是“行动、演示”,而法语中的情绪一词émouvoir意指“激起、煽动”。情绪不光会让思想染上特定的色彩,迫使我们走向某个特定的思路,实际上,强烈的情绪甚至可以彻底蒙蔽我们的思考脑。如果遇到生死攸关的紧急事件,荒原上的人类祖先需要以闪电般的速度采取行动,在这样的时刻,他们不需要思考脑的干扰,因为实在太慢了,所以情绪的这一特质非常有用。但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把大脑烧成一片空白的情绪常常会带来麻烦。

现在,精妙的神经成像技术正在为情绪研究领域带来一场革命。通过先进的脑部扫描仪,研究者可以实时看到大脑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在情绪研究的多个领域,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带来了激烈的争议,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最基本的问题:情绪的本质是什么;情绪、感觉心情情感,这几种十分相似的东西到底有何区别,又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的;这些东西如何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会产生拥有情绪反应全部特征的反应,但我们自己却对此一无所觉。

比如,在精密的神经成像技术出现之前,科学家会给受试者观看可怕或是快乐的图片,并询问他们观看前后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测量受试者血压心率和皮肤导电性的变化,希望借此衡量受试者的情绪激发水平。总的来说,这类实验的数据基本依靠受试者的自我报告。但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请想象一下,我给受试者看一张非常可怕的图片,他的身体出现典型的焦虑反应。这时候我们可以在脑部扫描仪上看到,负责处理害怕事件的脑部区域处于活跃状态。然后我再询问受试者的感觉,他回答说:“真的很可怕。”在这种情况下,事情就很清楚了:“可怕”属于一种情绪。

再想象一下,我们把这个实验重复一遍,唯一的区别在于,出示可怕图片的时间非常短暂,受试者甚至没有机会意识到自己究竟看到了什么。这时候再询问他的感觉,他会回答“还不错啊,和1分钟之前没什么区别”,但他的身体和大脑都会出现和之前一模一样的反应。所以,他的反射脑在看到图片时立即就做出了反应,无论他自己是否意识到了图片内容。如果我们同意,两次实验中受试者的反应都属于情绪反应,那我们就必须接受:在第二次实验中,受试者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所以,有一些情绪是无法通过问卷和访问来研究的。

对本书而言,这些发现的重要之处在于:影响思考脑的不光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些情绪,还有无意识的情绪反应和反射脑的快捷通道。一般而言,强烈的情绪倾向于绕过思考脑,驱使我们偏离原先的目标,屈从于实时的刺激,导致选择性专注和自发的、肤浅的、诱导式的反应。如果需要闪电般的反应速度,这样的机制非常完美;但若是稍加思考就能做出好得多的选择、决策和反应,这个机制就很糟糕了。

有的情绪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奇妙组合。如前所述,无意识的反射脑速度很快,有意识的思考脑速度很慢,由此导致了一幅常见的图景:某个特定情况首先激发大脑的快速情绪反应,继而激发整个身体(例如心跳加快、血流加速、颤抖、肌肉紧张);与此同时,速度较慢的思考脑察觉到这些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延迟以后,它将这些反应定义为一种情绪,比如说愤怒。在很多情况下,思考脑的速度其实并不慢,甚至足以激发反射脑的原始反应;如果经过持续的教育和多次的经历,让我们的大脑形成后天软性的快速通道,帮助我们调节、控制或包容情绪反应及行为,思考脑主宰情绪反应的情况就更常见了。就像“疯子的护栏”中所说,我们的思考脑需要能量,而且很容易疲倦。因此,一整个白天,思考脑调节情绪的能力不断磨损衰退,结果到了晚上,永不疲惫的反射脑就占了上风,而由它掌管的侵略、焦虑之类较野蛮的情绪就变得更加明显,尤其是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

情绪不光会带来不可控的生理性反应,甚至能让你无意识地做出一些行为。比如说,一位越战老兵出门散步时听见背后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瞬息之间他立即转身,敲晕了背后那个人。前来接受心理辅导时,他告诉我“那声音吓得我魂都飞了”。但事实上,比起闪电般的动作激发和行动来,害怕和焦虑的感觉来得很晚。战争中反复出现的高强度焦虑已经让他的脑子里产生了后天的快速通道,的声音代表着生命危险,于是反射脑迅速采取行动,思考脑根本来不及阻止它。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事件序列如下:

情况出现→反射脑无意识的情绪反应→身体脑指挥身体行动→行为→评判→有意识的情绪

从另一方面来说,情绪常常是由我们对情况的思考引发的。面对同一件事,某个人可能压力倍增,而另一个人或许觉得非常有趣!同样是吊着一根极细的绳子在万丈深渊上空晃荡,有人觉得是享受,也有人吓得要死。行为、情感和身体反应之所以会表现得不同,是因为你对情况的评判有所区别。如果你认为老板的意见过于严厉且不公平,是一种挑衅,完全出自暴发户的自命不凡,那么你很可能感觉到愤怒,于是你的心跳开始加快,血压上升,接下来你可能对他表现出敌意。愤怒的产生甚至不需要你的老板在场,很可能是他发表意见片刻之后,你想到刚才那几句话的真实含义,或者向配偶解释这件事,于是你无名火起。而在几个月后,你在无意间再次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怒火也可能卷土重来。

要是你能以更富同情心的角度去看待老板的意见,比如说,把它视作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的正常反应,那么你的感觉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压力水平会降低甚至消失,你的行为也会截然不同,比如说,你可能表现出支持的一面。

真正进入角色的好演员能感受到角色本身的情绪。就算是我这样的坏演员也能有不错的发挥,比如说,小时候我曾扮演过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听到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唱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没有妈妈的孩子”时,尽管我个人从未经历过类似的情况,有时候我仍会感同身受地代入那个角色,做出角色的行为,而泪水也会溢满我的眼眶。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事件序列如下:

情况出现→评判→情绪→身体脑指挥身体行动→行为(www.xing528.com)

思想带来情绪,继而引发生理性反应和行为,这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念。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为数不少的研究,不仅如此,基于这个理念,人们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最开始,学术界利用这种方法来治疗慢性抑郁。这套疗法的核心理念是,人们之所以感到抑郁,是因为他们习惯性地产生让自己情绪低落的想法。因此,治疗师帮助病人发现这些想法,然后用更加理性、不会导致情绪低落的想法去替代原来那些,结果病人的抑郁的确得到了改善。

看看刚才那两张流程图。当然,这是极度简化的模型,事实上思想与情绪的互动比这复杂得多。现在我们把这个过程描述成线性的,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这是个双向的过程,思想与情绪会互相反馈,形成循环。比如说,我们感觉到的生理性反应可能影响内心对情况的评估和解释。行为也会有类似的影响:高调表现出愤怒的情感会进一步助长怒火,而若是抑制自己的生理性反应,比如说服用降低血压和脉搏的药物,那么情绪也会被抑制。

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情绪也可能结合起来,这让我们有机会建立新的后天情绪捷径、抑制无意识的反应,从而改变已经形成的习惯性情绪反应。比如说,作为一位心理治疗师,我年轻时曾接待过一对夫妻客户,他们总是吵架,有时候甚至拳脚相见,我告诉这对夫妻,这是他们表达爱意的唯一方式,因为他们太害怕除此以外的亲密行为。然后我告诉他们,下一次战争爆发之前,他们应该互相赠送一毛钱作为象征性的礼物,借此提醒彼此的爱意。当然,这种全新的解释彻底改变了局面,两人对局面的评估自然也就变了。起初,这对夫妻的特定行为仍会激发和以前相同的生理性反应,但是这样的反应却不再引起争吵,因为它们背后的意味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很多管理者和专业人士容易忽略甚至嘲弄情绪,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尤其是那些大男子主义严重的男性更易出现这种行为,这是各个组织面临的严峻挑战。忽略情绪对雇员的智力生产力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因为情绪同时扮演着发动机刹车的角色。如果你能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绪,这将极大地改变你的职业道路和你手头的项目。这些情绪包括热情、渴望、信心、愉悦、承诺、骄傲、勇气、归属感、自主权、感染力、爱、信任、果断、忠诚、被尊重感、利他主义、共情、企业家精神和追求变革的意愿。

你还应该学习如何处理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愤怒、恐惧、焦虑、无力感、冷漠、敌意、憎恨、悲伤、对抗、不满、怨恨、孤立、不信任和逃避风险。你应该学会辨认、尊重、改变和安抚这些感受,最终将它们变成积极向上的情绪。只有做到这一点,你才算成功掌握了最能影响人类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

忽略情绪很不好,因为它会严重影响你的思考脑。如果你对情绪完全视而不见,那么你就无法对它们进行思考,自然也谈不上学习、了解和掌控。你会被直觉摆布,永远意识不到控制你的其实是强大的情绪性反射,和其他所有反射一样,在没有时间或资源进行深入分析的时候,它让我们得以做出快速、直觉性的决策。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性反射都非常原始,所以很可能让你犯下大错。要避免错误的情绪反应,首先,你最好断掉网络,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花点时间和他人进行深入的谈话,显然,最好的谈话对象是那些人生经验与你完全不同的人,他们受到的情绪影响也会和你截然不同,因此可以为你提供另一个角度的看法和意见。

过去十年来,科学家尤其关注共情作用。共情也是一种情绪性的捷径,它之所以饱受关注,是因为人们在大脑中发现了所谓的“镜像神经元”。1995年,贾科莫·瑞佐拉提教授(Giacomo Rizzolatti)和莱昂纳多·福加西(Leonardo Fogassi)将微型电极植入猴子的大脑,借此测量控制猴子肢体运动脑细胞活动情况。他们记录了猴子捡起花生时的脑部电活动,后来又在无意中发现,当这只猴子看见另一只同伴捡起花生时,它脑子里相同的细胞再次活跃起来,虽然在那一刻,它自己完全没有动弹。这只实验猴子的脑细胞像镜子一样忠实复制了捡花生那只猴子的脑细胞活跃情况,哪怕是听到其他猴子捏碎花生的声音,它脑子里负责这个动作的细胞也会被激发。研究者将这些细胞命名为“镜像细胞”,又叫“镜像神经元”。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发现。以前人们认为,在大脑里,负责动作执行的区域与负责观察的区域界限分明;而现在人们发现,脑子里负责动作计划和执行的区域同样负责感知,反之亦然!

研究者还发现,这种知觉与行动执行之间的奇妙关系同样存在于人类身上。两位研究者写道:“一个人如何理解他人的行为,目前还存在多种解释;但是我们推断,只有镜像机制才能让我们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人的举动,观察者才能从亲历者的角度体会别人的行为动机和意图。”

科学家还发现,在人类身上,会激发镜像细胞的不光是动作,还有面部表情和语言。一把抓起杯子还是小心翼翼地用拇指和食指捏起杯子,激发的细胞是不同的;捧起空杯子或是装满了茶的杯子,激发的细胞也不相同。

人类从幼年开始就是模仿的大师,模仿能力也是快速的社会学习能力的根基。现在我们开始理解,模仿的确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因为当我们看到其他人的行为时,我们自己脑子里负责这个行为的神经元也会被激发。镜像神经元的存在同样有助于理解年龄很小的幼儿是如何开始模仿的,以及他们为什么只会模仿和自己相似的人做出的举动。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一点显而易见:如果你观察的对象与自己毫无相似之处,那么镜像细胞就没那么活跃,因此,这条捷径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帮助我们区分哪些人与我们相似,而哪些人和我们完全不同。

最新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可能影响共情能力的发育,因为面部表情也会激发镜像反射,而且这些细胞似乎还能考虑到动作的意图,进而推断人的意图。镜像细胞帮助我们“读懂人心”。科学家早已发现了模仿效应,人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模仿彼此的非语言性行为,从而不由自主地趋同,镜像细胞或许也能解释这一现象为何存在。

无论如何,共情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另一个影响我们行为的快速通道,尽管我们自己或许一无所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