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陕西戏剧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孙豹隐文集分享创作成果

陕西戏剧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孙豹隐文集分享创作成果

时间:2023-12-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放言陕西戏剧艺术大发展大繁荣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的戏剧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摘取了许多炫目耀眼的艺术大奖。这里,笔者以置身文艺评论多年的艺术实践和长期从事戏剧艺术管理工作的双重视点及交叉角度,倾吐一些拙见,坦陈几条建议,希冀能为推动陕西戏剧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略尽绵薄之力。

陕西戏剧艺术大发展大繁荣,孙豹隐文集分享创作成果

放言陕西戏剧艺术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陕西的戏剧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摘取了许多炫目耀眼的艺术大奖。总体而言,成绩喜人、骄人、有目共睹。然而,倘若站在努力促进陕西由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的高度来看问题,从纵横两条线交叉坐标的大视野加以审视(纵向回眸陕西戏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绽放的辉煌;横向扫描当今兄弟省市戏剧创作异彩纷呈的累累硕果),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陕西戏剧艺术同应当拥有的地位、可能达到的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凸显着不少的薄弱环节。具体说来,一是作为我省艺术创作的重头戏,戏剧创作仍面临不少困难。专业戏剧表演团体的处境仍不容乐观,艺术创作、生产、营销管理体制滞后于形势发展,缺乏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那种“不演不赔、少演少赔、多演多赔”的局面还未能从根本上改观。部分县级剧团生存艰难,一些稀有剧种濒临消亡的危险。尤其是艺术精品的创作、生产,尚缺乏扛鼎之作,积累也称不上厚实,后劲还不是很足。二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创作思想上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困惑。有的剧作者深入生活的热情不是很高,热衷于凭灵感、玩技巧来编织剧本,往往从故纸堆里拣拾素材,闭门造车。这样产生的作品,缺乏新颖的原创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有的作者受“题材决定论”的影响,对“主旋律”的理解过于狭隘,习惯于跑马占荒式抢占一些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只注重“写什么”,不注重“怎么写”,缺少独特的艺术视角和表现能力,这样的作品缺乏艺术品位,其肤浅雷同也就难免了。有的作者写“英模戏”,不注意从戏剧创作的本体规律出发,只是简单地堆砌事件,鲜见戏剧矛盾冲突,缺少人物内在情感的深刻揭示,只求一时轰动的新闻效应,不努力营造感人肺腑的美学价值,把现代戏写成了“现在戏”。这当然无法适应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文化需求,也很难推出理想的时代精品。三是后备人才不足,省、市、县专业剧团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青黄不接乃至“断层”现象。尤其是编、导、舞美及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匮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已经成为制约陕西戏剧艺术进一步繁荣的瓶颈。陕西戏剧艺术如何突破那些薄弱环节,实现大踏步的跨越,步入戏剧天地的峰巅,为早日成就陕西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切思考和热烈探讨的时代大课题。这里,笔者以置身文艺评论多年的艺术实践和长期从事戏剧艺术管理工作的双重视点及交叉角度,倾吐一些拙见,坦陈几条建议,希冀能为推动陕西戏剧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略尽绵薄之力。下面分为几个问题来论述。

一、进一步确立创作立于整个文化艺术工作的龙头地位

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文化发展质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而创作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着一省一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传播。因此,文化建设的战线很长,文化工作的头绪很多,首要任务应当是繁荣艺术生产,促进艺术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拿出优秀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产作品。没有好的作品出现,我们的其他努力都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好的艺术作品出现,就很难雄辩地说明我们在人才培养、文化设施建设、艺术团体的管理、艺术教育、文化职工福利等方面所付诸努力的必要性。我们文化战线的每一个人就说不起话,就会愧对广大人民群众。建国60年来,我们陕西的文化事业之所以能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主要就是因为不断涌现出在全国叫得响的作品和艺术人才,显示了我省在全国文化战线重量级的地位。那么,好的作品和优秀人才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产生的基础又是什么呢?说千道万,源自创作。没有创作繁荣就不可能有艺术精品的出现,没有大量的艺术精品出现,也就推不出我们的优秀人才。所以,可以明确地说,抓好创作,繁荣创作是我们文化艺术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引起各级文化领导干部的充分重视。我们需要切切实实确立创作立于整个文化艺术工作的龙头地位,下大力气抓好创作的基础建设,抓好创作人才的培养,抓好优秀作品的发现和论证工作。在抓好优秀作品的工作中,还有一点需要说清楚,有数量才会有质量,没有一定的数量做基础,优秀作品便很难涌现。因此,在具体抓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抓好那些冒尖的人才和有基础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培养更多的作者队伍,做好基础工作。近年来,一部分创作人员的积极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干扰和挫伤,一些过去写舞台剧的同志转向电视剧创作或投身教育、书画领域。还有的同志干脆搁笔,干起了经商等与文化无关的事情。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研究我们在领导或指导创作上存在哪些不足和失误,研究我们在政策的倾斜上应该重视的一些问题,从而改善我们的工作作风,切实在抓创作方面做好工作。创作这项工作除了个人的努力和献身精神外,还需要具备多种因素。没有一定的天赋、悟性,没有丰富的文化历史知识,没有对戏剧的痴爱和热情,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都很难造就一名优秀的剧作家。所以,要抓好创作工作,首先要抓好我们的创作队伍,想他们之所想,解他们之所难。为了中心工作的落实,我们必须在这方面舍得花力气。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造条件,提高艺术创作人员的思想文化素质

人才是陕西戏剧创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资源,培养人才是繁荣陕西戏剧创作的百年大计。

提高艺术素质,创作艺术精品。集中精力源源不断地创作艺术精品,是繁荣文艺的中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作家、艺术家的毕生追求。当然,一部艺术精品,尤其是作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它的成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但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我认为是要全面提高作家、艺术家自身的综合素质。我们看到的全国第九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就增强了对参赛歌手综合素质的考察,暴露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唱歌的不识五线谱,专业文化工作者不知《红楼梦》的作者,对一些最起码的艺术常识表现出的那种无知令人震惊。举这样的例子,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作家、艺术家就普遍无知到了这种程度,而是说因为艺术素质的制约,影响创作质量上不去的现象的确要引起我们的警觉和足够重视。高尔基说得好:“用白桦木可以作出斧柄,也可以巧妙地刻出美丽的人像来。然而就是斧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很好的,必须懂得材料的质地。”事实的确是这样。譬如,同样面对自己创作的文学剧本,在广泛地征求意见后,有的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就能改上去,一下子上个大台阶;有的作者就不行,一次又一次反复修改,提高的幅度就相应小一些,甚至还有越改越后退的现象。导演也一样,文学剧本被搬上舞台进入二度创作,有的导演就能把剧本阐释得别有洞天,展示得异彩纷呈,有的导演导出来的戏还不如去读文学剧本。从事艺术管理的同志,也有这方面问题,对艺术规律比较熟悉的管理者,同作家、艺术家的想法就容易沟通,决策就比较符合实际;对艺术规律比较陌生的同志,一涉及创作上的具体问题,同作家、艺术家就很难谈得拢,表态和决策有的令人啼笑皆非。因此,要创作艺术精品,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艺术创作队伍和懂行的艺术管理者队伍,这是艺术繁荣的呼唤,更是时代和人民的需要。北京人艺的创作和演出,几十年始终欣欣向荣,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一条就是,他们长期保持了一支学者型的、高素质的编剧、导演和演员队伍。

我们常说,一位好作家、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位思想家,这话千真万确。思想深邃的作家、艺术家才能写出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作品。古今中外,凡是传之久远的作品,首先是思想性强,思想上的含金量高。当然,在具体作品中,思想性是潜藏在人物形象之中的,融化在人物血液之中的,而不是强加在人物身上的外在的东西。提高综合素质,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艺术感受、艺术鉴赏能力。我们的时代是开放的时代,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当然也应具有开放的气魄,不仅了解中国戏曲的发展现状,还要了解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现状。提倡多读点书,不仅读戏剧圈以内的东西,而且还要涉猎旁类的书籍,不仅勤于思考戏剧本身的问题,而且还应多思考戏剧外的问题。有条件的,多观摩各类艺术精品,一时没有条件,认真看看录像也能获得裨益。在这里,顺便提示一下,我们要注意继承我省的艺术创作传统。陕西是戏剧大省,康海、王九思、李十三、范紫东、马健翎等许许多多戏剧大家,他们在广大群众中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当然,我们继承它,不是为了因袭、模仿,而是为了创新、发展。

在要求作家、艺术家提高自身艺术素质的同时,更加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能够着力为戏剧艺术人才创造和提供多方面有利于戏剧创作的环境和条件。具体说来当有:

(一)鼓励艺术创作人员深入生活,向生活学习,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

我们现在创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根源大多在生活基础不扎实,表现生活不深刻。一些作者曾写过一些优秀作品,但后劲不足,潜力不大,其原因也在于一定程度上远离了现实生活。所以,深入生活,对于新老作者,都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的改革现实,人民群众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历程,他们的成功与挫折、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都应该进入作者的创作视野,使作者寻找到创作新的视点、新的感情和新的艺术境界。各文化主管部门、各戏剧团体,在紧张的创作经费中,应当挤出一部分资金,资助作者蹲点深入生活,到基层挂职锻炼,或到现代化的第一线去采风,吸收生活营养,拓展艺术视野,切身感受时代崭新的生活形态。我们的艺术家,应该懂得深入生活是一门学问,不能为深入而深入,更不能为了摆样子。深入首先是精神的深入、情感的深入,没有这两点,深入生活必然是猎奇,必然是蜻蜓点水,必然是无功而返。作家由于自身爱好、知识、阅历、年龄、气质的不同,对生活的兴趣点是大不相同的,只有非常理智地深入自己的兴趣点,思考自己的兴趣点,才能写透自己的兴趣点。我们主张艺术家要深入生活,投身到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去,就是要促使艺术家真正把自己作为群众中的一员,在生活的浪花和底蕴中找准自己的目标,进行情感的磨炼,实实在在地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真真切切地反映大众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深入生活才有成效,才可能谱写出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作家自己的作品来。

(二)组织艺术创作人员读书学习,“充电”提高

陕西省的艺术创作队伍有两大特点。一个是普遍生活底子厚(主要是指作者原先熟悉的生活),执著创作,勤奋笔耕,这是优点。另一个相对地讲,则理论底子较薄,现代知识欠缺,这又是不足。针对这一点,在创作队伍中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外文艺名著,学习和了解现代高科技、哲学经济学知识;学习中外历史,了解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以更丰富的知识,形成更开阔的视野,更宽阔的胸怀,就甚有必要。现实生活和西部大开发中的许多闪光点,赋予戏剧创作题材不断拓展的广袤领域,也点燃了剧作家们巨大的热情。然而剧作家要在自己新创作的作品中自由驱动作品的韵律与时代生活的脉搏一起跳动,从容地做到在艺术表现上不单是侧重事件意义的挖掘,而是将塑造人物、刻画有内涵的人物心理作为重心,在整个作品中熔铸进剧作者自己的哲理思考和人文追求,就不仅仅是靠热情所能够完成的。精品创作必须有雄厚的文化积淀,具有厚重历史感的传世之作往往诞生在富有思想的作家之手。好的作家首先应该是个思想家,应该具有很强的独立思考本领,同时蕴蓄着很强的艺术消化能力。读书,这是个深邃的课题。我们是搞戏剧的,但目光不能仅仅盯住戏剧,应该不断丰富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不断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戏剧家。

(三)发扬艺术民主,为艺术人才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艺术创作,是一种主体性很强的创造性活动,正如列宁说的,“绝对必须保证个人创造性,个人爱好的广大空间,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大空间。”我们要尊重创作人员创造性的艺术劳动的特点,尊重创作人员艺术思维的特点,尊重不同艺术门类、形式、风格自身的特点,努力营造一种鼓励探索和创新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对于有争议的作品,要通过批评和反批评,让争论双方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百家争鸣”中实现“百花齐放”。天高鸟才能飞,海阔鱼才能跃,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思想活跃,想象丰实,胸襟开阔,气势恢弘的艺术大家。

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一台戏剧作品的创作、生产,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甚至需要许多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加盟。这样,文化主管部门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量就非常大。这几年戏剧艺术创作实践表明,一台优秀剧目的问世,没有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方面的工作有待大力做好。当然,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上,领导不能太具体,太琐碎,哪怕是比较内行的领导,也不可能包打天下。艺术创作的大量工作最终要靠艺术家去完成。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理清整体创作思路

作家、艺术家投身于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实践,应自觉地以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不断增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科学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思想洞察力,以提高对生活和艺术的表现力。这就有必要理清密切涉及和影响创作的整体思路:

(一)关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面对新的形势,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在艺术创作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努力拓展视野,进而在作品中敢于并善于深刻表现人类社会本质的东西和人类普遍关心的命运。不仅那些搏击社会主潮,在西部大开发中谱写诗篇的人与事应当成为创作的主旋律;那些贴近生活,揭示社会矛盾,表现当代困惑,通过社会发展与观念变迁的历史来反思人生,揭示较广阔社会生活的内容也都可以呈现于笔端。大家知道,我省的文化艺术创作历来遵循着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文化传统,一个是延安革命文艺传统。这两个传统的形成是由我省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成为世人眼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和创作优势。我们要倍加珍惜,永远继承,一点不能动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改革开放的30年来,思想解放大潮使文化艺术界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全面、准确、深刻地去理解这两个传统,充满辩证精神地去思考这一笔精神财富,在理论思维的驱动下,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确定我们的艺术创作坐标。应该看到,在文化艺术领域的观念更新上,较之北京,较之南方经济发达省份,我们还是相对滞后的。一些作品视点平庸,缺少创新,缺乏思想锋芒和震撼力。有的作者对艺术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娱乐功能认识还较为狭窄,表现力较为单一,对现代艺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和理解,难以运用整个人类的艺术成果来丰润充盈自己。这就使得我们一些较为优秀的作品在向最高点冲刺时显得功力不够、底气不足,超越艰难。思考这种现象,恐怕问题多是出在我们的思想观念、艺术观念上。这里有必要向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的同志着重强调,好的传统一定要坚持,而且要很好地去发扬光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加强学习,尤其是学习那些我们尚缺乏的东西。不妨碍我们加强自身多方面的修养,特别是全方位、深层次的艺术修养。我们一定要把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意识的更新,作为一件重要事情来做,孜孜不倦地去做。

从宏观上看,我省的艺术创作尚有不少由于思想不够开放,戏剧观念相对滞后而造成的不足。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上,视野还不是很宽阔。作家、艺术家自己熟悉的生活,和时代需要他们反映的生活,有时不能衔接或不能完全衔接。面对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中,描写科学家、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还不多,描写经济大潮中从事各行各业工作的创业者、弄潮儿生活的作品似乎也不多。在作品人物关系的设置上,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观念不新的问题。如我们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观念出发,塑造了许多可敬可爱的艺术形象,他们或与人为善,或舍己为人,或忍辱负重,或富于同情心,这自然是对的,需要的。但从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现代性的角度来扫描,那些性格上更富挑战性,敢于同命运抗争,甚至敢于张扬个性、充盈现代意识的人物形象(这全然不同于那种纯粹表现自我,宣泄个人情绪的角色)好像还嫌少了一些。还有在对生活事件、矛盾冲突的处理上,往往对在激烈竞争中的弱者、失败者感情倾向上容易同情,而对强者在较多的时候则表现出批判的态度,较少理性思维和客观的评价等等。这倒不是说同情弱者、失败者不对,而是说弱者、失败者未必就代表了先进生产力,鲁迅对阿Q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强者就未必错,未必没有体现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以上几个方面是否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在关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还不很敏感,时代感还不很强烈,用老眼光看世界,留恋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旧习惯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我觉得,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生活的变化,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嬗变,我们的艺术创作,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还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来审视新的生活,才能使我们笔下所描写的生活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这几年,我们常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话题,我觉得,对我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所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是善于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分析各类社会生活现象,全面把握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敏锐地捕捉生活奔突的信息点,使我们的思想紧紧地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样,我们就能够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选择更富有时代特色的题材,选择更合适的艺术样式,采取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包装方法,进而创作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作品来。

(二)关于题材

在以往的岁月里我们的舞台艺术比较偏重于重大题材的创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全国文化艺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比如秦腔眉户有《千古一帝》《西安事变》《空海在长安》《二虎守长安》《大树西迁》等;话剧有《轩辕黄帝》《艰难时事》《毛泽东的故事》《白居易在长安》等;歌剧有《张骞》《司马迁》等;舞剧有《长恨歌》《秦俑魂》等,这体现了我省的一种文化优势,是可以引以为荣耀的。然而今天,随着社会变革的迅猛发展,人们渐渐觉得,直面当代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剧目似乎少了些,直面人生、解剖人生的剧目似乎少了些。因此,当话剧《又一个黎明》出现在三秦舞台上的时候,顿时引发了一片惊喜。这个剧给我们的启示无疑是多方面的,而最值得称道的就是它是一个看来很小的题材,却映照出了那么深刻的人生哲理。每个观剧的人看后灵魂都会有所触动,引起自省和深思,这就很了不起。它的社会效应和那些重大题材相比毫不逊色。

当然,重大题材的创作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同时我们希望艺术家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当代普通人的生活,投向当代人的追求和情感,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只要写得到位,市场将会向您敞开大门。这无疑是一片极为广阔的天地。另外,写重大题材,也切忌主题先行,切忌跟风投机,以今天某些人的短期需要、是非观念来判断历史的是非,营造价值取向,切忌搞那种形式大于内容、舞台技术超过创作、舞台创作超过文本的事情。

另外,从贯彻戏剧“三并举”的角度讲,对传统戏曲的开发、改造、利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陕西的传统戏曲是一个巨大的宝库,现存的剧目文本有几千种之多。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富,应该说我们对它的利用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陕西既然有这样一个宝库,就应该设法充分利用,长年压于箱底不仅不能发挥繁荣戏剧创作一个方面军的作用,而且严格讲也是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翻箱底的事情总得有人来做,总得有有识之士来做。而且传统戏改编这件事做得好,将会有极大的市场效应。当然,整理改编好一个传统戏,并不比新创剧目来得容易,你首先要清楚地分辨这个戏的价值取向,要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要善于汲取精华,弃除糟粕,并且与现代审美接轨。这项工作首先检验的是我们的观念。所以,树立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观念更新了,旧的东西也可以翻新。观念陈旧了,新的东西也会处理得毫无新意。观念更新了,我们所面临的题材将会更广阔。对传统戏的改编整理,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删繁就简问题,而是一种再创造。借用一种传统的躯壳,传达对当代人生思考的内核。如果搞好了,其价值并不比新创剧目低。这也是一种挑战,观众希望我们的院团能投身到这个事业中去,在这一领域搞精品,以填补我省近期以来在这一方面欠缺精品的一个空白。

(三)关于继承

对于民族传统艺术,首先是要继承,而决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当然这种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是一种扬弃。我省有着深厚的戏剧文化传统,丰富的传统剧目是一个了不起的宝库,虽然这里面精华和糟粕并存。多少年来我省几代戏剧工作者在传统戏的改编发掘上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和聪明才智,涌现了像《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大量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我们今天经常还依然为其中动人的片断和精彩唱腔所激动。为什么我们一些新创作剧目很难有大段唱腔流传开来,很难收到这种百唱不厌、百演不衰的效果,这值得我们深思。好的剧目一般都有着很强的人民性,它的情感神经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精美的艺术往往又是最为简洁的,平易近人的,表现得并不复杂。我们在学习继承传统时一定要深入下去,表面的浮躁的学习无助于提高我们新创剧目的艺术水准,唯有非常有心地把传统艺术的精华真正继承过来,把那些精妙的东西学到手,进而古为今用,才能对我们进行新的创作纳入营养、注入动力。任何忽视传统的行为都是短见的,因为任何现代的新的文艺创作都必然寄寓着传承性,它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

陕西历史文化丰富深厚,仅流传至今的秦腔传统剧目就多达3000种。这既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和艺术资源,也是我们同广大群众进行沟通和对话的重要渠道。党的文艺方针历来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可这一条在戏剧创作实践中还没有真正落实好。一方面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利用、改编、移植,在继承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长时间来,外国戏剧名著也鲜见介绍到陕西的舞台上,我们的剧作家又很少去钻研外国戏剧的理论与实践。由于缺乏必要而有益的继承、借鉴和学习,我们抱怨自己的剧作一定程度上缺乏鲜活的变化,缺少生动的灵性,就是难以避免的事了。近几年,我们看到在福建、上海、北京,甚至四川、广东的戏剧舞台上,不断有周秦汉唐题材的剧目产生,不少作者在本属陕西的题材上大显身手(当然题材不能完全地域化,那是另一个话题了),而且大获成功。而我们的探索却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赵氏孤儿》本是我省优秀的传统剧目,当两家国家级的话剧院进行改编探索时,我们的剧作家则显得相对迟钝,结果让豫剧《程婴救孤》走在了前面。上海的话剧《商鞅》、昆曲《班昭》,也向我们敲响了震耳的钟声。似这样本应陕西优先的题材为什么我们没有早想到,早运作?或是想到了,运作了,却没有人家的影响大。这个问题应当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说,文化创新都是对实质性文化积累和自然状况的文化要素进行全面的升华、开拓和突破。有识之士应当把目光投向这些传统资源,让我们身边的宝贝活起来,被充分利用起来。注意开掘这些优秀的传统剧目,我们的民族戏曲生源就多了一块根基。不注意开掘优秀传统剧目,戏曲就多一分被强劲的现代文化挤兑到死角的可能。我们要切实重视这个问题才好。当然,传统戏的改编不简单,而是堪称一种新的创造过程。要有新的角度,要有闪光的新思想,要有新的手段。要注意在情感及价值取向上和现代人对接,找到一种最佳契合点。唯有这样,才能给传统剧目赋予时代新的生命。“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上的关键词,不适合于对传统戏的改编工程。改编重在以出新为出发点,要善于移位,点石成金,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应当把这看做是振兴舞台艺术,繁荣戏曲的重要一步棋。

至于如何继承名著,写出新意,推出精品,这个课题可以从得了文华大奖榜首的河南省豫剧二团创作的豫剧《程婴救孤》谈起。《程》剧的改编成功,首先得益于新的创作者(应当把这种改编看作是一种新的再创作)具有明确的当代意识。他们始终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历史观点)去俯瞰历史,不是对古典名著进行随意的肢解、拼贴,而是重启一条崭新的创作思路,同时进行细心的整合和深刻的开掘。在全新的打造中,剧作努力追求一种精神的透视,展示出一种现实的思考,这又是一种美学观点的很好运用。全剧写程婴救孤,从为“救孤”先忍辱负重到为“保孤”后壮烈牺牲,淡化了原作《赵氏孤儿》“大报仇”的情节,重塑了《程》剧对一种民族精神呼唤的艺术转换。在完成美学追求的过程中,迸放出剧作崭新的时代意义。在人物的塑造上,该剧着力突出了两点:一是开掘出人物深层的意蕴,二是增加了剧作的文学色彩。编导以平实的手法,从平民化的视角,深入挖掘程婴“救孤”过程中的内心情感,激发了人物与观众的共鸣。程婴因蒙受种种误会,加之失子、丧妻的悲痛,通过“为救孤我舍去惊哥亲生子……”那段撕心裂肺的咏叹唱,释放了情感的闸门,实现了将奔腾的心理感受述说得淋漓尽致的艺术展示,喷薄出坚持正义、挚守诚信的高尚精神,弘扬起可歌可泣的人道主义思想光辉和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风范。戏的结尾全新的改动,为全剧的再次升华注入了浓浓的一笔。《赵氏孤儿》原系大团圆结尾,《程》剧却是悲剧结尾。这一遵循人物行为轨迹的改动,对观众的情感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它不仅符合程婴这个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而且借助人物扩展了剧作的思想外延,彰显了为人们提供又一重警示意义的认识价值。程婴倒下去了,而他在观众的心里却永久地站立了起来。如果说,人们从程婴身上能够领悟到许多的时代内容,那么,我们从《程》剧的成功改编上,也会学习到应有的东西。

(四)确立“以人为本”的创作观念

“以人为本”是一个大的思想观念,其核心就是尊重人、爱护人。在我们文艺界应当倡导一种尊重主创人员,爱护主创人员的风气。各级文化部门领导要主动和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家交朋友,做知心朋友。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而且要尊重他们的艺术选择及探索。尊重他们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关心和尊重中达到志同道合。从根本上说,当今文化艺术界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没有高水平的人才就没有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的出现。主创人员特别是编剧所从事的工作是最基础的工作,导演、演员、作曲、舞美等行业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展开艺术创造的。基础不牢,这些所有的艺术创造都会付诸东流。以往,这样的教训是不少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说,编剧的工作最需要得到理解。一个剧本一出炉,编剧就被推到了“审判席”上,他要虚心地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哪怕是那些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的意见。一个戏演出了,人们不太满意,最容易说的一句话就是“剧本有问题,不成熟”。很少有人去深刻理解编剧的难处。近年来,从事编剧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深知其难,改从他业。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试想我们一个庞大的演出系统,基础工作没有人做了,我们这个系统的活力还能维持下去吗?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一些,真诚地爱护我们的作者,实实在在地关心他们,理解他们,鼓励他们。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爱护创作队伍,关心创作队伍,理解创作队伍,从政策上倾斜创作队伍,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此外,“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深入到我们艺术创作的整个程序中。这就是要以浓浓的笔墨去关注人、理解人、描述人、塑造人。这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没有好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文艺作品最终不能成立。长期以来,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及过分强调戏剧“高台教化”的作用,一些人对艺术功能的认识较为片面,简单地认为只要配合了政治运动,宣传了好人好事,表现了某个政策带来的社会变化,就完成了戏剧的任务。其实,戏剧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譬如还有一个更为宽泛的认知功能,那就是人类需要通过戏剧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认识和自我愉悦。它最能直接地宣泄人本身的喜怒哀乐。我们的艺术作品应该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人,关注社会变革下人的情感和命运,关注人类普遍的情感,而不是仅仅只关注事件本身。

如果说,艺术最本质和最能深刻地表现现实生活的真谛,是表现人的灵魂深处的情感律动的话,那么,一些优秀的作品正是深刻地剖析了人的灵魂,揭示了生活的本质。不管是《柳河湾的新娘》所揭示的传统势力、传统旧观念跟新思想新文化的激烈碰撞,还是《谷雨》所表现的丑陋在真诚面前的苍白和怯懦,不论是《好年好月》中所披露的人的自尊自强和在市场经济中获得的人格意识的觉醒,还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所深刻批判的农民意识和小生产观念,无一不是作家、艺术家对现实生活敏锐洞悉的产物。这些作品所蕴藏着的那种比较深刻的人性批判,在伦理道德层面和人生价值取向层面向观众洞开了人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认识生活本质和社会历史主流文明的门扉,因而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和伦理批判意义。敏锐的审美洞察力和较为深刻的文化批判意识,使作品具备了深刻的审美教育功能。

四、继续坚持“三并举”方针,推动精品的生产和加工提高

“三并举”是我国戏曲剧目工作的一个长期方针。即现代戏、新编历史剧、传统剧并重的方针。多少年来,这个方针有效地推动了我国戏剧舞台的全面繁荣。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到以“三并举”为推动力,全面促进艺术精品的生产和繁荣,是一个一刻都不得停止探讨的课题。

提倡现实题材创作,努力推出一批积极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塑造社会主义新人新艺术形象的优秀作品,是我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方面。我省历来重视现代戏的创作,省戏曲研究院从它的前身——延安民众剧团起就有这个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坚持不懈,创作演出了《梁秋燕》《杏花村》《迟开的玫瑰》等优秀剧目,给我省的现代戏创作起到了很好的表率、示范作用。几十年来,为我省争得了很多荣誉。值得重视的是,现在如何结合时代特点,更加拓宽、深化现代戏创作的路子。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给现代戏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出现的一些优秀剧目,已不满足于对某个政治运动的简单配合,逐渐自觉地提高了对文化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和娱乐功能的综合开掘,注意向人的心灵深处开掘,注意提高作品的文学品位和艺术品位。审视一下当今舞台,我们看到有的作家开始注重并实践了对人类生存状态及命运的关注,这无疑是其审美意识提高的表现,应当看做是我们戏剧创作队伍中出现的一种可喜的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的现状、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切值得大书特书,需要我们的艺术家很好地去表现。但如果仅仅对这种变化作那种就事论事的表现和反应,其创作出来的东西,就难免陷入内涵浅薄浮嚣的模式。相反,将这种变化放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长河中去审视、去思考、去开掘,就可能表达出更深刻、更宽泛、更富意蕴的内容。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呼唤着现代戏创作的突破和创新,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创作人员的思想一定要开阔,力求改变那种过于传统的思维定式,努力做到对生活有新的发现。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就是戏剧是一种表演艺术,对题材的选择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不是什么都可以入戏的。有的题材,内容非常有意义,但不一定能够写成好的戏剧作品。戏剧要讲情趣,要讲机趣,要使演员能动起来。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戏剧在选材上有很大的异同。如戏曲的选材不能不考虑到其写意特征,话剧的选材则相反,歌剧的选材要特别讲究情感浓烈,故事则可以单纯明白一些。舞剧则常常选择那些人们熟知的故事,在这方面我们的剧作家是清醒的,有认识的,有经验的。这里只是再强调一下在创作时要特别注意各艺术品种的内在规律,以使我们的现代戏创作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富有生气。

新编历史剧一直是我省的强项。《千古一帝》《蔡伦》等都给我省争得了荣誉,歌剧《张骞》被称为中国歌剧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我省的历史文化积淀相当深厚,可以说蕴含着写不完的题材,这一点外省的同行们是非常羡慕的。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这种财富,精心地从中发掘、提炼可以用于创作的东西。我们在写现代戏时要注重它的历史纵深感,而在创作新编历史剧时则要注重它的现代感,即在历史剧的创作中要流淌贯穿一种现代意识。当然这绝不是简单地随便让古人说说现代话语。历史剧毕竟不是直观的历史教科书,它有很大的艺术创造成分,在历史这个载体上融进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多重感受,这就是历史剧对现实生活的关照。一般来说,擅长写历史剧的作家都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要同时关照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对历史负责,另一方面要对现实负责。那种为历史而历史的创作,很难起到新编历史剧所应承担的作用。当然,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过分拘泥于历史难免流于陈腐,一味靠近现实则可能有媚俗之嫌。我们期待着优秀的新编历史剧的诞生。

在重视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创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传统剧目。我省各个剧种的传统剧目资源十分丰富,这其中虽然是精华和杂芜并存,但不少剧目能历经数百年的演变而未被淘汰保留下来,说明它有很强的人民性及艺术性。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地继承好这笔财富,以丰富我们的舞台演出,满足人民群众的欣赏需求。当代的剧作家们不要忽略这一片富矿的开掘,要善于从中发现金子、钻石,要深入地去研究,精心去凿璞见玉,磨砺生光,整理、改编一些有群众影响的传统剧目。对其中优秀的东西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充满信心地将它们列入我们的创作库中。对那些蒙有灰垢的东西,则通过化腐朽为神奇,别开生面地利用它,使之也成为优秀或较优秀的作品。我省的戏剧舞台在这方面是有光彩的,一些传统剧目,如《火焰驹》《周仁回府》久演不衰,拥有大量的观众。另一方面,还应该看到当前的舞台离我们做好进一步整理、加工、提高传统剧目这篇大文章还有距离,也就是说,真正能照亮我们舞台的传统剧目现在还嫌太少。这个问题似乎应引起大家的关注。

五、若干具体问题(www.xing528.com)

(一)艺术创新问题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对艺术创作而言,创作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发展,没有精神意识上的创新,一切艺术最终都将中止生命或失去价值。作家、艺术家一定要站在当代社会科学、艺术理论研究成果的前沿,以超前的眼光和思维,关注并深入当代生活,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才能把艺术创新的立足点置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普遍问题之上,以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创新的成果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应该说,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对艺术创新还是比较重视的。如近年来出现的《迟开的玫瑰》对都市生活的开拓,《谷雨》对人性问题的探索,《司马迁》对西洋大歌剧的借鉴,《又一个黎明》在小题材大主题方面的尝试,都显示了一种创新精神。但也应该看到,我省艺术创作从总的风貌讲还是显得相对保守、陈旧,沿袭传统的思维走势还未从根本上改弦更张,还缺乏总体上创新的活力和突破的热情,作品在思想开拓上仍然缺乏锋芒,手段单一。戏剧创作的倾向还是较为偏重于传统,较为偏重于继承,偏重于稳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陕西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有一定关系,厚重的历史文化一方面滋润出一方沃土,而另一方面其巨大的惯性又容易使人养成一种思维的惰性。在生活上往往按常规办事,在行为上喜欢按先人指出的老路走。对传统的东西过于津津乐道,对新观念则吸收不够。一些有创新意识的人和作品在此环境中很难如鱼得水,大显身手。虽然我们不少时候也讲创新,但实践起来却并不顺利,在具体问题面前,常常保持着一种惯性思维,依然用过去那一套理论讨论问题。这种现象在戏剧从业人员中存在,在各级文化管理层中也存在。这种文化观念、运作方式,与创新意识相距甚远,不能不影响着陕西戏剧风貌的改观,也很难使我们的艺术创作环境鲜活起来。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整个戏剧界的高度重视。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新型文化娱乐样式日新月异,纷纷出现。在市场的刺激下,可以说一天一个变化。面对各方面的变化,应当说,我们的戏剧还在相当程度上以不变应万变,或以小变应大变。某些作品似乎也曾做过这样的创新或者那样的探索,但严格讲来,这种创新与探索还称不上是根本性的、观念性的。放眼全国的戏剧创作,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戏剧态势已发生了较大的改观,呈现出一种锐意创新的势头。回眸我们自己,我们应当有所作为,迎头赶上。

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观念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已无法完全使当代人遵从和就范,民主的空气则愈益浓烈。新的时代必然呼唤新的文化艺术。然而,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戏剧却没有及时地更新自己,跟上前进的步伐,反而在不经意之间从艺术的中心位置被抛向了边缘。例如本来已走进都市的戏曲团体,却不得不再次回到农村去寻找市场,这个回归是悲哀而无奈的。然岂不知农村的市场也在变,如今农村的年轻人也在追求着新型的文化消费。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就是在农村,又怎能长久地占据市场?面对戏剧的这种境地,除去客观因素,我们确实得认真从自身找找原因了。是不是我们的文化视野狭窄?是不是我们的生存技能单一?是不是我们的观念陈旧?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要认真地传承和保护的,但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可以交给专门部门去研究和处理。我们大多数的戏剧工作者应该用一种新的时代眼光、新的思维去研究市场,研究本世纪观众对戏剧的选择兴趣,审视、挖掘、发现当代戏剧艺术繁荣的新支点。同时必须丰富我们的表现手段,变换我们的运作方式,努力践行“三贴近”,创作出更多的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才是最要紧的工作。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抱残守缺是没有前途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之所以鼓励和提倡艺术创作中的原创意识,就是要倡导作家、艺术家在对现实生活充分观察和提炼的基础上,创作出形式出新、内容鲜活、人物生动有感染力的作品。创新为艺术创作的生机所系,原创则是艺术创新的根本特征和显著标志。我们要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艺术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快艺术创新的步伐,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

(二)关于戏剧创作的美学观点、历史观点

戏剧创作自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戏剧创作,功在当代,利及千秋。戏剧创作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艺术家和受众为本,以服务人、满足人、提升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艺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愈是全面发展,把握世界的方式便愈多样化,有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哲学的、审美的等多种方式。而文艺要满足人、服务人,就必须以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反映世界,去作用于受众的精神情感世界。重读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我赞成这么一种观点,即恩格斯在论述“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是衡量文艺作品“最高的标准”时,将“美学观点”置于“历史观点”前列,是蕴意深刻的。因为,文艺作品的特性决定了考察一部文艺作品首先审视其在美学意义上的优劣高下,是必要的。试想,如果一部文艺作品连审美化、艺术化的分析都经不住,那再对其进行历史评价还值得吗?还有必要吗?应当说是不值得、不必要的了。作为一部文艺作品,其题材再重要,主题再深刻,倘若它的美学价值基本缺失,审美化、艺术化的程度太低,其征服受众的能力必然很低,其占领市场的可能也就很小。文艺创作题材中应有之义,即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满足人,提升人的功能也就无法实现。特别是戏剧作品,她是借助舞台与剧场,通过演员同观众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沟通。缺少艺术魅力的剧作自然难以抓住观众的心灵,更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当然,这样讲,并不意味着历史观点就是可有可无的了。恰恰相反,诚如别林斯基所说的:“历史的批评是必要的。特别是在今天,当我们的世纪有了肯定的历史倾向的时候,忽略这种批评就意味着扼杀了艺术”。在新世纪、新时期,当我们着意唱响主旋律的时候,任何忽略或降低文艺创作反映历史的深度和广度都是与时代大潮不和谐的,最终也势必影响了精品佳作的问世。故而,今天我们的戏剧艺术创作注重将“美学观点”(即艺术性)同“历史观点”(即思想性)的交融统一、完美结合是何等的重要。我们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同志对这一命题有清晰地认识又是何等的重要。

(三)关于戏剧观念问题

戏剧观念问题,我们年年都在讲,几乎逢会必讲。因为它的确关系到我们作品的艺术品位和时代特征问题,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出色地完成文化主管部门对艺术事业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问题,不能不把它摆到十分醒目的位置。

一切艺术(尤其是舞台艺术)的最终目的和直接效益回报,说到底都是围绕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进行的活动。衡量文艺作品优劣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就在于群众认可不认可、满意不满意。当代艺术要在更高层次上更大范围内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满意,作家、艺术家就必须脚踏实地而不是虚与委蛇地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同时代洪流融为一体,与人民大众血脉与共,传达时代精神,把握社会脉动,体现人民意志,反映群众呼声,真正成为历史进步足音的传递者,成为人民群众意愿的代言人。要牢牢把握从艺术的视角去体验人生、观察社会,对创作作出符合艺术规律的评判;要善于了解社会需求,洞察审美时尚,分析观赏心理,研究文化市场,捕捉人们关注热点,反馈大众审美需求。一句话,与人民大众携手同心,息息相通,合拍共振。创作思想上的保守和思维方式的陈旧,艺术表现手法上的落俗,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认知仍然停留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对发生在陕西这块土地上,曾经演绎过周秦汉唐辉煌历史的三秦文化发展史,还停留在对事物、事件表象的描述阶段等等,都是脱离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的,都是脱离当代群众的审美情趣的。这样的创作难免会导致戏剧不断失去市场,失去观众的后果。

目前,对视我们的艺术创作,那些堪称能与三秦历史相称,能表现这种辉煌和气宇恢弘、大气磅礴的,有较深刻的文化批判意味和人性剖析意识的作品还不多。在现代戏的创作上,我们某些作家、艺术家还不大能够以较深刻的思想意识,站在历史发展的潮头,去认识和揭示西部大开发、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思想观念的巨大冲击,也还不能够充分地、独到地展示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意识、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在裂变中迸发出的巨大创造热情。甚至还有个别作品,仍以把玩和欣赏的态度对陈旧的道德、落后的观念、消极的价值观加以展览,把一些不上档次的东西同群众性画上等号。所有这些存在着的认知上的差距和思想意识中陈旧的文化取向,都严重地束缚了作家创造性的发挥,也与时代对作家、艺术家的要求相差较远。在诸如此类的思想意识指导下的艺术创作,当然产生不了有着强烈的思想震撼力、艺术冲击力以及为人民群众所满意的作品。

如果我们再认真审视一下改革开放以来陕西舞台艺术呈现的状况,就会发现,虽然整体上看不乏优秀之作,但总是存在着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譬如有的作品已经冲刺到一定高度,可临门一脚却踢不到位,最终抱憾不已。倘若同在全国领先的那些省市的艺术创作相比较,我们作品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可能正是在戏剧观念的问题上较为缺乏创新意识。有的同志至今对其中的症结还未能完全搞明白,虽然思想上意识到需要创新,嘴上也老说创新,但实际却对戏剧艺术的创新从何入手不甚了了,还不能准确地把握当代意识的内涵与真谛。如现代戏的创作,有的作家习惯把自己的视觉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对生活缺乏深邃的理解,对创新的探索勇气不足。对人物的塑造往往沿袭老路子、老思维,把千姿百态的生活与人物弄得似曾相识。给人一种深入生活有余,认识生活、开拓生活不足的感觉。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个观念问题。没有观念的更新,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不会有新鲜活泼的艺术思维,也就没有了浸润着当代个性的艺术创作,就会守着金山挖不到金子,把自己的艺术天地搞得越来越封闭。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创作群体认知水平的挟裹,也有文化主管部门指导思想上的偏差。我们说过,若干年前那种“领导出题目、出思想,作家出技巧、出剧本”的创作曾经是将艺术引向死胡同的错误做法,是严重违背艺术创作规律,让人啼笑皆非的路子。可今天,某种时候它摇身一变,幻化成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如有的作者为了剧本能上演,能获奖,就千方百计揣摩领导的意图和喜好,热衷研究时政的需要,却淡化了戏剧艺术重在以情感人,在于从特定情境人性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去深刻揭示富有典型性的矛盾冲突,着力表现剧中人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从而对观念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的本质特征。我们舞台上不时出现的一些表面上“配合形势”的作品,正是这种短视行为所造成的。作为文化主管部门,领导艺术生产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的行政领导,我们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内行,和艺术家交知心朋友,严格按艺术规律办事,我们的戏剧创作才能少走弯路。而那种在并没有吃准吃透的前提下,便对一部剧作简单地表态,盲目地支持,很可能劳而无功,甚至造成很大的浪费。说到这里,有必要再讲讲写真人真事的问题。先进人物,英模人物,是时代的精英,社会的楷模,无疑应大力宣传,号召人们向他们学习。然而,我们说艺术作品不是简单的宣传工具(尽管它也有宣传职能),不是“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马克思《致斐·拉萨尔》)。直接的宣传任务,主要由新闻媒体来完成。而艺术作品的功能则是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那么,是不是英模人物就不可以写成艺术作品了呢?完全不是的。英模人物不仅可以入戏,而且在这方面还应有所作为。问题是,我们一定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把它真正写成艺术作品。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电视连续剧《任长霞》,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这部艺术作品给我们最主要的启迪就是,剧作不是以罗列生活表象来替代人物典型化的艺术创造过程,而是在还原生活真实的同时,着力开掘出人物的精神内涵,在“贴近”的深度和力度上下足了工夫,从而迸放出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这些年我省出现了不少写真人真事的戏,有的流于平庸,有的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需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在这一课题上找到艺术再上台阶的突破口。在这一方面,应当寄希望于有真知灼见的艺术家,更应当寄希望于各级文化主管领导,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主管领导实际上承担着更大的责任。

(四)关于丰富戏剧表现手段问题

这里主要谈谈丰富戏曲的表现手段问题。戏曲的一大特点是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写意艺术,具有一整套程式化的音乐唱腔和程式化的表演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以往戏曲的程式已满足不了戏曲表现现实生活的需要,满足不了一代又一代新观众对戏曲的欣赏需求。老戏老演,也许一个时期还能迎合一部分老戏迷的口味,可在诸多艺术形式百花争艳的氛围中日渐显出颓势,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现代戏简单地走话剧加唱的路子,长此以往则难免会丢掉戏曲的独特魅力和特点。这就自然提出了一个改革和丰富戏曲表现手段的问题。改革和丰富戏曲表现手段应当是提高戏曲表现生活能力的重要环节。改革和丰富戏曲表演手段的路子很宽,在已有程式的基础上,创造新程式,譬如从舞蹈化的表演程式先行加以突破,就是一条路子。这几年,陕西的戏曲表导演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演员表演中加大了舞蹈表演的成分,但效果不十分尽如人意。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把戏曲舞蹈同舞蹈艺术的区别搞清楚。戏曲舞蹈直接诉之于观众的是剧情,而舞蹈语汇是在观赏美的形式中让观众感受到一种情绪的感染。因此,戏曲表演要侧重从剧情出发,根据演员塑造人物的需要,借鉴舞蹈艺术的某些要素,创造出与特定剧种音乐唱腔相协调的表演形式,并通过反复的艺术实践,使之相对固定下来,形成新的程式。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方面不断有所作为,戏曲表现生活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戏曲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戏曲的另一大特点是舞台上主要依靠演员的表演来点染环境,以表现戏曲的写意空灵之美。不过,“门帘台帐”“一桌二椅”这种古典戏曲美术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显得过于简略、单调、呆板了,这种舞台样式不能不逐渐被突破和变异。瑞典戏曲家阿皮亚说得好:“舞台艺术——一幅织在时间上的图画”。艺术形式导演中心制的确定以及当今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多样化,使舞台美术成为整个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能为丰富戏曲表现手段提供又一门径的新天地。陕西的戏曲舞台美术若以京、沪、苏、浙为参照系,的确还存在一个如何丰富舞台的艺术表现力问题。伴随着舞台美术的整体发展以及观众欣赏需求的不断变化,戏曲舞台坚守只是保持切末和一桌二椅的形态,显然已经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适量增加舞台语汇要素,在程式、虚拟、浪漫表演的基础上,加上现代的某些艺术成分,对戏曲艺术的展示有着积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但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丰富舞台的艺术表现力,不能是一味地追求舞台大制作。冲刺精品工程顶峰,同时剧作内容又需要大制作者,当然完全可以进行较大的舞台制作,适度地注重舞台美术与科技手段的结合,以更好地展示剧情,更好地烘托情境,促成更好的艺术效果。不是非常需要大制作的剧目,则切莫一拥而上,戏戏都来个大制作。那样不但于戏的成功无益,反而会妨碍或削弱演员表演手段的正常施展。至于因为大型的舞台道具布景不便于运输,在简易的舞台上无法安装,而最终造成难以到农村、厂矿进行演出的情况,我们更要有清醒的认识。这可是牵扯到我们能不能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大问题呀。

(五)创作规划问题

对于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而言,阶段性的创作生产规划是必须的。但是规划的方法应当不断进步和完善,应当更加务实、更加科学。创作规划不应仅仅局限在题材规划上。诚然,题材规划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内容,但制订规划则还需要从全局着眼,要从我省的艺术创作实际出发。譬如说到艺术体裁,近几年来,我们比较重视戏曲艺术的发展,相对地对话剧艺术的关照显得少了。实际上话剧这种洋溢着都市文化特点的艺术品种,同样应该大力扶持。在音乐剧舞剧创作方面,舞剧快成了近几年的一个空档,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大型舞剧的创作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歌剧创作上能流行传唱开的名段还不多,音乐剧几乎没有,也需要增加力度。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在组织创作规划时通盘考虑。另外,扫描我省以往戏剧创作的题材配置,我们感到新编历史剧中秦汉的题材偏多,反映盛唐的题材偏少,周代的、宋元明清的题材几乎没有看到了。在现代剧的创作上,农村题材偏多,都市题材偏少,表现出我们的作者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对现代都市生活却不太熟悉。而现代化却是和大都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制订规划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加大这些题材的比例,做好宏观调控工作。若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些题材,我们还感到,在价值的取向上,歌颂传统道德的作品居多,而确立现代观念的作品偏少,反映出我们的艺术创作对现代文明的把握还不够全面。在艺术审美的判断上,传统的手法和思维占据上风,新颖、别致的现代审美意识则很少显山露水,这就容易造成作品艺术风格的简单划一。优秀的艺术作品应该成为时代的号角。一个好的创作规划应当是启动萌发优秀作品的温床。人们期待能有一个更加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既比较全面,又突出重点,在高扬当代意识的同时又充分展示自己风格,发扬自身优势的艺术规划出来。另外,创作规划不能是只规划不论证,或重规划轻论证。应当提倡的是,在规划制定出来后,要充分注意抓好论证这个环节。社会生活在不断变化,作者的创作状态也在不断变化。制定题材规划后,一成不变地执行不科学,而对规划的题材缺少论证也不可行。有了好的题材规划,再加上专家们诸多方面的充分论证,才是为优秀作品的产生做好了前提工作。我省的艺术创作需要把好论证这一关。对规划的题材,对写出的剧本,都要进行充分地论证,尤其是重点剧目,论证不满意的不能投排,这应当形成一种共识。

(六)三个关系问题

其一,民族文艺与外来文艺的关系,即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各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交流、融会加快了步伐,而且民族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本身就包含着向异族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当然,这种借鉴和吸收,不是崇洋媚外,不是以外来文化“改造”民族文化,而是要“洋为中用”。对于地方戏曲剧种,还有个地域性和剧种特色的问题,可以借鉴外剧种,但不能失去地域文化特色。应该说这一组对应关系在当代音乐、美术上的矛盾和争论比较突出,在我们省的戏剧创作方面表现得还不明显,原因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太深厚了。在强大的传统面前,外来戏剧的影响与渗透能力也就有限,形不成大的气候。我们不用过分担心出现那种严重的负面影响。可是这种情况又是值得引起讨论的另一话题。我省戏剧界的创作人员对外来艺术(主要是戏剧)了解和接触都比较少,学习得还不够。我们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但文化是要与时俱进的。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艺通过各种媒体大量涌入我们的视野,这就有个吸收、借鉴问题。要使我们的民族文艺既显示传统的魅力,同时又具备当代性、包容性,要将我们的戏剧舞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将我们的戏剧艺术和世界接轨,则必须善于吸收外来好的营养来丰富、充盈我们自己的体魄。在这方面,海派戏剧、京派戏剧的改革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陕歌创作的歌剧《司马迁》是学习借鉴的成功之作。它的剧本结构是西洋歌剧的块状结构,它的叙述方式完全是西洋歌剧的喧叙调和咏叹调,但它的人物塑造、文学风格则是完全中国民族化的。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彻底的中国气派几乎使人们忘却了这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这种结合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形式上和世界戏剧接了轨,但无疑是地地地道道的中国作品。这个经验值得总结。

其二,主流文艺和非主流文艺的关系,即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我们现阶段的文艺是多元的,是由不同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美学追求、艺术样式构成的多层面的复合体。这种多元共存的局面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所决定的。然而,这种多元共存的局面不应平分秋色,而应当有一个中心,一个主体,那就是传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艺术上健康清新、为群众喜闻乐见,应当是当代文艺的主流。在这方面,应该说我省的文艺工作者有一个重视主流文艺的好传统。在戏剧创作上,不管是新编历史剧还是现代戏,大家都比较注意其政治功利性。社会主义文艺要讲自己的功利,更要唱响我们的主旋律,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文艺创作是个体劳动的产物,有着非常强烈的个性特征。正因为有个性,我们的文艺才会千姿百态,如果一讲主旋律大家都是一个题材,都是一个主题,都追求一种风格,都顺延一种艺术方法就不好了。大同小异是低能的表现,一个作家、一个团体都应该创立自己的风格,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追求。我们在强调主流文艺的同时,非常真诚地渴望多样化。没有了多样化,我们主流戏剧的生存也将成为问题。任何问题都有两面性,千万不可顾此失彼。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视创作精品与抓好普遍繁荣的关系问题。艺术精品的创作必须要建立在普遍繁荣的基础上,而创作艺术精品的导向、示范作用又会在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推动艺术创作普遍的繁荣。

其三,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的关系,即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而且始终处于流动的状态之中。就当前的现状而言,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文艺是大量的、普遍的。而高雅文艺在其自身的属性中,就包含引导并开拓通俗文艺走向提高美学品格,并且要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归。而不是自认是阳春白雪,可以脱离群众,孤芳自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都有一个要面向市场的问题。这是由文艺的双重性即艺术性与商品性所决定的。作为精神产品的文艺,艺术性是它的本质属性,艺术规律是它所需遵循的基本规律,社会效益是它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但是,无论什么艺术作品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从它走进剧场的那一刻起,它就无可争议地带上了商品的属性,那种总是过多地注重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而忽略它的市场价值的认识和做法,是难以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的。目前我们艺术创作的链条,严格地讲,缺少一个环节,即缺乏一支强有力的艺术作品营销队伍,整个戏剧界缺乏有生气的营销观念。通俗文艺的商品属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高雅艺术由于它的高投入,它的精细制作,它的宣传效应,它的市场开拓力本来应该更大。但这几年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高雅艺术的生产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搞高雅艺术不行,搞了赔钱又怎么办?作为政府行为的投入总是有限的,更多的还是要靠艺术团体自身解决。艺术团体自身来解决靠什么?还不是要靠艺术作品进入市场后的回报。投入必须有回报,回报在市场,要彻底改变“高雅艺术难进市场”的思维定式和畏难情绪。当然,涉及艺术创作的思想认识和实际运作,是非常复杂的,不可简单、轻率地论定。许多问题一方面还是要通过艺术实践去逐步理清和解决,另一方面也要从理论探讨和研究、评论中去寻找答案。近几年,京、沪、浙、粤等艺术精品的市场操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丰厚的市场回报给艺术团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强了艺术家的信心,催动了新的高雅艺术的创作生产。我省的高雅艺术市场的开拓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我们需要逐渐迈出步子。

(七)市场意识问题

艺术创作要树立市场意识。一部作品一进入市场,就具备了商品属性。我们创作一个剧本,又花很多钱搬上舞台,绝不仅仅是为了得个什么奖一演了之,而是要让它走进千千万万观众之中。没有市场效应的艺术作品从根本上讲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文化部评选文华奖,对参评剧(节)目演出场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演出不得低于60场,就是从艺术作品必须进入市场的角度考虑的。同样,我们对这个问题也开始引起注意。像《迟开的玫瑰》得了不少全国性奖项,我们没来得及考虑如何奖励它,而在演出超百场的时候,文化厅及时召开了表彰大会,就是特别看中这个戏在戏剧艺术走向市场方面作出了表率。我们的艺术创作,要有付出,又要有回报。艺术作品走向市场,必须具备各种因素,而剧本的优劣高下,能否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是第一位的。没有好的剧本,一切都是空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观众看戏,就是要看活脱出人的灵魂秘密和生活真谛的情节,引人入胜、曲径通幽的故事,听那爽人胸怀、振人眉宇的连珠妙语,就是首先要从感情上与剧中人物进行沟通与共鸣。当然,精美的艺术形式、精彩的表演艺术也是不可或缺的。作品有了吸引人的魅力,观众才舍得掏腰包。因此,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心里始终要装着观众,要有清晰的市场意识,要殚精竭虑地去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我们讲要创作艺术精品,其实艺术精品都应具备雅俗共赏的特质。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艺术作品走向市场,直接涉及艺术产业化问题,涉及艺术表演团体改革问题,涉及艺术自身长足发展等问题,作家艺术家创作伊始,便考虑到从市场出发,考虑作品的票房价值,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艺术创作和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和较一般商品更为独特的本质属性。随波逐流地赶时髦、追浪潮,把复杂的艺术创作变为急功近利的新闻特写或者追求一叶障目式的眼前利益,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提倡和需要的是,在现有创作机制和表演体制内,建立一种把艺术生产和市场效应联结组合的市场机制,以销定产,把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潜力与作者的绩效挂钩,在人民群众的检验中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中检验其是否有价值,这个价值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市场卖点,能否让观众在观赏中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不可否认,在目前艺术创作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大投资、未经市场论证而进行的大制作现象。对这种现象要进行具体分析。一些作品要代表或显示省级水平、国家水平,其目标之一就是冲着国家级大奖,进行大投入、大制作也是值得和必须的。当然,这依然存在着市场的论证问题,应该同时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任何没有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的大制作,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把争取获奖同市场统一起来,改变那种一得完奖便刀枪入库的情况。尤其是市县剧团,大投入和大制作一定要看其有无市场价值,有无收回投资的可能,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获取更大的效益。其实仅以获取奖项为目标,仅靠专家评委的打分来评判一件艺术品的优劣而忽视和漠视市场经济规律,这样的作品必然缺乏竞争的实力。把艺术创作和艺术生产的目标锁定在市场价值取向上,用市场价值的杠杆支撑起艺术创作、生产、演出、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应该是我们实行改革艺术表演团体体制,合理调配艺术资源,解放艺术生产力的主要着眼点。“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我们所说的把艺术品作为一种产业,就是在一部艺术品形成之初,首先要考虑它的市场因素,考虑它进入市场后的实际效果,考虑它与时代的要求,与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是否契合,从而制定出一整套的产品营销方案。彻底改变以前那种只顾创作而不顾市场需求的“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模式,对艺术品在生产之前就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和市场论证,以克服“产不顾销”的盲目状态,逐渐形成“以销定产”的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使艺术品的生产能在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下激活起来,在培育市场中发展产业,在发展产业中促进艺术生产的良性循环。目前,在我省真正完备的市场经济规则还未能被普遍民众自觉普遍地接受,艺术市场的产业模式还仅仅只是在探索阶段,还没有成套的经验可以借鉴。连续几届省艺术节,探索了走与企业联姻、同媒体联合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可以逐步扩大合作领域,拓宽市场运作范围,建立演出经纪人制度和队伍,把艺术交给市场,使艺术品像一般商品那样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广大观众街谈巷议的话题,让艺术宣传作为艺术营销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制作艺术品的过程中,需要把宣传营销的费用也纳入成本核算,以积极有效的管理和先进的传媒手段为演出市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八)振兴秦腔问题

秦腔艺术是陕西地方戏曲的主要品种,是西部戏剧的主打品牌。“振兴秦腔”20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也为广大观众和演出市场所认可。陕西作为秦腔艺术的发祥地和区域文化的重心,秦腔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西北戏曲艺术的命运。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在全国重大演艺活动中,秦腔这一历史悠久的戏曲,精品力作的确不多,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在这里,有必要强调几点:第一,在秦腔剧目的创作上,继续坚持“推陈出新”和“三并举”的原则,提倡鼓励对现有保留的多个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和整理,使其中的优秀剧目在思想内容上、艺术表现上以全新的面目出现;提倡和鼓励对周秦汉唐历史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崭新的审美观照,编写新的历史故事剧;提倡和鼓励剧作家创作表现现当代生活的秦腔原创戏剧,使其能充分表现秦人情怀和当代陕西的火热生活,激励陕西人民的创造进取精神。第二,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古装戏曲是地方戏艺术赖以存活的根本,也是秦腔艺术最为深厚的生存土壤。因此,加强对历史的学习,加强对历史的思考,从历史的迷雾中剔除表象的阴霾,深掘其中的历史蕴含,从而在作品中更多地提炼出能代表和反映历史潮流、时代审美风范的积极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第三,剧作家需要具备比较渊博的现代人文学科的丰富修养和知识,要不断汲取和发挥当代历史研究、人文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使剧作能够充满浓郁的时代色彩,超越道德、观念的局限,发现和活脱出人性存在的复杂和真情实状。这就要求剧作家去追求一种学者型的知识结构,善于领略感悟时代风云变幻,要好读书、读好书,勤于学习和善于学习。振兴秦腔,首先是剧本创作的繁荣。这就要求有志气、有出息,矢志为振兴秦腔而创作的剧作家不断更新思想意识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增强理论修养,扩大视野范围,全面提高人文历史知识水准,使作品出现新的意境、新的视觉和新的亮点,努力创作出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浓郁地域风格、独特审美视角的秦腔大作。

(九)创西部戏剧艺术独特之风格问题

一个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貌,一个民族有自己非同寻常的文化精神,一个人有自己的个性,一个艺术表演团体、一个剧院,同样也需要有自己卓尔不群的艺术风格。没有自己风格的艺术团体,其生命力就难以旺盛,甚至最终会导致衰竭。昊昊西部,浑厚深邃,强烈地传递出一种高扬的文化精神,美哉西部,呼唤着风姿绰约的西部艺术风情。目前,西部大开发给予陕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把全世界的目光引向这里,这正是我们陕西艺术家大展才华的好机会。曾记否,音乐界当年刮起的那股强劲的“西北风”,至今威力犹存,影响犹在。文学界也是佳作迭出,举起了“陕军”的大旗,我们戏剧艺术界怎么办?我们似乎也需要建立一种追求自己风格的自觉性,应当展示出一种叫得响的独特风采,进而逐步形成一个目标基本一致的创作群体。

近几年来,北京戏剧艺术的前卫风格相当突出,上海的“海派”味道更加鲜明,福建戏剧的历史文化神韵独树一帜,这种风格和影响的产生是由他们众多的剧目共同展示出来的。从艺术的角度审视,风格就是一面旗帜,我们陕西的戏剧艺术界应该高高举起显示自己独特风采的旗帜。大西部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锻造了大西部人独特的性格:率真豪放,慷慨凝练,雄浑厚重,坚毅踏实。江南水乡的娴静柔媚不属于我们,关东黑土的泼辣野性不属于我们,蜀川文化的怪诞奇谲不属于我们。放眼艺术风格,我们当然应有自己的东西。这既是作为一个理论问题,理应引起大家的探讨;又作为一个实践问题,需要由众多的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来回答。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在秦腔古装戏的创作上,尽管在探索秦腔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演绎三秦文化的厚重博大方面,我们做得还不大够,然而,剧作家们的笔下意境逐渐注意摆脱重故事、轻人物的传统编剧模式,注意新的文化品格的探索,着力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戏剧之因素,提炼思想之意蕴。这种显然归属文化寓意上的探索,应是创立“西部戏剧”从内容到风格的良好开端。

(十)加强戏剧评论问题

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毋庸置疑,戏剧评论对戏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前,戏剧评论相对于戏剧创作还显得单薄软弱,不仅不能很好地指导创作、推动创作,甚至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失语”现象。我们企盼戏剧评论工作者有自己的鲜明感觉和独特声音,要敢于旗帜鲜明地表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当然,从事戏剧评论,也要注意防止那种简单粗暴的“打棍子”现象。考察陕西目前的戏剧评论队伍,我们觉得这支队伍还不够整齐,还缺乏专门从事戏剧评论的评论家,需要加以提高和充实。有必要在抓创作的同时,也切切实实抓好评论工作,把评论工作作为抓好创作的环节之一。

理论研究需要结合艺术生产现实进行创新,艺术评论更要创新。没有对现实生活和创作实践的敏锐知觉,没有深厚扎实新颖独特的理论修养和理论建树,艺术评论必然苍白无力和缺乏认识价值。对视过去的戏剧评论,我们往往只重视对作品参加重大活动进行评介,而忽视了戏剧批评是一项贯穿于戏剧生产、营销全过程的重要工作,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戏剧评论成为可有可无的附属品,也使得戏剧作品难以为市场所认同,难以为广大观众所接受。今后,需要提倡一种全程跟踪式的新型评论,使戏剧评论同戏剧创作、生产营销的整个过程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在开展积极的戏剧批评的同时,作家、艺术家也要以诚挚的心态接受和面对公正、合理、善意的批评,而不能只是要求甚至去组织一些专事吹捧自己的评论。重视理论研究和戏剧评论在提高创作质量、扩大作品知名度和增加市场份额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正确的戏剧批评营造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以两翼互动的促进作用来带动创作与评论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文学艺术作为体现我们民族精神追求的一种文化行为,应该发扬光大。我们有责任,从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尤其是戏剧,她“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那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黑格尔语)。今天,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戏剧在我们手上理所应当焕发出更加旖旎的光彩。当然,戏剧的兴旺发达不仅是体现在规模上、数量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质量上,体现在艺术精品的生产上。优秀的剧目就是一面旗帜、一种标志,足以说明许多问题。而产生精品是需要高品位艺术人才和整体艺术实力的,实事求是地讲,这两方面陕西还都具备,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它们很好地发挥出来,进而实现推精品、促繁荣的战略目标。陕西的戏剧创作是有优良传统的,陕西的戏剧创作队伍是大有前途的。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发展艺术创作的大好时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戏剧创作上更加突出创新意识,更加注重作品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努力追求对社会生活的透彻理解和对时代精髓的深切把握,孜孜寻找、开发和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艺术真善美的无比丰富的潜力和底蕴,用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断扩充丰腴的表现内容,不断拓展健康的审美体验,不断丰富气大道正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在创作中时时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懈追求、开拓奋进,就一定能够尽情展示自己风采,开创我省戏剧创作的新局面,创作出大量散发时代气息、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来。

2010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