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职业经理:创新能力与内部创业

职业经理:创新能力与内部创业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与内部创业能力现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职业经理的创新活动是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创新。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以观念与思维创新能力为先导,制度创新能力为前提,技术创新能力为关键,市场创新能力为途径,组织创新能力为保障的。职业经理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对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治理制度和管理制度创新的能力。职业经理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是指职业经理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职业经理:创新能力与内部创业

第五节 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与内部创业能力

现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跨国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市场竞争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同时,消费者的需求愈加个性化,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加。此外,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为了对内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对外响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的职业经理应增强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管理能力。

一、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与企业创新能力

英国经济学家和思想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1732—1790)在《国富论》中指出,经济增长是以劳动分工深化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组织结构自发演进的结果。因为劳动分工深化,导致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可见,亚当·斯密时代有了最早的创新理论萌芽。最早开创性地提出了“创新思想”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他于1912年在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赋予产品一种新的特性;(2)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熊彼特描述的五种创新,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老产品的改造,新的生产方式的采用,新供给来源的获得,以及新原材料的利用;二是市场创新,包括扩大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开拓新市场;三是组织创新,包括改变原有的组织形式以及建立新的经营组织等。

创新能力的概念是由Burns和Stalker(1961)首次提出,最初是被赋予经济和管理学上的意义,用来表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能力”。巴顿(Barton, 1992)认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技术系统能力、管理系统能力及企业的价值观。”

(二)职业经理在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中的作用

作为拥有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职业经理,在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领导与组织的作用。作为企业或部门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职业经理可以通过组织的再设计,将所管理的部门分解成多个团队或者任务小组,在组织上保证创新活动的开展;促进部门、团队和小组内外部之间的相互交流,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二是支持的作用。职业经理应充分利用组织与部门的资源,对创新进行支持。应合理设计工作流程、安排工作时间,使下属和员工有时间思考创新、有空间实践创新;要最大限度地给予财政上的支持,激励创新意愿、奖励创新成果、包容创新失败。职业经理日常工作中对创新的支持,有助于培养下属和员工积极创新的意识。三是示范的作用。职业经理的示范作用是指职业经理在所管理领域积极引入和实践组织所需要的创新。通过职业经理的努力和示范,营造创新文化,重塑下属和员工的价值观,使组织富有创新力。职业经理在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中的示范作用需要职业经理个人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内容

1.职业经理创新能力的内涵

创新是建立企业竞争优势的有力手段,它能够为企业带来高额回报,但是,创新过程通常是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过程,此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能有效降低企业创新活动中的风险,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指职业经理赋予企业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途径的能力。表现为职业经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善于敏锐地观察企业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大胆的、新颖的设想,并进行周密论证,拿出可行的方案以付诸实施。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职业经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职业经理创新能力的内涵有三个方面:①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对企业创新要素的整合能力。企业创新要素涉及技术、组织、文化、制度、流程等各个方面。②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一种持续创新。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不断地领导和管理下属和员工从事创新实践活动。③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协同效应。职业经理的创新活动是创新要素间的协同创新。

2.职业经理创新能力的内容

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主要由观念与思维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等五个方面组成。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是以观念与思维创新能力为先导,制度创新能力为前提,技术创新能力为关键,市场创新能力为途径,组织创新能力为保障的。

职业经理的观念创新能力主要是指职业经理在创新活动中的创新意识与态度。职业经理的思维创新能力是指职业经理在创新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观念创新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都受知识的影响,主要通过智商、情商等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职业经理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也必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循规蹈矩、冷静有余创新不足的思维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职业经理的制度创新能力是对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治理制度和管理制度创新的能力。既包括对现有制度变革的影响力,也包括对新制度的设计能力。产权制度和治理制度创新能力是制度创新能力中的重要部分。产权制度的创新将导致新的更有效的资源组合形式,而治理制度创新影响相关利益者权益。因此,职业经理往往对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制度的创新显示出更大的热情。但产权制度创新和治理制度创新是在宏观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会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宏观环境的限制。虽说管理制度创新也是受很多因素影响,但职业经理在其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度设计上,是有较多的创新影响力的,特别是人力资源职业经理。(www.xing528.com)

职业经理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创新能力是指职业经理的技术革新和市场开拓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各自是生产职业经理和营销职业经理的关键创新能力。职业经理的技术革新能力使得其所服务的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技术竞争的优势,而职业经理的市场开拓能力则将企业的成果不断带入新旧市场,并在新旧市场上拓展创新,使企业保持市场竞争的优势。

职业经理的组织创新能力是指职业经理通过重新构建组织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当作为一个组织的企业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等不断创新时,必须及时调整组织及其结构,积极采取变革措施,提高效率。职业经理的组织创新能力既包括领导所属部门创新共享新愿景,营造企业文化,调整组织结构,促进沟通的能力,也包括与其他部门或企业的沟通协调能力。

二、职业经理内部创业能力

(一)创业与内部创业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其核心在于超越既有资源限制而对机会的追求(Stevenson,1999)。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 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中的观点是,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科尔(Cole) (1965)认为,创业是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

最初的创业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建公司,而传统的战略管理则更热衷于对已建公司的研究。创业活动主要包含两种:现存组织外部的创业活动和现存组织内部的创业活动,即独立创业(或个体创业)和公司创业。对于公司创业,又可进一步从不同角度予以描述,如内部创业、外部创业、创新、战略性更新等(如图7.2) 。

img12

图7.2 创业的分类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一些企业出现了鼓励和支持员工创业的新现象。Miller(1983)第一次提出了公司创业的概念。随后,公司创业战略的概念不断发展演进,出现了许多新的专业术语。例如,内部创业,公司业务新拓(corporate venturing)等。美国学者Gifford Pinchot在详细考察了3M、IBM、GE等公司在这方面的实践之后,提出了“员工内部创业”的概念。员工内部创业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进行创业经营活动,并与现有企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创业模式。

Carrier(1996 )认为,内部公司创业是指为提高组织盈利能力和促进公司竞争地位,在已建公司内部创造新业务的过程。内部创业是指在已建公司内开展的活动,包括:新业务开拓,以及其他的革新活动,诸如开发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新管理技能、新战略和新竞争方式。

理论界对内部创业的概念界定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一种是宽范畴的界定,即认为内部创业就是在现有企业内部的创业活动。另一种是窄范畴的界定,强调内部创业是从事某类“创造新业务”的活动的过程,用现存组织内的创业资源及雇员进行新业务建立活动。

(二)职业经理的内部创业能力

职业经理离开公司,个人创业会使得职业经理身份发生变化,成为创业者,虽说这样对个人和社会是有价值的,但却是大多数现有企业不鼓励的。而职业经理的内部创业可以满足多方利益者需求,职业经理内部创业能力的提高可以为个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

职业经理的内部创业能力是指职业经理利用企业的创业资源在企业内部创造新业务的能力,主要包括机会识别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关系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机会识别能力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探索并发现市场机会的能力。资源整合利用能力是指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开发落实商业机会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指组织协调各种内外部资源,以及团队建设、员工培训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关系能力是指能否建立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群体的良好互动关系的能力。战略能力是指能否制定和执行企业既定战略的能力。承诺能力是指能否保证对企业主、供应商、员工、顾客等各种利益共同体的承诺。

职业经理内部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国家政策和法律环境,需要社会的鼓励和提倡,需要企业的资源和内部制度的支持。就职业经理个人来说,要提高内部创业能力,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勇于扮演内部创业家的角色。内部创业家的角色介于创业家与经理人之间,其特征变量为:在公司中从事创业活动的人、被公司所雇佣、要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其次,要有内部创业精神。内部创业精神代表了一种在现有组织之中发掘机会,并组织资源建立新事业,进而创造市场新价值的一种历程。最后,要勇于创新。内部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企业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的最主要来源,职业经理的创新能力和公司的战略行动相契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职业经理的内部创业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