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百年服装流变:席卷四旧服饰

中国百年服装流变:席卷四旧服饰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破四旧”,是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大摧毁,是文明史上最不能原谅的野蛮无知的行为。在红卫兵“破四旧”的口号声中,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主要街道上纷纷设立了红卫兵“破旧立新站”。作者收藏“破四旧”不仅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积累,更极大地误导了中国人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所以,“破四旧”运动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社会改良或社会革命。

中国百年服装流变:席卷四旧服饰

“破四旧”最早是在1966年6月1日《人民日报》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明确提出的,并为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十六条》所肯定,即“打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那些狂热的红卫兵小将,迫不及待地走上街头,以“革命”的名义开始了“让毛泽东思想照亮每一个角落”的“破四旧”运动

这场运动涉及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破四旧”,是对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大摧毁,是文明史上最不能原谅的野蛮无知的行为。商店、街道、公园、医院、学校等统统被改成有政治色彩的名称。(7)继而,各地许多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名胜古迹被捣毁,无数精美的雕刻、佛像被砸碎,价值连城的历代名人字画、藏书被焚毁。(8)

就连个人的衣着打扮也首当其冲地面临着革命的洗礼,所谓“封、资、修”服饰是指不合“无产阶级口味”的发式、服装、修饰,所有西装、旗袍高跟鞋,或花哨特殊一些的服饰品都在劫难逃。1966年8月20日,北京第二中学的红卫兵首先在市内主要街道上贴出题为《向旧世界宣战》的大字报,年轻人铿锵而亢奋地声称:

我们是旧世界的批判者。我们要批判、要砸烂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所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理发馆、裁缝铺、照相馆、旧书摊……统统都不例外。我们就是要造旧世界的反!……“飞机头”、“螺旋宝塔式”等稀奇古怪的发型,“牛仔裤”、“牛仔衫”和各式各样的港式衣裙,以及黄色照片书刊,正在受到严重的谴责。我们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资产阶级的复辟大门,正是从这些地方打开的。我们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改掉港式衣裙,剃去怪式发样,烧毁黄色书籍和下流照片。“牛仔裤”可以改为短裤,余下的部分可做补丁。“火箭鞋”可以削平,改为凉鞋。高跟鞋改为平底鞋(9)

在红卫兵“破四旧”的口号声中,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的主要街道上纷纷设立了红卫兵“破旧立新站”。他们在大街小巷审视路人的发式与衣着,或用剪刀铰发,或撕剪衣裤。最初他们针对那些西装、旗袍、港式服饰,诸如包臀细腿裤、高跟鞋、胸针、项链、烫发、“飞机头”等。后期,就连普通的裙子、简单的吹风分头也在所难免。甚至姑娘的长辫也会遭劫。有一篇回忆录记录了1967年天安门前,几个红卫兵企图剪去维族姑娘的辫子,虽经维吾尔同胞解释了新疆风俗,手持剪刀的红卫兵仍强词夺理说:“长发就是‘三家村’的人。毛主席教导我们‘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敌人喜欢长发,应当剪掉!留长发就是不革命。”此等荒谬,绝非罔言。(10)

领袖的像章成为人人必备的“装饰品”。上图:张茹供

1966年8月23日,北京的一些红卫兵将北京市文化局集中收存的戏装、道具当作“封建残余”堆放在国子监大院当众纵火焚烧。(11)也就是那天,剧作家老舍在那里遭遇到红卫兵的批斗和侮辱,第二天,这位文学大师步入太平湖,离开了这个世界。他带走的是尊严,是人格,以及身上简朴的衬衫裤子、千层底布鞋

天津红卫兵组织还发出“通牒”,要求停销具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商品。仅天津劝业场停销的商品就达582种,其中包括化妆品、各种鞋油、纱头巾、女式手套、各种花扣袢、塑料花发卡等。天津塘沽海关的职工把大檐帽、关徽、臂章、铜扣统统视为帝国主义旧海关的标志和“封、资、修”的货色而弃之。在上海市,理发店的职工在红卫兵的鼓动下,提出了“革命性”的措施:取消了诸如剪指甲、美容、磨面等服务项目;医院口腔科取消了洁齿服务。一些服装店铺在更名后,又贴出对联:“革命服装大做、特做、快做,奇装异服大灭、特灭、快灭”,横批是“兴无灭资”。就连一些服装裁剪书中也出现“革命”性的前言:

同样一件衣服,无产阶级认为“怪”,而资产阶级认为“美”,就是因为两个阶级各有各自的标准……无产阶级坚决抵制资产阶级的奇装异服,就是为了打退资产阶级在生活领域里的进攻,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12)(www.xing528.com)

“左”风甚嚣尘上,狂热的激进分子认为服装式样、发型式样同样存在着“阶级斗争”、“两条路线斗争”。就连当时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也无法幸免,她因曾随夫出访印度尼西亚期间穿过旗袍,就被认为是“腐朽的资产阶级作风”而被批判、被羞辱;还有一个造反组织竟勒令国家副主席宋庆龄改变其代表“封建残余”的发髻,后经周恩来总理出面劝解才幸免于难;一些“黑帮分子”被不止一次地剃“阴阳头”;在批斗、游街的现场,各种“分子”还要被戴上纸糊的高帽子示众。学者季羡林在他的《牛棚杂忆》中写道:

文革”年代的照相馆里,祖孙两人从衣装到姿态都不得不合乎那个年代的政治语境。余金芬供

毛泽东的像章和语录本是在照相馆里拍照时必需的“道具”。余金芬供

我亲眼目睹了一次批斗走资派的会……一个西装(或者是高级毛料制服)笔挺的走资派——大概是局长之类——从车上走了下来,小心翼翼地从车的后座取出来一顶纸帽子,五颜六色,奇形怪状,戴到了自己头上。上面挂满了累累垂垂的小玩意儿,其中特别惹人注目的是一个小王八,随着主人的步伐,在空中摇摆着。(13)

毛泽东穿过的中山装,被西方人称为“毛装”。

军便装以更符合老百姓身份的灰色、蓝色进入民间。作者收藏

“破四旧”不仅毁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积累,更极大地误导了中国人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方式。红卫兵们凭着“无产阶级”的感情和“对毛主席的无限忠诚”,到处“文攻武卫”。似乎只要砸碎了“非无产阶级”的物质,就可以建立一个“水晶般纯洁”的新世界。在这里,没有民主的论争和科学的分析,只有绝对的专制和服从。所以,“破四旧”运动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社会改良或社会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