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强社会建设:重要意义与总体要求

加强社会建设:重要意义与总体要求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可以说,加强社会建设,准确把握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有机统一的重要结合点,准确把握了维护广大人民利益和激发调动全体人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创造性有机统一的关键环节。

加强社会建设:重要意义与总体要求

一、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社会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旨归,以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的。加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1.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社会建设,就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政策、改进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等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经济建设”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实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社会建设”的概念。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社会管理得到重视和加强。伴随着对社会建设认识的逐步深化,社会建设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

但是,在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和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前,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城乡流动人口大量增加,人口老龄化正在进一步加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以及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由此所导致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分配结构等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社会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居民住房等成为最为紧迫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处理和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人们之间关系与社会和谐稳定,也将会直接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一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统一部署、整体推进。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可以说,加强社会建设,准确把握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有机统一的重要结合点,准确把握了维护广大人民利益和激发调动全体人民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创造性有机统一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新形势下,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事业,是切实反映最广大人民发展愿望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为民服务。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的进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具体涉及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等等。

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是当前民生问题存在的重要因素;二是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我们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是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切身利益而进行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特征和基本价值追求。应把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基本着力点。真正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社会建设的重点,推进改善民生的制度性安排,落实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政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也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关键。(www.xing528.com)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应当有多方面的要求。从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要紧紧依靠人民,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特别是要着力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做好改善民生工作。

此外还要看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特别是民生领域工作密切相关。一方面,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另一方面,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也是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没有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相配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难以实现。民生一头连着民利和民心,一头连着内需和发展,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发展的有效途径。群众吃穿用问题基本解决后,对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需求不断增长,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不断提高。做好民生工作,不仅可以直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而且能够扩大消费、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提高人们健康、文化、科技等素质,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因此,要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给予更加切实的重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积极稳妥地解决好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用体制来推动,用体制来促进,用体制来保障。因为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社会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安定有序,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民生与社会建设涉及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和保障。社会领域改革与经济、文化及至政治等领域改革密切相关,是把转变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的重点任务。改革的重要原则是促进社会公正、保障机会公平。可以说,社会建设的工作都涉及社会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的发展就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体制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基本适应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不断加快,社会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比如:社会结构不尽合理,社会组织体系有待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等等。只有突破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保障性困扰,才能从整体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一直是社会管理格局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法治保障”,而且将“社会管理格局”改为“社会管理体制”,表述更加准确,内涵更加丰富,突出了依法进行社会管理的理念。要加快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管理体制,就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政府的民导作用,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公众参与的基础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等等。

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责任主体、范围和能力提出新要求,强调了政府的责任,强调了面向城乡全体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新要求,贯穿和体现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诸方面。要加快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就必须不断转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等。

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平台。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现代社会组织”和“现代社会组织体制”这两个概念,也第一次提出了“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新要求,为社会组织的规范健康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预示着社会组织发展要走法治化道路,必将推动社会组织领域的立法工作,必将推动社会组织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要加快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就必须不断完善群团组织社会服务管理职能,加快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转型,努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等等。

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是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这是社会管理理念和思路的重要的新发展,不仅要有常态管理,还要有应急处置,更要有源头治理,这三个环节构成了社会管理的新机制。社会管理既要着眼于及时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实行动态管理,着眼于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更应该着眼于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土壤,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不发生或少发生。要加快形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管理机制,就必须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对社会矛盾的排查化解,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