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频繁换装的偶人:着替え频繁な人形

频繁换装的偶人:着替え频繁な人形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频繁换装的偶人着替え频繁な人形日本神道研究家石田一良在评论神道的特性时,曾独具见地地概括:神道的特性之一,就是频繁地改容变貌,有如一个“换穿服装的偶人”。所以,它就像一个屡屡去旧取新频繁换装的偶人,伴随岁月的流变,不断地脱掉昔日的旧衣,适时敏感地换上了新时代新思想的时装。在蛮荒的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一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灵性和神奇的能力。

频繁换装的偶人:着替え频繁な人形

频繁换装的偶人 着替え频繁な人形

日本神道研究家石田一良在评论神道的特性时,曾独具见地地概括:神道的特性之一,就是频繁地改容变貌,有如一个“换穿服装的偶人”。纵观神道外观多变的历史,这一评断总体看来,切中肯綮。玄奥的神道在时代文化交汇流动的迭变中,为了自身生命的形态的延续,并在历史的更替中随时与占据时代主流的统治思想呼应、融合,不断走向圆融,必须尽量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迁。所以,它就像一个屡屡去旧取新频繁换装的偶人,伴随岁月的流变,不断地脱掉昔日的旧衣,适时敏感地换上了新时代新思想的时装

人类史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在幻想和神话中度过的。在蛮荒的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一些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具有生命、意志、灵性和神奇的能力。崇拜自然是因为把自然看作是养育人的生命的双亲,生命因为有了天地间的万物才得以维系,山川草木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可冒犯的神。自然为人类带来无限的恩惠,因而自然不是人征服的对象。神道的根本,首先是以生命信仰为中心的朴素的自然崇拜。

对祖先神(氏神)的尊仰,其实往往也是对相互依赖的氏族生活共同体首领的一种崇拜,进而发展到天皇崇拜。因为在宏观上看,天皇就是日本民族的氏神。以《古事记》为依据,不难看出,《古事记》问世前后的日本神道身穿的是一件由朴素的自然崇拜和国家统一意识交织而成的民族信仰的服装。

钦明天皇时代,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当时佛教被称作“蕃神”、“客神”、“佛神”。当时,这些舶来的“洋神”群与日本神道中固有的诸神之间存在性质上的差异。日本的神原来都分别是特定的氏族神(或祖先神)。“蕃神”来临,突然涌出一批超氏族、超地域的神,迫使日本的神道文化被分解组合,形成了双层结构,二者在矛盾的发展中相互补充。为此,神道在政治和时代文化的要求之下脱去旧衣,换上了染上了佛教思想色调的新裳。当时光流淌到镰仓时代,神道摇身一变,成了真言宗系的两部神道和天台宗系的山王神道,展示出“本地垂迹”的神道外貌。

到了室町时代,禅宗在日本流行开来,神道随之又脱下了旧思想的服饰,换穿上“三教一致”(儒、佛、道)的时装,倡导起反“本地垂迹”的学说,吉田神道一马当先,力排众强、逢时而生。江户时代,中国儒学与日本幕藩体制的意识形态意气投和,此时,儒学成了装点神道新潮服饰,山崎暗斋创立的垂加神道作为儒家神道,紧跟潮头,极一时之盛。

时代不断发展,神道相继换装。一旦国学兴隆,本居宣长、平田笃胤等人提倡的复古神道其势泱泱,神道就顺而随之,套上了国学的衣裳,似乎恢复了古神道的原貌。其后,神道又与基督教融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此类推,足以窥察这样的现象:神道与社会文化、政治气候息息相通,同步而行。一场东方式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明治维新,使神道变为震骇世界宗教史的国家神道,充当了侵略扩张的精神动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神道开始换上了欧美式的民主主义外套

至于神道中神的观念,在历史沧桑中不但经常变装,在某种程度上就连“身体”也不断发生变化。譬如在《古事记》中,神是皇室和势力强大的氏族的祖先神。可是在神佛习合的神道中,却出现了“佛主神从”的态势,神成为佛教、菩萨的垂迹;在神与国学习合之际,神又“拨乱反正”,重新被塑造成了日本皇室和国民的祖先;到了明治时代,神道被作为国家神道时,神已不仅仅局限于皇室和国民的祖先,连在内乱外战中死去的所谓“忠臣义士”,在政治目的驱动下,冠冕堂皇地登上了曾几何时高不可攀的神的座位。古神道本来极度忌讳“死”这种“污秽”。根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来考察,诸神祭祀神社里,神本来没有坟墓,神社根本不祭祀葬于坟墓中的死者。后来在统治者意识的支配下,葬于墓中的实有人物也可以作为神来祭祀。这种祭祀死者的风习,在垂加神道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最终由明治时代的国家神道彻底定型。针对神道本质的这种一反初衷的变化,日本学者指出:“古代人如果能看到神道后来的这般巨变,一定会惊骇得瞠目结舌。”(石田一良:《神道与人的祭祀》(www.xing528.com)

此外,回顾神道的历史,在同一神社里,时常出现过这样的怪事:中途撤换祭祀的祭神。这种举动神秘至极,往往甚至连神社的普通信徒都难以察觉。

神道的这种随机应变性,这种自由自在地变装变身和思想的多样化,以及它的非连续性现象,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所见不到的显著特质。在各种外来文化的交差混淆和刺激中,神道不曾因外来宗教的摆布和强烈影响而匿迹,它仍然维持着看似朦胧游移却又自主独立的地位。作为日本传统的国教,生命力十分顽强。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看来,神道在世界宗教领域里,简直是一个奇妙莫测的宗教现象。对于这种现象和思想形成的特点,即它那种或者妥协或者守旧,改弦迅速,复原亦快捷等诸种特色,仔细考察,别有一番意味。

如果剥下神道不同时代穿的层层外装,那么,它的真面目,原质的“裸体”究竟是什么?这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神道每次换装都往往脱光当时身穿的一切沾有其他宗教和思想影响的服装,返回神道原质的“裸体”,然后再换穿上带有新时代新思想颜色的新衣裳。由于神道的服装频穿频换,要看清其本质——“裸体”,谈何容易。所幸在历史上神道有过身着单衣易于脱下的时代。根据神道研究家石田一良的观点,这就是遗留在《古事记》、《日本书纪》中的古神道、镰仓时代中期的伊势神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神道。(石田一良:《神与日本文化》)

从《古事记》、《日本书纪》的内容看,在较少受外界干扰的、简陋封闭的社会形态下,神道中的神主要是生命力的象征,最初出现的神的“裸体”的意义,就表现在生命力和生产力的生成、壮旺、繁殖。如果不考虑《古事记》中的政治意识和神国主义成分,那么神的主要机能就是生命的繁殖。神道倡说:凡合乎生命繁殖宗旨的则为善,反之即为恶。神虽然有神秘的生命力和生产力,却又十分封闭保守,人们只有满腔赤诚地进行祭祀、祈祷,才能如愿以偿。这就是神道的本质。

战后到现在,这种朴素的原质的神道思想在日本民族的意识形态中扎根较深,日本人现在向神祈祷的目的,主要集中在现世意义上的生命繁衍、生活幸福、事业发展等方面,譬如生儿育女,家族康宁,除病增福,五谷丰稔,商业繁昌,工程顺利进展,甚至交通安全以及股票价格上扬等。

所以,神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被变换不定地利用,往往是由于时代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别有用心地为神道穿上的一件又一件含有政治因素的外装,旨在将之作为统治和麻醉国民思想的工具。统治阶级以神权强化王权,从而扭曲了神道本身原有的美善内涵与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