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与大众传播学:阳光下的少年孔子

孔子与大众传播学:阳光下的少年孔子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吾少也贱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可见,他在青少年时期由于家境不好,自己的地位低贱,不得不去从事一些被别人看不起的工作。老父少妻真也浪漫,他俩同游尼丘山,向山神祈祷,希望山神保佑颜征在怀胎生子。这位年少的孔子自然受到贫困的煎熬,遇到世人的冷眼,他感叹“吾少也贱”并非无病呻吟,是他困苦家境的真实写照。

孔子与大众传播学:阳光下的少年孔子

吾少也贱

一位诗人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是的,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虽生犹死;那些立功立德遗教后世的人,虽死犹生。

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离开人世已经2500多年了,但他却没有死。他整理过的文化古籍至今流传,他讲过的一些哲理格言成了我们今天的座右铭。孔子的名字是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提到孔子,就联想起中华民族的文化;我们谈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就联想起孔子。实际情形就是这样:孔子与我们同在,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同在。即使再过2500年,孔子也不会被人遗忘,因为他整理过的文化古籍将永远流传下去,他总结的人生格言是超时代的,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光辉。“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这一类格言有永恒的生命力,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

孔子是中国春秋时代的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孔子也算是高寿老人了。

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可见,他在青少年时期由于家境不好,自己的地位低贱,不得不去从事一些被别人看不起的工作。他操持家务,为别人的红白喜事当吹鼓手,还为贵族家里管理过牧场和仓库。干这些事,确实也有些“贱”,很不遂孔子的意,但又有什么法子呢?他要吃饭穿衣,要生活呀!

孔子的祖先并不“贱”。在他那时,中国的社会动荡,国家只有表面的统一,周王朝已名存实亡,地方势力割据,豪强并起,诸侯林立。诸侯国中有一个宋国。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的贵族,名声显赫,后来因为遇祸,孔子的六世祖被杀,五世祖便逃离宋国,移居鲁国。从此家道中衰,由“贵”到“贱”。

还好,孔子的父亲孔父嘉(叔梁纥hé)总算有点作为,他是一名武士,立过两次战功,当过地方小官。这样说来,孔父嘉不算“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属于贵族行列里的低等贵族。

孔父嘉总想有个儿子来传宗接代,唯恐断了孔氏的香火。不巧,他的第一个妻子生了九胎,全是女儿,没有儿子。孔父嘉大失所望,便另娶一妻,天从人愿,再婚后得了个儿子。可是,这儿子的身体欠佳,带有残疾,很不理想。这时的孔父嘉已经56岁了,但他盼子心切,还想要一个健壮聪明的儿子。于是,他向颜家大族的闺女求婚,由于年纪老了,颜家的大闺女和二闺女都不同意。说来也巧,三闺女颜征在却点了头。大门闺秀颜征在妙龄怀春,老头子孔父嘉得到了她,能不欣喜吗?老父少妻真也浪漫,他俩同游尼丘山,向山神祈祷,希望山神保佑颜征在怀胎生子。据史书记载,他俩在祈祷之后便开心地来一次“野合”。

你说巧不巧?这“野合”的产儿便是孔子。为了纪念祈祷山神的那件事,孔父嘉便以山名作为儿子的名字,取名丘。(www.xing528.com)

孔子很不幸,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孔父嘉留下3个妻子和10多个女儿,不难想象那家庭内部的矛盾会一天比一天地多了起来。孔子的母亲看到了这样潜伏的家庭危机,便离开孔家,带着儿子移居鲁国的首府曲阜

年轻的母亲含辛茹苦,把孔子抚养到17岁的时候,她自己却死去了。

父母双亡,孔子尚未成人。由于父亲的去世,原来的贵族之家彻底破落了;由于母亲的去世,孔子的吃饭穿衣也成问题了。这位年少的孔子自然受到贫困的煎熬,遇到世人的冷眼,他感叹“吾少也贱”并非无病呻吟,是他困苦家境的真实写照。

孔子穷的是钱,不穷于志。人贵有志,孔子恰好就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在贫困中立志学习,好古敏求,做一个知识丰富大有作为的人。那时,教育文化事业都被官府和贵族们垄断,处于贫贱地位的孔子要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借阅古籍文化资料颇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然而,有志者事竟成。他向众人学习,以贤者为师,他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好古敏求,努力地学习传统文化。他拓宽求知的领域,不远千里,去向哲学家老子请教,向音乐大师学弹琴。经过刻苦的学习,他在母亲死去后不几年,就成了有知识的出色人物。你看,他单家孤子,寻配偶却并不难,19岁就结了婚。第二年孔子做了父亲。他的儿子降世以后,鲁国的国君也来祝贺,送一条鲤鱼作为贺礼。孔子感到很光荣,便给儿子取名叫孔鲤,以此作为纪念。

孔子逐渐有了名望,大约在他30岁的时候,便开门办学,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因而成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后来又成了政治家、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说。

孔子的成功,是因为自己是天才吗?孔子自己否认这一点,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成功的秘诀在于“学而不厌”。举个例子吧,那时有一部将宇宙万物是怎样变化发展的哲理书——《易经》,是比较难懂的,孔子却非常感兴趣,到了自己的晚年还反复阅读。那时,人类还没有发明纸,著书艰难,字要写在竹板上,然后用绳子把竹板穿起来,一本书就是好大一堆竹板。读书时,要翻动竹板。孔子在读《易经》的时候,由于是反复读,他多次把穿连竹板的绳子弄断了。可见他用功之勤。即使这样,他觉得自己对《易经》还未研究透彻,感叹时不我予,如果富有春秋,他还会多用一些功夫。孔子在学习时,他对一种知识的追求是锲而不舍的。

正因为他一生好学,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断地得到提高,似乎是每隔10年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到了晚年,他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感到欣慰,总结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我在15岁的时候就立下志向,要刻苦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抱负的人。到了30岁的时候,我对人生、社会、历史等等都有所了解,知识面广了,打下了牢固的知识基础。由于知识丰富,遇到事情的联想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因此到了40岁的时候遇事就不感到大惑不解,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世界是可知的。正因为是可知的,便进一步去探索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这一探索似乎是尝到甜头了,50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即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这是认识历程上的大飞跃,大台阶,到了半百年纪的时候,他终于登上去了。再过10年,孔子的涵养性臻于完善,无论别人的什么话(正面的、反面的、顺耳的、逆耳的)都听得进去,到了“耳顺”的阶段。再过10年,孔子觉得自己想事做事能按客观规律办事,不妄想,不妄为,也不错过人生的机遇,使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都不怎么出差错,不越轨,符合礼教。

孔子毕生好学,知识给了他力量,也给了他乐趣,尽管他一生在政治上不得志,不遇知音,碰上了许多艰难险阻,但是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很令人敬佩的。有一次,一位地方官问孔子的学生:“你们的老师孔夫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啊?”乍然间,学生莫知所对。孔子后来知道了这件事,对学生说:“你应该这样告诉他,我那位老师呀,他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乐观的孔子十分平易近人。在他的学生们的眼里,他一面是望之俨然的严师,一面又是“即之可亲”的宽厚长者。他不摆教师架子,常和学生们在一起讨论问题,交流思想和感情。有一次,他问身边在座的几位学生:“说说看,你们各人有什么志向?”学生子路回答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当学生们一一说出自己的志向后,回过头来对孔子说:“愿闻先生之志。”孔子坦率地告诉学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所以于丹说得好:“我觉得孔子是一个朴素的温暖的老头,他为人特别厚道,对人不尖刻,子贡曾问他‘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恕’,他一向以‘恕’道对人就是宽恕包容,所以我觉得孔子的思想非常朴素,他一生都很穷困,所以这样一个朴素厚道的人透过千古的尘埃能够给我们心灵抚慰和温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