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大学与贵州结缘,成就芳野美谈

浙江大学与贵州结缘,成就芳野美谈

时间:2024-01-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学期后,浙东分校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至此,坊下正式易名芳野,成为美谈。芳野的出现,远在贵州的浙江大学不仅解决了东南各省优秀青年的升学问题,更显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决心与力量。芳野一名是浙大留给龙泉美丽家园的诗意符号,是烽火情缘的历史见证,更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时代象征。

浙江大学与贵州结缘,成就芳野美谈

王远长

芳野,浙江省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泉市民休闲度假百去不厌的美丽村庄,坐落城东南一隅,距市中心近十里,与老城区隔江相望,曾视为远郊,进城多绕道,如今江上架桥多座,往来便利。芳野原名坊下,座南朝北,村前几座小山,一片田畴,背靠佛山,遍地树林,村舍寥寥,因有叶姓孝节牌坊得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怎么突然间村名显得如此诗情画意且闻名周边?这要从抗战期间坊下与浙江大学结下的烽火情缘说起,这一段情缘也成了龙泉人至今难忘的美好故事。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华北战事吃紧;8.13淞沪会战,战火蔓延,杭城危如累卵,民不聊生。11月初,在战火中坚持了3个月的浙江大学为拯救危亡坚持办学,决定内迁。最初迁到浙江西天目、建德,由于情势恶化,再迁江西吉安、泰和,之后又迁广西宜山,最后总校迁至贵州遵义。杭州到贵州,路途遥远,战事阻隔,浙闽沪皖一带贫困学生无法及时到远在西南的浙大升学。1939年2月,校长竺可桢决定创建浙东分校,派教务长郑晓沧、史地系教授陈训慈赶赴尚未沦陷的浙西南筹办。

筹办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考察,校址选定龙泉坊下村。校方除了看中当地的清幽环境,更看中曾家大屋的宽敞,为教学提供便利。大屋为坊下村乡绅曾水清于1932年所建私宅,中西合壁,立面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内厅土木结构,两进两天井,一进为二层,二进为三层,天井两侧有厢房,共有房间72间,还有后花园。曾水清多数时间在外经商,宅院大多空置,得知浙大于战乱纷繁之时在自己村庄办分校,愿意将大屋出租。8月,浙东分校在坊下村创立,招录新生150名。一个学期后,浙东分校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曾家大屋在分校初创之时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教学、办公和生活功能,坊下村民与分校师生也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

第二年,学生老师有所增加,曾家大屋难以容纳,分校在村民帮助下,于村北面1里外的石坑垅建造八幢新校舍,作为教室及学生和一些单身教职员工的宿舍。校舍用木头、毛竹搭建,以茅草和杉树皮盖顶,极为简陋。风雨交加的夜晚,草屋摇晃吱吱嘎嘎,房外松涛狂啸不止,师生们乐观地将这些新校舍命名为"风雨龙吟楼",称为分校二部,曾家大屋为一部。分校还在坊下曾氏宗祠兴办小学,供教职工子弟和当地村民孩子上学。

抗战时期,生活十分艰苦,师生们却不因条件之差受影响,依然保持着优良的"求是"学风。他们简朴、勤奋,无论是听课还是自修,都极其认真。夜晚,点上一盏桐油灯,盏内放一两根灯芯草,借着如豆灯光看书,时不时用小棒挑起灯芯,免得熄灭;也有的点上松明子或火篾,凑着微弱的火光夜读,半夜下来,一鼻子黑烟。(www.xing528.com)

郑晓沧是浙江海宁人,他接替陈训慈当任分校主任后,有感于坊下村的田园牧歌、诗意环境,以家乡方言语音将坊下改名芳野。无巧不成书的是,龙泉方言坊下正好也与芳野谐音,他的提议即刻为大家接受,很快流行开来。至此,坊下正式易名芳野,成为美谈。

芳野的出现,远在贵州的浙江大学不仅解决了东南各省优秀青年的升学问题,更显示了中华民族抗战的决心与力量。老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求知,课余成立各种组织,办刊物,演戏曲,搞体育,走向龙泉街头与民众中,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得到社会各界支持,影响着后方为救亡奔波的国民,鼓励着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敌机袭扰与轰炸龙泉时,师生们分散隐蔽到树林中,村民帮助分校将重要的书籍资料挑上,撤往佛山,待警报解除,再又送回。

1942年初夏,龙泉周边的缙云、丽水、松阳等地相继被日军侵占,龙泉危在旦夕,为了不使分校沦入敌手,学校开始往200里外的福建松溪大布村迁移。几个月后,在军民一致的积极抵抗下,日寇难以南图,时局趋于缓和,分校又返回芳野,直至抗战胜利重归杭州。

浙大在芳野创办分校前后7年,招收学生1000余名,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量人才。芳野一名是浙大留给龙泉美丽家园的诗意符号,是烽火情缘的历史见证,更是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时代象征。时任中文教授胡清伦先生撰写的楹联"以弦以歌,往哲遗规追鹿洞;学书学剑,几生清福到龙泉。"是对龙泉分校最好的赞美,当年张贴在曾家大屋正厅前的柱子上,引分校师生深情吟诵,如今在芳野依然余音缭绕,激励莘莘学子为振兴中华刻苦用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