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教佛教与茶结缘,金陵茶文化揭开

道教佛教与茶结缘,金陵茶文化揭开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起源于汉代,到六朝时兴盛起来。道教与茶结缘,陶弘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从道教养生的角度评价茶,把茶视为上等的药物,表明了茶在饮食中的重要地位。道教与茶的缘分在这则神话故事中再一次得到证明。梁武帝原来崇信道教,即位后第三年即率僧俗2万人,宣布舍道归佛。这既与他佛教信仰有关,也表明他有嗜茶的习惯。南朝时佛教与茶结缘,还有一位与之有关的人物——菩提达摩。

道教佛教与茶结缘,金陵茶文化揭开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教派,起源于汉代,到六朝时兴盛起来。经过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等人的努力,道教有了较完备的教理教义,有了相对完善的戒律斋义,有了较为固定的修炼场所和独到的修炼方术。“长生不老”“羽化登仙”成了道教的核心教义。

道教与茶结缘,陶弘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图2-6)。

图2-6 陶弘景

他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家族,曾居住在今南京鼓楼附近的陶谷新村。他从小勤奋好学,很有志向,10岁时就读了葛洪的《神仙传》,15岁时写了《寻山志》,表现出浓厚的隐逸志向。他曾在宋朝廷当官。齐时,高帝萧道成很赏识他,礼聘他陪王室子女一起读书。36岁时,他脱掉朝服,挂在建康城门头上,并上表辞禄,后来隐居句曲山(江苏句容茅山)。梁武帝屡次请他出山,他都不肯,但朝廷每有吉凶讨伐等大事,皇帝无不向他咨询,故而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在游仙采药和炼制丹药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医药知识。他发现中国最早的药物经典《神农本草经》几经战乱,多次转抄,已残缺不全。他根据所见到的残卷,作了大量的归纳整理,增补修订,著成《本草经集注》。共收集730种药物,细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梁、菜、米食、有名专用等7类。在菜类,他把5种药物列为上品,其中“苦茶”也列入其中:

“苦茶,即今茗。茗一名茶,又令人不眠”[10]

“茗,苦涩。取其叶作屑,煮饮汁,即通夜不睡”[11]

陶弘景最早把茶收入了本草。他从道教养生的角度评价茶,把茶视为上等的药物,表明了茶在饮食中的重要地位。陶弘景对茶的论述反映了当时最高的认识水准。

陶弘景还著有《陶氏验方》《药总诀》《名医别录》等医药书。在《名医别录》中,他指出:

“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12]

丹丘子、黄山君都是道教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丹丘子是直接给樵夫指点佳茗的仙人。陶弘景所说的“苦茶轻身换骨”,与道教得道成仙,羽化成仙的观念有着内在的联系,把茶这种自然之物与道教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联系起来了。

陶弘景曾写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山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他以白云为喻表明热爱大自然,过自己向往的生活。明代著名文人董其昌在《茶董题词》一文中写道:“陶通明日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余谓茗碗之事足当之。盖幽人高士蝉蜕势利,借以耗状心而送日月”。陶通明即陶弘景,董其昌评价说品茶赏茗足以愉悦有限的生涯。高人逸士陶弘景不为追求功名利禄,只以陶醉山水,体味茶韵为乐,饮茶已成为道学家陶弘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了。

东晋时,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也反映了道教与茶的关系;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世鬻之,市人竟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所得钱散路旁孤贫乞人,人或异之。州法曹挚之狱中,至夜,老姥执所鬻茗器,从狱牖中飞出”[13]

这个故事说,东晋元帝时,有个老妇,每天早晨独自提着一个盛茶的器皿,到市上卖茶,人们争着购买。从早到晚,她那个盛器里的茶始终不见减少。她还把卖茶所得的钱施予了孤苦贫穷的乞丐。有人感到很奇怪,州里执法官吏认为她有伤“风化”,把她抓进监狱。夜间,这个老妇却拿着卖茶的器皿,从监狱的窗口飞走了。(www.xing528.com)

故事里说到的“老姥”是一位以卖茶所得来济贫救困的奇人,而且是一个神仙,她能够“飞出”。这是陶弘景所说的茶能够“轻身换骨”,也是道教主张期望的“羽化成仙”。道教与茶的缘分在这则神话故事中再一次得到证明。

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明帝为印度僧人在洛阳建造第一座佛寺白马寺佛教开始在中国流传。三国吴时,孙权为僧人康僧会建立“建初寺”,并建“阿育王塔”,这是金陵最早的佛寺和江南最早的一座宝塔。

时至南朝,佛教发展迅猛,至梁武帝时发展到了顶峰。梁武帝原来崇信道教,即位后第三年即率僧俗2万人,宣布舍道归佛。他广建佛寺,盛造佛像,自己多次舍身同泰寺为奴,并受持菩萨戒。他还亲自撰写《断酒肉文》,强令僧尼们遵守,从此形成了汉族出家的僧尼及居家佛教信徒吃素的传统。

南朝时期人们对茶的认识有了提高。佛寺僧侣静思念佛时跏趺而坐,头正背直,长时间端坐容易产生疲劳困倦,僧侣还要严格遵守佛寺规仪。这时,具有提神驱眠、生津止渴等作用的茶,便自然成了僧侣所需要的,而又不违反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了。

南朝时,饮茶开始在佛寺盛行。《宋录》载:“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14]宋孝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豫帝王刘子尚,第八个儿子新安王刘子鸾专程去佛寺拜访昙济道人。昙济道人是当时著名僧人,先居八公山东山寺(安徽寿县),后居建康中兴寺和庄严寺,是一位很讲究饮茶的人。昙济道人以茶招待他们后,二儿子刘子尚说:“这真是甘露呀,怎么能仅说是茶呢!”当时刘子鸾还不满10岁,刘子尚也只是10岁多一些,可见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已经接触到茶了,而且是在佛寺里接触到的。

生前爱饮茶,死后还想要茶相伴,齐武帝萧颐就是这样的人。萧颐是齐第一代国君高帝萧道成的长子,是一个佛教信徒。他在遗诏中说:“我灵座上,慎勿以牲为祭,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15]。他要求在灵前供上包括茶在内的一些果饭就行了。这既与他佛教信仰有关,也表明他有嗜茶的习惯。

本世纪初,在南京钟山一处南朝上定林寺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大批僧人使用的陶瓷的生活器皿,基本上是素釉粗胎,十分简陋。使用简陋素净的器皿是当时僧人修行的象征和方式。其中有各种式样的罐、壶、碗、碾、臼,有些就是当时用来碾茶叶、烧水、煮茶的,可见上定林寺僧人已普遍饮茶。齐梁时,居住在上定林寺的刘勰,就是在茶烟烛光的氛围里,一边喝茶,一边写作,完成了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文心雕龙》。

南朝时佛教与茶结缘,还有一位与之有关的人物——菩提达摩(图2-7)。

图2-7 达摩

达摩是在南朝宋末由天竺来华传授佛法。梁代时,梁武帝派人专程把达摩迎到建康。梁武帝多次听了达摩宣讲佛法,但梁武帝与达摩在认识佛法上机缘不投,几次交谈,言多不契。达摩只身悄然离开建康。梁武帝听说后,即命人骑上一匹大骡子追赶。

传说中,达摩听到有人来追,就走进了幕府山一个山洞,面石而坐。追赶人骑大骡子去追赶。被山石夹住,进退不得,未追到达摩,只好回城复命。天亮以后,达摩走到江边,面对浩浩荡荡的长江,他从容不迫地折了一束芦苇,踏着芦苇航渡过江,这就是传说中的“一苇渡航”。达摩在离江边不远的长芦寺作短暂停留后,来到浦口定山寺住钖,面壁修行3年。

达摩后来去了河南少林寺旁的山洞继续面壁修行。相传达摩打坐时,常因打瞌睡而苦恼。有一次气得把自己眼皮撕掉了。不久,地上长出一株绿叶植物。一天,达摩弟子在旁煮水以备饮用,恰好一阵风吹来,绿叶掉落锅里。达摩喝了绿叶煮的水后,精神清爽,不再打瞌睡。从此以后达摩坐禅时就喝这种叶子(茶叶)煮的水了。

有关达摩的传说,在日本佛教界也很流行,他们甚至把饮茶的起源说成是始于达摩。

达摩是在少林寺旁的山洞修行,是谓“驻山”,而不是“驻寺”。浦口定山寺是达摩曾经真正驻钖过的寺庙,南京地方传说和历史遗迹也印证了这段故事。幕府山有夹骡峰、达摩洞,定山寺有达摩崖、面壁处、晏坐石。定山寺还有一口卓钖泉,相传为达摩“以钖仗卓地,泉水汩汩而出”而产出,因此得名卓钖泉。现在,浦口定山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南京达摩研究基地”。《长芦晚钟》的达摩传说,已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唐代以后,出现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佛教宗派——禅宗,并风行“茶禅一味”。相传禅宗初祖正是曾经在建康传经、修行、生活过的达摩禅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