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与金陵历程

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与金陵历程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后,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走上了新的发展兴盛的道路。茶与历史、经济、科学、技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紧密结合,构成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这些中华茶文化“之最”,彰显了历代金陵有识之士,在茶文化上极为漂亮的文笔,对茶的文化、茶的传播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引领了茶文化新风,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与金陵历程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树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是文化的发源地。

地球上出现茶树,至少已有3500万年。1978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云南景谷盆地芒线发现了宽叶木兰化石。经地质年代测定,这些古木兰化石距今约3540万年。而古木兰是被子植物之源,属山茶目。山茶种茶属垂直演化的始祖。现在,云南还有世界上树龄最长的野生大茶树,树龄已达2700余年。云南是世界上唯一存有茶植物垂直演变完整链条的地方。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氏时期,人类刚刚从野蛮步入文明,进入到原始农耕的时期。也正是在这时,人们发现了茶。茶最早是作为药用而被中国人发现的。神农氏“以茶解毒”即说明了这个问题。

西周时期,巴蜀地区的人民也已经将茶作为药用。巴蜀地区,向为疾疫多发的“烟瘴”之地,所以巴蜀人平常饮食偏多辛辣。正是这种地域自然条件和由此决定的人们的饮食习俗,使得巴蜀人“煎茶”服用以除瘴气、解热毒。久服成习,药用的目的逐渐隐没,茶于是成了一种日常饮料。

秦汉以后,茶业重心开始东移。沿着长江濒流而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扎根。

三国、两晋时期,随着茶叶采制技术的进步,在制饮方面有了改进。郭璞在《尔雅注》中指出:“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者为茶,一名茆(春茶),晚取为茗(夏茶)”[1]。郭璞将茶分为春采之茶和夏采之茶,可见当时人对饮茶知识的提高。那时尽管茶还兼有药用,但主要则在于日常饮用。东吴末帝孙皓就曾密赐茶给大臣,在酒宴上“以茶代酒”。

东晋南朝时期,茶叶生产在以建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东晋的有识之士,提倡“以茶养廉”,南朝的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道教佛教开始与茶结缘。茶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茶文化初见端倪。

统一而强盛的唐朝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茶叶生产、消费。佛教禅宗的兴起及其影响,使江南饮茶日盛。唐代饮茶的普及和茶叶的发展,出现了第一部茶学的经典著作《茶经》,成就了陆羽“茶圣”的地位。《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首次把我国儒、释、道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搭设了中华茶文化的基本构架。

从五代至宋元是茶文化的拓展期,既在宫廷营造了饮茶风尚,又在民间兴起市民茶文化和斗茶之风。作为文化活动的茗饮活动,不只是在江南各地,而且传播到中原以及边疆,使茶成为连接南北经济、文化的纽带。

到了明代,制茶工艺和饮茶风尚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完成了从蒸青饼茶向炒青散茶的转变,以沸水冲泡叶茶的瀹饮法代替了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的饮法,从而促进了传统茶叶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和品饮艺术的普及。文人品茗更强调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情趣的营造。

清代和民国时期,我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新的名茶品种不断涌现,生产技术又有了提高。特别是中华茶文化中的茶馆文化、茶俗文化取代了前代以文士主导的茶文化发展地位,茶文化摆脱了贵族气和书卷气,深入到市井、走向世俗,踏进寻常巷陌,进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并且与传统的伦常礼仪结合起来,茶文化成为人民大众的俗文化。

1949年后,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茶叶和茶文化走上了新的发展兴盛的道路。

数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已不只是人们解渴、滋味美好的饮料,它还是生活交往的承载物,陶冶性情、修己达人的艺术品,寄托精神、传递文化的不二灵物。这个被誉为“东方仙草”的神奇植物,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茶文化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积淀,是以茶为载体而传播的文化。茶与历史、经济、科学、技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紧密结合,构成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着与时俱进的物质、文化品性,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更多更广的内容。

金陵茶文化源远流长,根深叶茂。金陵茶文化在南京历史文化图景中,涂抹出亮丽的色彩,在中华茶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多项茶文化之最:

以茶代酒、以茶待客、以茶祭祀等民风茶俗最早源于六朝建康;

道教、佛教最早在六朝时期与茶结缘,建康是当时道教、佛教饮茶活动的中心;

唐代李白在金陵写有他一生中唯一一首茶诗,这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名茶入诗的诗篇;

南唐君主派官员到福建开辟茶园,创制出北苑贡茶,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最大的贡茶院;

宋代初年,金陵开设了我国南方最早的茶馆;(www.xing528.com)

明初朱元璋下诏罢造团茶,改产散茶,制茶技术和饮茶风习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其饮茶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明初朱权著《茶谱》,其饮茶程式,比日本茶道早100多年,是日本茶道形成的重要源头之一;

明代郑和西洋,是世界上第一次由贸易来推动地理大发现,把瓷器、茶叶等中国特产传播到亚非许多国家;

南京明代墓葬中出土了我国目前唯一有确切纪年可考的明代早期的紫砂壶,是目前可见到的历史上最早的紫砂壶;

明末居住在桃叶渡口的闵汶水是茶艺绝顶高手,显示了当时茶艺最高水平;

明末清初杜浚在金陵论茶有四妙:“湛、幽、灵、远”,是茶文化史上第一次对茶艺真谛完整的论述;

清代李渔袁枚在金陵把我国古典饮食烹饪理论推上了最高峰,其中有许多饮茶方面的真知灼见;

红楼梦》《儒林外史长篇小说中,以金陵为背景的茶俗文化、茶馆文化的描写,其深度和广度均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之最;

清代及民国时期秦淮茶馆享有“秦淮茶馆甲江南”的盛誉;

雨花茶是20世纪全国新创制的著名绿茶

……

这些中华茶文化“之最”,彰显了历代金陵有识之士,在茶文化上极为漂亮的文笔,对茶的文化、茶的传播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引领了茶文化新风,为中华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金陵茶文化不仅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而且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富于浓郁金陵乡土气息的茶俗茶礼,在四时八节、婚嫁生育中,在吃早茶、吃下斋的茶食里,以及茶棚、茶亭、茶炉子等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茶俗文化风采;

生长于金陵名山的地区茶品,如摄山茶、天阙茶、清凉山茶、钟山云雾茶、狮子岭茶等,散发着绿茶的芳香,流动着江南的韵味;

蕴有江南文化含量的沏茗技艺,其选水、择茶、品茶环境,以及高超的品茗技艺,使之升华为精神情感的艺术活动;

飘动着禅意佛香的茶禅文化,菩提达摩的面壁参禅,牛首山、清凉山佛寺茶汤里的参悟禅理,僧人、文人相互唱和的茶禅诗词等,在中华茶文化史、佛教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带有秦淮儒雅风味的茶坊茶社,其茶馆开设历史之早,茶馆雅俗文化氛围之浓,茶社里茶戏融合形式之独特等,是典型的江南茶馆的代表;

散发着诗意茶香的茶文艺作品,在对联、诗词、戏剧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上均有体现,提升了金陵茶文化品位;

陶弘景、李白、陆羽、王安石、朱权、杜浚、曹寅、李渔、袁枚、鲁迅张恨水赵朴初等历代文化名人展现的金陵茶情,饮茶情趣之浓烈,对金陵情感之深厚,宛若一颗颗心灵升华的思想珍珠,串缀成一条闪光的茶文化项链,使金陵茶文化的内容更丰厚,更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