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陵茶文化:神奇的雨花茶来源与溯源

金陵茶文化:神奇的雨花茶来源与溯源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有了富含诗情画意的芳名“雨花台”,这来源于美丽的神话传说。北宋时,有人根据这个传说,把云光法师的讲经台,称为“雨花台”。到了明代末年,雨花台由“台号”演变成地名,石子岗一带统称为“雨花台”,此处所产的五彩石子也称为“雨花石”。雨花石,地质学上称砾石,大量地储藏在山岗的砾石层中。金陵人喜爱用具有纪念意义的“雨花”命名的物品。1959年创制的“雨花茶”,正是从金陵文化土壤里绽放出来的一朵神奇的新花。

金陵茶文化:神奇的雨花茶来源与溯源

南京城南中华门外大约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山岗,山岗上布满了滚圆的小石子,三国东吴时这里被称为石子岗。这些色彩鲜艳,花纹美丽的石子,人们视为珍品,所以这里又被称为聚宝山。后来,有了富含诗情画意的芳名“雨花台”,这来源于美丽的神话传说

东晋时,宰相王导专门为来自西域的高僧施黎密在建康讲经,选择石子岗创建了“高座寺”。相传南朝梁代高僧云光法师来到高座寺,在寺院附近的山头上设台,给众僧讲经说法,讲得内容精彩,虔诚所至感动了上苍神明,天落花雨。北宋时,有人根据这个传说,把云光法师的讲经台,称为“雨花台”。到了明代末年,雨花台由“台号”演变成地名,石子岗一带统称为“雨花台”,此处所产的五彩石子也称为“雨花石”。

地质科学史揭示了雨花台、雨花石的真正奥秘。距今1200万年到300万年前,雨花台一带是古长江与古秦淮河的交汇处。浪涛奔腾的古长江把中上游风化的岩石和矿物碎块,搬运摩擦顺江而下,成为卵石,在江岸河口交汇处沉积。光滑圆润的卵石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沙砾石层。地壳的激烈运动,长江砾石泥沙的不断沉积、隆起,迫使河床西移,雨花台遂成了一片起伏的山岗。雨花石,地质学上称砾石,大量地储藏在山岗的砾石层中。雨花石含有二氧化硅和各种不同的微量元素,构成了不同的色彩、各异的影形。雨花石以玉质天章质地美、炫眼夺目色彩美、天成幻出纹理美、无物不显呈现美而著称于世。

雨花台远揖江峰,近俯城堞,烟霏雾霭,万景毕纳。自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命丞相范蠡筑“越城”起,这一带就成为江南登高览胜佳地。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登临于此,眺望风光秀丽的金陵山川,俯瞰晨曦夕阳中的六朝古城。南朝画家张僧繇在高座寺画过壁画,在毗邻的安乐寺画龙的艺术创作,成为古今美谈,“画龙点睛”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唐代李白,宋代王安石苏轼陆游,明代文征明、高启汤显祖清代吴敬梓郑板桥,现代鲁迅郭沫若田汉刘海粟,以及朱元璋康熙乾隆等皇帝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

雨花台松柏参天,翠竹挺拔,流涧清泉,环境幽雅。这里是东吴诸葛恪、东晋谢安、南唐韩熙载、元代刘叔向、明代李杰等名流逸士最后的归属地。

历史上的雨花台也汇聚弥散着古圣先贤的浩然刚烈之气,遗有的纪念祠多达数十座。如公元前1147年泰伯到这一带传礼授农,后人为纪念他,建了泰伯祠。另外还有曹公祠(曹寅)、海公祠(海瑞)、二忠祠(文天祥、杨帮乂)等。雨花台还建有仓颉庙,每逢春日,士大夫、乡绅便在此以牲畜、酒醴祭祀,“奏古乐、用佾舞,每倾城往观”。(www.xing528.com)

雨花台横卧金陵南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汉末征战到辛亥革命,群雄逐鹿,烽火连天。三国东吴孙策在此打过胜仗。南宋时,雨花台则为抗击金兵的战场之一,相传岳飞在此大战金兵。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军队在此与清军顽强激战,对峙多年。1911年11月,辛亥革命起义军向盘踞在雨花台的清军发起最后攻击,200多位官兵成仁。1937年12月,守备雨花台的中国军队英勇阻击侵华日寇的屡屡进攻,给疯狂敌人以重创,终因弱不敌强,雨花台失守,随后南京遭遇了一场日寇血腥大屠杀。

从20世纪20年代到1949年间,雨花台畔先后有10万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在推翻“三座大山”的殷殷血火中惨遭杀害。雨花台的山石草木,凝结着牺牲的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的碧血,人们把那五彩缤纷的雨花石看做是先烈的精灵。在这片土地上逝去的每一个生命,都饱含着对民族、国家的无限情意,对新生活的无限憧憬,对生命的无限眷念。他们身上闪耀的理想光芒,体现的信念力量,散发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后来人,让后来者感怀景仰。

雨花台这个地方既有自然之清丽,又有人文之重彩,值得细细琢磨品味。早在新石器时代,金陵的先民就曾收藏大自然赐予的雨花石,瑰丽多姿的雨花石象征着金陵人世世代代美好的愿望。当今,我们在感恩追思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献身的先烈们,又赋予了雨花台浓重的“生命眷念地”的人文内涵。金陵人喜爱用具有纪念意义的“雨花”命名的物品。1959年创制的“雨花茶”,正是从金陵文化土壤里绽放出来的一朵神奇的新花。人们品饮雨花茶,自然地想到晶莹的雨花石,英雄的雨花台。

经过多年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形成以纪念碑,纪念馆为中心,全长约1500米的轴线,从北到南坐落烈士就义群雕、纪念碑、纪念馆、忠魂亭等纪念性建筑。坐落在雨花台主峰上的烈士纪念碑高42.3米,寓意纪念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碑身正面镌刻着邓小平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如今的雨花台已是一座以自然山林为依托,以红色旅游为主体,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纪念性风景名胜区(图5-1)。

图5-1 雨花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