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陵茶文化:茶戏剧的丰富表达

金陵茶文化:茶戏剧的丰富表达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茶戏联姻由来已久。另外,在历代的戏剧中,有不少剧目表现了茶事活动的内容。元明清以来,戏是指戏文、杂剧和传奇。中国戏剧成熟于元朝。但对其生活享乐方面倍加优待。藩王们看戏成风,演剧拍曲成为一种时尚,无形中,也使杂剧在各地发展兴盛,出现了《鸣凤记》《牡丹亭》《燕子笺》等传世佳作。以后的400多年间,南京戏曲舞台上间有演出不辍,至今,《牡丹亭》仍是江苏省苏昆剧院保留剧目之一。

金陵茶文化:茶戏剧的丰富表达

茶戏联姻由来已久。最初的戏剧就是在茶园、茶馆演出,或是在官宦人家的戏台演出,人们一边品茶一边看戏。另外,在历代的戏剧中,有不少剧目表现了茶事活动的内容。

元明清以来,戏是指戏文、杂剧和传奇。中国戏剧成熟于元朝。到了明朝,戏剧兴盛起来。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防止藩王造反,处处防范,管制甚严。但对其生活享乐方面倍加优待。允许藩王兴建深宅大院,经常赏赐一些乐户、歌妓与词曲唱本,让他们平时在深宅大院里观赏戏剧,尽情享乐。藩王们看戏成风,演剧拍曲成为一种时尚,无形中,也使杂剧在各地发展兴盛,出现了《鸣凤记》《牡丹亭》《燕子笺》等传世佳作。杂剧逐渐发展为北方各省的“梆子腔”和长江以南的“吹腔”等新兴剧种。明代中叶以后,南京更为流行南戏。

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说,万历时南京公侯缙绅及富豪人家宴集,不用北曲而改南戏。南戏中的海盐腔、昆山腔受到文人关注。特别是昆山腔“较海盐又为清柔而婉折,一字之长,延至数息,士大夫禀心房之精,靡然从好”[2]。昆山剧占据了士大夫宴会的主要市场,南京成了当时昆曲演出活动中心。《鸣凤记》《玉簪记》《牡丹亭》等昆剧经常在舞台上演出,这些剧作都有与金陵及茶相关的内容。

明代剧作《鸣凤记》,作者不详。写的是明嘉靖年间,大学士夏言推荐都御史曾铣统制三边,力图夺回已丧失的河套地区。但遭到次辅严嵩的反对、诬陷与迫害。经过一场震动朝野的激烈政治斗争,终于皇帝恩准,推倒了奸臣严嵩,使死去的忠良冤屈得以昭雪。

其中第五出“忠佞异议”中,写杨继盛走访赵文华的事。赵文华已被严嵩买通,杨、赵二人借“吃茶”之机,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

赵曰:“杨先生,这茶是严东楼(严嵩之子)见惠的,如何?”

杨答:“茶便好,就是不香!”

赵曰:“茶便不香,倒有滋味。”

杨答:“恐怕这滋味也不久远!”

在这出戏中,茶成了政治和人格的试金石,杨继盛说茶不香,说的是严嵩父子的罪行臭气熏天,连人都是臭的,茶怎么会香呢。赵文华说茶虽不香,却有滋味,意为在严嵩身上有利可图。杨继盛说这滋味长久不了,也就是指严嵩父子虽然权倾朝野,但倒台之日为时不远。二人对话中说的是茶香和滋味,但实质上是要辨明忠义与奸佞之间的是与非。

《鸣凤记》创作不久,即被搬上了舞台。那时南京有著名的兴化部、华林部两个戏班同时献演这出戏,比较演技的高下。马锦是兴化部戏班的主要演员,在演严嵩这个角色上,演技逊于华林部的李伶。马锦于是刻苦钻研,反复磨炼,3年后终于超过了李伶,李伶反而再拜他为师。这个故事是中国戏曲表演史上的一则佳话。

《玉簪记》是明代戏曲作家高濂的作品。写的是南宋时,潘必正与陈娇莲由父母之命以玉簪为聘,指腹为婚。十余年后,潘必正参加会试落第。金兵侵犯,陈娇莲在逃难中与父母失散,后来母亡,这时,金陵城女贞观观主将娇莲收取观内,改法名为妙常。女贞观观主是潘必正的姑母。潘也来到女贞观借住,等待下场科考。潘陈二人常相往来,情意绵绵。此时,建康太守率兵打败了金兵,社会趋于安定。潘要去赶考,临别时娇莲哭诉别情,并以玉簪相赠。后来潘登第得官,妙常脱离空门,二人永结秦晋之好,并回老家探视老人,全剧在大团圆中结束。

《玉簪记》剧中,不仅把金陵作为人物活动的主要地点,而且还专门写了“茶叙芳心”一出,潘、陈二人借品尝香茗,互叙芳心。

剧中写道,妙常捧茶对潘必正说:“才烹蟹眼,又煮云头,琥珀沉香,清风数瓯,相公请茶。”潘接茶,不敢直夸妙常人好,只是夸妙常的住所,潘说:“好一个所在,敢是仙姑自造的?”潘爱屋及乌,实则是夸妙常其人。妙常也心领神会,答道:“我这里芳院静,满地松阴绝点尘。惟砥露的禅声叶底频。湘莲花影,一树紫薇红晕,竹坞烟消阳羡春,分瓷钵可消烦絮。”

剧里写到吃茶的处所,是干净、清新的所在,也写到品的是阳羡茗茶。妙常把珍藏的好茶拿出来请潘必正,可见潘在妙常心目中的分量。

以今人的看法,《玉簪记》的文词过于典雅,又多典故。为了适应现代人们观赏,20世纪80年代,江苏省苏昆剧院改编了《玉簪记》,改编本化雅为俗而不失其雅,涂以新色而未改原色,受到戏迷的喜爱。

改编本第八场“琴会”是全剧的高潮和结局,出自改编者的新创造。其中也写到茶。改编本写道,建康知府张孝祥救出妙常后,让她居于其家院,等候潘必正的到来。潘必正中第任县令后,来金陵迎娶妙常。张孝祥考验潘是否真心,骗他妙常已入张府成就了姻缘。潘得知后气冲冲到张府评理,张府家人告诉潘,妙常被送入张府翠香楼上。剧中写道:

(潘必正向翠香楼望,张孝祥迎出)

张说:“潘大人驾到,未曾出迎,失礼得很。”

潘答:“学生冒昧求见,尚乞海涵。”

张说:“潘大人,请坐。”

潘答:“谢坐。”

(家院捧茶上)

张说:“潘大人,请用茶。”

潘答:“请。”(向翠香楼张望)

张说:“潘大人请用茶。”

潘:“(失态地)哦,请,请。”

(二人饮茶,互相窥视)

张说:“潘大人,此茶可好?”

潘答:“此茶么,有些苦味。”

张说:“此乃铁观音,先觉味苦而后生甜。”

潘答:“哎呀呀,我倒是越吃越苦了。”

剧中写到了潘必正吃茶时失态的举动以及他焦急不安的情绪。潘说此茶苦,越吃越苦,表明他那失去妙常的痛苦心情。张告诉他,这是铁观音茶,先苦而后甜,是指一旦真相大白,必定欢喜一场。这里借品茶表现人物不同的心理感受,写得曲尽人情,盎然成趣。后来潘必正与妙常相会,多少误会,次第解除。改编者打破了原作夫荣妻显的大团圆老套子,突出表现了人情之美,涂上了一层陶冶人的美好情操的亮色。茶在这里起到了点缀的作用。(www.xing528.com)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汤显祖于万历四年(1565)、五年、八年三次游学南京国子监,常与同乡老友相聚,并结交了一些秦淮伶优、歌妓,开始了戏曲创作。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十二年官至南京太常寺博士,十七年迁南京礼部祠祭司主事,二十一年移浙江遂昌县令。汤显祖在南京生活、工作十多年,创作了《紫钗记》等名著,后来在外地写成了《牡丹亭》。不久,《牡丹亭》即在南京书坊刊刻出版,在南京舞台连演十年不衰。以后的400多年间,南京戏曲舞台上间有演出不辍,至今,《牡丹亭》仍是江苏省苏昆剧院保留剧目之一。

《牡丹亭》第八出《劝农》写杜丽娘父亲南安太守杜宝下乡劝农的事。这出戏展现了明代农耕生活的场景,园内和乡下,一内一外,一边是私人空间,一边是公众生活。杜丽娘在园内看到的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而此时的乡下,却是一派繁忙的农耕景象,农妇边劳作边演唱,唱完了采桑,接着表演采茶:

【前腔】  (老旦、丑持筐采茶上)

谷雨,采新茶,一旗半枪金缕芽。学士雪炊他,书生困想他,竹烟新瓦。呀,什么官员在此?……看你妇女们采桑采茶,胜如采花。有诗为证:只因天上少茶星,地上掀开百草精。闲煞女郎贪斗草,风光不似斗茶清。……官里醉流霞,风前笑插花,采茶人俊煞。……

剧中写到的“乘谷雨,采新茶”,正是传统的雨前采月习俗。“一旗半枪金缕芽”,指的是旗枪和嫩芽两种。“学士雪炊他”,让人联想到一幅用雪水泡茶,汤色清亮的优美图画。

清代南京的戏曲活动比明代更为频繁。出现了曹寅家班、李渔家班、袁枚家班等有名的家班剧社。到了道光年间,民间有三个名戏班。陈作霖《炳烛里谈》记载:“一庆福,昆腔也,最重,谓之文班者;一吉祥,一四喜,皆梆子腔,稍轻,谓之武班。”[3]光绪年间,京剧在南京盛行。宣统三年,南京城内有演出戏曲的茶园37家。

清代,不少剧作也写到了茶,其中就有孔尚任的《桃花扇》、李渔的《明珠记》等。清末及民国时期,一些在南京流行的地方剧种,也有不少茶戏剧目。

《桃花扇》作者是孔尚任曾任国子监博士,与在金陵的杜浚、余怀、龚贤等众多明末遗老有交往,还有机会大量观赏昆曲表演,与一些昆曲艺人交游,他对昆曲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和理解。孔尚任住在秦淮河畔数月,深入实地博采后创作了《桃花扇》,以李香君侯方域爱情故事为主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总结了南明政权必然败亡的历史教训。

《桃花扇》“媚座”一出写到了茶,马士英想强娶名妓李香君,李香君托病拒绝,马士英有一段唱词:

【前腔】

不须月老几番崔,一霎红丝联喜,

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

这里写到的“茶礼”即是指古代女子受男家聘、完婚的称谓,或者称“下茶”。

清代著名作家李渔在其戏曲创作中,也多次写到茶事(图10-15)。

图10-15 李渔

李渔(1611—1680),字笠翁,祖籍浙江兰溪,出生在江苏如皋。清顺治十八年(1611),他来到金陵,住居秦淮河金陵闸。后在秦淮河南营建芥子园,开设了芥子园书铺,成立李渔戏班,著书立说。李渔著述丰富,有戏曲多部,合称《笠翁十种曲》。编辑《芥子园画谱》。还有多篇小说及诗文集《笠翁一家言》。最为著名的十六卷本《闲情偶寄》,是论述文化生活技巧的著作,内容涉及戏曲创作、艺人教习、梳妆打扮、园林建筑、家具珍玩、烹调饮馔、花草栽培、保健养生等诸多方面,论述的问题理论与应用并重。李渔在金陵生活了20多年,大部分著述都是在金陵完成的。

李渔的品茶经验很丰富。《闲情偶寄•居室部》有“茶具”一节,专讲茶具的选择和茶的收藏。他认为茶壶宜兴紫砂壶为最。书中对茶具的造型、质地,甚至小到茶壶壶嘴的制作,都贯注了李渔自己的烹茶经验,讲得十分精到。

李渔是一位喜欢饮茶食果的“茗客”。他对在品饮果茶之中能怡情、悦性津津乐道。他说:“与谈食果,饮茶之事,则觉井井有条,滋滋多味。”李渔在芥子园经常和当时的名士、爱茶之人,如杜浚、余怀、吴梅村等交往,经常在一起观摩演出,品茶赋诗。杜浚曾把自己喜爱的名茶送给李渔,一起交流品茶心得。李渔还把饮茶作为情节展开的线索融入戏剧、小说词曲的创作中。

《明珠记•煎茶》是李渔的一出剧作。剧中讲,有宫女30名去皇陵打扫,途径长驿,驿官听说他的未婚妻也在其中,便叫人扮作煎茶女子,送进去伺候,并打探消息。此时,一个就着茶炉煎茶,坐等机会,一个以要吃茶而唤茶人至身前,后来两人终于得以见面,探得了消息。这出戏是以煎茶、吃茶作为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

李渔有一阕《归朝欢•窃茶》词:“未共鸳帏还是客,何事窃怀尝口泽。残茶往往被伊偷,吸干不使留余滴。谁知郎计谲。空怀又取斟来吃,问其中,有何气息,直凭贪如蜜。但解钻营都是贱,但效殷勤都是术。只愁蜂蝶为花忙,近看便觉花无色。贪他可怜极。再倾杯,剩些余汁,只当施残粒”。李渔在诗里以一男子窃饮茶为线索,抒写女子的情感活动以及对这个男子怜爱的心理状态,写得生动活泼。这也反映了李渔对当时的茶饮、茶俗、茶情十分精通熟悉。

地方剧种中,在南京受戏迷欢迎的黄梅戏原名就是黄梅戏茶戏。其中就有反映茶文化的传统剧目。如《姑娘望郎》,剧中的嫂嫂名何氏,是张德和之妻,姑娘叫张德英,是张德和之妹。何氏在采茶时张呀、望呀,企盼在南京卖茶的丈夫早日归来。德英是尚未出嫁的少女,尽管她在心中日夜牵挂在汉口做买卖的未婚夫叶五,希望早日被有情人迎娶,但却装作在茶园中盼望哥哥的样子。这出戏载歌载舞,演唱形式活泼,是一出具有田园风味、表现男女真挚爱情的剧目。

在南京县郊还有一种“采茶灯”的戏曲演出,表演者多达百人,有吸引人的故事情节,表演者边舞边唱,声情并茂。

新编《溧水县志》载:

这是一种民间花灯,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的群力乡夏家边一带。参加表演者百余人,有乐队伴唱。花灯中的人物以采茶姑娘为主,还有化妆成商贾、公差、僧侣、强盗、小偷、官吏等角色。表演时人人手持各式花灯、扇子、毛巾等道具,表演上山步、下山步、倒立行走等动作。表演形式有摆字、摆阵势。演唱曲调有大小采茶曲、古人曲,舞蹈情节曲折,有采茶、制茶、售茶、盗茶、捕盗、审盗等,边唱边舞[4]

江宁也有同名“采茶灯”的舞蹈,情节更加复杂曲折,趣味性更强。新编《江宁县志》载:

江宁谷里、铜井等乡每逢春节,一些村社喜玩“采茶灯”。由民间工匠用竹、布、彩纸扎糊茶山、茶篮、茶车等灯具,围灯打场,民乐及锣鼓伴奏,专有“采茶调”。全套玩灯演员共40~50人,扮成茶贩子、娘子、伙计、茶店老板、车夫、船夫、挑担、采茶姑娘等。有简单故事情节,茶贩子带着伙计出门到安徽六安州贩茶,临行前叮咛嘱咐。茶贩子到了六安与茶店老板接洽,到茶山看茶、买茶,用车、船一路运茶回来,到家发现妻子穿新衣、戴首饰,家中也增添新家具摆设时,疑心妻子有外遇,夫妻吵闹一场,幸亏隔壁王妈妈来解释,夫妻方才和好。全场分贩茶、买茶、看茶、运茶、回家五折,类似广场歌舞剧。在“看茶”一折中,不仅有采茶姑娘上山采茶的歌舞,还有茶店老板请茶贩子观赏穿插的一些小型戏曲节目演出。其中“运茶”一折,不论车载、船运皆伴以舞蹈动作。全场有说有唱,有歌有舞,其中人物插科打诨十分风趣,是群众喜爱的一种形式[5]

溧水、江宁等地流行的“采茶灯”舞蹈,其人物、其道具、其每折的名称及演奏的曲调,都与茶有关,可见茶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注释】

[1]季伏昆.金陵诗文鉴赏.南京:南京出版社,1988:407

[2](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337

[3](清末民初)陈作霖.金陵琐事九种.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347

[4]新编溧水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558

[5]新编江宁县志.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74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