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金陵茶文化:探寻近代秦淮茶馆的戏声茶影

金陵茶文化:探寻近代秦淮茶馆的戏声茶影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柳敬亭在茶馆说书的成就,体现了秦淮茶馆文化演出的功能,为清末民初的艺人在秦淮戏茶厅演唱树立了榜样。在清末民初历史交替中,金陵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城市发生了许多变化,也迎来了秦淮茶馆新一轮的繁盛。围绕夫子庙方圆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30多家茶馆,被誉为“秦淮茶馆甲江南”。寻根探源,戏茶厅与秦淮河畔的戏园,秦淮河上的画舫不无关联。

金陵茶文化:探寻近代秦淮茶馆的戏声茶影

明清时,金陵是我国南方戏曲活动的中心。那时活跃在戏坛的有久居金陵的职业班社,也有外地来的班社,有江湖行脚,也有私人家班,有男乐,也有女乐。他们除了在戏园、戏楼唱戏外,有时也到茶馆演出,茶馆里认识不认识的人聚集来此边喝茶边观赏。明末清初金陵艺坛就有两个名噪一时的说书人。一是秦淮名歌伎王月生,另一个是大说书家柳敬亭

王月生的唱曲甚佳,每次在茶坊演唱,吸引了众多茶客游人倾听。她还爱好喝茶,天天都要到茶道名人老子家“啜茶数壶”。

柳敬亭一生说书,半生金陵。他寓金陵,常在文德桥口的“长吟阁”、桃叶渡旁的“问渠”等茶馆说书。著名文人张岱听了他说书后,在《陶庵梦忆》里写道:“南京柳麻子善说书,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因为受听众欢迎,所以要请他说书,还得请早,“逢迎恐后,预为设几焚香,沏茗片,置一壶一杯”[12]。清康熙初年,柳敬亭已80岁了,他仍能为听众说书。《桃花扇》第十出“修礼”中柳敬亭的道白:“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年来怕做朱门客,闲坐街坊吃冷茶。”写出了柳敬亭宁愿安于贫困,不愿依附权贵的操守。柳敬亭在茶馆说书的成就,体现了秦淮茶馆文化演出的功能,为清末民初的艺人在秦淮戏茶厅演唱树立了榜样。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义士的枪声敲响了中国封建统治最后的丧钟,辛亥革命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壮丽的一幕。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从此结束。宣布起义的各省代表云集金陵,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南京为临时首都,其后经历了10余年的军阀混战,1927年到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再度建都于南京。

在清末民初历史交替中,金陵经历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城市发生了许多变化,也迎来了秦淮茶馆新一轮的繁盛。

清朝末年新学兴起,在中国推行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位于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随之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民国初,在政府“拆贡院辟市场”的动议下,江南贡院除保留了明远楼、飞虹桥等建筑,考场扒掉了,贡院围墙也拆掉了。当时一些有势力又有资本的投资人乘机占有了贡院围墙的一角,建楼开茶馆。接着,一家家茶馆纷纷开设。

1927年以后,民国政府实施《首都建设计划》拉开了南京城建的框架,新辟了若干条主干大道,兴建了政府机关大楼及官员住宅,新建了一些工厂,新辟了市场,南京成为一座畸形发展的消费城市,市场一度出现繁荣景象。新建的公立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地也都开设了茶馆,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茶客。

在诸多因素影响下,金陵茶馆业十分兴旺,特别是秦淮河两岸茶馆林立,有300多家。围绕夫子庙方圆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30多家茶馆,被誉为“秦淮茶馆甲江南”。1922年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载:“邀朋引友,茶楼品茗,谈天说地,借资消遣,茶寮生涯,以夫子庙一带为最盛”。1931年,南京市茶社水炉业公会成立,登记行号有257户。1935年成立南京茶社业同业公会,入会行号有142家,店员总数为965人。1936年入会行号有397家,仅堂倌就有1619人。日寇侵占南京后,茶馆业衰落,1938年底,茶馆业仅百余户。抗战胜利后,茶馆业一度得到恢复和发展,1948年,南京市共有茶馆480家。

明代金陵茶馆多称“茶坊”,清代多称“茶肆”,民国时则多称为“茶社”。这是有其原因的。随着清末及民国都市饮食业的繁荣,“菜帮”之说流行开来,它鲜明地标志了某个菜馆的地区性特征及其特有的区域性风味。金陵饮食业发达,仅秦淮河畔较大规模的菜馆就有数十家,汇南肴北馔于一处。各家菜馆多标有帮口特色,店招上有醒目的“中西大餐”“浙绍名肴”“粤菜广点”“清真教帮”等。影响大、名气响的是地方风味的“京苏大菜”、有“金陵春”“六华春”“邵复兴”等名店,各店都有久负盛名的大菜名席。当时的茶馆也有自己的特色,讲究“饮”“食”并重。即人们上茶馆不独清茶一杯,还兼品茶食。具有地方风味的“维扬细点”,取南北风味之长,制作精细,咸甜可口,人们饮而食之,余味无穷。为了与以“京苏大菜”为特色的菜馆相区别,更好地反映茶馆的特点,茶馆就称为茶社。另外,各家茶社都有自己的老主顾,是人们聚会、品茗、闲聊的场所。装饰典雅,人文气息浓郁,称之茶社也更切实际,颇有雅趣(图6-1)。

图6-1 秦淮河武定桥头标示京苏风味的包顺兴茶社

秦淮茶馆有不少是由回民经营的清真茶社。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推行开放的民族政策,皇后马娘娘以及开国元勋常遇春,沐英等皆为回民。因此,从西域等地来南京的回民与日俱增,回民人数达数万人。清真饮食应运而生,遍布街头的鸭子店、牛肉店、茶食店大多为回民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金陵饮食风貌。民国初,军政要员中也有不少回族人,著名将领白崇禧还出资入股清真菜馆“马祥兴”。不少回民有经商的传统,茶馆本身就有清真饮食的特点,一些资本雄厚的回民就开起了茶馆。

回民虎云山,字縵卿,1900年经营了第一家清真茶社“得月台”,以纪念大诗人李白酒后在此跳水捞月。虎縵卿选择在其旧址建茶社,并以其命名。成功经营得月台茶社后,虎縵卿又独资或与人合资在夫子庙周围开设了“市隐园”“德星聚”“文来”“飞龙阁”等清真茶社。

有些汉族经营者见回民办的茶社生意兴隆也打着清真的牌子办茶社。“六朝居茶社”就是以汉族经营者为主,吸收了回民股东开办的。他们看到清真茶社的卖座高,清真点心受茶客欢迎,因此六朝居也按伊斯兰教规经营,称之为清真茶社。那时,秦淮河畔有名气的清真茶社还有奇芳阁、义顺、魁光阁、全安、马聚兴、品香、荟芳等。

“戏曲是用茶叶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评书、大鼓、打扬琴评弹等传统戏曲文化都孕育蓬勃于茶馆,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产物。明清秦淮茶馆就已经是艺人说唱的场所,到了民国时期,这个特点更为显著。

茶馆里茶客边吃茶边听说唱看演戏,茶馆被称为“戏茶园”“戏茶厅”。寻根探源,戏茶厅与秦淮河畔的戏园,秦淮河上的画舫不无关联。

清末道光皇帝国丧期间,全国各地戏园禁止开锣。至咸丰三年,服丧已有2年多了,梨园中人因没有演出生活异常困苦。这时有人动脑筋,把戏园改为茶园,对官场只说是吃茶的地方,而里面既有茶喝,也有戏演,以作掩耳盗铃。第一家茶园成功了,第二家第三家接踵而来,茶园成了演出场所。

太平天国时期,茶园曾停业。清光绪年间,茶园又恢复了,当时坐落在秦淮河大中桥附近的“昇平茶社”是一家专卖清茶面点的老茶馆,老板见戏园始兴,京剧风行,便因陋就简,增设茶客又可喝茶又可看戏的条件,秦淮河畔第一个戏茶厅就此产生。卢前在《冶城话旧》中写道:“昇平茶园建筑无异寻常茶馆,门为木栅,看客所坐池子(指观众席)为长椅,椅后有木板一条,可以置茶具,惟第一排有桌,亦置茶果盘,所以招待贵客也。海报书演员姓名,黑底描金,纸用红色,为今日戏报之滥觞。时光绪末叶余尚在童稚,曾随祖父往观”○(图6-2)。

图6-2 升平茶园戏单

清末民初,秦淮画舫游弋河中,到了夜晚,卖唱的歌女坐在小船上飘荡,向画舫里的游客递曲目单,如果游客点了曲目,歌女便站在小船上演唱。歌女一般不登上画舫,以免惹麻烦,并示“卖艺不卖身”之意。茶馆老板从船上歌女的清唱受到启发,邀请歌女进茶馆演唱,这些歌女放弃琵琶,股入皮黄,把清唱艺术与品茶文化结合起来。一时间戏茶厅中宾客如云,茶钱也因此提高了数倍。据1918年出版的《南京旅游指南》载:“有茶园内清唱京剧,以待有周郎者,每客收茶资八十文。”这样一来,画舫的清唱减少,戏茶厅里的演唱红火了。

民国初十多年间,在南京主持江苏军政的都是北方直系军阀。北方人到南京做官,做生意的人很多。为了适应这些人的消遣娱乐,北方曲艺艺人纷纷跟来献艺,借助夫子庙游乐兴旺的氛围,用秦淮茶馆这个平台,跟班卖唱。茶馆是各色人等聚集之地,略改一个小舞台,即可满足演唱需要。南京人语言属于下江官话系,便于接受北方曲艺,戏茶厅成了北方曲艺的重要“码头”之一,一些曲艺名家也到这里驻唱。

1927年,南京政府设在原江南贡院旧址,行政机构急剧增多,官坤商贾云集秦淮,使得戏茶厅的生意更为兴盛。

戏茶厅内部设施较为简单。一般戏台呈方形,三面临空,台口左右立根柱子,沿着台口装有矮栏杆。台口上空横一根铁杆,以备武工之用。两侧上下门称之为“出将”“入相”,挂有绣花门帘。舞台很小,没有幕布,演员都是一字排开坐在舞台两侧,该上场的演员几步就能走到舞台中央。台下“池子”放置方桌,座椅,供吃茶,吸烟(水烟)及摆设点心水果。有的戏茶厅“池子”放置一些长条桌,以容纳更多的茶客观众。戏茶厅的大门外大都贴有海报。

凡要进入戏茶厅的人在门口无需买票,进去以后即由茶房(今称侍应生)招呼入座,询问茶客是“要绿,还是要红?”(指绿茶红茶),或者问“阿要香片呀?”(花茶)。根据茶客要求,茶房即送来茶水。还有手捧托盘的茶房卖些花生、瓜子、茶干之类的零食,往来于茶桌之间。待到人都坐定以后,戏即开场。

演员演唱2/3是清唱,后1/3是“彩排”。所谓彩排,是指有文场伴奏,穿上行头的小型折子戏。因为戏茶厅舞台小,无法演大戏和武打戏。(www.xing528.com)

演唱者基本上是女性,无论婚否,一律称之为“姑娘”。演唱前无人也无需报幕,检场人将一个长方形木框红底玻璃牌子往舞台左上方一挂,上面是白粉写的演唱人及戏目。仅有一位琴师操琴,这位多为演唱者的师傅、父辈或兄长。琴声响起,姑娘开始演唱。戏开场以后,茶房到观众席去收费。当付过钱后,茶房将茶碗的托盘撤去,或者将茶碗的碗盖收走以示其茶资已付。有时演员一曲演唱刚结束,跑堂的立于堂口手举赏钱(红包),高呼赏钱的数目以示谢意。一天的演出结束后,茶资收入及点戏收入等按茶社老板与戏班子的签约分配付酬。

伴随戏茶厅的兴盛,歌女人数相应增多。在这些人中,有的是待聘进入戏园的专业人员,在戏茶厅吊嗓练唱得些生活费;有的是自幼学戏,无机会登台的艺徒及艺人子女;还有的是系妓女转为歌女的。1929年3月5日《首都时报》报道:据南京市政府社会局统计,在戏茶厅演唱的女艺人有271名。在这些歌女中,不少人刻苦自励,以艺为生,成为广受茶客观众欢迎的名家,如唱京韵大鼓的小彩舞(骆玉笙),唱梨花大鼓的董连枝,唱梅花大鼓的于素文,唱京戏的陆艳秋,唱河南坠子的乔清秀等。

戏茶厅大多集中在秦淮河两岸,特别是夫子庙周围。在数十家戏茶厅中,有3家名声特别响,有“得月台的座炊大,六朝居的楼厅大,奇芳阁的势力大”的说法。

“得月台”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在门口砌了一个炉子,上面放一把大锡炊(锡壶),有的老茶客嫌店里灶上的开水沸点不够高,要求用大锡炊的水泡茶,因此有“得月台的座炊大”的佳话,孙中山也曾来这里喝过茶。1912年正当南北和谈进行时,孙中山来到得月台,泡了一壶茶,然后又借出一张桌子放在茶社门前作临时讲台,对群众演讲时局问题,阐述革命道理。得月台楼上的西厢,是围棋高手集中之处。由于西厢偏窄人多,后来又在桥的南面临河增设了“得月分座”。酷爱下围棋的人常来对弈,一杯香茗,斟酌一子高低,考虑一盘胜负,自有一番乐趣。那时茶资1角,每盘棋费3角,人虽然多,但没有一点喧哗之声,在当年茶社中是一处高雅文明之处(图6-3)。

图6-3 今日得月台茶社

台湾作家白先勇童年曾随父亲白崇禧在得月台吃茶听戏。1966年他创作小说《游园惊梦》,其中写到小说主人公,当年得月台的昆曲名角蓝田玉,现在的守寡夫人“钱夫人”,到旧时得月台姐妹窦夫人桂枝香家中赴宴,忆起数十年前在得月台戏茶厅演唱的情景。小说中写道:“在走廊上,钱夫人用眼角扫了窦夫人两下,她心中不禁觇敲起来,桂枝香果然还没有老……那时大伙儿在南京夫子庙得月台清唱的时候,有凤头总是她占先,扭着她们师傅专拣讨好的戏唱。一出台,她不管清唱的规矩,就脸朝着那些捧角的,一双眼睛勾子一般,直伸了台下去。”真切生动地描绘了当年艺人在戏茶厅演唱的形象。

“六朝居”在贡院明远楼的正前方,两层建筑,楼下四壁为砖石结构,其余均为木结构。在楼前门上方有一块横匾,上书“静躁万殊”四个字,这是用王羲之《兰亭序》中“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之典。六朝居的茶桌一律八仙桌,靠椅,夏天则换上藤椅。每到夏日,推开雕花木窗,正面秦淮河,既是品茗纳凉佳地,又是看戏听曲的场所。这家戏茶厅可容纳400余人,在当时来说场子的规模之大是少有的,所以有了“六朝居的楼厅大”的佳话。

六朝居专辟了书画室,备好文房四宝,供茶客使用,茶社仅收点本钱。这家茶社聚集了不少文人骚客在这里饮茶吟诗论画。到了下午,这里成了演说评书的场所。抗战胜利后,这里曾演出过连台本扬剧《铁中玉》,不少扬剧名家登台演出,卖座火爆,吸引了不少扬州籍茶客。著名扬州评书名家王少堂也曾在这里说过扬州评话。

“奇芳阁”位于贡院南首,属于夫子庙“龙灯头”宝地。创办这家茶社的朱寿人是省府议员,股东还有当时的市商会会长、商会评议、书局老板、银楼老板,都是各界名流,阵营强大,所以社会上传“奇芳阁的势力大”的佳话。

奇芳阁为两层建筑,古朴典雅,给人以宽敞、敦实的感觉(图6-4)。楼上置红木大方桌100张,楼下置杂木大方桌70张。茶具为名瓷盖碗,碗面是珊瑚泥金色。因为服务周到和地利之便,每天几乎是座无虚席。每天卖茶约2000碗(两人泡一盖碗,各给一小茶杯),正月里高达3000~4000碗,茶叶平均每天用30斤。供应茶叶,每杯按4、5、6分钱3种价格,由茶客挑选。为了兼顾喜喝红茶的外地客人,还免费备有红茶供应,目的是让他们为之宣传,以广招来客。茶社里各色人等混迹其间,但大都各有其喝茶的位置。楼下临街东厢,多为年事稍长起坐之处,他们谈锋甚健吃着茶还絮聒不休,茶色喝白了,取出自备茶叶,再沏再喝。店内前后堂及西厢,多为中下等商民落座之处,其间也有古董贩、房牙子(房地产中介人)、店老板、账房掌柜等在这里谈生意,交流行情。楼上多是机关职员、报界编辑、记者、学者等,他们茗茶有寸,谈吐见雅。茶社老板在楼上还为社会名流特设了雅座,设红木桌椅、穿衣镜,镜旁悬名人对联:“得山水情,其人多寿;有诗书味,其子必才。”民国报界“三张”张恨水、张友鸾、张慧剑及胡小石教授等人经常光顾这里。

图6-4 上世纪30年代“奇芳阁”

奇芳阁是当时最有名气的鼓书场。茶社重资聘用梨花大鼓名角孙大义、董连枝、小彩舞(骆玉笙)等来此献艺。梨花大鼓名家董连枝1923年来南京,独自组班,自挑大梁,在奇芳阁等戏茶厅演唱了10多年时间,上座率始终不衰。她擅长抑扬吞吐,声情充分,体现文情。她的每个唱段总有耐人寻味的好腔,歌词哀怨,声调凄凉,令听众回肠荡气。她日常生活严肃,洁身自好,从不参加应酬。胡小石、宗白华、刘继宣等教授都是她的热心听众。经他们介绍黄季刚、吴瞿安、方冬美、徐悲鸿、杨仲子等教授也常来听董连枝演唱。有一次,胡小石饮完茶,在奇芳阁聆听董连枝演唱。演出结束后,因大雨,胡小石在店外候车,至为狼狈。为此,他曾写了一首小诗,题曰《听歌》:“四座无声弦语微,酒痕护梦驻春衣,去年花落听歌夜,雨歇灯残不肯归”。

抗战期间,董连枝到了重庆,胡小石在重庆再次听到她的演唱,感叹道:“水阁秦淮灯万里,夜雨千山忍泪听”。1944年胡小石在昆明又遇董连枝,写诗道:“天涯犹是秦淮月,留照歌人缓缓归”。诗句表达对秦淮明月、水阁秦淮的怀念,期盼早日回到故乡,在秦淮河畔戏茶厅能再听到董连枝的演唱。

1990年,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的骆玉笙重游夫子庙,秦淮忆旧,畅谈往事,说到二三十年代在奇芳阁戏茶厅演唱的情况:

“当年,夫子庙的茶楼很多,南京人把它叫戏茶厅或清唱社,在这里可一边听戏,一边饮茶,嗑瓜子或小吃,这种戏茶厅从早晨开始是早茶时间,同时备有清真早点(这些戏茶厅大多是清真),喝完了茶,生意人不挪窝接着就在茶厅谈生意。还有亲朋好友团聚的、解决纠纷或聊天的、接待宾客等都是在戏茶厅。

到中午就变成了饭馆,有鸡丝面、牛羊肉小笼包(饺)、烧饼、干丝、各种精细咸甜小点,花钱不多,吃的满顺口。

下午一点半,茶厅就变成了书场。原有的茶客也有不动的,但也有专来听唱的。茶厅很小,只能容二三百座位,多为清唱为主,演员是清一色女子,舞台更小,没有幕布,我们管这叫明场。

当时同台演出的有不少蜚声南北的艺坛名角,上海老王玉蓉、妹妹王玉琴,后来从影的王熙春、张翠红、张翠凤,后来到天津一直清唱二黄的李思蓉,京剧界的周菊娥等。

演出时间是下午4个小时,五点半散场,六点街上就戒严了。”

骆玉笙回忆往事后,深情地说:“南京茶馆业算是我的发源地”。

根据资料汇集,从下列一览表可以大致了解40多家戏茶厅那时的经营状态。

戏茶厅一览表

续表

续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