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故事主题的重要性及评价指标

故事主题的重要性及评价指标

时间:2024-01-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主题缺失,同样会导致故事的残缺。从来没有人说过,完成主题是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行家都知道,根据主题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一类主题从人物中得以体现;另一类是作家精心雕琢人物的生活经历并由此表达出特定的主题。这一切都是由于主题的缘故。决定作家成功与否的是表现主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叙述的文采。忽略主题就是让读者去自由体验、自我发挥。0代表故事完全没有主题,10代表主题被彻底宣扬。

故事主题的重要性及评价指标

作为六大核心技能之一的主题,可能让你觉得它与人物和结构一样,是文学理论中复杂的庞然大物。

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并非如此。至少并非总是如此。正如我在前面章节提到的,如果你完全能够把握人物弧线,主题有时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你不必专门计划去说出生活的真谛,你只需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以及他们所做决定的结果来探索和阐释生活的真谛。

当然,你也可以把故事当作一次即兴演讲,将它上升为向全世界宣扬你的真理的机会。这样做的风险是可能触及宣传的底线。但坦率地说,在已经出版的书籍以及上映的电影中,这并不少见。

主题之于故事就如同健康之于生活,健康与否决定着我们身体的状况。健康状态(和主题)无论好坏,是否有价值,通常都能够呈现出来。身体不健康,我们就不得不勉强过活。主题缺失,同样会导致故事的残缺。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你越是重视主题,越是精心地创造它,故事就会越好。如果你安于平庸,那就让主题自生自灭吧。基于不同的故事类型以及主人公的本性和深度,这是一个完全可行的策略。

如果你真要处理好主题,你必须真正在行才行。

如果你想让故事占有一席之地,你要努力塑造的就不只是人物弧线了。当然,你必须要擅长塑造人物才行。

从来没有人说过,完成主题是件很容易的事。

主题出现的引子

主题是区分职业作家和新手的一个标准,同样也能将有天分的作家(这可以是挣来的头衔)与虽然孜孜不倦却力不从心的学徒区分开来。因为行家都知道,根据主题可以将故事分为两类:一类主题从人物中得以体现;另一类是作家精心雕琢人物的生活经历并由此表达出特定的主题。

我们来看两个例子,分别代表两个类型。

在《达·芬奇密码》中,毫无疑问,丹·布朗向我们展现了一种观点。即使他并非特意这样做,他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也会自然引导读者得出关于宗教教堂以及二者的历史真实性的特定结论。基于作者的主题意图,一切有关这个故事的构思和人物弧线都显得暗淡无光,所有注意力纷纷指向让读者狂热的有争议的结论:基督并没有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与玛利亚·抹大拉生有一个孩子,教会知道这个事实,但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锦绣前程,他们将事实掩盖了。

离经叛道?或许是吧。有说服力?值得怀疑。商业化?着实让人吃惊。这一切都是由于主题的缘故。这个故事有多重主题吗?那是肯定的。就像所有的故事一样,它让读者产生共鸣,带给读者与主人公相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挑战着读者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

再来看一下约翰·欧文的《苹果酒屋法则》。这显然是一个有关生命权利的故事:人工流产孤儿院。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后果。然而,与丹·布朗不同的是,欧文在故事中并非仅仅讨论故事的一种结局,即便他个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和立场。他通过笔下的人物来阐述故事的两种结局,向我们展现每种选择带来的挑战和影响。由此读者可以体验两种情感,从而判断自己的态度是否会因此而改变。欧文详细分析了问题的阴暗面,让我们体会到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们所认识或是所爱的人身上,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告诉我们的比我们本身想要知道的还多。

准确地说,丹·布朗是在向我们直接灌输某种观点,而欧文却是在探究问题。作为作家,你应该清楚自己的写作方法并对此充满自信。

主题如同立意

主题和立意是两种各不相同但却不可或缺、相互依存的故事元素,在这里,为了使你的头脑保持清醒,我们可以说立意是内在的主题。《达·芬奇密码》就符合这个特征。我由此想到的另一个典型故事是电影《不道德交易》。人们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到回家的路上激烈地讨论着婚姻问题,影片引发的讨论是空前的。因为它故意提出一个问题,迫使每个看电影的人都自问自答:在你迫切需要一百万美元时,某个极其富有且地位显赫的帅哥或美女愿意替你支付,条件是他(她)必须与你的配偶共度一晚……你会允许你的配偶这么做吗?如果你这样做了,又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

虽然没有必要把立意作为中心,但就故事潜力而言,一个不同寻常的立意总是直接具有主题性特征。像《达·芬奇密码》和《不道德的交易》这样的故事就是处于两个极端。(www.xing528.com)

主题是秘密的叙事工具

很多作家相信他们可以模仿著名作家,单纯地依赖叙事风格(六大核心技能之一)来写作,但这通常让他们产生挫败感,也许事实的确如此。很多著名作家,像约翰·格里沙姆、迈克·克莱顿、迈克尔·康奈利、诺拉·罗伯茨、丹·布朗、珍妮特·伊万诺维奇……他们肯定是不会守株待兔,等待普利策奖的提名降临自己头上的。所以不要自欺欺人。他们以及其他许多出版过作品的作家早已熟练运用六大核心技能,而且他们对主题极为重视。决定作家成功与否的是表现主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叙述的文采。

如果没有突出的主题意图,你写出来的也就只能是情景喜剧,是文学垃圾。很多批评家和评论家把所有带有特定题材风格的作品称为垃圾小说……即使他们很喜欢这些书。因为就算这些带有浓厚流派风格的故事能够出版,比如浪漫、悬疑、惊悚和科幻小说,这些作者的成功都不会长久——就像沙亚马兰所写的那些充满阴谋情节的剧本不会成功一样。至少要等他们在新书发布会上对主题做一番说明,著作和作家才能获得成功。那些重量级人物,比如迈克尔·康奈利、特里·布鲁克斯、诺拉·罗伯茨都在故事中布置了强有力且有刺激性的主题,这并不是一个巧合。

忽略主题就是让读者去自由体验、自我发挥。写作时能够积极主动地构思主题就意味着已经成功了一半,这也是那些脾气暴躁、难以取悦的文学经纪人和编辑们在苦苦找寻的东西。

主题的连续统一性

在一个刻度尺上标出0—10,画一条连续的线。0代表故事完全没有主题(想想《宋飞正传》),10代表主题被彻底宣扬(这不一定是坏事,它只是受计划所驱使而已)。C.S. 刘易斯和L· 罗恩·哈伯德的小说就属于这种类型,他们向你灌输新的世界观,却没有具体框架

0—10这条直线的中间部分代表探索性小说。比如约翰·欧文的《总有骄阳》。这个故事描述了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及各种经历所带来的不同后果,它挑战人类的价值观和信仰,而且双方都有理有据。

对于小说写作来说,这也许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原因很简单,作者将两极分化最小化。

丹·布朗可能会说,两极分化是一种了不起的商业模式,也是一种相当好的故事策略。

故事落在这条线的哪个位置取决于你。如果你不选择,不确立一个目标,故事将会自行决定自己的位置。

如何检验故事主题的能量

有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可以帮你测出故事主题的能量,这个方法从未出过差错。如果有人问,“故事讲的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

你是说,“这是关于两个人抢劫银行的故事。这两个人刚在销售部例会上被解雇,所以他们在回家的路上抢劫了银行。”还是说,“这是一个在经济黑暗和焦虑的压力面前,人类道德指南失灵的故事。”

第一种回答并没有偏离主题,突出的主题总是会显露在外,但因为故事和人类的经历有关,所以主题本身就存在于故事之中。第二种回答完全是主题性的,它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潜在故事,实际上,正是因为它,整个故事才生动有趣。

以上两种回答都没有错。实际上,将这两种回答整合在一起,比单独任何一个都要好。你可以选择直线上的任何一个端点,如你对故事的内容漠不关心,而是专注于对主人公现状的深层次探索……或者你想给别人灌输一种观点。

回答“故事讲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你的第一反应能够体现你的主体意识的强烈程度,它能让你按照一定的思路将主题带到某个地方。

一旦你理解并致力于此,将有助于你接下来对每一幕场景精雕细琢。“理解”,也就是积极主动的力量,是完成主题的强大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