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献信息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分析

文献信息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分析

时间:2023-02-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1.3.2文献信息的评价方法可靠性评价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从文献作者的身份判断在科学界,荣誉叠加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文献信息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分析

7.1.3 文献信息的评价

对于积累起来的文献信息,在整理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鉴别和筛选。因为信息的质量既关系到文献本身是否有用,也关系到最终信息成果的质量。所以在资料收集和积累起来之后,除了纠正摘录、整理时的错误,统一度量衡和币制单位,统一人名、地名、机构和新出现的专有名词、术语、称谓、译名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对文献信息进行质量评价。其目的就是针对信息需求,对搜集到的大量文献和各种来源的信息进行初步的鉴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保留有用的资料,排除无用的“噪音”,确保所需要的资料,特别是重要文献不能遗漏,将无用信息降低到最低限度,为日后信息成果的产出打下可靠的基础。

7.1.3.1 文献信息的评价指标

对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评价的主要指标是信息内容的可靠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1)可靠性

可靠性指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准确程度。信息的可靠性主要表现在:

●真实程度,文献反映的信息是否观点明确、推理严密,是否可以从其他途径进行验证。

●完整程度,文献反映的信息是否对所涉及的问题作了广泛全面的阐述,对问题的主要方面是否有深入探讨。

●准确程度,文献反映的数据、事实和结论是否是通过严格的数学计算或严密的逻辑推理得来的,其计算公式、工具和推理方法是否先进。

●成熟程度,文献反映的信息是一般性的阶段性成果还是较为成熟的最终成果,通过或获得了哪一级别与层次的鉴定和认可。

某些信息的制作者或提供者于道德不顾而无中生有,弄虚作假编造虚假信息的情况可能不多,但是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而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把阶段性成果作为最终结果、把未经严格检验的数据当作成熟的结论的现象并不鲜见,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各类学术造假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此外,由于研究水平和认识的局限性或设备等技术手段的差距,使得到的数据和结论欠科学可靠的事例也不少。诸如此类的信息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不可靠的,因此,在文献整理的同时或者信息利用之前,对其可靠性进行考察是非常必要的。

(2)先进性

先进性指信息的新颖、超前、领先程度。先进性在时间上主要表现为信息内容的新颖,比原先已掌握的信息更优良,或者以前未掌握这些信息;先进性在空间上表现为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如某一地区、国家甚至国际范围领先、超前于同类的其他信息。信息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在同类领域内提出了新理论、新原理、新观念,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

●在同一原理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方法、新技术。

●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新事实、新现象,提供了新的数据和实验结果。

●对现有理论、技术、方法在不同领域和地区有新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器件、新产品。

(3)适用性

适用性指信息对于信息需求主体的可资利用程度。信息的可靠性是客观的,先进性是相对稳定的,而适用性则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可靠而先进的信息并不一定适用于某个个体即将开展的研究活动,对于涉及实用性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信息尤其如此。

信息是否适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需求主体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外语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信息接收和转化应用能力、经济能力、时间保障、社会环境等都是影响信息适用性的重要因素。判断信息适用性的关键就是要把信息提供方和需求方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和科技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加以分析、找出异同,从而决定是否能“消化吸收”这些信息。一般而言,双方这些情况基本相同或者类似,则适用性较大,但也不是绝对的。

7.1.3.2 文献信息的评价方法

(1)可靠性评价

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从文献作者的身份判断

在科学界,荣誉叠加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有名望、有地位的作者,他们可能是著名大学的教授或高级研究人员、著名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或资深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其科研经费一般是有保障的,更主要的是他们深知名誉对于地位的保障作用,因此,他们的写作态度比较严肃,其文章一般是可信的。

●从文献的出版(发布)单位判断

著名的学术团体、研究机构、专业文献编辑出版机构、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发表、编辑或出版的文献资料可信度较高。

●从文献类型判断

就文献而言,不同的类型其可靠性也有差异:专业性书刊比科普性书刊数据更可靠,论述也更严密和系统;科普读物比新闻报道可靠;新闻报道比广告、招贴、宣传品可靠;原始的档案资料、秘密资料和内部资料比公开发表的资料可靠;作为科技活动原始记录的技术图纸、实验报告可信度高;具有某种程度法律效力的各类标准文献比专利文献可信度高;各类政府部门制定和颁发的法规、文件等可靠性高;百科全书、年鉴等大型工具书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图书比期刊论文可靠;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反映的信息则不一定成熟。

●从信息的内容判断

信息内容的判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就印刷型文献而言,除了看其是否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表述明确,数学运算是否正确,图表是否规范、清楚之外,也要注意浏览其参考文献,一般论文所引用参考过的文献权威性大者其可靠性也较大。此外,也要看该文献的性质,是最终成果还是阶段性产物。例如,科学研究的最终报告比阶段性报告或进展性报告的可靠性大,正式标准比标准草案或者试行标准的可靠性大。

对于声像型的信息,除了看其是否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表述准确等之外,还要重点关注其是否声音清楚、连贯,图像是否清晰、多角度、近距离等。

●从外界对信息的反映判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时间则是一块试金石。一切假的、丑的东西,在实践和时间的检验面前,都将原形毕露。因此,信息的可靠性,还可以从外界的反映来判断,符合下述某一条件的信息,可信度都较高:被社会各界肯定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已用于指导实践并卓有成效的理论、方针、政策;已用于实际工作并产生了相应效益的科技成果;被引用率较高的文献等。此外,文章发表时编辑部所写的编者按语或者文章发表后读者撰写的评论,也可帮助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2)先进性评价

判断信息是否先进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www.xing528.com)

●从信息的外部特征判断

文献的类型、文献的发表时间和同类文章发表的数量可以帮助判断信息的先进性。

不同类型的文献,是科学研究不同阶段的产物,因而具有不同的新颖性。一般说来,进行中项目的试验小结和技术档案,刚刚获得学位的学位论文,新近出版的会议录,最新出版的期刊论文、专利文献等,其中所揭示的信息相对先进。图书的内容比较成熟,但某项研究成果整理成专著出版至少是三五年之后的事情,因此新颖性相对较差。

从信息产生或掌握的时序上看,对于内容相同或相近的一些文献,一般而言,总是新近发表的文章或者修订过的文献具有较强的新颖性。

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然的规律。一般说来,某一理论或技术产生之初,由于从事研究的人不多,研究工作尚未深入,所以公开出版的文献较少;当某一课题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工作走向成熟的时候,其文献量也会急剧增长。因此,从相关文献的数量也可以判断信息的新颖性。

●从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判断

任何理论和技术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原有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某种理论和技术只要是局部地对原有理论和技术有所改进,就应视之比以往更先进。对于理论性成果,判断先进性的标准是看它是否提出了新的假设、原理、结论或应用方法;对于技术产品,则可通过与同类技术产品的比较,看其是否提高了技术参数水平、改进了结构、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增强了性能或者扩大了应用领域等。

●从信息产生的社会背景条件判断

一般而言,每个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或专业人士都有适合自己特点的专长学科或技术,因此,如果文献信息来自于具有专长学科或技术的国家、地区、机构或个人,则这个信息就是先进或者比较先进的。例如澳大利亚畜牧业和毛纺业非常发达,这两个行业的信息若来自澳大利亚一般较先进;又如根据200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水平排名,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学校的物理学整体水平居全国前五,那么来自这些学校的物理学研究成果水平相对较高;再如袁隆平,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所完成的各项研究成果一般都是世界领先的。

●从社会对信息的反映判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某项理论尤其是技术如果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采纳,迅速得到大家的认同和推广应用,一般是较先进的。因此,从成果的应用情况,我们也可以判断信息的先进性。具体而言,如果某项理论和技术经采用之后,改进了工作、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品种、降低了消耗、优化了质量、改善了劳动条件,若达到或基本达到上述部分条件,就称得上是先进或比较先进的。

(3)适用性评价

适用性是决定信息使用价值的一个最关键因素,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从信息来源的背景情况判断

任何一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是一定区域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此它们总是带有时代和地域的色彩。

在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上处于同一层次、同一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其智力资源和人员素质也大体相同,往往可以互相借鉴和援引彼此的技术。相反,各方条件相去甚远的两个地区或部门,其经验和技术则通用性较差。

一些受自然环境条件制约的科技成果,则往往要求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或气候条件基本相似的地区才能相互借鉴。例如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菲律宾培育出一种高产水稻品种,菲律宾推广种植得到丰产,印度北方高寒贫瘠山区引进这一品种则导致严重减产。

●从自身的需求目的和接受能力判断

信息的搜集是为了满足特定的信息需求,是为特定的信息需求主体服务的。实际上,与某一主题相关的比较可靠和先进的信息往往数量很多,有中文的,有外文的,有近期文献,有历史资料,有图书,有期刊等,因此,我们在选择满足自我需求的信息时,要针对自己的需求目的,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以及外在环境充分考虑自己对信息的接受和吸收能力。例如,如果你是为了了解某主题的基本资料,那么选择阅读几本相关的图书和综述文章即可;而如果你要进行创新性研究,则需要掌握大量的中外文最新资料,但鉴于你可能只懂英文,则必须舍弃其他语种或者借助于英文摘要来了解其他语种的相关文献。

●专家意见判断

专家的推荐和建议往往能够指导我们快速定位我们需要的资源。这里所说的专家比较广泛,他既可以是专业杂志的编者或者是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是身边的老师、朋友和同学。前者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能够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信息的可靠性和先进性,而后者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内外条件,推荐的资源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因此,在进行适用性评价时,我们不妨多搜集专家的意见,多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讨论。

在评价和鉴别信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同一个问题有多种信息可供选择利用的情况,甚至有些信息的观点是相互矛盾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信息,而不能兼收并蓄。坚决把那些不系统、重复、不可靠、不先进和不适用的信息剔除掉,保留可靠、先进、适用、较典型的信息,这是保证后期研究成果质量的物质基础。

信息的评价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也很多。实际上信息的评价和鉴别贯穿于信息处理的全过程,更是和信息管理工作密切相关。通过对文献外在信息(如题名、作者及作者机构、发表时间、文献类型等)的判断,我们才能有效地完成索引文摘的整理,而通过阅读全文并进行针对内容的深入评价才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信息全文的整理。可见,信息评价是信息管理的基础,缺少科学的评价也难以实现信息的科学管理。

习题二十三

1.某人积累了以下几条信息,请判断其积累方式是否正确。

1)皮介郑.信息素质理论与教育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文献情报中心),2003摘要:在发达国家,以美国和澳大利亚等为主,由图书馆用户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等融合发展而来的信息素质(IL)教育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了约30年。其间,产生了大量IL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成果。IL概念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教育主题,其意义被广为认识和接受。以图书情报和教育机构为主,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和许多专业组织等都积极广泛地投入到IL运动(IL Movement)中。对IL概念的内涵、本质、目标及其实现方法的努力探讨、全国性IL联盟的建立和有组织的交流、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以及大量IL计划、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将信息素质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对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培养高信息素质人才产生着深远影响。

2)童天乐等.大学生信息需求与信息素质分析研究对嘉兴学院12个分院的文、理、工科18个专业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信息需求的特点和信息素质的状况。

3)高文华.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光明日报,2007

2.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学术期刊,文章1)指出是1665年英国出版的《哲学会刊》,文章2)指出是1665年法国的《学者杂志》,文章3)则认为是法国的《科学家杂志》和英国的《哲学会刊》。请你判断这几种说法的正确性并指出获取这一信息的最佳来源。

1)方卿.中国学术期刊同行评审的实践与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7(6)

2)邱均平,李爱群.国内外期刊评价的比较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于良芝.世界学术期刊变迁中的知识交流权分析.情报资料工作,2005(2)

3.今获得5篇观点相同的文献,其基本信息如下:

img50

那么,这5篇文献优先选择的顺序是(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