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十七大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影响

十七大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影响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十七大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表现在:第一,总结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特别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十七大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其影响

2007年10月15日,中共十七大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新华社稿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党的十七大在北京召开。

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政治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报告共分12个部分:(1)过去五年的工作;(2)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4)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5)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6)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8)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9)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0)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11)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12)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梳理了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发展进步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今后一个时期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七大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明确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布局,把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写进党章,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取得的新成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在审议和通过党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后,10 月21日上午,2200多名党的十七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71人组成的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和127人组成的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0月22日,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和常务委员会委员人选。

全会选举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选举和决定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十七大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第一,总结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理论指导,并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推动改革开放,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七大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历史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党在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最新理论成果。十七大特别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在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总结改革开放实践,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由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来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报告对该思想进行了全面阐释,首先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阐述,指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报告并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报告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四项明确要求。对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的明确阐述,表明执政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www.xing528.com)

第三,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仍然严重,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消费需求不足、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日益加大的问题仍然明显存在。十七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的在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这归根到底要靠深化改革,着力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思路:一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过去我们简单地将新型工业化理解为信息化,其实新型工业化不只信息化一条路。根据国际分工格局,美国的新型工业化主要是IT业,英国主要是金融服务业,日本主要是终端消费品生产领域,德国主要是制造业,都具有本国特色。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中国的新型工业化要根据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简单模仿西方模式。中国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特征应该是“三高两低”: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污染。三是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内需,而不是主要靠投资。以往十几年一直要启动内需,但启而不动,主要是因为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致使人民不敢消费、不能消费、消费不起。实际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发展模式。

第四,采取一系列举措,致力改善民生。在历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单列篇章阐述社会建设等“民生问题”。报告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七大首次指出“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级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难发现,其用意在于遏制近年来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十七大提出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是党代会报告中第一次专门提及住房保障制度,更是第一次谈到保障方式和保障对象,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民意的尊重。同时也表明,中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将有重大调整。近来,国家倾注了很大的精力来解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而健全廉租房制度,就是要从整个制度的层面逐步解决问题。

十七大首次提出“人均GDP翻两番”,即“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一新目标特别引人瞩目,因为以前总是算总账,而人均GDP反映的是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新目标充分体现出执政党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治国理政思路。

第五,高度关注生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06年中国GDP总量2.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然而,资源能源消耗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耗量约占世界钢材消耗量的30%,水泥消耗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严重不足,已难以支撑中国由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持续发展,现实的国情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长中必须加快缓解能源消耗太大的问题。中国的生态状况也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针对严峻的现实,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文明纳入到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之中,显示出执政党更加成熟。

第六,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执政党,不仅应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而且要求其必须有承担历史责任的执政能力。而执政能力的保持和提高又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来获取。十七大把“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提出,标志着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所深化。十七大明确提出党的建设目标是:“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执政党。十七大对加强党的建设作了具体部署:首先,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新的总体布局,即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这个布局贯穿一条主线,使得中共自身建设的路径更加清晰完整。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单列出来,意味着执政党把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其次还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如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发挥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等。以在全党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而言,就意味着党代表将有任期的限制,同时,在闭会期间将继续履行党代表的职责和继续发挥党代表的作用。而突出发挥党的全委会的作用以及实行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度和票决制,则有利于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这样也进一步理顺了党内的权力运行机制,从而为发展民主创造了更加完善的条件。

十七大还对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深刻揭示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本质要求;从八个方面科学阐述了中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指出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之路;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联系,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等体现中国特色的具体道路的新提法。此外,十七大还就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对外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部署。

中共十七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党30年来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综合,对科学发展观给予全面阐述,并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10月22日下午,中央领导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同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合影留念。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与代表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