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环境文化建设与导论

旅游环境文化建设与导论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而旅游共生组织的行为不是完全自然化的,而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

旅游环境文化建设与导论

第三节 旅游环境文化建设

一、共生理论在旅游企业环境文化中的应用

共生,英文为symbiosis,在生物学中是指两种生物或两种中的一种由于不能独立生存而共同生活在一起,或一种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互相获取利益的现象。共生关系表明两种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这种关系高度发展时,就形成特殊的共生体,它们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

凡理论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共生理论亦不例外。共生系统是指由共生单元按某种共生模式构成的共生关系的集合。共生系统的状态是由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的组合决定的。限于篇幅,只就共生的基本要素、共生的本质进行简要的论说。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如在菌类与植物的共生体中,植物(真核植物和原核植物)和菌类(细菌真菌)则是共生单元;在企业共生体中,每一个企业员工都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既反映共生的单元之间作用的方式,也反映作用的强度;既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也反映共生的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共生系统的状态主要有两个变化方向:横向上,共生组织的组织化程度自左向右增强,即从点共生状态向一体化的组织状态演进;纵向上,共生行为方式所导致的能量分配对称性自上而下提高。共生过程产生新能量是共生的重要本质特征之一,在经济系统中,共生新能量的产生表现为微观经济主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寄生方式下,新能量不会产生,能量单向流动,即一方无偿为另一方提供能量;偏利共生方式下,新能量能够产生,但完全被一方独占;互惠共生行为方式下,新能量能够产生,其中非对称情形表现为共生单元的投入与能量获得的比例不对等,而对称情形表现为各共生单元的投入与能量获得的比例相对应。袁纯清(1998)认为,不产生共生能量的系统是不能增殖和发展的,共生能量与全要素共生度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偏利共生也由于利益完全被一方独占而导致共生系统不会有较大的发展。所以,共生系统多表现出互惠共生的行为方式,共生系统的能量分配也由非对称向对称方向演化。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关系,即共生模式存在发展的外生条件。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共生环境。与植物共生的菌类存在土壤环境或水环境,植物存在大气环境及相关环境。与企业共生体对应的有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就旅游业而言,共生是指旅游地区内和区际间出于对整个(或局部)市场的预期目标和总体经营目标的意愿而自愿采取的一种合作的经营方式,这能产生“剩余”,也能达到1+1>2的效果,表现在共生单元(旅游地或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上。

旅游企业共生与生物共生的不同主要在于旅游共生组织的人工性和旅游企业生态容量的扩大两方面。首先,自然系统是自然演化形成的,没有目的性,如生态系统、生命体内部的生理系统等,往往其演变是由自然系统所形成的。而旅游共生组织的行为不是完全自然化的,而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目的而建立的。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决定了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方法,并以此来控制旅游企业的各种行为。旅游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实程度的不同来调整企业的结构,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当旅游共生组织的功能减弱或不能适应外部变化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改造,以恢复它的系统功能。这种改造不受时间和频率的影响,随着改造的进行,其功能会越来越完善。其次,生物的生态容量是由自然环境所确定,而企业的生存容量可以由企业自身与环境共同创造。企业可以通过技术与产品的不断创新,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从而不断扩大企业的生态容量。旅游企业共生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同质共生,指同类旅游企业或旅游项目之间跨区域的对称互惠合作,可以强化共同的优势,提高旅游产品层次,在合作基础上重新分工定位,避免彼此雷同、相克;异质共生,指异类旅游地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这种共生既可以是区域内不同旅游地之间的横向共生,也可以是不同产业要素的纵向共生,或者是旅游地和产业要素的混合共生。既可以强强技术互补合作,也可以强弱资源与资金、技术合作,或弱弱联合开发。旅游共生思想突破了传统的狭隘竞争观念,它以契约为纽带,通过相互间在价值链各环节的合作来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共赢”的目标。

二、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地环境文化中的应用

生态位一词最早由Grinnell给予定义:“恰好被一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动物生态学家Ehon强调生物有机体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认为“一种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事物和天敌的关系”,并给生态位定义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Hutchinson把生态位看做一个生物单元生存条件的总体集合,将其拓展为既包括生物的空间位置及其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又包括生物在环境空间的位置,即所谓的“n维超体积生态位”(n-dementional hyper-volume niche)。生态位概念最初用来表示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而建立在生态位概念基础上的生态位理论是近30年来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态势理论、生态位重叠理论、生态位扩充理论等。如今生态位理论应用已经超越生物学范畴,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生态系统演化、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生态元(包括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人类生态、城市生态位、国土资源规划和企业发展等方面研究中,生态位理论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并且起到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旅游地是一个类生命体,同样存在形成、发展、兴衰、演替的发展过程。旅游地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单元,它具有类生命体特征。旅游地之间存在旅游竞争、旅游合作等关系,研究旅游地生态关系尤其是旅游竞争将成为研究新型旅游问题的关键,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将有助于直观有效地描述和理解旅游地旅游竞争规律及其特征。生态位概念越来越多地同生物竞争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旅游地都有自己的旅游生态位,旅游生态位作用有利于区域旅游区内各旅游景区的良性旅游竞争,共存共荣。根据生态位概念,如果将整个旅游区域比作一个生态系统,将区域内各旅游地(旅游景物、旅游景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区)比作生态元,可以将旅游生态位(tourismniche)表述为旅游地个体(包括旅游区、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和旅游景物等)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以及与其他旅游地的相对关系。

1.旅游生态位重叠

它是旅游竞争的缘由。旅游生态位重叠(tourismniche overlap)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旅游地的旅游生态位全部或部分相同。旅游竞争类似两个生物物种的竞争关系,两个或多个旅游地之间的旅游竞争根源在于旅游地之间存在旅游生态位重叠现象,旅游竞争强度与旅游生态位重叠程度密切相关,旅游生态位重叠部分越多则旅游竞争越激烈。两个在旅游生态位上完全重叠的旅游地之间会发生激烈的旅游竞争,其中一个旅游地肯定会排斥另一个旅游地。由于旅游地生态位具有多维性,任一维度上的旅游生态位重叠都会引起旅游地之间不同程度的旅游竞争。旅游生态位重叠研究在于剖析旅游竞争形成、旅游竞争实质与优化旅游竞争,旅游生态位重叠理论对旅游地的空间布局及其区域旅游竞争协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旅游活动中,具有相同或部分相同旅游生态位的旅游地必然会发生旅游竞争,存在旅游竞争现象,而且只要有可能,就应该通过旅游生态位分离,避免旅游竞争,规避恶性旅游竞争导致的风险。从目前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看,由于旅游生态位资源的稀缺性与有限性,往往是多个旅游地共同利用、占有同一旅游生态位,旅游竞争也就成为旅游生态关系的主旋律。旅游生态位完全相同的旅游地一定会发生激烈的旅游竞争,尤其是处于相同旅游生态位的旅游地之间,旅游竞争相当激烈,其中一方旅游地会排斥另一方,维持原有的旅游生态位资源分配格局。

2.旅游生态位宽度

旅游生态位宽度是衡量旅游竞争的变量。可以理解为旅游地对各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占有和利用程度总和。通常,旅游生态位宽度值越大,表明该旅游地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可利用程度越高,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适合度就越高,在旅游竞争中获胜的概率也就越大。相反,旅游生态位宽度值越小,表明该旅游地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可利用程度越低,对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和旅游环境的适合度就越低,在旅游竞争中获胜的概率也就越小。

3.旅游生态位变动

旅游生态位变动是旅游竞争的过程,包括旅游生态位压缩、扩充和移动。旅游生态位压缩是指一个原本旅游生态位宽度较大的旅游地,当遇到其他竞争旅游地的入侵,就会被限制生存空间,压缩旅游生态位宽度,固定在可提供最适旅游生态位,但不会改变旅游地利用旅游生态位的性质、种类和结构。旅游生态位在被迫压缩的情况下,逐步向主动的伸展转变,旅游地就可以利用和占有以前不能被它所汲取的旅游生态位,从而使旅游生态位得以扩大,即旅游生态位扩充。旅游生态位移动现象主要由旅游竞争者(包括潜在竞争者)施加旅游竞争压力所致,特别是那种旅游生态位完全重叠的同类型旅游地,在旅游竞争压力下开辟新的旅游市场,改变原有的旅游竞争关系,实现旅游生态位移动。

4.旅游生态位分离

旅游生态位分离是旅游竞争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竞争是不可避免的。旅游地应主动适应旅游竞争需要,实现旅游生态位分离,取得在旅游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机会。现实中,旅游地之间因为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旅游环境等旅游生态位维度发生旅游生态位重叠而导致旅游竞争。为了避免旅游恶性竞争,多数旅游地会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将自身的旅游生态位与其他旅游地的旅游生态位分开,实现不同维度的旅游生态位分离。

三、生命周期循环理论在景区旅游环境文化中的应用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点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就大些,反之则小些。旅游环境质量变异涉及游客行为、心理、社会文化、居民参与程度等许多不可控因素,因此,可能在某个微观的具体时间断面上呈现出无规则的特征;但是从旅游景点的宏观历史发展看,游客到达人数与景点演变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周期循环规律。下面就借助Richard W.Butler博士的旅游景点周期循环演变模式,通过分析游客人数与景点发展的关系,来提出相应的景区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设想。

1.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

Butler博士系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旅游地理系教授兼主任,在长期从事安大略省北部乡村旅游景点发展演变的研究之后,于1980年在Canadian Geographer刊物中发表了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一文,并由此提出了旅游景点历史演变模式。按时间发展和游客到达人数,Butler把一个旅游区的发展演变划分为六个过程,即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稳定期、停滞期、衰落期或复苏期等。

探索期(exploration stage):这是旅游地发展的初始阶段,特点是旅游地只有零散的游客,没有特别的设施,其自然和社会环境未因旅游的产生而发生变化。

参与期(involvement stage):随着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逐渐变得有规律,本地居民开始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便的设施。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广告开始出现,旅游市场范围已基本可以被界定出来,旅游季节也逐渐形成,有组织的旅游开始出现,迫使地方政府和旅行机构增加、改善旅游设施和交通状况。

发展期(development stage):在大量广告和旅游者的口碑宣传下,一个成熟的旅游市场已经形成,外来投资骤增,本地居民提供的简陋膳宿设施逐渐被规模大、现代化的设施取代,旅游地自然面貌的改变已比较显著。

稳定期(consolidation stage):游客增长率下降,但总游客量将继续增加并超过常住居民数量。旅游地大部分经济活动与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扩大市场范围和延长旅游季节,广告无所不在。常住居民,特别是那些没有参与旅游业的常住居民对大量游客的到来和为游客服务而修建的设施会产生反感和不满意。

停滞期(stagnation stage):在这阶段,游客量达到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已趋饱和或被超过,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随之而至。旅游地在游客中建立起的良好形象已不再时兴,旅游市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重游游客、会议游客等。接待设施过剩,保持游客规模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

衰落或复苏期(decline or rejuvenation stage):在衰落期,旅游地市场衰落,无论是吸引范围还是游客量,已不能和新的旅游地相竞争。随着旅游业的衰落,房地产转卖率很高,旅游设施逐渐被其他设施取代,更多的旅游设施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而消失。这个阶段本地雇员和居民能以相当低的价格购买旅游设施,因此本地居民介入旅游业的程度大大增加。宾馆可能变为公寓、疗养院或退休住宅。最终,原来的旅游地可能变为名副其实的“旅游贫民窟”或完全失去旅游功能。另外,旅游地也可能进入复苏期。要进入复苏期,旅游地吸引力必须发生根本的变化。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人造景观吸引力,但如果相邻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地也如法炮制,这种效果就会降低。二是发挥未开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优势,重建市场。

根据进入游客的数量、旅游者类型特征以及旅游设施的发展状况,这六个过程又可归纳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含开发与参与两部分,吸引的游客以少数先锋型旅游者为主,如探测旅游者、嬉皮士流浪汉等;少数当地人参与旅游活动;该阶段旅游人数少,设施设备简陋,游客或搭帐野营或借宿当地人家中,此时的旅游发展仍处在自由无序状态;旅游对环境尚不构成威胁。第二阶段包括发展、巩固和萧条三大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大量游客涌入,景点吸引各种类型的旅游者,尤其以大众旅游者为多,中、高档宾馆数量不断增加,旅游设施设备趋于齐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游人大量涌入对环境的威胁日前明显。第三阶段是产品的更新开发阶段,此时的旅游者仍以大众旅游者为主,在数量上可能呈上升趋势、也可能呈下降或衰亡趋势,但无论游客数量的多寡,齐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饱受折腾,旅游环境质量和景点的吸引力已明显下降,旅游为该地区文化和环境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经过管理上的弥补措施,如关闭大修、开发新产品、恢复环境吸引力等,该景区的旅游发展尚有回光返照的可能,否则该景区就从此走向衰亡了。

2.景区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

从对前一部分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景区的历史发展演变、景点的质量和吸引力都与该景区的环境保护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一个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也应和该景区的发展演变相对应,呈周期循环保护状态。

在景区开发、参与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游客和当地居民参与的人数少,远未达到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发展缺乏系统管理,该阶段旅游对环境的破坏虽不明显,但已存在,因此应作为景区环境保护的开端,有关部门应对该阶段已存在的环境破坏现象做及时的观察和研究,以便科学地、合理地预测和估计该景区今后旅游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景区设施建设以及大量游人介入时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程度、范围和有效保护的重点和难点,为该旅游区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环保依据。强调环保在一个景区发展中的意义尤其重要,因为初期阶段的环境破坏常常因其“微不足道”而被忽略,而后却给人带来“为时已晚”的遗憾。(www.xing528.com)

当景点经历迅速发展、巩固到萧条阶段时,系统的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应及时跟上,这是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的第二阶段,该阶段游客对景点的需求呈急剧上升趋势,游人大量涌入,旅游区容量常常处于临界状态,加上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旅游发展对景区环境构成严重威胁,若不妥善保护和管理,环境质量和景区吸引力就会一落千丈。因此,该阶段及时、系统地实施环保措施是景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保证。

景点的发展在历经了萧条阶段之后,可能由于旅游实业部门更新产品、加强营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而重现活力,也可能由于各种努力的失败而从此走向衰亡。但无论如何,对一个景区周期循环的环境保护,不会因景区衰亡阶段的到来而结束。因此,该阶段对景区环境的持续保护是景区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述提到的旅游区环境保护周期的三个不同阶段,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差异、旅游心理和行为以及地方文化和居民参与的不同程度,而在微观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但从旅游景区发展演变的整体而言,旅游景区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的三个阶段能从动态的角度宏观地描述景点历史发展演变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从动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周期循环保护划分为环保开端、系统保护措施实施和持续保护三个阶段的提法,与从静态的角度把旅游环境保护的实际状态划分成不足状态、饱和状态和过度状态之说,在管理方法论和具体措施的实施上,可以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3.旅游环境保护周期循环模式存在的理论问题

Butler的旅游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自1980年提出后,西方许多学者曾多次把它应用到旅游景点或旅游产品历史发展演变的实际案例分析和研究中,并在理论上和经验数据上对原模式作了进一步的发展(Hovinen 1981,Lundgren 1983,Meyer-Arendt 1985,Keller 1987,Strapp 1988)。在众多的文献中,1987年Douglas Pearce对西班牙阳光海岸的考察研究发现,景点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衰老期等四个阶段之发展演变与游客数量、旅游环境、景点的城市化和产品资源的商业化不无密切关系;而在这诸多影响旅游景点吸引力的因素中,游客人数的多寡和环境质量的好坏,对延长景点的寿命起着最直接的作用。与地中海沿岸的其他景点相比,成年期游客的大量涌入和旅游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使西班牙阳光海岸迅速进入了衰老期,加上环境保护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致使该旅游地永远失去了“回春”的机会。类似的景点发展演变在我国也很普遍。邵学文在《旅游区发展模式的初步探讨》(旅游学刊,1990)一文中,从Butler的旅游景点发展演变模式出发,针对江苏省淮阴市旅游区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该市旅游区的发展过程。该文作者把旅游区的各个景点按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阐述了各个景点在开发、成长、成熟、停滞、衰退或回春等五个阶段所呈的状态,探讨了近15年来景点演变、发展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入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管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全面管理和保护的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问题。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管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绝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每天开放12小时计算,日合理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平均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区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区的吸引力,缩短了景区寿命。

虽然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交通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管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问题,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门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入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问题提供可循的依据,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地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旅游地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四、旅游环境文化建设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旅游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旅游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做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1.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工作和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长期以来,环境科学的研究只是从人类健康需要出发,很少从人类精神、心理需要进行研究,而这正是人类与环境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依赖关系,旅游区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载能力,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环境的破坏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从确定景观美学质量标准、自然生态质量标准、满足特种旅游活动的环境质量标准、旅游区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等方面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方法沦;从美学、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环境保护的工程方法;还要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政策研究,为正确的决策奠定基础。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向全体游人、旅游从业人员和景区附近居民宣传旅游环境保护知识。

2.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不当的旅游开发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是无法弥补的,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在开发前对开发活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识别建设、经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减免对策,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旅游区环境承载力分析、旅游规模分析、开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识别、旅游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等。

3.在旅游区发展建设中做好旅游环境规划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预见性的旅游环境规划,用于组织、管理经济、旅游及其他破坏旅游环境的活动,来解决发展生产、扩大旅游规模与景点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使其协调一致,以保证经济发展和旅游活动持续稳定的进行,防止旅游区环境的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规划是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区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规划,这个规划是从维护旅游区环境美学质量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与旅游区环境美学规律,对经济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实行统筹规划,达到既发展经济、扩大旅游又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目的。

4.运用经济及其他手段控制热点旅游区的旅游规模

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

5.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处罚。立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二是确定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三是出台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

参考文献

[1]丁丽英.浅谈中国的文化旅游[J].湖北社会科学,2002(12):43.

[2]刘红梅.湖南文化旅游思路探析[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1.

[3]黄莉苹,付蓉.论湖南省旅游商品与湖湘文化的融合开发[J].企业技术开发,2004(9).

[4]郑晓祥,封秀玉,郑伯红.论区域文化景观的旅游开发[J].邵阳学院学报,2003(10).

[5]孙玉杰.中国古代环境文化思想与新发展观[J].中州学刊,2005(3).

[6]刘志峰,等.企业生态位:生命周期理论视角[J].商业研究,2009(1).

[7]张志宇.基于企业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8(34).

[8]皮骏.生态学视角下的区域旅游企业竞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