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熙:北大传奇

百熙:北大传奇

时间:2024-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张百熙认为“求人才之故而本之教育”,他认为大学堂总教习“必得德望具备、品学兼优之人,方足以膺此选”。张百熙这种锐意兴学、选用人才之举,使全国上下大为钦佩,当时著名学者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严复、孙诒让、蔡元培等均被聘用,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先驱,张百熙被誉为中国“大学之父”。

百熙:北大传奇

百熙:“求人才之故而本之教育

【人物索引

张百熙(1847—1907)湖南长沙人,字冶秋,号潜斋,室名退思室、退思轩,谥号文达。同治十三年(1874)甲戌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年(1876)散馆,授编修。历任山东、广东学政,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工部、礼部、吏部、户部尚书、邮传部大臣,派充督学大臣等。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上书弹劾李鸿章表面作战备、私下却主张谈和的行为。1898年,任内阁学士,主管京师大学事务戊戌变法之后,因为曾举荐康有为而获罪,被革职留任。张百熙在清廷为官三十余年,担任过许多重要官职,但张百熙最为突出的是对近代教育的卓越贡献,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驱者

为国求师,不惜长跪

少年时代的张百熙就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的抢占、掠夺、奴役和晚清政府的软弱腐败无能,所以他很早就立下读书报国的远大理想。30岁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入仕途,并一帆风顺,虽然曾今因举荐康有为而获罪,被革职留任,但不久就开复处分。

1900年,张百熙被派赴英国任头等专使大臣。到英国以后,他悉心考察了英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等诸方面的情况,深感中国与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差距太大。他认为若要赶上这些国家,就应该首先重视科学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昧落后状况。于是一个振兴中华教育的宏伟蓝图在他脑海里产生了。

回国后不久,他将酝酿已久的振兴教育的规划——《学堂章程折》进呈朝廷。这一奏折包括《京师人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堂章程》和《蒙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新式学制的开端。

经历“戊戌政变”和八国联军侵略,于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已几乎看不出当初的风采。1902年1月10日,张百熙被任命为管学大臣,负责制订大学堂章程,重建京师大学堂。为了办好大学堂,张百熙锐意兴学,不遗余力为学校招揽优秀人才。他提出“应破除积习,不拘成例用人”,选用“才具优长,通达时务”“明练安详,学有根底”的人为大学堂教师。

张百熙认为“求人才之故而本之教育”,他认为大学堂总教习“必得德望具备、品学兼优之人,方足以膺此选”。他考察了当时国内各类人才,举荐桐城派领袖、著名散文学家吴汝纶,认为吴“学问纯粹,时事洞明,淹贯古今,详悉中外”。

但是,吴汝纶以学浅年迈坚持不就。张百熙见难以用语言说服,情急之中竟不顾自己是朝廷重臣,身穿大礼服长跪不起,恳求道:“我为全国求师,当全国生徒拜请也,先生不出,如中国何!”他的真诚举动,使吴汝纶老先生甚为感动,多日准备的谢绝词已变为慨然允诺。

张百熙这种锐意兴学、选用人才之举,使全国上下大为钦佩,当时著名学者杨仁山、屠敬山、王瑶舟、严复孙诒让蔡元培等均被聘用,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先驱,张百熙被誉为中国“大学之父”。

敢对慈禧说“不”的第一人

1894年是慈禧太后的60大寿之年。为筹办生日庆典,西太后不顾国库空虚,不顾饥民遍野,不顾外敌虎视眈眈凯觎国土,竟然大兴土木,积极筹备生日,不惜花掉购买军舰、大炮的钱还不算完,她本拟从紫禁城到西北郊的颐和园绵延约二十余公里的大路上,沿途搭彩棚、扎彩亭、种花、奏乐、演戏,营造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和万民为她贺寿的欢腾场面。1888年,她曾下令挪用海军军费重建位于京西北的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

慈禧太后骄奢淫逸的行为引起举国上下的强烈不满。但是,大家都知道西太后向来刚愎自用,心狠手辣,弄不好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满朝文武无人敢违抗命令,无人敢向这个祸国殃民的西太后进一言。

张百熙深感国家贫弱,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斗胆上奏光绪皇帝:“臣恭读八月上谕,钦奉懿旨,本年十月庆寿典礼,著仍在宫中举行。其颐和园受贺事宜,即行停办……不以点缀景物为娱。”这份奏章正中光绪帝下怀。光绪早有此心,但无此胆,因此朱笔一挥,表示赞同。这下子可惹恼了慈禧太后,她咬牙切齿地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令其终身不欢。”

张百熙因此惹怒了西太后,为以后的工作埋下后患。西太后多次派心腹做张百熙的副手,名为协助,实为掣肘和监视,使他的改革、进取规划实行困难。

中国学生爱国运动的首位保护者(www.xing528.com)

张百熙在担任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期间,对广大的青年学生循循善诱,爱护备至。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一般都有科举功名,有的甚至有较高的官阶,还有的在西学方面有相当的功底。

这些较高层次的学生进大学堂,当然主要是想学西学,获新知,成为新式有用人才。但当时科举未废,社会仍视此为正途出身。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为个人将来的出路考虑,难免会留恋科举。有的学生常在校舍寝室,利用课余时闻,攻策论,研经书,习八股。张百熙发现这种情况,非常感慨,深感科举对学校的阻力。但他不怪学生,只是经常劝学生不要热衷于八股文和应考,安心学习以成大器。

1903年, 日、俄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我国东北和朝鲜正酝酿在我国领士上进行战争,而清政府不仅不加干涉,竟要宣布中立,甚至准备订立中俄密约,接受俄国的无理条款。次年2月,日、俄在我国辽东半岛旅顺爆发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果然宣布中立,任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领土上厮杀。消息传到京师大学堂,师生群情激愤,立即鸣钟集合,要求政府“力拒俄约,保全大局,展布新政,以图自强”。

师范馆学生丁作霖对日、俄两国的强盗行径义愤填膺,化名丁开山创立“抗俄铁血会”,并散发“檄文”,欲集合“爱国英雄,热心壮士,除海内外将牟及学生而外,又有直、奉、吉、黑四省绿林领袖”一同奋力抗俄。拒俄运动是中国学生爱国运动的开端。

清政府对大学堂学生的拒俄运动十分震惊,认为这是和朝廷分庭抗礼,是大逆不道。慈禧太后勃然大怒,传话给管学大臣张百熙,要他对学生严加管束。政务处也认为学生上书言国事是“风气浮嚣,当设法禁止,以免蹈各国民权之弊”。

然而,张百熙对学生拒俄运动的态度却与清政府截然不同。他在学生上书管学大臣的信函中批示道:“该生等忠愤迫切, 自与虚骄嚣张,妄思干预者有别。至于指陈利害,洞若观火,具征觇国之,迥非无病之呻。本大臣视诸生如子弟;方爱惜之不暇,何忍阻遏生气,责为罪言!”肯定了学生上书是爱国行为,并赞扬学生对时势的分析透彻、正确。

他还批示道:“嗣后诸生研究国闻,确有见地,可随时著为论说,呈候本大臣批答,籍可考见学识,示以准绳,不必聚论纷绣,授人批谪!”

张百熙根本没有理睬西太后“严加管束”的旨意。他到大学堂后,也没有召集全体学生就拒俄运动训话,只是将师范、仕学两班长找到监督室谈话,重申了他书面批示的意思。他劝告学生要继续关心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授人以柄,语重心长,关怀备至,对学生爱护有加,使学生深受感动。

由于张百熙对进步学生的保护,他们都顺利在京师大学堂毕业,其中部分人还出国继续深造,有的成为政治家,有的成为学问家。张百熙是中国学生爱国运动的首位保护者。

太监奉旨骂人,张百熙当场痛哭

晚清政府的官员中有两位大人物经常互递奏章攻击对方,闹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位是清末的大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张百熙,另一位便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唐绍仪。朝廷被他们俩惹烦了,就不偏不倚给他们各打四十大板,两人“均着传旨申斥”。

“申斥”的意思就是,官员违纪了或者触犯了皇帝、太后,却也没够着触犯法律被判刑的地步,于是皇帝谕旨申斥违纪官员。皇帝或皇太后将要训斥的内容先大致说一遍,然后由太监去“代言”。京官由太监传宣,外官违纪由督抚代宣,加以申斥。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严厉批评”。

被申斥者,往往需要跪聆宣旨毕,然后还要接受叱责。对于京官来说,不论职位高低,一旦遭到“申斥”,就要受到太监诸如“混账王八蛋”之类的破口辱骂,其情状着实令人难堪。

张百熙和唐绍仪遭到“传旨申斥”后,唐绍仪事先送了400两银子给代皇帝来申斥自己的太监,因而宣旨毕,太监只不过轻描淡写地说了句官场上的话,然后就让唐绍仪“下去”,根本等于没挨骂。虽然花了点血本,但终是未被骂,留住了面子。

张百熙则不同,他倚仗自己怎么说也是朝廷的重臣,太监应该会给自己留点面子,因而没有行贿。结果,跪听宣旨毕,太监开口大骂,骂完后不忘喝一声“混账王八蛋滚下去”。张百熙几时受过此等耻辱,遭此一顿骂,心中始终不能舒畅。张百熙被羞辱得当场痛哭,叩首“谢恩”时浑身战栗,面无人色。没过多久,就忧愤成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