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梁漱溟前生和尚北大传奇

梁漱溟前生和尚北大传奇

时间:2024-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梁漱溟震惊不已。30年后,90岁高龄的梁漱溟谈及此事,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这是我的不对。”1921年冬天,28岁的梁漱溟与28岁的满族姑娘黄靖贤结了婚。对于妻子的去世,梁漱溟感到非常哀痛。宽放的就是严厉的梁漱溟的儿子梁培恕回忆说:“我们受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

梁漱溟前生和尚北大传奇

梁漱溟:“前生是一个和尚”

【人物索引

梁漱溟(1893-1988) ,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漱溟行世。1893年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学者、 国学大师。1917至1924年在北大任教, 写了《印度哲学概论》和《唯识述义》两部讲义。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 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是其一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梁漱溟曾于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 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人心与人生》和《中国——理性之国》是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著有《究元决疑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他的文化大师的地位,也因此而确立。

和毛主席在会场上吵架

在1953年9月召开的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作了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梁漱溟的发言掀起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梁漱溟说道:“过去中国将近30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很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往城里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

对于梁漱溟的发言,毛泽东很不以为然。此后几天,会议对梁漱溟的言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梁漱溟震惊不已。他的牛脾气又犯了,不顾一切地要求发言,并与毛泽东激烈争吵,直到有人在会场上大喊:“梁漱溟滚下台来!”这场惊心动魄的争吵才匆匆结束。30年后,90岁高龄的梁漱溟谈及此事,意味深长地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讲话不分场合,这是我的不对。”

年过半百,因爱情从古板变幽默

1918年11月9日,梁漱溟的父亲梁济跳湖自杀。父亲的自杀,极大地刺激了决心从佛以求避世的梁漱溟。1921年5月,他宣布要献身于儒学,走进世俗的生活里,于是便有了梁漱溟的第一次婚姻

1921年冬天,28岁的梁漱溟与28岁的满族姑娘黄靖贤结了婚。婚后,黄氏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均先后天折,后又生两个儿子培宽、培恕,抚养成人。黄氏于1934年8月20日在山东邹平去世。“我好读书,用思想,而她读书太少,不会用思想,许多话都不会谈,两个人在意识上每每不接头。因此,在婚后十年内,彼此感情都不算顶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互相磨合的加深,梁漱溟开始认识到自己妻子的优点,他不仅看到了自己妻子身上正直、忠信的性格品质,而且也领会到了妻子默默地为自己操劳家务的奉献精神,更感受到了那份夫妻情分。他说:“婚后14年间,使我藉以了解人生,体会人生。并从她的勤俭,得以过着极简易的生活,使我在社会上能进退自如,不用讨钱养家,而专心干我的社会运动。”对于妻子的去世,梁漱溟感到非常哀痛。为了哀悼亡妻,梁漱溟还写了一首诗,以示纪念。

1943年夏天,梁漱溟在桂林老家认识了当地做教师的陈淑芬女士。陈女士是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时年已47岁了,但从未婚配。年已51岁的梁漱溟居然热烈地爱上了陈淑芬女士。

1944年1月23日,梁漱溟与陈淑芬女士在桂林友人家中举行了传统的婚礼,在来宾们的要求下,梁漱溟兴致勃勃地讲起了他们的恋爱经过。“现在,我听说谈恋爱要花很多钱,下馆子,看电影,看戏等等。但我却没有花过一分钱。我是羞于谈及此事,但的确连出去散步也没有过。我也曾给她写过信,约她在天气好时一起去经山村的河边散步。但那天却恰逢阴天小雨。她是否会应约前来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拿把伞就出门了。如我所料,在半路上遇见了她。因为还在下雨,我们仍然无法去散步。于是我们终于只是在路边的小亭子里坐了一会儿。”恋爱的故事讲得细致动人,惹来宾朋一阵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讲完了恋爱故事,梁漱溟还破天荒地唱了一段京剧黄天霸》,引来一阵喝彩。梁漱溟自与陈淑芬女士结婚后,一改过去严肃得有点古板的性格,从此竟然也谈笑风生,幽默了许多。(www.xing528.com)

宽放的就是严厉的

梁漱溟的儿子梁培恕回忆说:“我们受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拥有了别人没有的最大的自主权。”用两个“最”字来形容并不过分。梁培恕称自己小学、中学、大学都没毕业,因为每次都在中途就辍学了,有时因为搬家,有时却是因为梁培恕自己不想去上学了。让梁培恕奇怪的是,父亲梁漱溟对他采取了任其自然的态度,后来还是别人劝说才又去上的学。

梁培宽在回忆父亲时,常说:“父亲对我完全是宽放的……我在父亲面前,完全不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压力。他从不以端凝严肃的神气对儿童或少年人。”梁漱溟这种教育方式贯穿始终。梁培宽还记得父亲从未在学习或者成绩上要求过他们兄弟俩。一次梁培宽考试得59分,曾拿学校要求补考的通知给父亲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还给了我。”梁培宽说,父亲其实并非对自己要求不严,而是他认为这种事情你知道了好, 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负责。梁漱溟甚至把他的这种教育方法用到了自己的政治试验上。

多年来,梁漱溟只提醒过兄弟俩一个道理,告诉他们不能贪,做事不能贪图别人的表扬,更不能贪图功利,生活上也不能贪图太多奢侈和享受,不能把欲望当作志向……

心境坦然,往事如烟

文革”中的一天中午,梁培宽和梁培恕同时接到电话:“我们是某某中学的红卫兵,到你家要抄家了,你们回来一趟。”梁培恕匆忙往回赶。到了家,院子里一片狼藉,东西扔了一院子。一进门,就被红卫兵拉住了,他们上上下下打量了梁培恕一遍。梁培宽随后也赶回来了。两兄弟只能站到院子里,看着他们烧东西,搜查。

梁漱溟其实也吃过不少苦头,但在和美国学者艾恺教授谈到这一段时,他只是说当时“心里有点不愉快,几天我就过去了”。他的房子被占了的时候,他只能睡在水泥地上。那时已经是夏末秋初,天气开始变凉,衣物被抄走,他只能把洗脸毛巾系在腰间,以免着凉。街道上也曾拉梁漱溟去陪斗,他也曾“坐飞机”,回来后一身汗水。

“他也挨过打。山东来人调查一个我父亲认识的人,让他揭发,我父亲据实回答,也说不出什么,人家说他不老实,一个巴掌就把他的眼镜打到了地上。”梁培恕说,关于这件事,他也没对艾恺教授讲。实际上,他把这事给淡忘了。

现代中国的“最后一位儒家”

梁漱溟和冯友兰是老同学。冯友兰90华诞,设家宴请任继愈、张岱年、李泽厚名人参加,也请了梁漱溟。梁不仅没有赴宴,还给冯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北大旧人只你我二人还在,应当会晤,只因足下曾谄媚江青,故不愿来参加寿宴。而且信上竟无上款,按冯友兰的理解,“窥其意,盖不欲有所称谓也”。也就是说他不愿意称冯为“老同学”或者“老朋友”,耻与为友,故不题上款。冯友兰虽然觉得甚为羞辱,但仍对梁之耿直深感敬佩。梁漱溟被称是20世纪中国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之一。他尝试将西方现代化的优点与中国文化的优点融合起来,为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梁漱溟开创了现代新儒家学派,被称为现代中国的“最后一位儒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