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茶文化传播欧洲大获成功

茶文化传播欧洲大获成功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荷兰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除自身消费外,还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论及茶传欧洲的史实,瑞典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与郑和的宝船是同等重要的历史见证。哥德堡号的打捞结果不仅仅说明了中国茶向瑞典传播的历史事实,也是中国茶向整个欧洲传播的见证。

茶文化传播欧洲大获成功

第三节 茶传欧洲

一、欧洲大陆的第一棵茶树

欧洲大陆最早植茶者是植物学家林奈。林奈(1707—1778)是瑞典植物学家、冒险家,现代生物学分类的奠基人,也被人们称为“现代生态学之父”。1737年,林奈为制订茶树学名,托奥斯比克船长顺道来中国采集茶树标本,这位船长不负所托,购得茶树标本,但回程经好望角时被飓风吹入海中。林奈又托瑞典东印度公司董事拉格斯托姆来中国买得茶树两株,但经一年培植后才发现是山茶。林奈不气馁,第三次托赴中国经商的厄克堡船长买茶籽,种于花盆中,茶籽在航海途中发芽,中途枯死一半,林奈将少数存活的茶苗带去乌鲁萨拉培植,于是欧洲有了茶树。那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1763年10月3日。此事载于罗伯特所写《到中国的西方旅行家》一书中。

二、茶传荷兰

欧洲人最初关于茶叶的知识来自阿拉伯人。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谈到了这段历史:现存最早记述茶叶的书籍是1559年意大利人詹巴蒂斯塔·拉莫西奥写的《航海与旅行记》,在这本书中,拉莫西奥引用阿拉伯人哈兹·穆罕默德有关中国茶叶的记述。据1914年威廉斯所著《中国》书中记述:“茶的输入西方各国,由荷兰人于1591年带来欧洲。”该书还说到,英国有名的日记作家彼普斯在1660年9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曾遣人取一杯茶——中国饮料来,这是我从img7未饮过的。”16世纪进入中国的传教士加斯帕·克路士和利玛窦根据自身经历将中国饮茶习俗较详细地介绍到欧洲(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起初,荷兰商人在中国收购茶叶是由厦门出口。茶字的厦门话读音是“荻”,所以荷兰文把茶称为“Thee”,就是源于茶的厦门话音译而成。后来,英文把茶称为“Tea”,也是仿照厦门话茶字读音而来。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张应龙先生在《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年发布)一文中对中荷茶叶贸易的史实论述十分详细。张先生指出:“尽管荷兰人到达东方的时间比葡萄牙人整整迟了一个世纪,但首先将茶叶输入欧洲的是荷兰。1607年,荷兰从澳门运茶至印尼万丹,然后于1610年带回荷兰,从而揭开中国与欧洲茶叶贸易的序幕。”荷兰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除自身消费外,还贩卖至欧洲其他国家和北美殖民地。茶叶贸易的巨大利润培植了欧洲的茶叶市场,英国在17世纪末开始大量运载茶叶回国,法国、丹麦也派船到亚洲收购茶叶。特别是荷兰,他们从对华直接贸易中尝到甜头,因为茶价在广州与荷兰相差2—3倍,例如1729年荷兰在广州购买茶叶的利润率高达194%。1729—1733年阿姆斯特丹对华茶叶贸易在进口中国货物总值中茶叶价值所占比例1730年高达86.7%,最低的年份1731年也占有63.1%的比例。1736—1756年荷兰对华茶叶贸易稍有萎缩,但进口中国货物总值中茶叶所占比例也保持在59.8%~73.9%之间。1756—1762年荷兰年均进口中国茶叶16441担,1763—1769年年均28546担,1770—1777年年均34818担,1778—1780年年均35497担,1780—1784年英荷战争使荷兰海上霸权遭到沉重打击,荷兰对华贸易在1781—1782年基本停顿。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前被誉为“欧洲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整个17世纪和18世纪初,是西方国家中最大的茶叶贩运国,阿姆斯特丹成为欧洲的茶叶供应中心。因为荷兰的对华茶叶贸易,饮茶在1638年传入法国,1645年传入英国,1650年传入德国。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饮茶传至美国(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荷兰作为欧洲和美国主要茶叶供应商,对中国饮茶习俗在欧美的传播和近代世界茶叶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三、茶传瑞典

茶叶与咖啡传入瑞典时,瑞典人担心饮了这些东西会被毒死。国王古斯塔夫三世为弄清事实下令给一对被判死刑的孪生兄弟,要他俩一个每天饮茶,一个每日喝咖啡,即可免去死罪。兄弟俩欣然同意。许多年后,他们安然无恙,饮茶者以83岁高龄寿终。当茶有益健康的事实得到证实后,饮茶习俗渐渐形成。

论及茶传欧洲的史实,瑞典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与郑和的宝船是同等重要的历史见证。

哥德堡号是大航海时代瑞典著名远洋商船,曾三次远航中国广州。

互联网百度词条有“哥德堡号”的详细介绍:

1745年1月11日,“哥德堡Ⅰ号”从广州启程回国,船上装载着大约700吨的中国物品,包括茶叶、瓷器、丝绸和藤器。八个月后,“哥德堡Ⅰ号”航行到离哥德堡港大约900米的海面时不幸触礁沉没。1984年,瑞典一次民间考古活动发现了沉睡海底的“哥德堡Ⅰ号”残骸。人们从沉船上捞起了30吨茶叶、80匹丝绸和大量瓷器。让人们吃惊的是,打捞上来的部分茶叶色味尚存,至今仍可放心饮用。哥德堡人将一小包茶叶送回了它的故乡广州,供广州博物馆公开展出。

事件的意义在于哥德堡号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见证了古代中国茶的海外传播。

1993年,瑞典新东印度公司开始筹划仿造“哥德堡号”,2003年6月,经过十年的精心打造,这艘使用18世纪工艺制造的“哥德堡号”新船顺利下水,2006年7月哥德堡号抵达中国广州,2006年7月10—17日,记录新哥德堡号远航的大型纪录片《追逐太阳的航程》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热播。

18世纪,为发展对华贸易,瑞典政府于1731年特许成立了从事垄断贸易的瑞典东印度公司,该公司船队曾132次远航到广州。

哥德堡号的打捞结果不仅仅说明了中国茶向瑞典传播的历史事实,也是中国茶向整个欧洲传播的见证。(www.xing528.com)

四、茶传英国

1917年考林编著《中国百科全书》说:“伦敦第一间茶室是1657年创设。每磅茶叶价格大约6英镑至10英镑。1664年,东印度公司向英王进贡茶叶。贵族妇女纷纷仿照王室试饮起来,可她们又担心茶叶有毒,于是在饮茶后,还要喝白兰地来排毒。

16世纪初,发生了震动英伦三岛的“红茶案”。“红茶案”对于中国茶的传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案情的传奇色彩让英国人见识了中国茶的神奇。此后,“下午茶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方式在英国流行开来,并因此大大刺激了茶叶的消费,影响所及,茶风弥漫整个欧洲。他们甚至认为:“茶叶是上帝,在它面前其他东西都可以牺牲。”

1750年,英国人托马斯·肯特撰写的“茶经”,大概是西方最早的一本品茶学专著,书里面谈到了种茶、采茶、制茶、泡茶诸方面的内容。

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和张应龙《鸦片战争前中荷茶叶贸易初探》(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年发布)的记载,说明从1756—1762年,基于欧洲饮茶风的盛行,以及茶叶贸易巨大利润的吸引,英国在17世纪末开始大量运载茶叶回国。与此同时,荷兰所进口的茶叶也大部分流入英国。1780—1784年英荷战争使荷兰海上霸权遭到沉重打击,荷兰对华贸易基本停顿。由于英国茶叶需求旺盛,荷兰继续向英国走私茶叶,1784—1786年走私入英国的茶叶多达800万磅,占英国茶叶市场的40%以上。英国在1784年后对华茶叶贸易有了飞速的发展,1786年英国占广州茶叶出口总额一半以上,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19世纪以后,所占比例竟高达90%以上。贸易不但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经济命脉,而且是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从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获利都在100万镑以上,占其商业总利润的90%,缴纳的税款占英国国库全部收入的10%。

中国长期以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产品不缺,所需仅白银而已。所以,西方购买中国茶叶的主要支付手段是白银。据估计,1700—182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入约5400万两白银到中国。为了平衡茶叶贸易造成的巨额逆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级职员华生上校最先提出了从英属孟加拉运送鸦片到中国的计划,提交给公司的加尔各答董事会,英属印度总督和公司董事会接受了这个计划。据统计,18世纪最后十年共有20000箱鸦片输入中国。从179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价值约2.4亿两白银。对于英国人,鸦片输出不但扭转了对华商品贸易逆差,还有大量盈余可换成白银运出中国。对于中国,鸦片的非法输入造成了对人民身心、财产和社会安全的损害,导致白银外流,破坏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1838年林则徐在调查苏州、汉口等商埠后上疏:“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以前,某货约有万金交易者,今只剩得半数。问其一半售于何货,则一言以蔽之曰:鸦片烟而已矣。”1839年3月道光皇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往广州禁烟。同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月,英国驻华商务监理查理·义律一再在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破坏禁烟,清政府下令断绝中英贸易。英国政府鉴于对华鸦片贸易提供了英属印度政府1/7的财政收入、每年给英国政府提供了300万—400万英镑财政收入、鸦片是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基石等诸种原因,英国总理鲍美斯顿爵士对中国政府禁烟决定诉诸武力。于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茶传美国

美洲有英属、法属及荷属殖民地,最早饮茶者为荷属阿姆斯特丹人,时间大约在17世纪中叶。

1690年波士顿已有领有执照的茶叶销售商。1757—1794年在中荷茶叶贸易中,荷兰是美国的主要茶叶供应商。

1773年英属东印度公司获得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对中国及印度贸易特权的特许书,同年英国颁布茶叶法,授权英属东印度公司直接运输茶叶至美洲殖民地。由于约翰·汉考克领导抵制英国政府所经营的英属东印度公司,致使其茶叶销量一落千丈。

1773年,英国国会颁布茶税法,以帮助本国商人向北美倾销茶叶,并由英属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同年12月16日,一批茶叶被运到波士顿港口,称之为“自由之子”的数十个当地人,打扮成印第安人偷偷摸到三艘船上,将船上货物捣毁,并把价值18000镑的342箱茶叶倾入海里,以示抗议,这就是有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后人在此立碑文曰:

此处以前为格林码头,1773年12月16日,有英国装茶之船三艘停泊于此,为反抗英皇乔治之每磅3便士之苛税,有90余波士顿市民(一部分扮作工人),攀登船上将所有茶叶342箱,悉数投入海中,以是而成为世上闻名之波士顿抗茶会之爱国壮举。

此举引起英国国会决议封锁波士顿,当局派兵镇压,于是爆发了独立战争。1776年,英国人投降。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茶传美国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美国于1789年开始对欧洲转口茶叶征进口税,堵住荷兰茶的去路。与此同时,美国派中国皇后号远航,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从纽约起航,8月28日到达了广州黄埔港,美国商人在广州进行了三个月的商务活动后,l785年5月11日回到了纽约,往返历时15个月。“中国皇后”号所载回程货物内有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首航广州获纯利30727美元,约为投资额的25%。此次航行成功,轰动了美国社会,在纽约街头上贴着推销中国货的大型广告:“整箱装、半箱装和四分之一箱装的上等新红茶;各种瓷器……”一艘小小的木帆船打通了太平洋两岸中美两国的通途,其意义和影响颇为深远(荆楚英豪《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