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巴人:探寻历史遗产

古代巴人:探寻历史遗产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古代的巴人茶由野生到人工栽培是一次质的飞跃。文物考古工作者过去在长江三峡流域、嘉陵江流域曾多次发掘出巴人文物。生活在古荆巴地区的古代巴族是一个庞大的民族,至少有两个支系:一是原居“湖北清江流域”的巴人。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其民散落湘、鄂、川、黔交界地的五溪地区,巴人迁入五溪后,成为其中一部分。二是陕西南部的巴人。巴方战败,巴人被迫迁往今山西永济一带。

古代巴人:探寻历史遗产

第一节 古代的巴人

茶由野生到人工栽培是一次质的飞跃。

说到种茶历史,得从巴人讲起。

巴人文化有许多未解之谜,如对“巴”字的含义和巴人的起源就有多种说法:或认为“巴”是指动物,如蛇、虫、蟒、鱼、蚕;或解释为对山、水、石头的称呼;或说“巴”是巴人称呼老虎的一种发音。

成语有“下里巴人”,说的是“下里”的“巴人”会唱不登大雅之堂的俚俗小曲。巴人后代留给中国文化史的还有《竹枝词》,他们吹短笛,击小鼓,边唱边舞。被贬谪出京、来到夔州做刺史的唐朝大诗人刘禹锡,在民间采风依着调子填词,写了十多首新《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尤为脍炙人口(《唐诗三百首》)。

华阳国志·巴志》界定巴国的范围是“其地东至鱼复(今四川奉节),西至僰道(今四川宜宾),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四川黔江贵州道真、务川等)”,于是有学者得出这样的结论:四川的巴人是中国最早用茶和种茶的民族。

文物考古工作者过去在长江三峡流域、嘉陵江流域曾多次发掘出巴人文物。考古学家认为:自从四川宣汉罗家坝巴人遗址被发掘后,古代巴人主要生活区域被重新定义,即北至秦岭、大巴山南麓,东至湘西、鄂西(含三峡),西至嘉陵江流域。

生活在古荆巴地区的古代巴族是一个庞大的民族,至少有两个支系:

一是原居“湖北清江流域”的巴人。《世本》云: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

钟离山即留难山,位今湖北长阳县境内。南北朝时期成书的《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亦云:(www.xing528.com)

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其余四牲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惟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伺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臣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人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祠焉。

湖北长阳的巴人后来成为沿大溪移居川东的巴人。史载杜宇王蜀后“教民务农”,“巴亦从其教化”,巴地出现了粗耕农业。开明王是原居夔(夔是古国名,在今湖北秭归,唐代属峡州管辖)地的巴人的一支,先世臣服于楚,春秋末至战国初,溯江而上,建立起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物产丰富的国家,史称“巴国”。几经改变,最后建都“江州”(《华阳国志》),即今重庆市区。开明王取代了王蜀百余年之久的望帝杜宇王朝,建立了延续12世的新政权。渝地巴人多是那次大规模移民的后代。因此,传统上认为,巴国的文化中心在三峡一带。

蜀王封弟葭萌为苴侯,命其居地为葭萌,因其弟私亲巴人,故蜀、巴世有战争。又说,苴实为巴族之一支。其时,巴之四周降苴以外,还有img8、共、濮、奴、獽、夷、蜑诸蛮。奴、獽、夷、蜑均为被统治之国。周慎靓王五年(前316)秦助苴侯灭蜀取巴,巴王被俘于阆中。巴王之子仍据枳(今涪陵)。大约在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巴人政权最终亡于楚。其民散落湘、鄂、川、黔交界地的五溪地区,巴人迁入五溪后,成为其中一部分。今川东湘西的苗族、土家等民族与其有渊源关系,直到现在,苗族、土家族的茶俗还沿袭古代巴人原始的煮茶方法,并无多大改变。

二是陕西南部的巴人。据《山海经·海内经》、《水经注》、《汉书·地理志》、何光岳《南蛮源流史》、《路史·国名纪甲》等典籍作综合分析,可以确认古巴国在夏代(前2070—前1600)之前就已在汉水流域立国。《左传·昭公九年》记周大夫詹桓伯云:“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史记》、《正义》云:“巴、楚、邓,中夏之国。”《巴志》云:“巴国远世,则黄、炎之支,封在周则宗姬之戚亲。”《路史》云:“巴本伏羲之后,或以为出春秋巴子国。”陕西安康有女娲氏定居的历史传说,还传说女娲和伏羲是兄妹和夫妻。安康有女娲山、女娲庙,还有伏羲山、伏羲庙,与《史记》的记载相吻合。商代殷墟甲骨文中也有“巴方”的记载。所以陕西南部汉水流域“川山之间皆为巴族的根据地,似可假定”(童书业《中国古代地理考试论文集·古巴国辨》)。“巴国实为江汉诸姬之一。乃至春秋之世,巴人活动仍在汉水流域。”(董其祥《巴史新考·甲骨文中的巴和蜀》)巴方的具体位置在什么地方呢?唐兰先生在1939年12月发表的题为《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中考察在殷墟的西南,即汉水流域的黄金峡地段。顾颉刚先生在中华书局1963年2月出版的《史林杂识初稿》一书所附“牧誓八国”图亦标明了巴方的位置,认为:“巴与楚在湖北,都为江汉流域。”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更明确标定巴方的地域范围在汉水流域的黄金峡地段,黄金峡位于陕西省汉中盆地洋县境内,说确切些是指环珠庙至渭门间约30公里这一段。称为黄金峡,又称大峡,是汉江干流上最大峡谷。洋县与安康地区毗邻。

商代(前1600—前1046),陕南巴人的巴方国曾东迁至今河南睢县东部。商王武丁时(前1250—前1192,在位59年),妻妇好率军攻巴方。《殷墟文字乙编》记载:甲骨卜辞有“辛未卜,争,贞妇好气从沚img9(古戎字)伐巴方”。妇好,名好,“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她为“后母辛”(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她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她为“殷国大治”立下赫赫战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对巴方作战中,妇好率领军队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

巴方战败,巴人被迫迁往今山西永济一带。商王穷追不舍,巴方退避三舍,继续西迁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30里的巴邑镇一带,并投靠岐周。此后,巴方南迁至汉水中游,在今陕西南部安康、汉阴西乡、洋县一带,也可算是“打回老家去”,此后又参与了武王伐纣的战争。晋代常璩所著《华阳国志·巴志》云: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戈后舞也。

古代战争限于交通不便,运兵不易,不可能大部队长途奔袭。参与武王伐纣的只可能是离战争目的地距离较近的居住在陕西南部的巴人,而不是清江或川东的巴人。

杜佑《通典》“梁州”条云:“当夏、殷之间的蛮夷之国,所谓巴、髳、彭、濮之人也。”《华阳国志·巴志》载:巴国“其属有濮、img10、苴、共、奴(卢)、獽、夷、蜑之蛮”。战国时,巴因与蜀“世代有争”遂北向联秦,秦借口救巴,遣归仪。司马错率兵入蜀,蜀亡后,又灭了巴、苴(在今四川北部昭化一带)。东汉西晋时,廪君蛮与板楯蛮已逐渐融合称为巴人或img11人。汉末一部分巴人北上归附汉中的张鲁,以后,宕渠的巴人也北入汉中。曹操令巴人迁入汉中略阳一带与氐人杂处,又被称为巴氐。后来此地的巴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消失,其余巴人和苗、瑶族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