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泽史话:探寻古代少数民族

会泽史话:探寻古代少数民族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彝族。会泽的蒙古族,是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现以农耕为主的满族原是北方的民族,多数是清代到会泽。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左右,在少数民族中,以回、彝、壮、苗、白族居多,全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各乡(镇)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各民族和睦相处。回族聚居比较集中的新街乡,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会泽史话:探寻古代少数民族

彝族东川历史上居住时间最久的世居民族。东川自古以来就是夷疆,居多板屋,习素剽悍[14],大多过着牧猎生活,“暖则登山,寒则就水”[15],随水草畜牧,夏处高山,冬入深谷,过着典型的游牧生活。

隋朝至唐代中叶,爨分为东爨和西爨,居住在东川境内的爨族属于东爨,东爨又叫“乌蛮”或“黑爨”;明、清之后“乌蛮”又被称为“罗罗”,“黑爨”又叫“黑罗罗”,是今天彝族的支系,分布最多,也最广。

会泽自秦、汉才有外来人口进入。在《史记》《汉书》里面记载,云南是一个金银宝货之地,为官者富及十世。一些人从中原来,有技术、有文化,很快就发展起来。在南中不仅拥有屯田,而且拥有屯田户,在云南逐步建立起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势力,成为拥有武装的独霸一方的地方当权派。譬如爨氏,成为南中大姓首族,为中原移民形成的汉姓大族,在云南统治了400多年的时间。

南诏击败了爨氏以后,就用兵把爨氏的20万户曲靖滇池往西边迁,迁到永昌城,使他们脱离原来的地方去充实西部,这是南诏时期一个最大的移民过程,通过这样移民削弱了爨氏的势力,也促进了云南的人口交流和民族融合。后来就剩下一部分就变成了分散的很多的部,见于记录这一部分的有37部。爨人以叟为主体,是夷化了的汉人,汉化了的夷人。

南诏、大理至元明清时期,直到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之前,彝族是当时东川境内的主体民族。彝族有黑彝、白彝、干彝之分;又有鲁机、孟人之别;还有地域之分,如位于今天四川会东、宁南的披沙族,乾罗罗、鲁机族属于东爨乌蛮部族,后逐渐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少数民族。

孟族,传说是三国蜀汉时孟琰的部族,其后成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孟琰,字休明,朱提人。诸葛亮南征,他出仕蜀国,官至辅汉将军。明清之际,在会泽金钟山下还留有为他修建的祠祀,后移居宝云街道办事处的华宜寨。东川知府冯誉骢为此曾写诗曰:“丞相威名万古垂,更推贤守控南维。金钟山下余香火,一抹斜阳孟琰祠。”彝族在秦、汉时期称为“昆明族”,六朝时期称为“夷人”或“昆、叟”。乾隆《东川府志》记载,东川有爨族,并自称是战国时楚将庄蹻[16]的遗种。

彝族历史上有本民族的语言,被称作“爨文”即老彝文,今天使用的新彝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彝族。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现在,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其中云南最多,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

历史上,白族一直被称为“僰人”和“白蛮”,自称民家。白族作为东川最早的世居民族,由于民族同化因素,原来留在东川境内的僰人,被彝族所同化。现在居住在东川境内的白族是清代以后才新形成和陆续移入的。

僰在《史记》和有关的文献中提到,最先居住在现在的岷江的上游,逐渐的往南走,到了现在的宜宾一带,建立了僰侯国,古代宜宾又叫僰国,东川作为犍为郡管辖的堂琅县,地处僰道线上,僰道从宜宾开始,往南延伸,直到今天红河州北部,长约2000公里,当然有僰族居住。僰族是当地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最高的民族,衣食富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引《地理风俗记》说:“(僰),夷中最仁,有人道,故字从人。”(www.xing528.com)

古代东川的苗族从外地迁入的时间应该晚于僰、爨,被僰、爨族统治。秦汉时期分布在汉水中下游,被称为“荆蛮”,六朝时期主要分布在湖南西部,被称作“武陵蛮”。乾隆《东川府志》记载,东川的苗族为有苗氏的后裔。传说苗族是奉禹帝、秦王之命,远征来到会泽的。苗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字书与罗罗(彝族)大同小异”。从明代以后苗族从湖南,贵州迁入云南。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居住在今广西、云南的壮族就和当时中原人民有了较为密切的交往。壮族自称和他称较多,仅云南就有40多种,主要有“侬人”“沙人”“土僚”等称呼。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是我国历史较悠久的一个民族。

会泽的蒙古族,是随忽必烈征战遗留在云南的蒙古族后裔;现以农耕为主的满族原是北方的民族,多数是清代到会泽。

在雍正、乾隆时期,朝廷对滇东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频繁用兵,许多山东、河北、四川的回族士兵、将领在川、滇、黔三省交界地区驻防,最后在滇东北落籍生根,在昭通、鲁甸、会泽、巧家等地发展起许多回族村镇,滇东北于是成为云南回族较多的地方。

吹奏唢呐的彝族

朱元璋在云南大规模的屯田开发,内地来的人占到了71%以上,从而改变了云南夷多汉少的情况。明代200多年间,汉族移民,从“寄籍”变为世代定居的“土著”,从外来的客户变成本地的主人。土著的夷人与土著化的汉族移民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相互融合,历史上一直由蛮夷为主的地方,到明代后期外地的这些客籍也成为当地人。

明代的屯田主要是在坝区,清代大量的屯田就扩展到了山区。在会泽,特别是铜的开采、京运、冶炼、鼓铸,大量移民涌入会泽,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景象。

现在,会泽是一个多民族县,有汉、回、彝、壮、苗、白等26个民族[17]。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左右,在少数民族中,以回、彝、壮、苗、白族居多,全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各乡(镇)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各民族和睦相处。回族聚居比较集中的新街乡,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