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农业:三十年历史性跨越

甘肃农业:三十年历史性跨越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甘肃农业在发展中走过三十年极不平凡的历程,陇原农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乡村发生巨变。改革开放后,甘肃为尽快改变这一状况,适时出台实施各项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由严重短缺转为总量紧度平衡,从总量到质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甘肃农业:三十年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三十年甘肃农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甘肃农业在发展中走过三十年极不平凡的历程,陇原农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乡村发生巨变。三十年中,甘肃农业始终以改革为动力,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迈向现代,开创的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陇原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不断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三十年的开拓奋进,如今的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基础明显坚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新的经营理念和市场化浪潮,不断推动着甘肃农业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

1978年,经历多年曲折的甘肃农业已处在崩溃的边缘,就在甘肃农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甘肃农业重获新生,开始了书写历史的新征程。

(一)农业经济摆脱了多年停滞不前的困境,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1958-1978年对甘肃农业来说是一段极为曲折而又值得深思的历史。这一时期,由于自然、政治因素,其中特别是极“左”路线的干扰,新中国成立后保持了多年的农业发展形势被逆转。1959年开始农业连续歉收,1961年粮食生产甚至不及1949年的生产量,之后经过三年恢复,生产形势刚刚有所好转,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又使得甘肃农业遭受严重的干扰与破坏。处在逆境中的甘肃农业,艰难寻求着出路。1978年党在中国发展紧要关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至此,甘肃农业终于摆脱了长达21年的困境,步入农业正常发展轨道,并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态势。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甘肃农业随我国农村与农业改革发展的脉动,锐意改革,坚持发展,从而始终保持了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与较快发展。1978年后,甘肃农业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与深入,长久以来制约农业发展的僵化体制被打破,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甘肃农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在甘肃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农业生产就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到1984年甘肃省农业总产值达到了40.33亿元,1978至1984年,年均增长4.90%。1985年甘肃农业在国家适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的指导下,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并全面向市场化迈进。加之农业改革的深入、投入的增加,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甘肃农业经济于九十年代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至1991年甘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03%。1992年始,我国广大农村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甘肃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先导,积极进行产业开发,兴办龙头企业,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棉花、甜菜、瓜果等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较大规模。1996、1998年甘肃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07.32亿元和335.80亿元。农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上两年就迈上一个大的台阶,至1998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6.56%。1999年之后,由于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对国家取消农业税政策的认真贯彻实施,特别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甘肃农业在改革开放二十余年积淀的基础上实现平稳快速发展。2004年农业总产值一跃而上了477.35亿元的水平,至此后的2005、2006、2007年农业总产值均达到521.35亿元、561.36亿元和686.10亿元,不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1999年到2007年,甘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92%。

(三)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综合成效显著。改革开放前,甘肃农业主要是以种植业为主,特别是以解决吃饭问题的粮食生产为主。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甘肃就调整制定了“以农为主农牧并举、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新的发展方针。并根据甘肃省农业发展实际,于1985年又提出了种养加一条龙的发展思路。同时,在中央若干个关于三农主题的1号文件的精神指导下,经过不断更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稳定完善各项惠农政策等措施,甘肃农林牧渔各业于十年里竞相发展,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成效。到2007年,甘肃省完成农业总产值已达686.10亿元,比1978年时的22.45亿元增加663.65亿元,年均增速5.67%。其中农、牧各为458.73亿元、131.17亿元,比1978年分别增加440.68亿元、127.39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56%、5.93%。

二、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78年前的一段时间,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短缺始终是围绕甘肃经济的一个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甘肃为尽快改变这一状况,适时出台实施各项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产品由严重短缺转为总量紧度平衡,从总量到质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粮食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占有量不断增加。1978年甘肃粮食总产量仅为510.55万吨,人均占有量只有263公斤。为尽快增加对粮食的有效供给,在鼓励、扶持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同时,甘肃从发挥区域优势出发,大力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和建设商品粮基地等项目工程。在粮食生产环境改善的情况下,仅几年,甘肃粮食生产就有了重大起色。1983年粮食总产量就达到了539.60万吨。之后,又得益于我国在粮食问题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落实,1989——1996年的8年里甘肃粮食生产总产量分别于1989、1993、1996年登上了600、700、800万吨的台阶,1998年甘肃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出了872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比改革初的1978年增长了70%,人均占有量达到346公斤。就甘肃省整体而言,基本实现了自给。1999年后由于自然等因素,甘肃粮食相比1998年生产量虽略有减少,但在国家和省上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等措施和有效政策实施与扶持下,尤其是2004年以来“三减免、三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效遏制了甘肃省粮食生产多年下降势头,粮食生产稳定在了800万吨以上水平。2005年粮食产量达到836.89万吨,成为甘肃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2007年,甘肃粮食总产量达824.43万吨,比改革时的1978年增加了313.88万吨,增长61.48%,人均占有量315.01公斤,比1978年增加52.01公斤,增长19.78%。

(二)农产品产量与品种不断增加与丰富,有效满足了市场需求。改革开放农业生产步入常规发展后,甘肃在重视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油料、棉花、药材、啤酒大麦、蔬菜、水果等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并不断培育和引进新的品种,产量产品不断增加。到2007年,甘肃油料、棉花、蔬菜、水果产量分别达到46.36万吨、15.83万吨,999.92万吨和228.10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4.39倍、45.56倍、16.37倍和18.51倍。农产品的大幅增加,极大地满足市场需求。

三、农业发展向科学化迈进,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

改革开放前,甘肃农业生产粗放、单一,1978年后甘肃农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在新基础上,坚持不懈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安全农业,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农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得以优化。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开展与深入,多年来,甘肃将农业结构调整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农业结构出现了加快调整的局面。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不放松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促进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协调发展;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在发展传统优良品种生产的同时,组织与扩大优良新品种的生产。经过不断调整,甘肃农业生产很快摆脱了单一粮食结构。有效地促进农业结构不断趋于科学合理。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农产品市场出现严重“卖难”,甘肃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全面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林牧渔业结构由1978年的80.38:2.74:16.87:0.01调整为2007年的75.18:3.18:21.50:0.14,农业比重减少了5.2个百分点,林牧渔业分别增加了0.44、4.63和0.13个百分点。其中牧业比重上升幅度最为明显。粮经饲结构,由1978年的86.33:8.08:5.59调整为2007年的72.40:23.86:3.74,其中粮食作物比重下降13.93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上升了15.78个百分点。优质、专用农产品面积不断扩大,粮食品种结构不断趋向合理。

(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发展趋势明显。为有效促进甘肃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甘肃大力发展以优质为前提、高产为基础和高效为目标的“两高一优”农业,通过“温饱工程”、“小康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以及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促进了“两高一优”的农业快速发展。2007年甘肃“两高一优”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625.22万亩,已占到农产品总播种面积的28.25%;优质专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507.55万亩,占到粮播面积的12.19%。“两高一优”农作物生产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在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同时,这些年来,生态、安全农业在甘肃省也得到大力推行。经过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项目工程,甘肃开始全面向着绿色、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转变。着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与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全过程的监控。同时,不断进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与检验检测体系,并实行了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www.xing528.com)

(三)特色农业已发展为甘肃农业的优势产业。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甘肃充分利用独有的自然禀赋与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质量优势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近些年来甘肃农业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通过各地的大力发展,现在不仅创出了一批市场占有份额较高的优势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制种、啤酒大麦、中药材、优质果品、油橄榄、兰州百合等,并已形成比较优势明显的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格局。定西市的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全国三大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和国内最大的马铃薯良种和脱毒基地,2007年的马铃薯产量达到59.50万吨;河西地区的制种业,特别是玉米制种经多年发展,不仅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且已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07年面积、产量分别达到94.53万亩和47.92万吨,均占到甘肃省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此外,河西地区生产的啤酒大麦,2007年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了113.32万亩和46.09万吨,占到甘肃省面积与产量的77.72%和80.83%。定西、陇南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2007年药材面积分别达到96.38万亩和50.75万亩,占到甘肃省药材种植面积的43.02%和22.65%。2007年甘肃省水果产量达到228.10万吨,成为甘肃中东部的亮点产业。通过发展,陇南油橄榄、兰州百合等特色产品,也以其独有的地域优势和品牌优势,受到市场青睐。

(四)畜牧业成为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甘肃拥有较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发展牧区畜牧养殖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全省畜牧业。积极发展草食畜牧业,不断优化种群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转变养殖方式,畜牧业不断走向产业化、规模化,并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7年大牲畜存栏576.24万头,比1978年增加210.16万头,增长57.41%;牛存栏415.25万头,比1978年增加208.87万头,增长1.01倍;羊存栏1594.39万只,比1978年增加551.17万只,增长52.83%;猪存栏562万头,比1978年增加87.01万头,增长18.32%;家禽存栏3108.7万只,比1978年增加2290.6万只,增加2.80倍。2007年甘肃省肉产量达到75.90万吨,比1978年增加62.44万吨,增长4.64倍;牛奶产量34.69万吨,比1978年增加32.67万吨,增长16.17倍。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改善了人民生活。

(五)林业由单一的生态型发展为生态经济型的重要产业。甘肃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生态建设的任务重,且难度大。改革开放后,林业建设日益受到重视。198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提出甘肃“种草种树发展畜牧”的方针,甘肃掀起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一次高潮,1999年国家西部开发又出台,推行了一系列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后,甘肃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生态林建设成效突出。据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2006年甘肃省林地面积981.21万公顷,占甘肃省土地总面积的21.82%,其中有林地面积232.50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3.69%。森林覆盖率达13.42%,比1979年第一次森林清查增加了6.62个百分点。在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的同时,经济林区域特色产业在各地得到明显发展,现已初步形成林果、生态旅游、苗木、花卉、林产品和特色养殖为重点的六大产业,生态、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已成为甘肃林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四、实现了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农业的市场开放程度快速提升

改革开放前,甘肃农业处于自给、半自给的封闭与半封闭的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甘肃农业商品化、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一)农业的商品率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时,甘肃农业商品率仅为30.64%,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产品的逐渐丰富,农业的产业效益不断提高;随着部分农产品开放经营等改革措施的一一出台,特别是农民商品意识的逐渐增强,甘肃农业不断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除农户向市场提供了大量丰富的农产品外,并先后在河西、中部、陇东、陇南、甘南建成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商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业商品率不断提高,1987年达到41.4%,1997年达到50.92%,2007年达62.42%。三十年里甘肃农业商品率提高了31.78个百分点。

(二)农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过去很长时间内,农产品交易基本限于传统的统购统销,改革开放后,甘肃农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建立和完善,科技、市场资源、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逐步形成,多种形式的流通组织大量发展。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底甘肃全省各地在乡镇的农产品专业市场达399个,覆盖了全省14个市州,其中粮油、蔬菜、水果专业市场分别为77个、219个和54个,三类市场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有75个,全省中小型集贸市场,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布局上都有了明显提高,成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目前县以下农村集贸市场超过1681个,其中,农村小城镇集贸市场620个,总成交额390.5亿元,年成交额1亿元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达到11个,占整个亿元市场的28.2%,已经成为全省农产品的支撑性骨干市场;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不断增加,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3100多个,年实现销售收入9.9亿元。统一、开放的大流通、大市场格局的形成,为农产品提供了现代交易平台,在农业发展中有效发挥了市场的调节作用和引导作用。

(三)农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随着我国不断向世界开放,甘肃办农业的视野越来越开阔,甘肃农业不断走向开放,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充分利用新的贸易环境,进一步拓展市场,不断扩大对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2007年,甘肃农产品出口额达到2.25亿美元,苹果汁、干酪素、瓜子、种子、番茄酱罐头列前五位,占到70%。在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有效促进了甘肃农业与国际接轨。

五、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奠定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是长期以来制约甘肃农业加快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甘肃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

(一)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针对甘肃旱地面积大严重缺水问题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齐抓共管下,根据各地不同的水利条件与特点,有序推进各类工程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07年,甘肃省机电井达到5.2万眼,机电排灌面积675.47万亩;甘肃省有效灌溉面积达1594.56万亩,比1978年增加321.44万亩,增长25.25%;梯田达到2597.95万亩,比1978年的808.29万亩增加1789.66万亩,增长2.21倍。全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有效地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为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二)设施农业发展迅速。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甘肃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到2007年,甘肃省日光温室达29.52万亩,塑料大棚达34.36万亩,地膜覆盖面积达1144.01万亩。设施农业的加快发展,使甘肃农业实现了多种作物全年生产、多季收获、高产高效的生产模式,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更多的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同时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改革开放,焕发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也调动了农民购买与经营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三十年间,农业机械化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改善,重点作物、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粮食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春耕秋播等农时机械适用范围不断拓展。2007年甘肃省农机总动力157.73亿瓦特,比1978年的31.61亿瓦特增加126.12亿瓦特,增长3.99倍;农用拖拉机拥有量44.28万台,比1978年的5.20万台增加39.08万台,增长7.52倍。2007年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2322.91万亩、1469.94万亩、694.06万亩,分别比1978年增加920.28万亩、1230.13万亩、645.78万亩,增长0.66、5.13、和13.38倍。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四)农业产业化战略有效实施。农业发展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甘肃农业产业化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在政府多项举措的推动下,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创新经营体制,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扩大优势产业基地规模。经过多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和各类经营组织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2006年,甘肃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2780个,其中龙头企业1516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有效实施,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增值能力,同时有力地推动了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甘肃省统计局农村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